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韦文贞 何金玲 +3 位作者 吴丽芳 韦田福 韦海林 韦莲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分析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寻求更加有效且安全美观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甲状腺恶性病变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手术入路将患... 目的 分析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寻求更加有效且安全美观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甲状腺恶性病变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经口腔前庭组55例和经乳晕组65例,经口腔前庭组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经乳晕组采取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美观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SIS评分和V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低于经乳晕组,且经口腔前庭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经乳晕组(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VSS、OSAS和PSAS评分均较经乳晕组低,其美观满意度较高(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经乳晕组高(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手术治疗中,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相较于经乳晕入路治疗方式更具安全性,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疼痛均较为轻微,且无瘢痕美观性更强,有助于促进患者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属于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恶性病变 腔镜手术 经口入路 经乳晕入路 美观度
下载PDF
胆囊后三角入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安宏超 徐宏征 崔宏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44例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LC(前入路组),另44...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44例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LC(前入路组),另44例行经胆囊后三角入路LC(后入路组)。记录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中转开腹率等;检测术前1 h和术后24 h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消化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结果 后入路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前入路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入路组心率、血压和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前入路组(P<0.05)。手术前后,前入路组和后入路组患者GIQL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和前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后三角入路能够缩短LC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应激行为较少,术后并发症较少,该手术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后三角入路 胆囊前三角入路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对比分析
3
作者 谭适 覃重桥 余松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GH的患者180例,将其中接受经额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对比观察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GH的患者180例,将其中接受经额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经颞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及血肿清除率;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手术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神经功能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经颞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经额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能提高HBGH患者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且能更好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额入路 经颞入路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4
作者 梁冠标 阳诺 +1 位作者 李昌钤 李泳朋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剑突组(n=56)或经肋间组(n=102),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剑突组与肋间组各纳入52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d、3d及5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b)、神经生长因子(NGF)、肌酸磷酸激酶(CPK)、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经剑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37±1.05)d、卧床时间(1.37±0.65)d、住院时间(6.07±1.82)d、术中出血量(72.26±9.41)mL、胸腔引流量(248.74±80.41)mL、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3.72±0.98)次、住院费用(3.10±0.84)万元均较经肋间组(3.02±1.31)d、(1.92±0.70)d、(7.31±2.13)d、(85.33±12.69)mL、(325.96±95.22)mL、(8.41±2.17)次,(3.76±1.22)万元少(t=2.792、4.152、3.192、5.966、4.468、14.204、3.213,P均<0.05);术后1d、3d及5d,经剑突组Mb、CPK、NGF、PGE2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术后1d、7d及1个月、3个月,经剑突组疼痛VAS评分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经剑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1/52)较经肋间组17.31%(9/52)低(χ^(2)=7.081,P<0.05)。结论:相较于胸腔镜下经肋间入路,经剑突肋缘下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可明显减轻患者肌肉损伤及疼痛程度,手术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物 胸腔镜手术 剑突肋缘入路 肋间入路 倾向性匹配
下载PDF
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陈道振 赵志坚 徐继胜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98-304,共7页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9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41例;年龄24~78...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9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41例;年龄24~78岁,平均42.8岁;AO/OTA分型:C1型20例,C2型51例,C3型27例;致伤原因:平地摔伤13例,道路交通伤46例,高处坠落伤39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n=50)和B组(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n=4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195.0±28.9)mL多于B组(158.8±19.1)mL,手术时间(129.4±35.4)min和术后住院时间(9.8±2.0)d长于B组[(106.1±22.2)min,(7.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肘关节旋转活动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MEPS(54.1±9.1)分高于B组(47.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3、6、12个月MEP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8.0%vs.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相对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对术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不适用于体弱者。临床上应视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合适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下载PDF
经腹股沟入路与腹股沟外环下切口入路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6
作者 黄远彪 亢华银 +2 位作者 李志刚 郭朝勇 白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股沟与腹股沟外环下切口两种手术入路的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合并睾丸继发性萎缩的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术后睾丸追赶性生长情况、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21年6月在四川省会理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显微手术治... 目的比较经腹股沟与腹股沟外环下切口两种手术入路的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合并睾丸继发性萎缩的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术后睾丸追赶性生长情况、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21年6月在四川省会理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显微手术治疗的121例合并睾丸继发性萎缩的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40例采用经腹股沟切口入路治疗,81例采用经腹股沟外环下切口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疗效、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腹股沟切口入路组的显微镜使用时间显著短于腹股沟外环下切口入路组(P=0.006)。腹股沟切口入路组术中保留精索内动脉的数目少于腹股沟外环下切口入路组(P<0.001),保留精索内动脉的直径显著大于腹股沟外环下切口入路组(P=0.005)。相较于腹股沟切口入路组,腹股沟外环下切口入路组需结扎更多的精索内静脉,且直径4 mm以上的精索内静脉数目明显更多(P<0.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复发,且阴囊水肿和鞘膜积液的发生率也非常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两组患者双侧睾丸体积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且两组间及同组双侧睾丸间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睾丸继发性萎缩的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相较于经腹股沟外环下切口入路,经腹股沟切口入路完成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难度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青少年 显微手术 手术入路 睾丸继发性萎缩 经腹股沟入路 腹股沟外环下切口入路
下载PDF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李永康 蓝鹏 何培武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行翼点入路开颅治疗,观察组行额外侧锁孔入路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60.16±75.27)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06.78±28.07)min及住院时间(7.34±1.8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8、7.405、7.404,P均<0.05);观察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脑直回切除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术后新增颅内出血、短暂性缺血、感染、神经症状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别接受额外侧锁孔入路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额外侧锁孔入路术的效果更理想,在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且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额外侧锁孔入路 翼点入路夹闭术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尾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研究
8
作者 许海周 陈骁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32-35,4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尾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08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4,给予...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尾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08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4,给予尾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对照组(n=54,给予中间入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结局。结果观察组术中操作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初次流食摄入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尾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的预后效果、安全性、术后恢复质量与常规中间入路相当,但相对而言,其存在耗时短、操作便捷、淋巴结清扫数量多、出血少等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 中间入路 中间翻页式清扫 尾侧入路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林亮 陈彦平 +1 位作者 赵冲 李长宽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30-334,385,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行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67例L_(5)-S_(1)节段C...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行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67例L_(5)-S_(1)节段CLDH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组:采用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34例,纳入PEID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33例,纳入PETD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BMI、钙化类型、术后随访时间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ETD组相比,PEID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X线透视次数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3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EID组的优良率为91.2%,PETD组为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PETD组术后有1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有残留的突出髓核组织未取净;PEID组有2例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出现硬膜撕裂但未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和PETD治疗CLDH均可取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前者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少;后者可在局部麻醉下开展,避免了全麻所致的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L_(5)-S_(1)节段
下载PDF
两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孙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比较Hardinge入路与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uperPATH组(采用SuperPATH入路THA治疗)和Hardinge组(采用Hardinge入路THA治疗),每组50例。记录两组... 目的比较Hardinge入路与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uperPATH组(采用SuperPATH入路THA治疗)和Hardinge组(采用Hardinge入路THA治疗),每组5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髋臼外展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前倾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偏心距及其恢复率、双下肢长度差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负重下地时间、住院时间SuperPATH组均短(少)于Hardinge组(P<0.05)。手术时间SuperPATH组长于Hardinge组(P<0.05)。术后6个月髋臼外展角及其安全区占比、髋臼前倾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偏心距及其恢复率、双下肢长度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6个月SuperPATH组高于Hardinge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SuperPATH组低于Hardinge组(P<0.05)。结论与Hardinge入路比较,SuperPATH入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虽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但也可准确置入假体,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短期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入路 Hardinge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傅元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右半结肠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 目的:观察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右半结肠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头侧中间联合入路,研究组采用尾侧中间联合入路,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ACTH、Cor、NE、E、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研究组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应激指标、炎性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头侧中间联合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尾侧中间联合入路 头侧中间联合入路 应激 炎性因子 肿瘤标志物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任宗凯 丁强 郭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前外侧入路(OCM)与后外侧入路(PLA)股骨头置换术(F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1—2022-11永城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行FHA的82例老年FN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OCM入路施术41例(OCM组)... 目的比较分析前外侧入路(OCM)与后外侧入路(PLA)股骨头置换术(F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1—2022-11永城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行FHA的82例老年FN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OCM入路施术41例(OCM组),经PLA入路实施手术41例(PLA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临床指标。术前、术后72 h检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OCM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24 h的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低)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时,OCM组患者的血清CRP、IL-1β水平低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OCM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FNF患者采用OCM入路行FHA,切口短、创伤小、患者疼痛程度轻,可早期下床活动、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置换术 前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炎症因子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尺骨冠状突骨折前侧入路和内侧入路内固定的效果观察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13
作者 靳云乔 李忠 +2 位作者 李青 姚彦霞 孟秀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4-0017,共4页
探究分析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案。方法 纳入7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前侧入路)、对照组(36例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指标、并发... 探究分析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案。方法 纳入7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前侧入路)、对照组(36例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比内侧入路,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采用前侧入路预后效果更佳,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前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下载PDF
3种不同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研究
14
作者 刘三保 王亚兵 任俊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究3种不同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2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口组(经口腔... 目的:探究3种不同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2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口组(经口腔前庭入路,n=71)、经腋窝组(经腋窝入路,n=73)和经胸乳组(经胸乳入路,n=96)。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围术期指标,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切口美观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腋窝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经口组、经胸乳组(均P<0.001);各组切口总长度比较:经口组<经胸乳组<经腋窝组(均P<0.001);经口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经腋窝组、经胸乳组,清扫时间短于经腋窝组、经胸乳组(均P<0.001)。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经口组、经腋窝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小于经胸乳组(均P<0.001)。经口组、经腋窝组的切口美观度、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经胸乳组(均P<0.001)。3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结论:3种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疗效相当,术后并发症无差别,但经腋窝入路手术时间最短,经口腔前庭入路清除中央区淋巴结效果更好,用时更短,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美容效果更佳,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腔镜手术 经口腔前庭入路 经腋窝入路 经胸乳入路 临床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近期改变的比较
15
作者 郑楠 管涛 曲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重症监护时间、心脏结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切口长度缩短,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各组右房左右径和上下径、右室前后径缩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增大(P<0.05),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3天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天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个月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房微小切口、右外侧切口较正中切口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近期矫正效果较好,但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微小切口入路 右外侧切口入路 正中切口入路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心脏结构
下载PDF
不同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步态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云春 卫红军 +1 位作者 任国清 张其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6-2851,共6页
背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关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后步态、肢体平衡及髋部运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人... 背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关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后步态、肢体平衡及髋部运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患者的步态及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单侧股骨头坏死患者61例,其中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83±5.5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前入路组(n=28)与后侧入路组(n=33),分别经直接前入路、后侧入路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步长、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等步态时间-空间参数)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站立-行走计时测试与2 min步行测试)测评。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步态时间-空间参数逐步改善,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步长、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P<0.01),术后3个月的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的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优于后侧入路组(P<0.01);②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站立-行走计时测试及2 min步行测试结果逐步改善,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站立-行走计时测试及2 min步行测试结果优于后侧入路组(P<0.05);③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步态和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情况不一致,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早期步态和髋关节活动能力优于后侧入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后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步态 髋关节活动能力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金耀 卢慧 +3 位作者 姜为民 王根林 邹俊 陈洁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8岁(19~67岁)。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4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的病人纳入经肌间隙入路组,35例采用经皮入路的病人纳入经皮入路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住院总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以及螺钉置入精确度。结果病人获得(16.1±4.2)月(12~28个月)随访。经肌间隙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经皮入路组[(114.00±48.56)min vs.(153.29±52.46)min],住院总时间显著多于经皮入路组[(12.92±4.97)d vs.(10.40±4.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肌间隙入路组的螺钉置入精确度:Ⅰ级128钉,Ⅱ级13钉,Ⅲ级3钉;经皮入路组为:Ⅰ级177钉,Ⅱ级22钉,Ⅲ级1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前者在手术时间更有优势,后者在住院总时间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微创治疗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经皮入路
下载PDF
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袁宇飞 张凯 +5 位作者 张存 樊凯彬 颜珍珍 何娟 李健斐 苗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pedicular,UTPP)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特点。方...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pedicular,UTPP)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五科行经单侧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pedicular,UTP)及UTPP入路PVP治疗老年腰椎OVCF患者共133例。记录两组的研究术后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特点、骨水泥分布优秀率、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结果完整随访患者124例至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1 d、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PP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UTP组,骨水泥分布优秀率高于UTP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U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较经椎弓根入路PVP骨水泥弥散充分,骨水泥渗漏率低,止疼效果好,可实现患者早期下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突-椎弓根入路 椎体根入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肠屏障功能和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19
作者 韩栓柱 徐毅 +1 位作者 白鸿太 张彩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肠屏障功能、红细胞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简单随机化法分为A组(n=55)和B组(n=55),治疗期间,A组失访2例,B组失访3例,最终A组和B组...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肠屏障功能、红细胞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简单随机化法分为A组(n=55)和B组(n=55),治疗期间,A组失访2例,B组失访3例,最终A组和B组分别纳入53例和52例。2组均行腹腔镜手术,A组采取头侧入路,B组采取中间入路。统计2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预后及手术前后肠屏障功能(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红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花环率(TRR)]。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中央淋巴结清扫时间、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术后3 d 2组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3 d 2组RBC-ICR高于术前,TRR、RBC-C3bRR低于术前(P<0.05);术后1年随访,2组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入路方案在右半结肠癌中效果相当,其中头侧入路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手术 中间入路 头侧入路 肠屏障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罗雄 龙家才 +1 位作者 罗兵 李炜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行LNSS的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TLNSS)组(53例)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 目的比较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行LNSS的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TLNSS)组(53例)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LNSS)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LNSS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肾动脉阻断时间明显较RLNSS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出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胆碱酯酶(ChE)较术前升高,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较术前降低,TLNSS组ChE明显低于RLNSS组,TLNSS组BUN和Scr明显高于RLN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NSS组疾病控制率(DCR)和总体有效率(ORR)明显低于RLN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NS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RL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LNSS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促进患者肠道功能和肾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切除术 经腹腔入路 经腹膜后入路 肾功能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