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全程新辅助治疗模式
1
作者 周荻 周珺珺 +1 位作者 胡斌 陈海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LARC的局部复发率,但不影响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总生存率,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通过提高化疗强度、延长放疗至手术的时间,从而提高肿瘤缓解率...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LARC的局部复发率,但不影响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总生存率,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通过提高化疗强度、延长放疗至手术的时间,从而提高肿瘤缓解率,可明显改善无病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TNT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全身化疗完成度更高,能带来最大程度的肿瘤退缩,不但能改善远期生存,也能增加器官功能保留的机会。对于远处转移风险高或器官功能保留意愿强的LARC患者,TNT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模式。随着免疫治疗在TNT领域的应用,TNT模式不断拓展;同时,疗效预测标志物的探索将为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辅助放化疗 无病生存 器官保留
下载PDF
局部晚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鹏飞 满新贺 +3 位作者 赵宏 黄永杰 贾甲旭 曹邦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及临床证据。方法:通过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截至2022年7月所有对... 目的:系统评价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及临床证据。方法:通过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截至2022年7月所有对比TNT与标准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相关的数据和资料,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选取10篇文献,纳入2980例患者,文献质量较好,无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组比较,TNT组患者具有较高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RR=1.73,95%CI=1.45~2.06),且TNT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HR=0.81,95%CI=0.70~0.95)、总生存期(HR=0.78,95%CI=0.65~0.93)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RR=1.27,95%CI=0.93~1.7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RR=1.00,95%CI=0.88~1.1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标准治疗,TNT模式可改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延长其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未增加3—4级不良事件及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术后DFS随访 被引量:2
3
作者 姚远 李宝 +2 位作者 潘晓飞 刘锐 李栋梁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模式在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6例高危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新辅助放化疗(nCRT)组(56例... 目的 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模式在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6例高危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新辅助放化疗(nCRT)组(56例)和TNT组(50例),所有患者经辅助治疗后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比较两组临床完全缓解(cCR)率、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放化疗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并发症、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术后无病生存时间(DFS)。结果 TNT组患者治疗后cCR或pCR率为34.00%(17/50),明显高于nCRT组患者14.29%(8/56),两组间TRG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TNT组达到TRG 0级(pCR)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NT组CEA、CA125水平明显低于nCRT组(P<0.05)。随访时间12~52个月,nCRT组有11例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12例出现局部复发。TNT组有7例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6例出现局部复发。经Log-rank检验,TNT组患者术后DFS显著高于n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P=0.031)。结论 TNT治疗模式在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前提下能够明显促进高危LARC患者肿瘤消退,改善患者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新辅助治疗 辅助放化疗 高危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无病生存时间
下载PDF
全程新辅助治疗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最新进展
4
作者 向妍 陈凡 刘晓刚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7026-7032,共7页
本综述通过检索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 TNT)模式的最新的临床研究性文章,旨在讨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 TNT模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临床意义以及对该模式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树全 张超 +4 位作者 张迎春 王胜杰 任伟 原娜 温军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观察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与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观察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与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CRT组(放疗期予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和TNT组(放疗前予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 OX治疗),每组各50例,2组治疗后均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局部复发与转移率、术后生存率等。结果TNT组治疗4个月的总有效率(72.00%)明显高于nCRT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vs.10.00%)以及局部复发率(8.00%vs.10.00%)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T组患者术后2年的临床转移率(10.00%)明显低于nCRT组(30.00%),而总生存率(94.0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nCRT,术前予以TNT模式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较高,并发症未见增加,安全性与总生存率较高,在应用及推广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辅助放化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近期疗效 安全性 生存率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强化或全程新辅助治疗后保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6
作者 周凯凯 胡晓楠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强化或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后保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12月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B组应用TNT后开展保直肠手术,A组应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间歇期巩固化疗(强化nCRT)治疗后开展保直肠手...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强化或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后保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12月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B组应用TNT后开展保直肠手术,A组应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间歇期巩固化疗(强化nCRT)治疗后开展保直肠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放化疗后初次评估cCR 17例,Near-cCR 8例,局部切除24例,等待观察1例;二次评估cCR 19例,Near-cCR 6例。B组放化疗后初次评估cCR 11例,Near-cCR 22例,局部切除19例,等待观察6例;二次评估cCR 14例,Near-cCR 3例。A组初次评估疗效高于B组,B组二次评估疗效高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强化或TNT后保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因此临床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强化辅助治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保直肠手术 临床疗效 评价比较
下载PDF
全程新辅助治疗模式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翟宇宵 崔滨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3268-3271,共4页
大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实体性肿瘤,直肠癌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局部复发率比较高,尤其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rectal cancer,LARC)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在直癌中的应用,特别是新辅助放化疗... 大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实体性肿瘤,直肠癌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局部复发率比较高,尤其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rectal cancer,LARC)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在直癌中的应用,特别是新辅助放化疗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领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对目前最新的2018年美国NCCN直肠癌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中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新辅助短程放疗、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TNT)的模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直肠癌治疗新模式——全程新辅助治疗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培焱 吴刚 孙培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9期701-706,共6页
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TNT)即将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提至术前。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旨在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及远期生存。国内有关该治疗模式的报道较少,本文就该模式治疗直肠癌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提... 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TNT)即将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提至术前。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旨在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及远期生存。国内有关该治疗模式的报道较少,本文就该模式治疗直肠癌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提高对直肠癌围手术期辅助治疗的认识,促进对直肠癌综合治疗模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诱导化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全程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攀攀 梁晶 杨怡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555-2559,共5页
跟随时代变迁的脚步,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呈现出多差异性和新龄化。在CRC总发病率中直肠癌占比约1/2,且绝大数患者初诊时多为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术前放化疗(NCR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辅助化疗(ACT)是LARC标准治疗方案,这... 跟随时代变迁的脚步,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呈现出多差异性和新龄化。在CRC总发病率中直肠癌占比约1/2,且绝大数患者初诊时多为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术前放化疗(NCR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辅助化疗(ACT)是LARC标准治疗方案,这种诊疗模式使局部复发率有了可观的控制。然而,远处转移仍是这部分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NCRT和术后辅助化疗在临床上虽被普遍推荐,但由于依从性差和生存率不一,ACT这一全身治疗的价值仍是个谜团。因此,目前大量全球试验的研究主题偏向于直肠癌术前化疗的潜力,其中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就应时而生。该模式体现了新辅助化疗具有更优的病理缓解率(pCR)、降期率、安全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局部晚期直肠癌 术前放化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下载PDF
全程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娇娇 张军 徐顺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研究全程新辅助治疗(TN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LAR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TNT组(TNT联合TME,n=25例)和传统组(传统新辅... 目的研究全程新辅助治疗(TN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LAR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TNT组(TNT联合TME,n=25例)和传统组(传统新辅助治疗联合TME,n=25例)。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完全缓解(cCR)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消退分级(TRG)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T组pCR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TNT组患者R0切除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TNT组和传统组患者的累积总生存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TNT组患者的累积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TNT联合TME治疗LARC相较于传统新辅助治疗在不增加新辅助治疗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总生存率的前提下,近远期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肿瘤的pCR率及R0切除率,还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无病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程新辅助治疗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全程新辅助治疗中放化疗先后顺序对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影响的系统评价与网状Meta分析
11
作者 王子晨 徐淑娜 +3 位作者 王金梦 任艳玲 李伟华 狄会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全程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对象为接受磁共振分期的非转移性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同步放化...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全程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对象为接受磁共振分期的非转移性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先后顺序、放疗疗程和化疗方案的不同,将治疗方案分为6组,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7 699名患者,结果显示,先行同步放化疗后新辅助化疗(CRT/SCRT→FOLFOX/XELOX)方案与先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FOLFOX/XELOX化疗→CRT)相比具有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OR=1.61,95%CI:1.06~2.45;OR=1.58,95%CI:1.08~2.36),但肿瘤降期率、R0切除率、不良事件发生率、3年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RT→FOLFOX/XELOX是最佳的术前治疗方案,推荐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后,在手术前行部分或全部周期新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辅助放化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强化或全程新辅助治疗后保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温海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0056-0058,共3页
研究分析低位直肠癌强化或全程新辅助治疗后保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用新辅助放化疗,实验组采用强化全程新辅助治... 研究分析低位直肠癌强化或全程新辅助治疗后保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用新辅助放化疗,实验组采用强化全程新辅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程新辅助治疗后保直肠手术其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强化辅助 保直肠手术
下载PDF
短程放疗联合CAPOX和PD-1单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二期临床研究(TORCH)——单中心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雅琪 申丽君 +16 位作者 万觉锋 张慧 王雁 吴显 王靖雯 王人杰 孙轶群 童彤 黄丹 王磊 盛伟琪 张迅 蔡国响 徐烨 蔡三军 章真 夏凡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8-458,共11页
目的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T3~4或N+M0)患者,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已被证实可提高肿瘤退缩率,尽早控制远处转移。取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有机会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实现器官功能保留(保肛)。相较于常规分割放疗,大分割放疗和免... 目的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T3~4或N+M0)患者,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已被证实可提高肿瘤退缩率,尽早控制远处转移。取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有机会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实现器官功能保留(保肛)。相较于常规分割放疗,大分割放疗和免疫治疗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增加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短程放疗为基础的TNT模式联合免疫治疗,是否能进一步提高LARC患者的肿瘤退缩。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二期临床研究(TORCH研究注册号:NCT04518280)的单中心初步结果分析,纳入肿瘤距肛缘10 cm的LARC患者,随机分为巩固组和诱导组。巩固组先行短程放疗(25 Gy/5 Fx),再进行6程CAPOX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和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诱导组先行2程CAPOX化疗和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再行短程放疗,再行4程上述化疗+免疫治疗,最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达到cCR的患者可选择等待观察策略。主要研究终点是完全缓解(CR)率,即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率)+持续超1年的cCR率。次要研究终点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截至2022年9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前瞻性入组62例患者(巩固组34例,诱导组28例);中位年龄53(27~69)岁;MSS或错配修复完整(pMMR)型59例(95.2%),仅3例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肿瘤Ⅲ期患者55例(88.7%)。肿瘤距肛缘距离≤5 cm者占77.4%(48/62),cT4期者占11.3%(7/62),肿瘤侵犯直肠系膜筋膜者占27.4%(17/62),cN2期者占41.9%(26/62)和肿瘤侵犯壁外血管浸润者占17.7%(11/62)。全部62例患者均完成短程放疗和≥5程的化疗免疫治疗,6程化疗免疫完成率为83.9%(52/62)。疗效评估显示,共29例患者达到了cCR(46.8%,29/62),其中18例采取了等待观察策略。共32例接受了TME手术,其中18例pCR,4例TRG 1分,10例TRG 2~3分。3例MSI-H患者均获得cCR;其中1例术后病理为pCR,2例采取了等待观察策略。初步疗效显示:pCR率和CR率分别为56.2%(18/32)和58.1%(36/62),肿瘤退缩分级(TRG)0~1分者占比为68.8%(22/32)。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缺乏食欲(49/60,81.7%)、手足麻木(49/60,81.7%)、恶心(47/60,78.3%)和乏力(43/60,71.7%),有2例患者未填写该问卷。血液学不良反应以血小板下降(48/62,77.4%)、血红蛋白下降(47/62,75.8%)、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下降(44/62,71.0%)和转氨酶增高(39/62,62.9%)为主。其中Ⅲ~Ⅳ级不良反应主要是血小板下降(22/62,35.5%),3例(3/62,4.8%)患者出现Ⅳ级血小板下降,未观察到Ⅴ级不良反应。结论对于LARC患者,短程放疗联合CAPOX和PD-1单抗的TNT模式可获得令人惊喜的高CR率,有望为MSS和低位直肠癌患者获得器官保留提供新选择。单中心初步结果显示方案耐受性较好,主要Ⅲ~Ⅳ级不良反应为血小板下降。上述显著的肿瘤退缩疗效和长期预后获益仍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 短程放疗 免疫治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肿瘤完全退缩 等待观察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晔 楼征 +3 位作者 季力强 李书原 李世昊 张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是将术后的辅助治疗提前至术前,早期进行全身有效治疗以消除肿瘤微转移灶,同时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与新辅助治疗相比,TNT可能使病人具有更好的生存效益。目前,TNT主要有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两种模式,各具优势。对于... 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是将术后的辅助治疗提前至术前,早期进行全身有效治疗以消除肿瘤微转移灶,同时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与新辅助治疗相比,TNT可能使病人具有更好的生存效益。目前,TNT主要有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两种模式,各具优势。对于远处转移风险高、试图避免放疗损伤和早期还纳造口的病人,可尝试选择诱导化疗模式;对于保肛意愿强烈,或拟行“观察等待”策略,以及直肠癌盆腔症状严重的病人,巩固化疗可能使病人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程新辅助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全程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4
15
作者 翟志伟 张坤宁 +5 位作者 王琛 韩加刚 马华崇 魏广辉 杨勇 王振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4-280,共7页
目的比较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两种模式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病理证实为距离肛缘12 cm以内的直肠腺癌;(2)经磁共振(MRI)或直肠腔内超... 目的比较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两种模式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病理证实为距离肛缘12 cm以内的直肠腺癌;(2)经磁共振(MRI)或直肠腔内超声诊断为cT3~4N0或cT1~4N1~2者;(3)经肠镜证实为直肠单发肿瘤;(4)能够耐受放化疗;(5)既往无其他肿瘤史。排除标准:既往接受过直肠癌根治手术,此次为局部复发者;(2)不能完整完成nCRT疗程者;(3)远处转移者;(4)临床病理资料不完善者。按照上述标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34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82例,女性52例,男女比例为1.58∶1.00,年龄26~81(59.6±11.2)岁。根据患者接受的辅助治疗方案(2017年12月前为nCRT治疗,2018年1月后为接受TNT治疗),将患者分为nCRT组(55例)和TNT组(7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肿瘤TNM分期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放疗剂量为50.4 Gy/28 f。nCRT组放疗期间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放疗结束休息6~8周后行手术治疗。TNT组于放疗前给予Cape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诱导化疗1个周期后开始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结束后2周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新辅助治疗疗效、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围手术期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nCRT疗程。nCRT组和TNT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性粒细胞减少[7.3%(4/55)比10.1%(8/79)]、贫血[3.6%(2/55)比3.8%(3/79)]、血小板减少[5.5%(3/55)比7.6%(6/79)]、胃肠功能紊乱[3.6%(2/55)比6.3%(5/79)]和放射性肠炎[9.1%(5/55)比8.9%(7/79)]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0例患者完成TME手术,nCRT组54例,TNT组76例。相比nCRT组,TNT组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6%(25/76)比13.0%(7/54),χ2=9.382,P=0.009],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的手术远切缘和环周切缘均阴性。nCRT组pCR为7.4%(4/54),TNT组为22.4%(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22)。两组术后病理分期、神经侵犯和脉管癌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中,TNT在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pCR率高于nC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晚期 辅助放化疗 全程新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低风险直肠癌患者全程新辅助治疗后主动性等待观察及器官保留策略: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单臂研究(PKUCH-R01)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林 赵一鸣 +10 位作者 孙婷婷 徐渊莲 李士杰 张晓燕 蔡勇 李永恒 李忠武 陈鹏举 彭亦凡 王维虎 武爱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8-265,共8页
目的探讨对MRI分层低风险直肠癌给予全程新辅助治疗后实施等待观察及器官保留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单臂二期研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筛选基... 目的探讨对MRI分层低风险直肠癌给予全程新辅助治疗后实施等待观察及器官保留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单臂二期研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筛选基线评价为低风险度的中低位直肠癌[初始MRI局部分期为T2或T3a或T3b,且壁外血管侵犯(EMVI)阴性,且环周切缘(CRM)阴性,高、中、低分化腺癌],给予为期1个月的新辅助调强放化疗(IMRT;50.6 Gy/22 f)+同期卡培他滨化疗,在4个月的等待间期,给予4次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巩固化疗,最终通过临床体检、直肠MRI、内镜评价、血清癌胚抗原等复查手段,明确肿瘤消退的效果,评效为临床完全缓解(cCR)或近cCR(near-cCR)的患者,实施等待观察疗法或器官保留手术。主要研究终点为:器官保留率和括约肌保留率。结果共38例纳入本次初步分析,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56岁。基线MRI分期:mrT29例(23.7%),mrT3a 14例(36.8%),mrT3b 15例(39.5%);肿瘤分化程度:高、中分化腺癌分别为5例(13.2%)和32例(84.2%)以及黏液腺癌1例(2.6%)。患者治疗前癌胚抗原水平升高1例(2.6%)。调强放疗期间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1例(2.6%);巩固化疗期间,发生3~4级不良反应18例(47.4%)。全程新辅助治疗结束后评效,cCR率为42.1%(16/38),near-cCR率为23.7%(9/38),非cCR(non-cCR)率为34.2%(13/38)。共20例(52.6%)cCR/near-cCR患者进入等待观察,其中4例出现局部再生。局部切除共4例,包括1例为再生后补救性局部切除。接受根治性切除13例(ypCR 4例):新辅助治疗后直接行低位前切除(LAR)10例,腹会阴联合切除1例,再生后补救性LAR 2例。拒绝手术治疗共4例。中位随访时间23.5(8.5~38.3)月;至末次随访,器官保留率为52.6%(20/38),括约肌保留率为84.2%(32/38);1例局部切除后患者发生肺转移。结论对MRI分层低风险直肠癌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巩固化疗的全程治疗模式,可达到较高的cCR/near-cCR率,并使该亚组获得50%以上的器官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MRI风险分层 全程新辅助治疗 等待观察策略 器官保留
原文传递
全程新辅助治疗在高危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欧阳淦露 孟文建 +8 位作者 舒佩 邓祥兵 伍兵 江丹 庄华 沈亚丽 周总光 王自强 王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9-356,共8页
目的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在高危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TNT治疗的101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通过直肠高分辨MRI结合胸腹... 目的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在高危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TNT治疗的101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通过直肠高分辨MRI结合胸腹部增强CT以及直肠超声诊断,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直肠癌;(2)至少具有以下高危因素之一:cT4a、cT4b、cN2、壁外血管侵犯阳性、环周切缘阳性、侧方淋巴结阳性;(3)肿瘤距离肛缘≤15 cm;(4)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评分0~1分,骨髓造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均符合放化疗标准;(5)采用TNT方案治疗;(6)临床随访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完整者。排除既往接受过直肠癌手术(预防性结肠造瘘术除外)、盆腔放疗、系统化疗者;基线发现有远处转移者;未接受新辅助放疗者;新辅助化疗<4周期者。具体治疗方案为:3周期CAP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诱导化疗后,行盆腔调强放疗联合CAPOX方案同步化疗,之后再行3周期CAPOX方案巩固化疗。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意愿选择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或采取等待-观察策略。观察评价本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包括肿瘤退缩分级(TRG)、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或临床完全缓解率(cCR)、术后并发症(术后30 d)及放化疗不良反应[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版进行分级]。结果全组101例患者,男68例(67.3%),女33例(32.7%),中位年龄54岁,临床T4a期者14例(13.9%),临床T4b期者30例(29.7%),临床N2期者57例(56.4%),侧方淋巴结肿大者44例(43.6%)。本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周期为(6.0±1.3)个。75例(74.3%)接受了至少6周期新辅助化疗。完成足量新辅助放疗的患者为100例(99.0%)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的周期分别为(2.0±0.9)个和(2.8±1.0)个。TNT过程中发生的3级急性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白细胞减少[13例(12.9%)]和血小板减少[7例(6.9%)];其次依次为腹泻5例(5.0%)、放射性皮炎5例(5.0%)、贫血4例(4.0%)、直肠疼痛4例(4.0%)和直肠炎2例(2.0%)。3级急性不良反应以发生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为主,包括白细胞减少6例,血小板减少、腹泻以及放射性皮炎各5例,直肠炎2例和直肠疼痛4例,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TNT后,共32例(31.7%)获得pCR或cCR者,61例(60.4%)部分缓解,有2例(2.0%)放化疗后出现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放化疗期间未出现疾病进展。除14例(13.9%)患者拒绝手术(其中7例为cCR患者选择等待-观察,另7例未达cCR)外,有87例(86.1%)患者成功行TME手术,放化疗完成至TME手术的时间间隔为(20.1±8.5)周,手术R0切除率97.7%(85/8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1%(14/87),其中盆腔感染或脓肿6例(6.9%),吻合口漏3例(3.4%),出血2例(2.3%)以及胃肠功能障碍3例(3.4%)。术后病理提示:TRG 0级为24例(27.6%)、TRG 1级20例(23.0%)、TRG 2级为30例(34.5%)、TRG 3级为13例(14.9%)。结论TNT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晚期 全程新辅助治疗 同步放化疗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干斌 韩加刚 王振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7-391,共5页
新辅助放化疗增加了对进展期直肠癌的局部控制作用,但无法显著降低远处转移率和改善生存预后仍是该治疗策略的不足之处。全程新辅助治疗主张将全身化疗放在根治性手术之前进行,具有改善治疗依从性、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提高器官保... 新辅助放化疗增加了对进展期直肠癌的局部控制作用,但无法显著降低远处转移率和改善生存预后仍是该治疗策略的不足之处。全程新辅助治疗主张将全身化疗放在根治性手术之前进行,具有改善治疗依从性、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提高器官保留率等优势。目前全程新辅助治疗具体模式、化疗药物种类及剂量等缺乏共识,导致各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此外,巩固化疗与诱导化疗、双药化疗与三药化疗、短程放疗联合巩固化疗与长程放化疗等治疗模式的选择亦存在较大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全程新辅助治疗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新模式:全程新辅助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冉锐 李洋 +2 位作者 刘光艺 刘锐 潘文靖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TNT)模式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临床价值、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临床争议。方法检索有关TNT应用于LARC的临床研究的最新文献并作综述。结果TNT... 目的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TNT)模式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临床价值、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临床争议。方法检索有关TNT应用于LARC的临床研究的最新文献并作综述。结果TNT使LARC肿瘤快速降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器官保存率、3年无病生存期及病理完全缓解率来说,都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有优势,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模式。结论TNT改善了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对于器官保留意愿强烈的LARC患者,TNT模式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等待-观察策略 综述
原文传递
全程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干斌 韩加刚 王振军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目的比较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和新辅助放化疗(nCRT)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公开发表的有关TNT和nCRT治疗局部进展期... 目的比较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和新辅助放化疗(nCRT)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公开发表的有关TNT和nCRT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评价工具,非随机对照研究质量评价选择Newcastle-Ottawa量表。采用RevMan 5.3软件对TNT和nCRT组的pCR率、肿瘤降期率、R0切除率、保肛率、3/4级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以及生存预后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14项,其中6项为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病例3797例,TNT组1865例,nCRT组1932例。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表明,TNT组的pCR率(OR=1.57,95%CI:1.30~1.90,P<0.00001)、T分期降期率(OR=2.16,95%CI:1.63~2.57,P<0.00001)和R0切除率(OR=1.42,95%CI:1.09~1.85,P=0.009)均显著高于nCRT组。两组3/4级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T组的5年OS(HR=0.84,95%CI:0.69~1.02,P=0.08)和DFS(HR=0.94,95%CI:0.03~1.39,P=0.74)与nCRT组相近。结论与nCRT相比,尽管TNT未显著改善5年OS和DFS,但明显提高了肿瘤的pCR率、降期率和R0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程新辅助治疗 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