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暖停滞期间海洋次表层增温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卓弈 刘浩 +1 位作者 林霄沛 吴德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全球变暖停滞期间,海洋表层升温速度减缓,同时次表层出现增温现象。针对变暖停滞期的海洋热含量垂向再分配机制,本研究基于海洋再分析产品ECCO4以及Ishii次表层温度数据集、NCEP2、卫星高度计数据等观测资料,采用新的诊断方法评估绝热... 全球变暖停滞期间,海洋表层升温速度减缓,同时次表层出现增温现象。针对变暖停滞期的海洋热含量垂向再分配机制,本研究基于海洋再分析产品ECCO4以及Ishii次表层温度数据集、NCEP2、卫星高度计数据等观测资料,采用新的诊断方法评估绝热和非绝热过程对海洋热含量变化率垂向结构与水平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2002—2011年期间,沿等密面、跨等密面非绝热垂向热通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热带外海域,且呈现正负相抵的状态。相反,风驱动的绝热调整对垂向净热通量的改变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全球变暖停滞期间,海洋热含量的垂向再分配主要归因于风驱动而非扩散过程。1993—2011年北大西洋副极地海盆区风应力旋度变化率主要为负值,一方面不利于正风应力旋度引起的向上热输送,另一方面加强了负风应力旋度导致的向下热输运,这一现象解释了该海域次表层内海洋热含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停滞 海洋热含量 垂向热输运 风应力旋度
下载PDF
全球变暖停滞的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宋斌 智协飞 胡耀兴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日益增加,导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然而,1998年以来全球变暖出现了停滞(hiatus)现象。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全球变暖停滞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变暖停滞的物理机制。目前有关变暖停滞的机制有两种观点:...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日益增加,导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然而,1998年以来全球变暖出现了停滞(hiatus)现象。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全球变暖停滞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变暖停滞的物理机制。目前有关变暖停滞的机制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变暖停滞是由于外强迫造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是自然变率产生的。外强迫的观点主要归结为太阳活动强迫、火山喷发气溶胶强迫、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强迫以及平流层水汽强迫四种作用。自然变率的观点则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多余热量进入到深海,尤其是海表700 m以下,且认为主要是由于海洋的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又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影响,尤其是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冷;另一种则认为是大西洋经向翻转流的影响。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自然变率是产生全球变暖停滞的主要机制,人类活动产生的多余热量进入到深海,不过多余热量进入哪些海域尚存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停滞 外强迫 自然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喜凉作物生长期对全球变暖停滞响应的时空差异——以中国绿洲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旺雄 张明军 +1 位作者 刘普幸 王天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54-2261,共8页
基于中国绿洲喜凉作物(chimonophilous crop)分布区39个站点1960~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反距离加权插值(IDW)、Morlet小波、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研究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的时空变化对变暖停滞的响应.结果... 基于中国绿洲喜凉作物(chimonophilous crop)分布区39个站点1960~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反距离加权插值(IDW)、Morlet小波、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研究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的时空变化对变暖停滞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变暖停滞期,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起、止日及生长期日数以-0.2d/10a、0.33d/10a、0.53d/10a的趋势变化,较1960~2016年起始日提前趋势减缓1.01d/10a,终止日推迟减缓1.28d/10a,生长期日数延长减缓2.3d/10a,对变暖停滞有响应.②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起始日对变暖停滞响应的站点有44%,终止日和生长期日数均为49%,主要分布在南疆、柴达木盆地和河西绿洲,其中河西绿洲对变暖停滞响应最明显,南疆次之,柴达木最小,而北疆绿洲不存在滞缓现象,显然空间差异明显.③M-K检验显示,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起、止日及生长期日数分别在2001年、1990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起始日晚于变暖停滞起始年份,终止日和生长期日数早于变暖停滞起始年,且分绿洲生长期日数突变年与变暖停滞起始年相接近.④Morlet小波得出变暖停滞期其变化稳定存在2.4~4.3a的震荡周期,表明未来几年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仍持续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停滞 中国绿洲 喜凉作物 气候生长期 时空差异
下载PDF
中国绿洲喜温作物气候生长期对全球变暖停滞响应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司文洋 张明军 刘普幸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908,共10页
基于中国绿洲喜温作物分布区67个地面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法、反距离加权(IDW)、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绿洲喜温作物气候生长期生长初、终日及生长期的时空变化对全球变暖停... 基于中国绿洲喜温作物分布区67个地面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法、反距离加权(IDW)、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绿洲喜温作物气候生长期生长初、终日及生长期的时空变化对全球变暖停滞(globe warming hiatus)的响应。结果表明:1998-2012年中国绿洲喜温作物气候生长期生长初、终日及生长期变化倾向率分别为:-2.15d·(10 a)-1、2.76 d·(10 a)-1、4.91 d·(10 a)-1,与1960-2016年和1960-1998年相比呈现出初日提前、终日推迟、生长期延长的态势,没有出现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空间变化方面,仅有超过22%的站点有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整体响应不显著;但各绿洲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却不尽相同,柴达木绿洲喜温作物气候生长期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最为显著,其余绿洲则反之,也反映了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驱动器与放大镜。突变分析显示,研究区喜温作物生长初日、终日及生长期分别在2008年、2001年、2006年发生突变,突变年份多集中于变暖停滞期,之后的变化趋势显示对全球变暖停滞没有响应。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其周期存在2.4~3.8 a的优势短周期,与2~4 a大气环流和厄尔尼诺事件2~7 a的周期相吻合,表明喜温作物气候生长期主要受大气环流与厄尔尼诺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温作物 全球变暖停滞 时空差异 中国绿洲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璞 徐相明 黄文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9期116-119,123,共5页
利用1959—2012年长三角地区20个台站观测的年平均温度,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和累积距平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全球变暖停滞一致,长三角地区的温度也存在变暖趋缓的现象。其中北部沿江台站温度在1997—... 利用1959—2012年长三角地区20个台站观测的年平均温度,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和累积距平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全球变暖停滞一致,长三角地区的温度也存在变暖趋缓的现象。其中北部沿江台站温度在1997—1999年发生突变,南部内陆台站突变偏晚2~3年,在2000—2001年发生突变,沿海台站均在1997年发生突变。受城市化效应的影响,徐家汇和杭州站年平均温度发生突变的时间相比于周边台站偏早3~4年,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变暖停滞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停滞 长三角地区 温度 化特征
下载PDF
中国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 被引量:53
6
作者 杜勤勤 张明军 +3 位作者 王圣杰 车存伟 邱雪 马转转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48-1764,共17页
1998-2012年出现的全球变暖停滞(global warming hiatus)现象,近年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622个气象站的气温数据,研究了全国及三大自然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结果表明:(1)1998-2012年间,中国气温变化率为-0.221℃/1... 1998-2012年出现的全球变暖停滞(global warming hiatus)现象,近年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622个气象站的气温数据,研究了全国及三大自然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结果表明:(1)1998-2012年间,中国气温变化率为-0.221℃/10 a,较1960-1998年增温率下降0.427℃/10 a,存在同全球变暖停滞类似的增温减缓现象,且减缓程度更明显,其中冬季对中国增温减缓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74.13%,夏季最小;(2)中国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从不同自然区看,1998-2012年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降温显著,其中东部季风区为中国最强降温区,为全国增温减缓贡献了53.79%,并且具有显著的季节依赖性,减缓期冬季气温下降了0.896℃/10 a,而夏季上升了0.134℃/10 a。青藏高寒区1998-2012年增温率达0.204℃/10 a,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响应并不显著;(3)中国增温减缓可能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负相位、太阳黑子数与太阳总辐照减小等因素的影响;(4)1998-2012年中国虽出现增温减缓现象,但2012年之后气温快速升高,且从周期变化看,未来几年可能持续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停滞 中国 三大自然区 气温
原文传递
全球变暖停滞的研究进展回顾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一丹 李建平 +1 位作者 汪秋云 林霄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90,共16页
1998—2012年,全球平均地面增温速率较之前明显趋缓,出现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该现象的成因与机制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主要从外部强迫和内部变率2个角度回顾全球变暖停滞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从气候系统外部强迫影响来说,... 1998—2012年,全球平均地面增温速率较之前明显趋缓,出现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该现象的成因与机制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主要从外部强迫和内部变率2个角度回顾全球变暖停滞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从气候系统外部强迫影响来说,全球变暖停滞主要受到太阳活动、火山爆发、气溶胶以及平流层水汽等的影响。从气候系统内部调控作用来看,全球增温速率减缓主要受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大洋自然变率以及相应的热量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全球变暖停滞期间气候系统内部能量并没有减少,其中一部分能量被转移并储存在了海洋中深层,从而对全球增温减缓产生影响。同时,重点回顾了针对部分耦合强迫作用的"起搏器"试验,该类试验是研究全球变暖停滞的特征、成因及机制的有力手段。此外,也总结了全球变暖停滞现象对气候系统能量收支平衡、资料、模拟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停滞 外部强迫 内部 能量 “起搏器”试验
原文传递
全球变暖“停滞”研究综述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珊 陈幸荣 蔡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共14页
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是近来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全球变暖停滞主要表现为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在1998-2012年增温速率明显偏低。除此之外,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在归因分析方面,很多... 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是近来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全球变暖停滞主要表现为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在1998-2012年增温速率明显偏低。除此之外,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在归因分析方面,很多科学家认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的可能因素还有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和南极底层水的改变等。然而,由于观测资料在时间一致性和空间覆盖区域等方面存在偏差,从而为全球变暖停滞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但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发生改变,导致深层海洋吸收热量增多是众多科学家的共识。尝试解答变暖停滞研究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观测资料的丰富和完善是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停滞 环流特征 气候系统内部 深层海洋 观测资料缺陷
下载PDF
全球变暖归因与停滞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森 冀明 +6 位作者 蔡厚才 陈万东 倪孝品 林利 曾贵侯 伍尔魏 李香兰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9年第4期421-431,共11页
全球变暖已成为毫无争议的事实,近年来全球变暖归因与停滞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指出,由人... 全球变暖已成为毫无争议的事实,近年来全球变暖归因与停滞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指出,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全球变暖影响的相对贡献难以量化。1998~2012年全球平均地面增温速率明显趋缓,其产生机制包括气候系统外部强迫(太阳活动、火山爆发、地球自身周期性运转、热盐洋流、气溶胶及平流层水汽等)和自然变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大洋的自然变率及热量再分配过程),自然变率是影响全球变暖停滞的主要机制。受数据资料和模拟精度影响,全球变暖趋势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南极和北极地面温度观测数据极度缺乏,全球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的分析应将近年来升温剧烈的南极和北极地区包括进来,全球变暖升温速率降低但总体上升并未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驱动机制 人类活动 碳排放 气候谈判 全球变暖停滞
下载PDF
内蒙古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减缓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孟玉婧 《内蒙古气象》 2020年第1期19-22,共4页
文章利用内蒙古107个气象站Tmean、Tmax和Tmin的逐月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54a(1961—2014年)和CWH时期(1998—2014年)的Tmean、Tmax和Tmin分别在年、季、月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内蒙古气温变化是否也有减缓或停滞现象,结果表明... 文章利用内蒙古107个气象站Tmean、Tmax和Tmin的逐月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54a(1961—2014年)和CWH时期(1998—2014年)的Tmean、Tmax和Tmin分别在年、季、月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内蒙古气温变化是否也有减缓或停滞现象,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减缓背景下,1998—2014年内蒙古气温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变暖减缓现象。年尺度上,气温响应最明显的是Tmax,Tmean次之,Tmin最小;空间分布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响应相对较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但响应均不显著;季节尺度上,虽然春、冬季的气温呈下降趋势,但四季气温的响应也均不明显;月尺度上,2月气温响应最明显,其次是9月。1998—2014年内蒙古年平均气温的下降趋势主要是由春、冬两季降温引起的,而冬季气温的下降趋势主要是由2月明显降温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停滞 气温 化特征 内蒙古
下载PDF
1977—2020年沂蒙山区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1
作者 回佩晨 徐旻天 +4 位作者 时延锋 王希 徐晶 徐征和 徐立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8,共14页
【目的】为深入掌握全球变暖背景下沂蒙山区极端气温事件及复合极端高温事件的动态演变特征,以期为预防区域性灾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1977—2020年沂蒙山区的逐日气温资料,利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复小波... 【目的】为深入掌握全球变暖背景下沂蒙山区极端气温事件及复合极端高温事件的动态演变特征,以期为预防区域性灾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1977—2020年沂蒙山区的逐日气温资料,利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复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沂蒙山区极端气温事件及昼夜复合高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极端气温指数对全球变暖停滞现象的响应特征及发生持续性昼夜复合高温事件时的环流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近44年,沂蒙山区暖指数(TN90、TX90、SU25)呈上升趋势,冷指数(TN10、TX10、FD0)呈现下降趋势,具有昼夜不对称性,昼夜温差缩小,促使昼夜复合高温事件的发生。(2)极端气温指数突变时间大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期,突变时间上冷指数早于暖指数,突变后极端气温暖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极端气温冷事件的发生频率减少;昼夜复合高温事件以2012为界,前期波动不明显,高发于2012—2020年;各极端气温指数及昼夜高温事件均在1998—2012年间响应了全球变暖停滞现象。(3)沂蒙山区西部地区为暖夜日数(TN90)、暖昼日数(TX90)以及昼夜复合高温事件的增速显著高值区。(4)沂蒙山区夏季昼夜复合高温事件在2012—2020年持续性较强,南压高压异常偏北偏东,中层副热带高压异常西伸是影响沂蒙山区持续昼夜复合高温的环流机制。【结论】综上,研究区将延续暖化趋势,沂蒙山西部为极端气温事件及复合极端高温事件的高发区域且在近些年增温显著,应重点关注以上地区长历时高强度增温在城市规划、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及时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促进沂蒙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时空 昼夜复合高温事件 全球变暖停滞 沂蒙山区 气候 人类活动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辨识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霄沛 许丽晓 +2 位作者 李建平 罗德海 刘海龙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5-1000,共6页
观测表明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快速增加,但21世纪以来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有减缓趋势,呈现变暖"停滞"现象,这对已有的全球变暖认识带来挑战。围绕"变暖‘停滞’机理及其可预测性"这一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国家重点研... 观测表明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快速增加,但21世纪以来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有减缓趋势,呈现变暖"停滞"现象,这对已有的全球变暖认识带来挑战。围绕"变暖‘停滞’机理及其可预测性"这一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辨识与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辨识变暖"停滞"的时空特征,阐明外部强迫和内部自然变率的相对贡献;2阐明全球变暖停滞背景下,大气在气候系统能量热量再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3阐明全球变暖"停滞"背景下,海洋动力热力过程对能量热量再分配的调制机理;4探讨全球变暖"停滞"现象的可预测性,对其未来变化及重要区域气候影响进行预测预估。以期通过变暖"停滞"研究回答人们所关心的目前变暖停滞现象未来发展及其对我国及周边的"一带一路"核心区和南北极重要区域的影响,为我国未来气候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国家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及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停滞 年代际-多年代际 海洋大气能量热量再分配 可预测性
原文传递
1975—2017年北京汤河口地区季节性冻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琳 单瑞娟 王志刚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4期43-47,88,共6页
目前,关于北京冻土的研究较为少见。利用北京北部山区汤河口国家气象站,1975—2017年的季节性冻土、气温和地温等资料,对汤河口季节性冻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汤河口近43年的气温有与全球变暖相反的变化趋势,0~80 cm各... 目前,关于北京冻土的研究较为少见。利用北京北部山区汤河口国家气象站,1975—2017年的季节性冻土、气温和地温等资料,对汤河口季节性冻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汤河口近43年的气温有与全球变暖相反的变化趋势,0~80 cm各层地温亦均呈下降趋势。汤河口季节性冻土的变化与我国季节性冻土呈退缩趋势的结论相反,主要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加深,初冻日提前,解冻日延后,冻土日数增加。此外,通过突变检验发现汤河口冻土季气温在1988年左右发生突变,最大冻土深度的突变发生在2007—2009年,且突变后冻土深度呈明显的加深趋势。将全球变暖“停滞”现象加入考虑后,发现1998—2012年汤河口冻土季气温以-1.29 ℃/10 a的速率显著降低,冻土以21.893 cm/10 a的速率显著加深。近20年汤河口显著的变冷趋势可能是引起汤河口近43年冻土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河口 冻土 气候 全球变暖停滞 北京山区
下载PDF
基于格点数据的中国喜凉作物有效积温区划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帅 张勃 +2 位作者 何航 候启 马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6-1143,共8页
为了解全球升温背景下中国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基于格点数据使用5日滑动平均、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插值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对中国≥5℃有效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5℃有效积温整体呈升高趋势。南北方升高速率不一致... 为了解全球升温背景下中国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基于格点数据使用5日滑动平均、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插值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对中国≥5℃有效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5℃有效积温整体呈升高趋势。南北方升高速率不一致,以秦岭为界,南方地区有效积温升幅较大;北方地区升幅相对较小,但不排除个别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及阿拉善高原升幅较大;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升幅最小;秦岭及大巴山等地有效积温表现出下降趋势。(2)中国东部地区各有效积温界限北界均有北移趋势,4000℃·d积温等值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北移最明显(向北最大移动1.6纬距),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有效积温界限呈外扩趋势。(3)≥5℃有效积温起始日期多分布在3、4月份,持续时间6个月及以下的格点占比最多;自20世纪80年代后,起始时间有明显提前趋势,持续时间有延长趋势。(4)REOF将≥5℃有效积温分为8个区域,其中Ⅰ、Ⅱ区为第一模态正负2个高值区,Ⅳ、Ⅴ区为第三模态正负2个高值区,第Ⅶ、Ⅷ区是具有相同特征的区域,且第Ⅰ、Ⅲ、Ⅳ、Ⅷ区及第Ⅱ区东中部与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积温 经验正交函数(EOF)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 全球变暖停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