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驱动球形机器人的全方位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汉旭 肖爱平 +1 位作者 贾庆轩 王亮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5-739,共5页
介绍一种新型二驱动球形机器人,它使用两个电机作为输入,而球形机器人在平面运动具有三个自由度,所以属于非完整欠驱动系统.内驱动机构通过改变配重重心的位置实现了球形机器人沿任意方向的运动,且球形机器人的位姿影响了球形机器人沿... 介绍一种新型二驱动球形机器人,它使用两个电机作为输入,而球形机器人在平面运动具有三个自由度,所以属于非完整欠驱动系统.内驱动机构通过改变配重重心的位置实现了球形机器人沿任意方向的运动,且球形机器人的位姿影响了球形机器人沿不同方向运动的灵活性.阐述了它的结构特点,利用非完整系统力学理论对球形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欧拉角和三维转动群知识对球形机器人的全方位运动学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 非完整 二驱动球形机器人 平面运动 全方位运动特性
下载PDF
Mecanum轮全方位运动系统的约束条件及奇异位形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一治 常德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通过对Mecanum轮全方位运动系统的运动学解析,给出系统轮结构对系统实现全方位运动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轮数量、轮结构参数、轮组几何布局结构形式与系统实现全方位运动的关系等,同时分两类轮组布局结构形式讨论系统中存在的奇异位... 通过对Mecanum轮全方位运动系统的运动学解析,给出系统轮结构对系统实现全方位运动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轮数量、轮结构参数、轮组几何布局结构形式与系统实现全方位运动的关系等,同时分两类轮组布局结构形式讨论系统中存在的奇异位形,并给出减少或避开系统奇异位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ANUM轮 全方位运动 运动约束条件 奇异位形
下载PDF
转向盘式六足机器人设计及全方位运动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国富 高峰 +1 位作者 罗杨宇 徐国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基于转向盘的全方位步行机器人综合了腿式机器人与车辆方向盘的结构特征,为了对其运动性能及运动控制进行系统研究,介绍了该机器人的设计思想、机构特色及运动原理.建立了该机器人的等效操作臂模型,给出操作臂的雅克比矩阵,推导出操作... 基于转向盘的全方位步行机器人综合了腿式机器人与车辆方向盘的结构特征,为了对其运动性能及运动控制进行系统研究,介绍了该机器人的设计思想、机构特色及运动原理.建立了该机器人的等效操作臂模型,给出操作臂的雅克比矩阵,推导出操作臂在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间下的动力学方程,以此给出了转向系统的非线性闭环控制模型.基于Adams与Matlab/Simulink对机器人全方位运动进行了PID联合控制仿真,并对样机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转向盘式步行机器人在全方位运动控制方面灵活性好,方向精度高,控制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足机器人 全方位运动控制 方向转盘 月球车 智能车辆
下载PDF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全方位运动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廖华丽 李波 赵俊 《机电一体化》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Robocup中型组比赛中机器人全方位运动具备许多优势。文章通过对多轮驱动全方位移动足球机器人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提出了其满足全方位运动的轮系要求,比较了三种典型全方位多轮机器人在不同方向最大平移速度,... Robocup中型组比赛中机器人全方位运动具备许多优势。文章通过对多轮驱动全方位移动足球机器人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提出了其满足全方位运动的轮系要求,比较了三种典型全方位多轮机器人在不同方向最大平移速度,为车体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运动 全方位 轮系布局 运动分析
下载PDF
非完整性全方位运动机器人智能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杰 芮延年 任芸丹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78-79,45,共3页
通过对全方位轮式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智能控制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非完整性全方位机器人运动智能控制设计方法.在对其运动过程中的各运动参量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速度控制器,通过反馈信号对各参数进行优化,以DSP为控制器核心实现非完整... 通过对全方位轮式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智能控制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非完整性全方位机器人运动智能控制设计方法.在对其运动过程中的各运动参量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速度控制器,通过反馈信号对各参数进行优化,以DSP为控制器核心实现非完整性全方位运动机器人的智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整性全方位运动机器人 运动参数优化 智能控制
下载PDF
SMA驱动的微型双三足步行机器人作全方位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祝捷 曹志奎 马培荪 《传动技术》 2002年第4期11-15,共5页
对第一代形状记忆合金 (SMA)驱动的微型六足步行机器人进行了改进 ,创新设计了双三足机器人的身体转动关节 ,并首次提出组合偏动 SMA驱动器 ,使机器人的刚性躯体柔性化 ,从而实现了微型双三足步行机器人 (MDTWR)的全方位运动。
关键词 组合偏动式 双三足机器人 全方位运动 形状记忆合金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全方位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与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燕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全方位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痉挛性脑瘫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全方位运动...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全方位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痉挛性脑瘫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全方位运动训练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TD、TP、AES、踝关节AROM评分,观察治疗后FMA-L评分及10 m WT用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FMA-L评分、TD、TP、踝关节AROM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AES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且10 m WT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全方位运动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改善患儿的步行能力及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全方位运动训练 痉挛型脑瘫 步行能力 自理能力
下载PDF
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运动机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广庆 张伟军 +1 位作者 袁建军 吴诚骁 《机电一体化》 2015年第5期16-18 46,46,共4页
基于Mecanum的全方位运动机构具有很好的移动性能,不需要转向机构便可实现任意方向的运动。使用3个及以上Mecanum轮可实现机构的全方位移动。研究了应用比较广泛的4轮机构的运动原理,给出了常用运动(直行、平移、自转)的控制条件,并对... 基于Mecanum的全方位运动机构具有很好的移动性能,不需要转向机构便可实现任意方向的运动。使用3个及以上Mecanum轮可实现机构的全方位移动。研究了应用比较广泛的4轮机构的运动原理,给出了常用运动(直行、平移、自转)的控制条件,并对一系列运动分析进行了基于ADAMS的运动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ANUM轮 全方位运动机构 ADAMS仿真
下载PDF
腿-轮复合机器人全方位运动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辛亚先 李贻斌 +2 位作者 荣学文 柴汇 李彬 《无人系统技术》 2018年第3期8-20,共13页
针对腿-轮复合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构建,构造控制器实现了基本的运动功能。将整体平台解耦为四个子系统,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分别对手臂子系统、腿部子系统、头部子系统以及虚拟倒立摆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整体运动学与齐... 针对腿-轮复合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构建,构造控制器实现了基本的运动功能。将整体平台解耦为四个子系统,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分别对手臂子系统、腿部子系统、头部子系统以及虚拟倒立摆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整体运动学与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将机体总质量映射为虚拟倒立摆质心总质量,与驱动轮构成虚拟两轮倒立摆。将手臂与腿部的关节状态空间动力学方程通过速度雅可比矩阵转换为笛卡尔状态空间动力学方程,构造加入前馈补偿的比例增益反馈线性化控制器,控制手臂末端执行器与足端到达期望位置;分别构造三个控制器对虚拟倒立摆的平衡、直行与自转功能进行解耦控制。最后,在Webots中进行了平衡仿真、直行仿真、转弯仿真以及身体姿态调整仿真,结果体现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轮复合机器人 虚拟倒立摆 模块化控制 解耦控制 笛卡尔空间控制 全方位运动
下载PDF
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运动平台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仇宇文 温浩凯 +2 位作者 利圣佳 肖维 徐颖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7年第5期25-27,共3页
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运动平台,可以在不组装任何转向机构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各个轮子的轮速和转向实现运动平台在各个方向上的移动。研究探讨了全方位运动平台的组装搭建,对其运动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合理的控制方式,有利于全方位运动... 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运动平台,可以在不组装任何转向机构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各个轮子的轮速和转向实现运动平台在各个方向上的移动。研究探讨了全方位运动平台的组装搭建,对其运动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合理的控制方式,有利于全方位运动平台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ANUM轮 全方位运动平台 运动原理 控制方式
下载PDF
全方位运动车辆变结构耦合同步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豫南 闫猛飞 +1 位作者 房远 尚颖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120,175,共6页
以全方位运动车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轨迹发生偏移为切入点,针对全方位运动的特点,即直行、横移以及中心转向时需四电机转速保持同步,以任意角度斜行时需车体对角线两电机转速保持同步,提出了一种变结构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在偏差耦合控制... 以全方位运动车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轨迹发生偏移为切入点,针对全方位运动的特点,即直行、横移以及中心转向时需四电机转速保持同步,以任意角度斜行时需车体对角线两电机转速保持同步,提出了一种变结构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在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的速度补偿器中加入三轴手柄电压判断条件,以此实现四电机偏差耦合控制与两电机交叉耦合控制的切换,从而在保证全方位运动灵活性的基础上改善其轨迹偏移问题。通过建模仿真介绍了该同步控制策略的结构特点,通过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叉车实车试验,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运动 车辆 同步控制 交叉耦合 偏差耦合
下载PDF
一种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黄涛 张豫南 +2 位作者 田鹏 颜南明 张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06-212,共7页
针对轮式全方位移动平台在工程应用中存在振动大及路面适应性差等问题,基于Mecanum轮及传统履带的结构,提出全方位移动履带的结构,并分析全方位移动履带的运动机理;基于全方位移动履带,设计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的布局结构,建立履带式... 针对轮式全方位移动平台在工程应用中存在振动大及路面适应性差等问题,基于Mecanum轮及传统履带的结构,提出全方位移动履带的结构,并分析全方位移动履带的运动机理;基于全方位移动履带,设计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的布局结构,建立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的逆运动学方程,并根据其判断平台满足全方位运动的必要条件;指出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存在转向滑移问题,分析最大转向滑移率与平台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平台设计准则;基于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的虚拟样机,完成样机横向、斜向及中心转向的运动仿真,通过仿真结果验证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可以实现全方位运动,同时验证平台逆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从而为平台的运动控制研究确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 全方位运动 平台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不平地面上Mecanum轮全方位系统运动学通用模型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一治 钱晋武 常德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81,共5页
Mecanum轮运动系统无需转向轮能实现平面上全方位运动。具有特殊结构的Mecanum轮全方位系统运行在不平地面上时,轮与地面接触状态是变化的,机体与地面不平度的耦合,使机体存在除平面运动外的附加姿态角运动,因此建立在平面上的三维运动... Mecanum轮运动系统无需转向轮能实现平面上全方位运动。具有特殊结构的Mecanum轮全方位系统运行在不平地面上时,轮与地面接触状态是变化的,机体与地面不平度的耦合,使机体存在除平面运动外的附加姿态角运动,因此建立在平面上的三维运动学模型不能描述其运动学特征。为使系统能在具有局部不平度的结构化环境中运行,必须建立在不平地面条件下Mecanum轮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分类分析轮与地面的接触状态与接触图形,用矢量变换结合笛卡儿坐标变换方法分析给出Mecanum全方位系统在不平地面上运动的六维运动学模型,并分析系统在不平地面上实现全方位行走的条件。分析指出,该六维运动模型既适用于不平地面,也适用于平坦平面,因此该六维运动学模型是一种通用运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地面 MECANUM轮 全方位运动 运动学通用模型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长龙 胡德利 +1 位作者 马书根 李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由三个轮式模块化单元和一个连接平台组成。轮式模块化单元是一个模块化万向单元称为MUU,具有俯仰、偏航和回转三个自由度。MUU的圆柱形铝合金外壳上安装了一系列的被动轮,这些被动轮机构使MUU成为一个大的全方位驱动轮...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由三个轮式模块化单元和一个连接平台组成。轮式模块化单元是一个模块化万向单元称为MUU,具有俯仰、偏航和回转三个自由度。MUU的圆柱形铝合金外壳上安装了一系列的被动轮,这些被动轮机构使MUU成为一个大的全方位驱动轮。MUU在垂直于身体轴线方向能够提供较大驱动力,而在身体轴线方向的作用力由小被动轮卸载,从而实现万向轮的功能。高度的集成性使MUU的通讯和更换易于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证明了该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最后,给出了该机器人的运动实验和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运动 轮式移动机器人 运动 模块化
下载PDF
转向盘式全方位六足机器人运动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国富 高峰 徐国艳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8-1014,共7页
提出了一种腿式机器人与转向盘复合的全方位步行机构,介绍了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转向性能;为了实现对其良好的运动控制,建立了该步行机器人转向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等效机构模型,采用拉格朗日力学法推导出操作臂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样机... 提出了一种腿式机器人与转向盘复合的全方位步行机构,介绍了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转向性能;为了实现对其良好的运动控制,建立了该步行机器人转向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等效机构模型,采用拉格朗日力学法推导出操作臂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样机模型的运动规划和实验研究,证明了转向盘式全方位机器人具有简单灵活、精确的方向可操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六足机器人 全方位运动 转向盘 步行车辆 月球车
下载PDF
基于四元数的导弹全方位姿态运动误差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忠 梁晓庚 +1 位作者 贾晓洪 曹秉刚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14,共5页
基于四元数误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导弹姿态扰动情况下全方位运动的误差问题.通过研究扰动对姿态角和四元数转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姿态角和四元数的全方位转换算法.该算法采用象限分析的措施,避免了传统转换算法在姿态干扰的情况下... 基于四元数误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导弹姿态扰动情况下全方位运动的误差问题.通过研究扰动对姿态角和四元数转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姿态角和四元数的全方位转换算法.该算法采用象限分析的措施,避免了传统转换算法在姿态干扰的情况下易发生振荡的问题,将姿态角和四元数的转换范围从-90°~90°空间拓展到-180°~180°空间,使基于全角度算法的姿态控制与非全角度算法相比有抗扰动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了全角度算法的正确性和抗扰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四元数 姿态扰动 四元数欧拉角转换 全方位姿态运动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静 岳玲 +5 位作者 王泽熙 陈智红 孙素真 马贵林 白冰 陈翠英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18年9月—2020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14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1∶1∶1实验原则分为核心稳定组、密集运动组、联合组,每组48...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18年9月—2020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14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1∶1∶1实验原则分为核心稳定组、密集运动组、联合组,每组48例,分别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3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统计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步行参数(步长、步宽、步速)、躯干控制能力、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高于核心稳定组和密集运动组(P<0.05);干预3、6个月联合组步长分别高于核心稳定组和密集运动组(P<0.05),且密集运动组步长高于核心稳定组(P<0.05);干预3、6个月联合组步宽分别低于核心稳定组和密集运动组(P<0.05),且密集运动组步宽低于核心稳定组(P<0.05);干预3、6个月联合组前后方向平均运动速度、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运动长度及WeeFIM评分均分别高于核心稳定组和密集运动组(P<0.05),且核心稳定组高于密集运动组(P<0.05);干预3、6个月联合组粗大运动D区、E区评分分别高于核心稳定组和密集运动组(P<0.05);干预3、6个月联合组MAS评分分别低于核心稳定组和密集运动组(P<0.05),且密集运动组MAS评分低于核心稳定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能进一步提高患儿步行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及运动功能,缓解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核心稳定性训练 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 步行参数 躯干控制能力 痉挛程度 功能独立性
下载PDF
全方位密集运动训练系统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中的应用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邵帅 吴德 唐久来 《安徽医学》 2017年第9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密集运动训练系统(ITP)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岁、II^III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 目的探讨全方位密集运动训练系统(ITP)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岁、II^III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NDT),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ITP。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Barthel指数量表(ADL)及Berg平衡量表(BBS)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评分结果。结果试验组共完成46例,对照组共完成44例。治疗前两组的GMFM、FMFM、ADL、BBS评分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GMFM评分为(82.66±11.13)分、FMFM评分为(118.83±19.0)分、ADL评分为(64.24±18.68)分、BBS评分为(35.09±12.50)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T联合ITP及单用NDT均可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平衡能力,但NDT联合ITP的疗效优于单用N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全方位密集运动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
下载PDF
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张蓓华 宋伟栋 +5 位作者 严善钟 肖震 冯莉 范佳堃 高钟鸣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9-534,共6页
目的研究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3~15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处于Ⅰ~Ⅲ级的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包括治疗矫正衣及全方... 目的研究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3~15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处于Ⅰ~Ⅲ级的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包括治疗矫正衣及全方位动态运动器材结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个月,每周参与训练5 d,每天训练3 h。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和Peabody粗大运动评定量表(PDMS-2)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Peabody姿势项、Peabody移动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MFM和PDMS-2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有利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提升,短期内能达到核心稳定的疗效,为脑瘫儿童提供一种新颖有效的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 治疗矫正衣 全方位动态运动器材 核心稳定性
原文传递
线上线下全覆盖 奥力来运动健身学院打造全方位运动生态平台
20
《健与美》 2020年第8期132-132,共1页
近来,部分地区的健身房陆续恢复营业,但线上健身教学却依旧获得了众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健身综合方案解决供应商,奧力来中国除了为中国客户提供力健、星驰等国际高端健身器材之外,旗下奧力来运动健身学院还于近日... 近来,部分地区的健身房陆续恢复营业,但线上健身教学却依旧获得了众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健身综合方案解决供应商,奧力来中国除了为中国客户提供力健、星驰等国际高端健身器材之外,旗下奧力来运动健身学院还于近日推出包括线上健身培训、动作指导、认证课程等一系列健身教育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综合服务平台 运动健身 健身器材 全方位运动 健身爱好者 供应商 健身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