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管颖芳 梁健芬 +3 位作者 林平平 王铭铭 唐颖 段雯雯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2-76,共5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而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具有疗效突出、副作用小的优点,该文介绍中医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认识,并从中药... 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而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具有疗效突出、副作用小的优点,该文介绍中医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认识,并从中药方剂辨证治疗以及中成药制剂、针刺治疗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4
2
作者 崔红生 朱青霞 刘艳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睡眠呼吸障碍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呼吸障碍,包括单纯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syndrome,SAS)、低通气综合征及慢性肺部和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等,涉及疾患较多,范围较广。睡眠浅慢或暂停,... 睡眠呼吸障碍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呼吸障碍,包括单纯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syndrome,SAS)、低通气综合征及慢性肺部和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等,涉及疾患较多,范围较广。睡眠浅慢或暂停,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及酸血症是其共同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睡眠性呼吸障碍 疗效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研究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红伟 高月平 《河北中医》 2012年第12期1903-1906,共4页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伴随围绝经期症候群出现的一类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疾病。围绝经期是女性由性成熟期向老年期的过渡阶段,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伴随围绝经期症候群出现的一类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疾病。围绝经期是女性由性成熟期向老年期的过渡阶段,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自主神经和性腺内分泌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入睡和睡眠障碍 中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疗法对冠心病并发失眠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郑亚威 吴力菲 +4 位作者 张星星 顾冬梅 张思奇 刘鸣 方祝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3,共7页
背景冠心病并发失眠可称之为“双心疾病”,而失眠的持续存在又可诱发冠心病的发作或加重病情。近年来,不断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并发失眠的文献报道,但样本量较小,相关循证评价不足。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疗法及镇静安眠药物治疗冠心病并发... 背景冠心病并发失眠可称之为“双心疾病”,而失眠的持续存在又可诱发冠心病的发作或加重病情。近年来,不断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并发失眠的文献报道,但样本量较小,相关循证评价不足。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疗法及镇静安眠药物治疗冠心病并发失眠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9月,搜集干预措施涉及中医药疗法,研究对象为冠心病并发失眠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5.3、Sta ta 15.1、ADDIS 1.16.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共计2496例样本,涉及11种干预措施,其中中医药疗法9种。传统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成药+常规、中药复方+常规优于镇静安眠药物+常规(P<0.05)。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按摩+五音+常规、中成药+常规、中药复方+常规、中药复方+按摩+五音+常规优于镇静安眠药物+常规(P<0.05)。艾灸+常规、八段锦+按摩+常规、按摩+五音+常规、指针+常规、中成药+常规、中药复方+常规、中药复方+按摩+五音+常规优于常规(P<0.05)。排序第1位的是中药复方+按摩+五音+常规,镇静安眠药物+常规在11项干预措施中排第10位,仅优于常规治疗。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医药疗法对冠心病并发失眠的疗效均显示出一定优势,并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按摩+五音治疗冠心病并发失眠患者的疗效成为最优选择的可能最大。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RCT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入睡和睡眠障碍 中医疗法 中药疗法 网状Meta分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五行音乐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方方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2期293-294,共2页
骨科术后患者常因疼痛、抑郁、身体制动不适、住院环境等因素而出现睡眠障碍,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眠不安稳、多梦、夜间易醒、白昼睡眠过多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使患者生理节律紊乱,情绪烦躁、焦虑,耐受力下降,严重... 骨科术后患者常因疼痛、抑郁、身体制动不适、住院环境等因素而出现睡眠障碍,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眠不安稳、多梦、夜间易醒、白昼睡眠过多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使患者生理节律紊乱,情绪烦躁、焦虑,耐受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术后的机体恢复[1]。中医将睡眠障碍归为“不寐”,古籍中又称“不得眠”“不得睡”“目不瞑”“不得卧”等,中医疗法在此病的防治上有其独特优势。笔者采用中医五行音乐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对骨科术后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取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困难 睡眠不安 住院环境 机体恢复 耳穴压豆疗法 不得眠 睡眠障碍 中医疗法
下载PDF
阿普唑仑联合五音疗法治疗冠心病伴失眠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状态、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楠楠 李军 张晓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联合五音疗法治疗冠心病伴失眠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状态、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伴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予以基...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联合五音疗法治疗冠心病伴失眠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状态、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伴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予以基础冠心病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阿普唑仑联合五音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血管不良事件、治疗前后病情相关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NA)]、心率变异性指标[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RMSSD)、24 h窦性心博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标准差(SDANN)]、实验室指标[瘦素、褪黑素(M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ISI评分、PSQI评分、HA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MSSD、SDNN、SDANN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T高于治疗前,瘦素、AngⅡ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普唑仑联合五音疗法治疗冠心病伴失眠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睡眠状态,提高心率变异性,促进疾病康复,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并发症 入睡和睡眠障碍/并发症 阿普唑仑 五音疗法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黎发根 李绍旦 杨明会 《河北中医》 2013年第2期311-314,共4页
失眠症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主要表现在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眠。失眠症因其... 失眠症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主要表现在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眠。失眠症因其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中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方圆 杨宇峰 《河北中医》 2023年第6期1048-1051,共4页
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失眠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失眠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中医功法、音乐、按摩、结构式教育等,其中内治法最常见,主要包括经典方剂、自拟方剂和医家经验... 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失眠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失眠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中医功法、音乐、按摩、结构式教育等,其中内治法最常见,主要包括经典方剂、自拟方剂和医家经验疗法。常见的外治法包括针灸疗法、针药联合和敷贴疗法。参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失眠的效果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并发症 入睡和睡眠障碍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对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正念、多导睡眠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兰英 何风英 +2 位作者 李平 赵栋 孙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在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10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采取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在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10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采取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统计比较2组失眠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干预前后多导睡眠参数、五因素正念觉知量表(FFM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失眠知识总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3、6周后研究组FFMQ评分较高,PSQI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3、6周后研究组睡眠效率较高、睡眠总时间较长,睡眠潜伏期较短、觉醒次数较少(P<0.05)。结论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应用于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可提升正念水平,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延缓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老年人 正念 认知疗法 服药依从性 多导睡眠 五因素正念觉知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下载PDF
中医芳香疗法联合中药足浴和隔药灸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失眠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星星 王宏君 耿艳琴 《河北中医》 2024年第9期1424-1427,1431,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芳香疗法联合中药足浴和隔药灸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失眠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恶性肿瘤化疗伴失眠和负性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52)。2组均接受常规失眠干预。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医芳香疗法联合中药足浴和隔药灸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失眠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恶性肿瘤化疗伴失眠和负性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52)。2组均接受常规失眠干预。对照组予中药足浴和隔药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芳香疗法。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和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周围环境、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心理状态和总体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芳香疗法联合中药足浴和隔药灸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入睡和睡眠障碍 芳香疗法 隔药饼灸疗法 负性情绪 熏洗疗法
下载PDF
朱惠蓉治疗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经验
11
作者 柴妮 朱惠蓉 程悦蕾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已经成为继癌因性疲乏之后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第二大并发症。西医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和镇静催眠药物的治疗方案,存在易反复、疗效不持久、日间残留效应等缺点。朱惠蓉教授运用“和以治之”思想辨证用药诊治肿瘤... 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已经成为继癌因性疲乏之后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第二大并发症。西医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和镇静催眠药物的治疗方案,存在易反复、疗效不持久、日间残留效应等缺点。朱惠蓉教授运用“和以治之”思想辨证用药诊治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取得一定疗效,并附上医案3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 名医经验 医案 中医药疗法 失眠 不寐
下载PDF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覃雪云 胡玉英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8期211-214,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睡眠障碍(Parkinson Disease with Sleep Disorder,P...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睡眠障碍(Parkinson Disease with Sleep Disorder,PDSD)发病率为65%~95%[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加重运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运用中医药治疗重症失眠研究
13
作者 何荣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期278-279,共2页
失眠又称不寐,临床上为分失眠病和失眠证(及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种)。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难或睡眠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浅、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 失眠又称不寐,临床上为分失眠病和失眠证(及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种)。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难或睡眠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浅、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精神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失眠 中医药治疗 原发性失眠 睡眠状态 睡眠不足 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 睡眠深度
原文传递
睡眠障碍的循证治疗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娟 刘凌 +2 位作者 李梦秋 张文武 司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98-404,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睡眠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睡眠障碍提供有循证证据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以sleep disorde(r睡眠障碍)、insomnia(失眠)、restless legss yndrome or RLS(不宁腿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r OSA(阻塞...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睡眠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睡眠障碍提供有循证证据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以sleep disorde(r睡眠障碍)、insomnia(失眠)、restless legss yndrome or RLS(不宁腿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r O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narcolepsy(发作性睡病)、REM behaviour disorder or RBD(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treatment or therapy(治疗)等英文词汇作为检索词,分别检索2006-2013年Cochrane图书馆、美国国家图书馆医学在线(MEDLINE)、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获得临床指南、系统评价、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病例观察研究及综述等文献,采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经筛选共计纳入与睡眠障碍治疗有关的临床指南6篇、系统评价12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5篇、回顾性病例分析2篇、病例观察1篇、综述14篇;其中33篇为高质量文献、7篇为低质量文献。经对各项临床试验治疗原则及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显示:(1)失眠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以药物治疗和改善认知行为为主要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联合治疗为最佳方案。(2)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一线治疗药物为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和抗惊厥药,继发性患者主要为病因治疗。(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包括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口腔矫正器、手术治疗,其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为一线治疗方法。(4)发作性睡病的药物治疗包括莫达非尼、羟丁酸钠及抗抑郁药,应根据临床分型选择不同药物。(5)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避免诱因、保证睡眠环境安全等,药物治疗主要有苯二氮类及褪黑素。结论借助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可为不同类型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最佳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不宁腿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发作性睡病 睡眠 速眼运动 药物疗法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中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6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海聪 杨毅玲 +5 位作者 张树益 李求兵 杨学青 陈晓光 赵东 王燕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睡眠障碍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A)等指标治疗前后及不同时...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睡眠障碍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A)等指标治疗前后及不同时期的变化,以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对入睡困难的疗效明显,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其有效率为76.3%。总体疗效高于舒乐安定组(有效率69.1%)。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及反跳性失眠均明显少于舒乐安定。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疗效优于舒乐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中医药疗法 老年病/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艳丽 欧阳颀 +1 位作者 祁婷婷 李华 《河北中医》 2016年第9期1392-1394,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阴泻阳法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80例,予补阴泻阳法针刺法治疗;高压电位组80例,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联合组80例,予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 目的观察补阴泻阳法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80例,予补阴泻阳法针刺法治疗;高压电位组80例,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联合组80例,予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3组均以1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联合组愈显率80.0%、总有效率95.0%,针刺组愈显率65.0%、总有效率88.8%,高压电位组愈显率55.0%、总有效率85.0%,联合组愈显率均明显高于针刺组及高压电位组(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压电位组(P<0.05);3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针刺组及高压电位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可降低PSQI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两者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电刺激疗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黄煌经方内科医案(六)——睡眠障碍治验2则 被引量:15
17
作者 薛蓓云 李小荣 黄煌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22-23,共2页
睡眠障碍为中医科常见病症。黄煌老师从体质辨证人手,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栀子厚朴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百合知母汤、八味活血汤、八味解郁汤、八味除烦汤、柴归汤、温经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疗效良好。... 睡眠障碍为中医科常见病症。黄煌老师从体质辨证人手,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栀子厚朴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百合知母汤、八味活血汤、八味解郁汤、八味除烦汤、柴归汤、温经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疗效良好。现试析黄师治疗本病验案2则,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中医药疗法 医案 黄煌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睡眠障碍患者血压、运动耐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潘嘉西 张云瑞 孔繁奇 《中国基层医药》 2025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睡眠障碍并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压、运动耐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温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瑞安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进行社区居民健康筛查者, 共纳入60例睡眠障碍合...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睡眠障碍并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压、运动耐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温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瑞安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进行社区居民健康筛查者, 共纳入60例睡眠障碍合并血压正常高值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认知组和联合组各30例。认知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联合组采用有氧运动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杓型血压比例、运动耐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 统计两组睡眠障碍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前, 认知组与联合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认知组和联合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MSBP)[(121.63±3.47)mmHg(1 mmHg=0.133 kPa)和(114.56±3.07)mmHg]和舒张压(24hMDBP)[(81.03±2.78)mmHg和(77.59±2.09)mmHg]均较干预前降低(t=10.54、17.52、5.52、10.68, 均P < 0.05), 且联合组较认知组降低更明显(t=8.36、5.41, 均P < 0.001)。干预前, 认知组与联合组杓型血压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认知组与联合组杓型血压比例分别为40.00%(12/30)和66.67%(20/30), 均较干预前升高(χ^(2)=4.02、11.38, 均P < 0.05), 且联合组较认知组更高(χ^(2)=4.28, P < 0.05)。干预前, 认知组与联合组运动耐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联合组无氧阈值[(1 475.25±415.65)mL/min]、氧脉搏[(14.78±2.86)mL/次]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t=3.58、7.49, 均P < 0.05), 而通气代偿点时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_(2)@VCP)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且干预后联合组无氧阈值、氧脉搏较认知组[(1 137.41±349.86)mL/min和(9.94±2.05)mL/次]更高(t=-3.40、-7.53, 均P < 0.05);认知组干预前后运动耐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前, 认知组与联合组PSQ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认知组与联合组睡眠质量[(1.65±0.26)分和(1.24±0.23)分]、入睡时间[(1.51±0.19)分和(1.33±0.18)分]、睡眠时间[(1.47±0.23)分和(1.31±0.20)分]、睡眠效率[(1.31±0.20)分和(1.05±0.19)分]、睡眠障碍[(0.93±0.15)分和(0.77±0.20)分]、催眠药物评分[(0.96±0.22)分和(0.67±0.17)分]、日间功能评分[(1.19±0.25)分和(1.02±0.22)分]等7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t=8.21、15.58、9.86、14.76、10.02、15.36、8.78、17.59、7.84、12.36、5.74、11.98、12.03、17.14, 均P < 0.05), 且联合组PSQI评分较认知组更低(t=6.46、3.76、2.87、5.16、3.50、5.71、2.79, 均P < 0.05)。联合组睡眠障碍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认知组的63.33%(19/30)(χ^(2)=4.35, P < 0.05)。结论有氧运动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睡眠障碍合并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运动耐量, 降低血压, 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运动疗法 认知疗法 高血压前期 运动耐量
原文传递
加味逍遥散治疗老年人抑郁相关性睡眠障碍1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倪永骋 刘海燕 《河北中医》 2010年第11期1657-1658,共2页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抑郁症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睡眠障碍33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俊逾 陈惠欣 +1 位作者 邱作成 高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改善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口服,对照组用舒乐安定片lmg睡前半小时口服,均以国际通用SPIEGEL睡眠量表检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总体疗...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改善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口服,对照组用舒乐安定片lmg睡前半小时口服,均以国际通用SPIEGEL睡眠量表检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PIEGEL睡眠量表积分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疗效确定且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解郁胶囊 睡眠障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