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叶切除及肺段切除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简文靖 赵丽丽 +2 位作者 谭宁 蔡天嘉 宁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9-0093,共5页
对比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全胸腔镜手术中行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根据其术中切除部位的不同... 对比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全胸腔镜手术中行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根据其术中切除部位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行肺段切除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比较。结果 肺功能指标水平(包含FVC、FEV1、PEF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标志物水平(包含CA50、CEA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肺癌复发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疗效更具优势,有效改善肺功能,肺癌复发无差异,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全胸腔镜手术 早期周围型肺癌 肺功能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中远期疗效及对患者手术后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颖 夏红香 +3 位作者 倪婧鑫 刘梦媛 周静 刘文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中远期疗效及对患者手术后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收治的10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51)...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中远期疗效及对患者手术后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收治的10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51)。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肾上腺素(E)]、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远期疗效。结果手术后,观察组CRP、皮质醇、E水平分别为(29.65±3.64)mg/L、(182.65±30.10)μg/L、(56.62±4.25)ng/mL,均低于对照组[(45.56±4.25)mg/L、(196.32±31.25)μg/L、(72.26±4.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分别为(32.25±2.11)%、1.10±0.15,均高于对照组[(28.98±2.14)%、0.86±0.11],CD8^(+)水平为(29.22±2.52)%,低于对照组[(33.62±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IL-6、IL-8、IL-10、TNF-α水平分别为(2.72±0.42)pg/mL、(2.25±0.32)pg/mL、(0.68±0.10)pg/mL、(1.30±0.21)ng/mL,均低于对照组[(2.96±0.45)pg/mL、(2.69±0.35)pg/mL、(0.87±0.11)pg/mL、(1.71±0.2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17.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8个月,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5.88%、3.92%、0,对照组分别为3.92%、3.92%、0,手术后3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13.73%、7.84%、3.92%,对照组分别为7.84%、7.84%、3.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较传统手术而言,可有效缓解机体应激反应,解除免疫抑制的基础上,稳定免疫功能,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中远期疗效与传统手术无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 早期食管癌 中远期疗效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单向式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晓瑞 张小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10-0012,共3页
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取单向式全胸腔镜手术(CVATS)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早期NSCLC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常规开胸手术,即TOS)与观察组(单向式CVATS),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单向式CVATS)不论是围手术期指标... 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取单向式全胸腔镜手术(CVATS)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早期NSCLC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常规开胸手术,即TOS)与观察组(单向式CVATS),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单向式CVATS)不论是围手术期指标还是术后免疫指标、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均更好,与对照组(TOS)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和TOS对比,单项式CVATS治疗NSCLC早期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更好,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率更低,同时术后免疫功能更好,炎症反应更轻,患者的肺功能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单向式全胸腔镜手术 免疫指标 炎症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对肺癌病人的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降钙素原、CD3+、CD4+和CD8+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宇 方汉林 +2 位作者 刘闻 张仁泉 姚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对肺癌病人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D3+、CD4+和CD8+的影响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行全胸腔镜手术的肺癌病人85例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对肺癌病人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D3+、CD4+和CD8+的影响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行全胸腔镜手术的肺癌病人85例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0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观察组病人手术前后以及对照组血清NSE和PCT水平,采用全自动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组病人手术前后及对照组CD3+、CD4+和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前后NSE、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与术前比较,术后NSE、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前后CD8+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CD3+、CD4+和CD4+/CD8+比例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病人CD3+、CD4+和CD4+/CD8+比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SE(OR=3.32,95%CI=1.88~6.02,P=0.023),PCT(OR=8.12,95%CI=3.25~20.12,P=0.012),CD3+(OR=2.33,95%CI=1.52~7.92,P=0.021),CD4+(OR=5.53,95%CI=3.20~8.65,P=0.018)和CD4+/CD8+(OR=4.82,95%CI=1.57~8.51,P=0.015)是影响肺癌病人全胸腔镜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胸腔镜手术可降低病人NSE和PCT水平,改善术后免疫功能。监测术后NSE、PCT、CD3+、CD4+和CD8+水平,对评估病人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肺癌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降钙素原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小儿全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心内直视术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显悦 易定华 +3 位作者 徐学增 杨剑 魏旭峰 俞世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比较小儿全胸腔镜辅助下手术(TTS)与常规体外循环胸骨正中切口(MS)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方法147例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TS组: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ASD和VSD修补术;MS组:在常规体外循... 目的比较小儿全胸腔镜辅助下手术(TTS)与常规体外循环胸骨正中切口(MS)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方法147例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TS组: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ASD和VSD修补术;MS组:在常规体外循环下经MS行ASD和VSD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常规改变、术后胸腔引流量、输血量和肺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TTS组术后当天出现VSD残余漏1例,经TTS再次修补治愈;MS组术后因胸腔引流量增多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41例患者随访3个月,复查未闻及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UCG)提示:VSD、ASD修补效果良好,无残余分流。TTS组患者住院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胸腔引流量、输血浆量和红细胞量与M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较MS组长,住ICU时间较MS组短(P<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等肺功能指标分别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TS行ASD和VSD修补术与常规体外循环胸骨正中切口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胸骨正中切开术 肺功能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盾 吴久洲 +4 位作者 王永勇 戴磊 梁冠标 谭翔 陈铭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对比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优劣,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遵循配对、对照(1∶1)的设计方案,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68例老...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对比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优劣,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遵循配对、对照(1∶1)的设计方案,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6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者设为微创组,行开胸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者设为开胸组。收集入组患者的卫生学指标: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引流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6、12个月生存质量(QOL评分)和经济学指标:术后住院花费。采用SPSS 20.0分析组间及组内资料的差异性。结果:(1)截至术后12个月,微创组和开胸组的存活率(96.97%和96.88%)、并发症发生率(18.18%和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引流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术后住院花费少于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前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均能有效治疗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开胸手术花费少,治疗中需加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全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老年 卫生经济学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周伟鹤 黄宪平 +1 位作者 章岳峰 刘勇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39-41,48,共4页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组(全胸腔镜组46例,采用3孔法)及使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组(胸腔镜辅助组4...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组(全胸腔镜组46例,采用3孔法)及使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组(胸腔镜辅助组40例,采用2孔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生存质量及无瘤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胸腔液引流量[(217.8士50.5)ml]和视觉模拟评分(VAS)[(3.9±0.6)分]均低于胸腔镜辅助组[(258.0±48.6)ml、(6.5±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江3.75、12.96,均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总分(88.7±9.6)分]高于胸腔镜辅助组[总分(71.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影结节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刚 陈楠 +4 位作者 李高峰 巫正伟 张继朋 陈瑞彬 陈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在局灶性磨玻璃影(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2011年5月对46例术前未确诊的fGGO行全胸腔镜手术。病变位于外周,先完成VATS下的楔形切除,在术中冰冻的基础上行解剖性肺...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在局灶性磨玻璃影(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2011年5月对46例术前未确诊的fGGO行全胸腔镜手术。病变位于外周,先完成VATS下的楔形切除,在术中冰冻的基础上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若病变靠近肺门,不易行楔形切除,则直接行肺叶切除,根据术中冰冻结果是否行淋巴结清扫。结果 4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8~117 min,平均107.5 min;术后住院时间3~5 d;切口总长度5~6 cm,术后疼痛轻;术后自控镇痛1~2.5 d(平均1.5 d)。术后病理良性8例:结核球6例,真菌病2例。恶性肿瘤38例:其中3例为PET/CT诊为良性;支气管肺泡癌14例,腺癌11例,含有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腺癌11例,大细胞肺癌2例。fGGO恶性率为82.6%(38/46),其中支气管肺泡癌比例最高,为36.8%(14/38)。术后并发症3例(6.5%,3/46):2例肺不张,经对症治疗治愈;1例胸腔持续漏气11 d,自愈。术中确诊的38例行淋巴结清扫,共切除淋巴结394枚(每例9~15枚,平均12枚/例),淋巴结转移7枚,全部为N1淋巴结。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fGGO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局灶性磨玻璃影 全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星照 杜巍 +4 位作者 周建平 陈国标 谢锐文 袁金权 黄锡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7期1249-1251,共3页
研究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0月54例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 研究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0月54例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中、术后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64±63.54)ml、(3.26±1.51)d、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02±72.78)ml、(5.39±1.84)d、29.6%(P<0.05)。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手术人员可以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进行病灶清除和淋巴结清扫,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周围型 全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丛兄 吴旭辉 +1 位作者 吴功志 胡定中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158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108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158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108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1日胸腔引流量和术后拔除胸管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拔除胸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日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安全可行等特点,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手术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程辉 王国勇 +1 位作者 谢方伟 邹海峰 《中外医疗》 2015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共19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n=103)和常规手术组(n=87)。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指标。...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共19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n=103)和常规手术组(n=87)。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腔镜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手术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8/103),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的27.6%(24/87)(P<0.01)。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肺癌 手术效果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佑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9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NSCLC患者82例随机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观察组,n=41)和传统开胸手术组(对照组,n=4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 目的对比研究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NSCLC患者82例随机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观察组,n=41)和传统开胸手术组(对照组,n=4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d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7%(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l、PEF)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1年及2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相比丁传统开胸手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及肺功能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全胸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飞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住...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周时疗效、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和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与传统开胸手术疗效、安全性相当,但全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患者术中损伤,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支气管扩张症 传统开胸手术
下载PDF
对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庆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3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巴中市中心医院进行全胸腔镜手术的80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分为单操作孔组与双操作孔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胸腔镜手术。为... 目的 :探讨对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巴中市中心医院进行全胸腔镜手术的80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分为单操作孔组与双操作孔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胸腔镜手术。为单操作孔组患者使用单操作孔进行手术操作,为双操作孔组患者使用双操作孔进行手术操作。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与双操作孔组患者相比,单操作孔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第1天的引流量均更少,其术后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后24 h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和引流量,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程度,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单操作孔 双操作孔 周围型肺癌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陈延青 《大医生》 2019年第18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9例临床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开胸组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各13例。通过对3...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9例临床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开胸组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各13例。通过对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全胸腔镜手术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全胸腔镜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取得满意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Ⅰa~Ⅲa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雪丽 戴小峰 +1 位作者 黄柒彬 邹恭道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2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Ⅰa~Ⅲa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行手术切除的96例高龄(年龄﹥75岁且﹤85岁)Ⅰa~Ⅲa期原发性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Ⅰa~Ⅲa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行手术切除的96例高龄(年龄﹥75岁且﹤85岁)Ⅰa~Ⅲa期原发性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根治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Ⅰa~Ⅲa期肺癌患者的疗效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对患者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高龄 Ⅰa~Ⅲa期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与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铮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第3期3043-3044,共2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与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61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临床手术操作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进行治疗,...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与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61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临床手术操作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进行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手术操作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与全胸腔镜手术均能够有效治疗自发性气胸,但胸腔镜助小切口开胸术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中更具优势,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小切口开胸 全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景晖 陆妍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8期1675-1680,共6页
目的:探析全胸腔镜手术(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CVAT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武威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10例NSCLC... 目的:探析全胸腔镜手术(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CVAT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武威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1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开胸组(35例)、CVATS组(40例)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组(3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TS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VAMT组和开胸组,且VAMT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CVATS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开胸组(17.1%;χ^2=4.730,P=0.03),CVATS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VAMT组,VAMT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92,P=0.12;χ^2=0.467,P=0.49)。CVATS组、VAMT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评价、下床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开胸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CVATS组、VAMT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评价评分、下床活动能力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ATS手术在NSCLC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贵廷 高克锋 +5 位作者 杨那 张胜强 黄建伟 齐晓轩 杨宁 杨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3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64例,其中,行全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2例为全胸腔镜组,其余32例行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64例,其中,行全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2例为全胸腔镜组,其余32例行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观察指标。结果全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123.8±25.1)min、术中出血量(172.1±30.3)m L、胸引流管保留时间(3.1±1.1)d、住院时间(15.6±2.7)d,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全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全胸腔镜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轻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全胸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疼痛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生存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总飞 杨慧远 +2 位作者 刘先本 张瑞祥 刘士磊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3期2427-2430,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cVATS)、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生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3 3例肺癌患者分为cVATS组(n=43例)、VAMT组(n=46)和传统开胸组(n=44)。比较3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cVATS)、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生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3 3例肺癌患者分为cVATS组(n=43例)、VAMT组(n=46)和传统开胸组(n=44)。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5年生存率。结果cVATS组、VAMT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开胸组,且cVATS组患者的术后NRS评分、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VAMT组(P<0.05)。cVATS组、VAMT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开胸组(P <0.05)。3组患者的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VATS、VAMT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肺癌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别。cVATS、VAMT更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胸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肺癌 生存率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