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人权“入宪”及其贯彻落实 被引量:2
1
作者 齐督军 《当代经济》 2007年第05X期86-87,共2页
人权“入宪”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将人权写入宪法,是我国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历史等因素我国对人权研究的起步晚,起点低,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远远落后于国际人权,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更使宪法的人权... 人权“入宪”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将人权写入宪法,是我国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历史等因素我国对人权研究的起步晚,起点低,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远远落后于国际人权,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更使宪法的人权原则面临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为了促进民主建设和保证社会发展,确保宪法人权原则在我国的贯彻落实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入宪 入宪的意义 人权原则的贯彻落实
下载PDF
从点到面:学术自由入宪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甲刚 刘亚敏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8-73,共6页
在学术自由概念尚未正式产生前,与学术自由相近的权利,如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和出版自由等已广泛出现在成文宪法中。到19世纪中期,学术自由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权利正式被载入德国宪法,并波及到周边国家。20世纪以来,学术自由入宪先后经... 在学术自由概念尚未正式产生前,与学术自由相近的权利,如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和出版自由等已广泛出现在成文宪法中。到19世纪中期,学术自由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权利正式被载入德国宪法,并波及到周边国家。20世纪以来,学术自由入宪先后经历了三次高潮,至今学术自由已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宪法明文保障的一项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由 入宪 历史进程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入宪与宪法环境条款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震 杨茗皓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2,共8页
生态文明入宪是2018年宪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我国现行宪法对环境条款的规范已经较为全面,但宪法体系中却一直没有纲领性的环境保护条款进行引领。生态文明入宪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宪法地位、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得到确定,宪法环境条款体系... 生态文明入宪是2018年宪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我国现行宪法对环境条款的规范已经较为全面,但宪法体系中却一直没有纲领性的环境保护条款进行引领。生态文明入宪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宪法地位、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得到确定,宪法环境条款体系已经形成。从整个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入宪与近年来部门法的发展与制度建设相统一,为部门法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总的原则,既是对国家发展重大问题的回应,也是宪法功能的发挥。生态文明入宪进一步为保障公民环境权提供了依据,是加强宪法实施监督的表现,也为我国生态法律体系完善提供了直接的宪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入宪 法环境条款 部门法 生态法律体系
下载PDF
宪法的民族观——兼论“中华民族”入宪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占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5,共12页
宪法的民族观应当呈现出多层次性,即主权民族、自决权民族和自治权民族。自宪法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的谱系,因此,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应当表述"民族"这一历史范畴。同样,无论当代民族国家... 宪法的民族观应当呈现出多层次性,即主权民族、自决权民族和自治权民族。自宪法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的谱系,因此,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应当表述"民族"这一历史范畴。同样,无论当代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构成状况如何,都在一定程度和形式上建构着各自的主权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已从实质意义上构建了主权民族——中华民族,但尚未从宪法上予以确认。"中华民族"入宪的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基础已经具备,因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障国内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中华民族"入宪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民族 自决权民族 自治权民族 “中华民族”入宪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震 张义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共13页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之下的彰显,二者各具特色和功能。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既要明确理念指引,也要把握原则遵循,更要重视制度实施,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实践层面的短板和理论层面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入宪 生态安全 法治保障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入宪与环境法治新发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江国华 肖妮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10,111,共11页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序言及正文部分,宣告我国法治发展正式迈向绿色法治的现代化治理之路。以"生态文明"入宪为契机,我国环境法治事业也将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环境发展模式逐渐...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序言及正文部分,宣告我国法治发展正式迈向绿色法治的现代化治理之路。以"生态文明"入宪为契机,我国环境法治事业也将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环境发展模式逐渐向绿色发展、精细发展、协同发展转型;环境治理结构得到全面善化,环境法律体系日渐完善,环境责任日渐明确,多元化环境治理格局日渐形成;环境人权理念也随着"生态文明"入宪而得以形塑,生存权、发展权与代际人权的观念在法治体系中得到进一步彰显。"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经济转型、国家治理、环境保护和人权保障都将产生重要的法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入宪 环境法治 环境制度变迁 环境人权
下载PDF
人权入宪与人权教育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招忠 石玉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1,共3页
人权入宪使中国人权教育获得了国民教育的地位,同时使我国人权教育受到严峻挑战。我国应将人权教育及早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尽快确定人权教育的大政方针,大力加强对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权教育,及早建立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 人权入宪使中国人权教育获得了国民教育的地位,同时使我国人权教育受到严峻挑战。我国应将人权教育及早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尽快确定人权教育的大政方针,大力加强对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权教育,及早建立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的人权教育体系,将中国宪法蕴涵的人权价值和人权精神转化为全民的人权理念,从而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政精神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入宪 人权教育 人权理念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入宪:概念由来、规范释义与重大意义 被引量:19
8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1,共9页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概念,业已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广泛接受与认同。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式确立为一个重要的宪法范畴而载入其中。值此重大宪法时刻,以...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概念,业已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广泛接受与认同。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式确立为一个重要的宪法范畴而载入其中。值此重大宪法时刻,以宪法与民族法学的研究视野和分析方法,阐发"中华民族"入宪的三个重要议题。就"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而言,民族主义作为现代国家的重要支柱,创造了民族与民族国家的新秩序,这是"中华民族"概念提出的现实背景。顺应这一时代变化,"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在促进民族解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确立振兴中华民族目标等方面奠定了宪法基础;就"中华民族"概念的规范释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后的整体民族观可具体阐释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了更高层次的国家民族,即"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并不遮蔽各民族的本体性,其中,"中华民族"的宪法地位可定性为中国的"国家民族";就"中华民族"入宪的重大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在实现执政党的历史使命与国家的目标任务的高度契合、形成最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宪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修正案》 “中华民族”入宪 整体民族观 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法基础
下载PDF
现代世界各国的“法治入宪”:一个全球性的法治化浪潮 被引量:5
9
作者 程燎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共11页
近70年来,世界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各国的法治化发展,"法治入宪"成为其主要的制度象征。根据分析性的立场,"法治入宪"的判断应当以各国的宪法文本为准。据此,可以发现,世界各国近70年的"法治入宪",已经... 近70年来,世界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各国的法治化发展,"法治入宪"成为其主要的制度象征。根据分析性的立场,"法治入宪"的判断应当以各国的宪法文本为准。据此,可以发现,世界各国近70年的"法治入宪",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演生出三波浪潮。每一波"法治入宪"浪潮,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一些特点,而且一波高过一波,从而在最近20多年内到达波峰。这一经历三波发展的全球性"法治入宪"浪潮,有其复杂的原因,需要建立一个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入宪 三波浪潮 全球性 分析框架
下载PDF
人权入宪对我国行政法民主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莫于川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2期14-18,共5页
本文就行政法民主化发展与宪政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关系作了简要分析 ,指出行政民主是宪政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涵 ,人权入宪是 2 0 0 4年修宪的最大亮点 ,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人权入宪对行政法民主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
关键词 政建设 法治政府建设 人权入宪 行政民主 行政法的民主化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反思环境权入宪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超 秦小建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0-55,共6页
环境权作为第三代人权,通过立法进入宪法是应然的法律逻辑结果。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和环境权入宪的价值目标尚存在着模糊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环境权的基础理论和制度体系难以达成共识,单向性的环境权入宪之于中国实践具有不可调适... 环境权作为第三代人权,通过立法进入宪法是应然的法律逻辑结果。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和环境权入宪的价值目标尚存在着模糊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环境权的基础理论和制度体系难以达成共识,单向性的环境权入宪之于中国实践具有不可调适性,这使得我们需要反思现阶段主张环境权入宪主张。环境权入宪是历史趋势,当下最需要做的是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做好充分的理论和制度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 入宪路径 法律逻辑
下载PDF
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之入宪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海坤 彭秀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8-154,共7页
作为九鼎之重器、国家之磐石的宪法应该记载国家最重要的制度。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相关的宪法规范的变迁中,在对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否入宪的理论纷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历史地、整体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可以得出我国经济体... 作为九鼎之重器、国家之磐石的宪法应该记载国家最重要的制度。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相关的宪法规范的变迁中,在对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否入宪的理论纷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历史地、整体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可以得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当入宪。然而,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可能带来频繁修宪、因修宪的滞后性而制约经济发展等矛盾与问题,因此应该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设置合理的限度和更完善的程序,这是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入宪 法修改 法解释
下载PDF
条约入宪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卫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23-131,共9页
条约入宪,是指我国在宪法中就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作出明确的规定。关于条约被接受为国内法的方式,"条约入宪"等同于纳入式,而现有的"自动临时纳入"应提升为"自动永久纳入"。此外,需要正视"自动永久... 条约入宪,是指我国在宪法中就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作出明确的规定。关于条约被接受为国内法的方式,"条约入宪"等同于纳入式,而现有的"自动临时纳入"应提升为"自动永久纳入"。此外,需要正视"自动永久纳入"之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并运用区分自执行与非执行条约、国内法在国内效力最高等一系列方法,使立法机关仍然切实掌握条约在国内适用的自主决定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入宪 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 自执行
下载PDF
诉权入宪与诉权的“四化”趋势 被引量:9
14
作者 汤维建 《团结》 2008年第5期36-38,47,共4页
如果说.19世纪是“民法时代”、“私法自治时代”.20世纪是“行政法时代”、“国家本位时代”.那么.21世纪则应被认为是“宪法时代”、“人权保障时代”。在私法自治时代.我们看到的是私法诉权说:在国家本位时代.我们看到的是公... 如果说.19世纪是“民法时代”、“私法自治时代”.20世纪是“行政法时代”、“国家本位时代”.那么.21世纪则应被认为是“宪法时代”、“人权保障时代”。在私法自治时代.我们看到的是私法诉权说:在国家本位时代.我们看到的是公法诉权说:而现在.我们讨论得更多的则是宪法诉权说。宪法诉权说在现时代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必然性.是诉权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权理论 “四化” 入宪 私法自治 国家本位 19世纪 人权保障 与时俱进
下载PDF
从礼法论争到孔教入宪——法理健将汪荣宝的民初转折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新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8,共9页
汪荣宝在清末《大清新刑律》制定过程中,力主废除纲常礼教条款的《暂行章程》,但民初起草《天坛宪草》时,却是"孔教入宪"的积极倡导者。他支持孔教为国教,批评《临时约法》的信教自由条款,并使得孔子之道写入了《天坛宪草》... 汪荣宝在清末《大清新刑律》制定过程中,力主废除纲常礼教条款的《暂行章程》,但民初起草《天坛宪草》时,却是"孔教入宪"的积极倡导者。他支持孔教为国教,批评《临时约法》的信教自由条款,并使得孔子之道写入了《天坛宪草》的教育条款之中。在清末民初这一转折的背后,折射出一个儒家宪政保守主义者内在之善变和其时代的智识话语与意蒂牢结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荣宝 礼法论争 孔教入宪
下载PDF
学术自由为什么会纳入宪法保障——基于学术自由入宪的历史背景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甲刚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162,共6页
从19世纪到20世纪,学术自由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权利被许多国家载入宪法,这与当时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巨变有着密切关联。从经济背景来看,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与人才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学术自由权利的宪... 从19世纪到20世纪,学术自由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权利被许多国家载入宪法,这与当时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巨变有着密切关联。从经济背景来看,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与人才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学术自由权利的宪法保障。从政治背景来看,政治民主化进程要求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学术自由通过宪法形式予以保障。从思想文化背景来看,人本主义、人权思想的倡导,以及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强化,为学术自由入宪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由 入宪 经济背景 政治背景 思想文化背景
下载PDF
新形势下再谈环境权的入宪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利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24-129,共6页
近几年,大气污染问题极其严重,人们主张环境权益的呼声再次高涨。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和宪法以外的普通法律都没有环境权的明确规定,这样无益于保护基本人权,削弱了各个部门法对环境权的救济,当然也不利于解决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问... 近几年,大气污染问题极其严重,人们主张环境权益的呼声再次高涨。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和宪法以外的普通法律都没有环境权的明确规定,这样无益于保护基本人权,削弱了各个部门法对环境权的救济,当然也不利于解决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环境权是独立的基本人权,具备宪法上基本权利特征,因此,应当纳入宪法上规定的基本权利。环境权入宪可以从总纲、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两个层面进行宪法设计,从而以宪法的高度切实保障公民的环境权,推动大气污染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 入宪 人权 基本权利义务
下载PDF
再说“《宪法修正案》修正了什么”——“法治”、“人权”入宪之断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燎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8,共7页
1999、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法治"与"人权"载入宪法。这不仅是对"法治"与"人权"的确认,而且标明了建构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价值准则与基本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宪制与法律制度的逻... 1999、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法治"与"人权"载入宪法。这不仅是对"法治"与"人权"的确认,而且标明了建构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价值准则与基本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宪制与法律制度的逻辑问题。依据这样的逻辑,《宪法修正案》的根本涵义,就是要求对宪制与法律制度进行"修正",以实现和巩固"法治"与"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修正案 法治 人权 入宪 历史进程 制度逻辑 断想
下载PDF
人权入宪的价值——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评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会兵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8期27-30,共4页
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人权入宪”条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宪法发生史来看,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以人权保障为核心;以实证法分析,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将人权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和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修宪前存在着人权保障取得... 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人权入宪”条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宪法发生史来看,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以人权保障为核心;以实证法分析,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将人权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和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修宪前存在着人权保障取得巨大进步和宪法文本不够协调等问题。“人权入宪”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宪法价值目标更加明确、人权规范逻辑体系更加严密、权利内容体系变得开放完整,使宪法和人权满足了各自理想的价值诉求和制度表达,实现共同进步。同时,修正案第二十四条不能成为基本原则条款略显缺憾。以修宪为契机,研究解决由法律权利转化为实有权利中的各种问题是目前亟待完成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入宪 共同进步 法基本原则 权利规范 权利实现
下载PDF
儒家宪政主义是否可能?——以民初“孔教入宪”事件为切入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陈 《交大法学》 2012年第1期85-98,共14页
目次一、引言二、民元的"孔教入宪"事件:一些背景三、孔教为什么不能是国教:经验性的研究四、宪法能够容纳哪些价值:规范性的观点五、儒家何为:或者儒家宪政主义如何可能一、引言无论是传统史学中的以史为鉴,还是克罗齐"... 目次一、引言二、民元的"孔教入宪"事件:一些背景三、孔教为什么不能是国教:经验性的研究四、宪法能够容纳哪些价值:规范性的观点五、儒家何为:或者儒家宪政主义如何可能一、引言无论是传统史学中的以史为鉴,还是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说法,都意味着在特定的历史兴趣背后总是或明或暗地存在着现实的动机。民初的"孔教入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儒学 政主义 孔教入宪 天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