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寿命、死因与健康危险因素--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最新结果 被引量:35
1
作者 宇传华 季洁 +1 位作者 张干深 魏娜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2,共2页
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由华盛顿大学的健康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IHME,http://www.healthdata.org/)主任Christopher Murray教授牵头,超过700名国际研究人员... 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由华盛顿大学的健康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IHME,http://www.healthdata.org/)主任Christopher Murray教授牵头,超过700名国际研究人员联合参与。迄今,已从GBD 1990进展到GBD 2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 健康危险因素 健康测量 联合参与 期望寿命 BURDEN institute 室内空气污染 颗粒物污染 空腹血糖
下载PDF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至2017年白血病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8
2
作者 欧泽金 余丹峰 +6 位作者 梁源浩 何文巧 李泳枝 张敏怡 由芳菲 何欢 陈清 《癌症》 SCIE CAS 2021年第2期69-81,共13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白血病负担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研究旨在估算1990至2017年白血病相关的死亡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方法从最新版本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获取数据...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白血病负担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研究旨在估算1990至2017年白血病相关的死亡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方法从最新版本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获取数据。通过计算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EAPCs)来估算1990至2017年白血病及其主要亚型的年龄标化(age-standardized rate,ASR)死亡率及DALYs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全球范围内,2017年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数和DALYs分别为347.58×10^(3)[95%不确定度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317.26×10^(3)–364.88×10^(3)]和11975.35×10^(3)(95%UI:10749.15×10^(3)–12793.58×10^(3)),1990至2017年两者的绝对数分别增加了31.22%和0.03%。两者的ASR都呈现了下降趋势,EAPCs分别为-1.0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0–-0.99]和-1.52(95%CI:-1.59–-1.44)。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死亡和DALYs的下降趋势最显著,EAPCs分别为-2.76(95%CI:-2.88–-2.64)和-2.84(95%CI:-2.97–-2.7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却呈升高趋势。白血病的死亡和DALYs在具有高社会人口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的大部分地区和国家都呈现出降低趋势,包括巴林岛、芬兰和澳大利亚。结论1990至2017年,全球大部分地区和国家的白血病所导致的死亡和DALYs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白血病负担仍是全球范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充足且患者可负担的医疗资源来进一步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残调整生命年 年估计变化百分比 全球疾病负担 白血病 死亡数
下载PDF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大数据分析应用实例 被引量:28
3
作者 于石成 肖革新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2-16,共5页
介绍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概况和意义,指出其研究具有明显大数据分析特点。以全球疾病负担2010研究为例,详细阐述其原理、概念框架及技术架构,以期为我国开展类似的大数据分析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数据 全球疾病负担 数据综合分析 疾病和伤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大数据的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达振强 汪玉风 +4 位作者 汪利霞 岳雄 李玮 王卫凯 杨兰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38-44,共7页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现状及其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ASD患病率数据,利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ASD患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运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分析年龄、...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现状及其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ASD患病率数据,利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ASD患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运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对患病率变化的影响。结果 2019年,中国男性ASD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585.32/10万(95%UI:[485.28,702.38]),女性ASD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142.75/10万(95%UI:[115.30,173.88])。Joinpoint回归显示,男性和女性ASD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APC模型发现,年龄是ASD患病关键的危险因素之一。ASD的风险未随时间周期改变呈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P>0.05)。队列效应方面,男性的相对危险度从1900-1904队列的0.90 (95%CI:[0.81,1.00],P<0.05)上升到2015-2019队列的1.14 (95%CI:[1.05,1.24],P<0.05)。结论 中国1990-2019年AS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越小患病风险越高,应深入研究ASD准确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加强对低龄儿童ASD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 孤独症谱系障碍 患病率 负担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下载PDF
全球疾病负担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小游 任苒 +2 位作者 江宇 关天嘉 刘远立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0,共3页
全球疾病负担是用来衡量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由于疾病、伤害及年龄、性别、地域等危险因素导致的全球健康损失相对程度的系统的方法。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因素极其复杂,除了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及移民等人口学因素外,还应考虑对全球疾病... 全球疾病负担是用来衡量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由于疾病、伤害及年龄、性别、地域等危险因素导致的全球健康损失相对程度的系统的方法。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因素极其复杂,除了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及移民等人口学因素外,还应考虑对全球疾病负担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经济、环境和气候因素及现代科学技术等。要促进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全球疾病负担,除必要的经济保障外,应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并日趋完善现有的卫生体系,通过资金资助、立法、宣传教育等手段来最终缓解全球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健康 全球疾病负担 衡量指标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球疾病负担及地域性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宸溪 耿嘉蔚 谢青 《肝脏》 2021年第4期355-358,共4页
肝硬化是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肝硬化通常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AD),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反复发作时,标志着肝功能进入失代偿阶段,短期预后不佳。肝硬化患者的急性失代偿发作被证明与肝外器官衰竭有关,明显增加短期... 肝硬化是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肝硬化通常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AD),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反复发作时,标志着肝功能进入失代偿阶段,短期预后不佳。肝硬化患者的急性失代偿发作被证明与肝外器官衰竭有关,明显增加短期死亡率,该阶段即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 地域性差异 致死率
下载PDF
全球溺水负担:GBD 2017全球疾病负担死亡率的估计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锦裕 佘宇航(摘译) +3 位作者 李丽萍(审校) Franklin R C Peden A E Hamilton E B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年第4期61-64,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溺水确定为公共卫生优先事项。溺水指因淹没或者浸没于液体中而出现呼吸障碍的过程,其结果分为死亡、受伤和不受伤。致命性溺水是世界范围内导致非故意伤害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30万人溺水死亡。中低收入国...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溺水确定为公共卫生优先事项。溺水指因淹没或者浸没于液体中而出现呼吸障碍的过程,其结果分为死亡、受伤和不受伤。致命性溺水是世界范围内导致非故意伤害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30万人溺水死亡。中低收入国家非故意溺水发生尤为严重。此外,男性和儿童是非故意溺水的高危人群。伤害预防工作者掌握准确和及时的数据将有助于合理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收入国家 溺水死亡 公共卫生资源 呼吸障碍 全球疾病负担 非故意伤害 高危人群 死亡率
下载PDF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显示PM2.5污染成我国第四大致死风险因子 被引量:4
8
《科技传播》 2013年第7期15-15,共1页
3月31日发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称,2010年,细颗粒物(PM2.5)形式的室外空气污染居全球20个首要致死风险因子第九位,在中国则为第四,排在"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吸烟"之后。该报告由50个国家... 3月31日发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称,2010年,细颗粒物(PM2.5)形式的室外空气污染居全球20个首要致死风险因子第九位,在中国则为第四,排在"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吸烟"之后。该报告由50个国家、303个机构、488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细颗粒物形式的室外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公共健康风险,比人们以往认为的要严重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 PM2.5 风险因子 细颗粒物 柳叶刀 饮食结构 室外空气 空气污染 流行病研究 致病
下载PDF
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
9
作者 王晓东 杨文文 李球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探讨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DB)研究数据,通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绝对数及其年龄标化率、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EAPC)来分析1990~2019年全... 目的:探讨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DB)研究数据,通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绝对数及其年龄标化率、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EAPC)来分析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990~2019年,全球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年龄标化死亡率(ASDR)(EAPC=-3.65,95%CI:-3.86~-3.44)和年龄标化DALY率(EAPC=-3.60,95%CI:-3.78~-3.41)及中国相应的ASDR(EAPC=-5.78,95%CI:-6.17~-5.38)和年龄标化DALY率(EAPC=-5.97,95%CI:-6.32~-5.62)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略高于女性,75~89岁时达到峰值。菲律宾相应的ASDR和年龄标化DALY率增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0.87(0.21~1.54)和1.32(0.60~2.03)],沙特阿拉伯降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18.48(-18.63~-18.32)和-18.25(-18.38~-18.12)]。2019年,低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每10万人中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ASDR[56.67,95%不确定性区间(UI):42.08~73.07]和年龄标化DALY率(1318.63,95%UI:997.40~1672.29)显著高于其他SDI地区。2019年,全球范围内每10万人中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最高的地区和国家分别为大洋洲和所罗门群岛,中国相应的ASDR为12.52(95%UI:6.35~21.29),年龄标化DALY率为262.65(95%UI:133.90~447.50)。结论: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呈一致下降趋势,男性略高于女性,75~89岁时达到高峰。中国的相关疾病负担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较高,仍需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残调整寿命年 年度变化百分比 全球疾病负担 家庭空气污染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与发病预测分析
10
作者 苏未 张颖 马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75-2381,2387,共8页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公认死亡率最高且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使我国居民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进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是医疗卫生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目的比较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与风险因...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公认死亡率最高且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使我国居民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进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是医疗卫生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目的比较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与风险因素,预测其变化趋势,为开展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BD 2019)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对数线性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趋势检验,借助R 4.3.0进行2020—2035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预测。结果1990—2019年,我国缺血性心脏病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率均低于全球水平,但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而全球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及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DALY率多发于老年人群。2020—2035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预计整体呈下降态势[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的年均增长率(AAPC)分别为-0.400、-1.167、-1.318,P<0.001],中国和全球男性人群各指标的降幅均较女性更大。结论我国缺血性心脏病防治形势严峻,男性和老年人群的疾病负担尤为沉重;由伤残所致的疾病负担较重;高收缩压、高低密度脂蛋白是重要风险因素。未来应当关注我国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增长趋势,重点加强男性及老年人群的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全球疾病负担报告 风险因素 预测分析
下载PDF
1990—2019年全球环境危险因素疾病负担—GBD2019数据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静怡 孟聪申 韩京秀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全球归因于环境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9)报告及全球疾病负担协作网络公布的GBD数据库,获得自1990-2019年全球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归因死亡数和伤残调整寿命年...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全球归因于环境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9)报告及全球疾病负担协作网络公布的GBD数据库,获得自1990-2019年全球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归因死亡数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并通过绘制时间变化趋势图和计算年度变化率,分析近30年全球环境危险因素暴露及归因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环境危险因素中大气臭氧(O_(3))和环境铅的人群暴露风险最高,人群暴露风险比例分别为54.34%和51.26%;归因于环境危险因素的过早死亡数和DALY分别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9.9%和14.3%,其中导致疾病负担最重的环境危险因素是空气污染,其次是不安全的水、卫生设施和洗手,非适宜温度以及其他环境危险因素,其归因死亡数分别为667、166、196和99万人(分别占全球死亡数的11.8%、2.9%、3.5%和1.7%),其归因DALY分别为21 328、8 754、3 760和2 356万人年(分别占全球DALY的8.4%、3.5%、1.5%和0.9%)。1990-2019年,全球大气颗粒物污染和O_(3)污染的暴露风险和疾病负担均呈增加趋势。此外,住宅氡污染的疾病负担也呈现上升趋势,而室内空气污染,不安全的水、卫生设施和洗手导致的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结论 环境危险因素仍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尤其是大气颗粒物和O_(3)污染、住宅氡污染和环境铅暴露,需控制其污染水平,降低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危险因素 暴露评估 全球疾病负担
下载PDF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高血压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记收 王梦龙 +7 位作者 刘剑芳 徐瑶 赵蒙蒙 徐姝婉 潘威 殷征 魏成 万军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总人群,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群体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分析1990—2019年高血压心脏病年患病人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和患病率、死亡率...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总人群,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群体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分析1990—2019年高血压心脏病年患病人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和患病率、死亡率、DALYs率。结果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年龄标化患病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标化患病率下降6.0%(1990年标化患病率为461.0/10万,2019年为433.5/10万),其中男性标化患病率下降幅度大于女性,而男、女性15~<50岁群体患病率却明显上升。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分别下降51.2%和54.8%,其中女性下降幅度大于男性,并且以上现象在15~<50岁、50~<70岁、≥70岁各年龄段表现一致。在高血压心脏病死亡归因危险因素方面,2019年与男性患者死亡相关的前4位危险因素分别是高收缩压、高盐膳食、高体质量指数(BMI)和饮酒,而女性前4位分别是高收缩压、高BMI、高盐膳食和低气温。结论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患病率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高血压心脏病死亡和伤残负担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并呈现性别和年龄差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高血压心脏病 性别 年龄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中国龋病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13
作者 黄港 曹桂莹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35-1741,共7页
背景龋病是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分析其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能够为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目的分析中国龋病的发病、患病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我国制订龋病防治策略... 背景龋病是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分析其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能够为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目的分析中国龋病的发病、患病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我国制订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中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发病、患病和YLD数据,计算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的变化百分比,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患病率和YLD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分别减少了25.69%、28.74%和28.63%;恒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分别增加了17.41%、15.84%和15.07%。2019年,在各年龄组中,5~9岁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率(118.96%)最高,1~4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53.08%)和YLD率(20.40/10万)最高;20~24岁成年人恒牙龋病的发病率(62.30%)、患病率(32.19%)和YLD率(32.41/10万)均最高。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APC=0.21%,95%CI=0.19%~0.22%)、患病率(AAPC=0.03%,95%CI=0.01%~0.05%)和YLD率(AAPC=0.03%,95%CI=0.01%~0.05%)整体呈上升趋势;恒牙龋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APC=-0.05%,95%CI=-0.05%~-0.04%)、患病率(AAPC=-0.23%,95%CI=-0.32%~-0.14%)和YLD率(AAPC=-0.22%,95%CI=-0.31%~-0.13%)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中国1990—2019年乳牙龋病疾病负担呈现出加重趋势,尽管恒牙龋病的疾病负担有所下降但依旧严峻,预防龋病不能仅局限于儿童,而应该包括所有年龄段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龋病 恒牙龋病 牙科生理学现象 Joinpoint回归模型 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下载PDF
1990-2019年金砖国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负担研究
14
作者 王雪婷 蒋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8-1125,共8页
背景作为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的显著增加成为其共同面临的卫生挑战。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金砖国家因COPD所致疾病负担现状、既往变化趋势和归因危险因素,为我国评价和制... 背景作为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的显著增加成为其共同面临的卫生挑战。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金砖国家因COPD所致疾病负担现状、既往变化趋势和归因危险因素,为我国评价和制定COPD防控策略、加强金砖国家卫生合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对1990—2019年金砖国家COPD的患病率、死亡率、伤残寿命调整年(DALY)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使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运用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F)估计不同危险因素导致COPD疾病负担的比例。结果2019年金砖国家疾病负担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45岁以上增长迅速且存在一定性别差异;1990—2019年金砖国家COPD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除印度外其他金砖国家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观察到下降趋势;金砖国家标化患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的AAPC均呈下降趋势,中国下降幅度最大,AAPC分别为-1.14%、-4.22%和-4.17%(P<0.05);烟草使用是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南非COPD疾病负担的首位危险因素,PAF均超过50%,而印度的首位危险因素为空气污染。结论金砖国家COPD疾病负担依然沉重,且不同国家内部存在差异;金砖国家COPD防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果,但总体改善程度不及亚太高收入国家;中国COPD疾病负担总量下降趋势明显,但防控形势依旧严峻;金砖国家应更加关注中老年群体的COPD防治,同时持续关注因烟草使用和环境污染等引起的健康效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全球疾病负担 金砖国家 患病率 死亡率 伤残寿命调整年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对疾病负担测算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周静静 贺凯玥 +3 位作者 刘爱玲 赵兰慧 高婧 周尚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6-750,共5页
基于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ICD)编码的疾病负担测算在全球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该类研究多基于西医疾病编码。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提高,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有利于促进中医疾病诊断的完善,利于计算患病率、生存率、服... 基于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ICD)编码的疾病负担测算在全球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该类研究多基于西医疾病编码。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提高,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有利于促进中医疾病诊断的完善,利于计算患病率、生存率、服药情况、救治水平,可进一步评价中医病种的疾病负担情况,促进临床诊疗决策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但是,ICD-11中传统医学编码不完善,和西医疾病编码、我国中医国家标准之间的映射不足对中医疾病负担测算带来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疾病负担测算的编码体系,分析了当前中医疾病负担测算研究中的不足、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后对中医疾病负担测算的影响,并对ICD-11传统医学编码和西医疾病编码、我国新国家标准进行了初步比较,为未来中医疾病负担的测算编码的完善提供参考。提出未来可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中医标准化术语和ICD-11传统医学编码、ICD-11传统医学编码和西医疾病编码之间的映射,从而促进中医疾病负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 中医药学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 医疗编码 传统医学编码
下载PDF
1990-2019年全球新生儿黄疸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爽 李景 华子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8-1015,共8页
目的从全球、区域及国家3个层面探讨新生儿黄疸疾病负担,为新生儿黄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9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该数据库新生儿黄疸的发病人数/率、死亡人数/率和全球社会人口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和全民健康覆... 目的从全球、区域及国家3个层面探讨新生儿黄疸疾病负担,为新生儿黄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9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该数据库新生儿黄疸的发病人数/率、死亡人数/率和全球社会人口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和全民健康覆盖指数(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index,UHCI),统计1990-2019年新生儿黄疸的流行趋势,并研究新生儿黄疸发病率/死亡率与SDI、UHCI之间的关系。结果1990-2019年,全球新生儿黄疸发病人数从1990年的601681例增加到2019年的626005例,增幅为4.04%;全球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0.13(95%CI:0.03~0.23)]。全球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28119例下降至2019年的52742例,降幅为58.83%;全球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2.78(95%CI:-3.00~-2.57)]。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SDI较低的国家新生儿黄疸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所占比例均较高。2019年新生儿黄疸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的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与SDI(ρ=-0.320,P<0.05)和UHCI(ρ=-0.252,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全球新生儿黄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黄疸疾病负担与社会发展及经济、医疗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全球疾病负担 发病率 死亡率 变化趋势 新生儿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疾病负担研究及未来趋势分析
17
作者 刘珊山 李初谊 +4 位作者 郑英 卢利霞 李斌 于晓辉 党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42-1749,共8页
背景胆囊癌早期发现难度大,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很高,对于胆囊癌流行病学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胆囊癌的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一定价值数据依据。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疾病负担流行趋势,估计其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及未来变化趋势。... 背景胆囊癌早期发现难度大,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很高,对于胆囊癌流行病学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胆囊癌的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一定价值数据依据。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疾病负担流行趋势,估计其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及未来变化趋势。方法于2023年3—6月检索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提取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以及对应的标化率等疾病负担相关数据,通过Joinpoint软件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情况。构建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0—2030年中国胆囊癌的发病情况。结果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标化发病率由1990年1.58/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01/10万,AAPC为0.82%(95%CI=0.65%~1.00%);标化患病率由1990年的1.64/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40/10万,AAPC为1.34%(95%CI=1.14%~1.54%);标化死亡率由1990年的1.61/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82/10万,AAPC为0.40%(95%CI=0.24%~0.56%);标化DALYs率由1990年的35.18/10万上升至2019年的37.71/10万,AAPC为0.25%(95%CI=0.12%~0.38%);趋势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AP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净漂移值分别为0.99(95%CI=0.81~1.18)和0.42(95%CI=0.21~0.63),胆囊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80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胆囊癌发病率均达到最高,发病和死亡风险随时期推移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均在2005—2009年达峰值,随出生队列推移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BAPC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中国胆囊癌造成的标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呈略微上升趋势。结论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标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仍较为严重,应加强男性人群和老年人群胆囊癌防治,大力开展防癌知识宣传、控制胆管疾病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胆囊癌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癌 全球疾病负担 发病率 患病率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趋势分析
下载PDF
基于ICD-11的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负担归因于中医体质分析
18
作者 赵兰慧 高婧 周尚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1-757,共7页
背景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章节编码,其中,消渴病编码为SD71(TM1)。目前,消渴病是临床高发疾病,中老年人是消渴病高发人群,中医体质偏颇是消渴病危险... 背景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章节编码,其中,消渴病编码为SD71(TM1)。目前,消渴病是临床高发疾病,中老年人是消渴病高发人群,中医体质偏颇是消渴病危险因素。目前尚未见到中医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目的基于ICD-11传统医学章节及中医国家标准,测算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负担,并归因于中医体质,评估中医体质监测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为消渴病中医防治以及体质学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0年,调查广州市≥50岁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及中医体质分布。运用全球疾病负担(GBD)的综合理论,测算广州市中老年人群消渴病的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估广州市消渴病疾病负担情况。采用相对危险度(RR)评估不同中医体质对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的危险性。结果共调查广州市中1576名老年人,失访55名,回收有效问卷1521份,有效应答率为96.51%。其中男782名,年龄62(56,69)岁;女739名,年龄62(55,7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为13.08%,标化患病率为12.64%。广州市中老年人体质分布最多的是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其中消渴病患者分布最多的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消渴病疾病负担DALY率为86.46‰,其中YLL率为4.86‰,YLD率为81.60‰。广州市中老年人单一体质占比为48.98%,复合体质占比为51.02%。阴虚质是导致消渴病的危险体质(RR=1.73,P<0.01),导致了疾病负担33092 DALY,DALY率为10.98‰;占消渴病中老年人群疾病负担的12.70%。就不同年龄段而言,60~69岁年龄段痰湿质(RR=1.62,P<0.05)、阴虚质(RR=1.80,P<0.05)是危险体质,其中,痰湿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18530 DALY,DALY率为18.75‰,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21.63%。阴虚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10520 DALY,DALY率为10.65‰,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12.28%。痰湿质与阴虚质联合导致的疾病负担为26780 DALY,DALY率为27.10‰,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31.26%。就不同性别而言,男性痰湿质(RR=2.29,P<0.01),女性阴虚质(RR=2.27,P<0.01)是消渴病的危险体质。中老年男性痰湿质导致的消渴病疾病负担为45017 DALY,导致的DALY率为30.96‰,占中老年男性消渴病疾病负担的36.82%。女性阴虚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28753 DALY,导致的DALY率为18.43‰,占中老年女性消渴病疾病负担的20.79%。结论广州市≥50岁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较高,消渴病疾病负担沉重。阴虚质、痰湿质是导致中老年人消渴病的危险体质。建议进行中医体质监测与管理,以有效降低消渴病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 消渴病 中年人 老年人 全球疾病负担 中医体质类型
下载PDF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学进展及其对寄生虫病疾病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婷 贾铁武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6,共8页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是目前最综合、最系统、最大规模的世界性观察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等一致性指标对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伤害和危险因...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是目前最综合、最系统、最大规模的世界性观察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等一致性指标对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所致的死亡和伤残进行国家、地区和全球水平的人群健康进行综合测量。本文全面介绍了GBD的发展史、评估流程和方法学研究进展及其对寄生虫病疾病负担的影响,从而为GBD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寄生虫病 疾病负担 方法学
原文传递
基于GBD数据分析全球利什曼病疾病负担趋势
20
作者 吴旭斌 秦小昂 +1 位作者 刘昆 邵中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6091-6098,共8页
背景:利什曼病是一种虫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全球96个国家流行。本研究通过使用利什曼病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数据,描述全球利什曼病流行现状和趋势,为利什曼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检索2019年... 背景:利什曼病是一种虫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全球96个国家流行。本研究通过使用利什曼病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数据,描述全球利什曼病流行现状和趋势,为利什曼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检索2019年GBD数据库利什曼病的发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s)和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统计描述全球1990年至2019年利什曼病流行趋势及年龄、性别差异,研究利什曼病发病率与SDI之间的关系。结果:1990~2019年利什曼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全球利什曼病发病人数与年龄负相关,男女无明显差异;随着SDI值的增加,利什曼病的ASIRs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分析GBD数据库,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利什曼病发病率和DALYs下降,但在部分国家仍保持流行,需要重点关注中低SDI区域利什曼病流行病学,对于公共卫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病 全球健康 全球疾病负担 流行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