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交联方法对离体猪巩膜交联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元 杨松霖 +2 位作者 李海丽 晏晓明 宋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化学交联剂可加强巩膜胶原的强度,但交联效果受不同交联方法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离体4h以内的新鲜猪眼球70只分为5个组,分别用全眼球交联法和巩膜条带交联法在质量分数1%京尼... 背景研究表明化学交联剂可加强巩膜胶原的强度,但交联效果受不同交联方法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离体4h以内的新鲜猪眼球70只分为5个组,分别用全眼球交联法和巩膜条带交联法在质量分数1%京尼平溶液、体积分数1%戊二醛溶液或PBS中37℃水浴40rain。交联后每组取10个10ram^4ITlm的颞侧巩膜条带于Instron5848型微力测试仪下进行拉伸实验,测定巩膜组织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应力;每组其他的4个样本于水浴箱内测试巩膜组织的最大热收缩温度。结果机械力学实验结果表明,1%京尼平溶液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条带的弹性模量值为(8.98±1.81)MPa,而巩膜条带交联后的值是(10.85±1.83)MPa,前者约为后者的82.8%,两种交联方法的巩膜弹性模量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75,P=0.003);1%戊二醛溶液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条带的弹性模量值是(12.78±2.91)MPa,巩膜条带交联后的值是(18.25±5.16)MPa,前者约为后者的70.0%,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7,P=0.001)。在5%、10%、15%和20%的应变条件下,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组织的拉伸应力分别为巩膜条带交联法的54.9%~90.1%,均明显弱于巩膜条带交联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热力学实验表明,1%京尼平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8.8±O.9)℃,巩膜条带交联法为(74.8-+1.3)℃,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29,P=0.000)。1%戊二醛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的热收缩温度为(73.3±O.9)℃,巩膜条带交联法为(79.3±1.3)℃,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2,P=0.000)。结论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后的力学效果存在影响,巩膜条带交联后巩膜的交联强度略好于全眼球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 交联 胶原 全眼球交联法 巩膜条带交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