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官莎莎 侯绪亮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及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齐河县妇幼保健院、齐河县马集镇卫生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21例女性的临床资料,以宫颈活检病理...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及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齐河县妇幼保健院、齐河县马集镇卫生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21例女性的临床资料,以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CT、HPV检测及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准确性和效能。结果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显示,128例宫颈癌筛查者中,阳性37例(28.91%)。TCT检出阳性28例,HPV检测检出阳性36例,DNA倍体定量分析检出阳性34例,三者联合检出阳性44例。TCT、HPV检测、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TCT、HPV检测、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检测的准确度高于TCT、HPV单独检测(P<0.05)。结论TCT、HPV检测、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在宫颈癌的早期识别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状瘤病毒 dna定量分析 宫颈癌筛查
下载PDF
脑脊液DNA倍体定量分析在脑转移性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兴华 刘鹏 +6 位作者 魏丽 王轶娟 刘若慧 肖博 陈新雨 乔森焱 刘萌萌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84-786,共3页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倍体定量分析,探讨脑脊液DNA倍体定量分析在脑转移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送检的93例脑脊液标本,经过制片及染色处理后,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在93例脑脊液...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倍体定量分析,探讨脑脊液DNA倍体定量分析在脑转移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送检的93例脑脊液标本,经过制片及染色处理后,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在93例脑脊液标本中,47例发现转移性肿瘤细胞,46例未发现转移性肿瘤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度为70.2%,特异度为84.7%,准确度为77.4%;DNA倍体定量分析的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8.9%。结论DNA倍体定量分析在脑脊液检测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液基细胞学,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脑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dna定量分析 液基细胞
原文传递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余秀荣 刘勇 +4 位作者 王旭 匡庆禄 李先凤 匡才元 朱晨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评价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参与宫颈癌普查的7 735例女性采用宫颈刷取材。液基处理后制成标本片2张,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Thionin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常规细胞学检查,用全自动细胞DNA倍... 目的评价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参与宫颈癌普查的7 735例女性采用宫颈刷取材。液基处理后制成标本片2张,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Thionin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常规细胞学检查,用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系统对Feulgen染色片行细胞核DNA定量分析。结果常规细胞学检查共发现269例异常,DNA倍体分析技术发现462例异常。共取活检776例,发现CINⅡ以上病变147例,DNA倍体分析技术只有1例CINⅡ漏诊,相对敏感性为83.6%,相对特异性为96.7%。采用常规细胞学检测相对敏感性为61.9%,相对特异性为98.3%,虽然阳性预期值略高于DNA倍体分析技术,但有29例漏诊。结论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较常规细胞学敏感性高,特异性也较好,可作为宫颈癌普查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系统 宫颈癌筛查 细胞
原文传递
癌前病变细胞流式DNA倍体定量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齐凤英 左连富 +1 位作者 刘江惠 郭建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0-190,共1页
癌前病变细胞流式DNA倍体定量分析1齐凤英2左连富2刘江惠2郭建文作者单位:1河北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石家庄0500172河北省肿瘤研究所,石家庄050011在众多的癌前病变病例中,是否发生癌变,从病理组织形态学... 癌前病变细胞流式DNA倍体定量分析1齐凤英2左连富2刘江惠2郭建文作者单位:1河北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石家庄0500172河北省肿瘤研究所,石家庄050011在众多的癌前病变病例中,是否发生癌变,从病理组织形态学角度作出一个诊断标准还很困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dna 流式细胞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玉 景彩萍 +4 位作者 霍媛媛 李根 马静 马芳萍 魏晓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2584-2586,共3页
目的:将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方法与TBS常规细胞学方法应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门诊及体检的3165名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用宫颈刷取材,液基薄层制片后,分别进行DNA染色和巴氏染色,... 目的:将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方法与TBS常规细胞学方法应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门诊及体检的3165名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用宫颈刷取材,液基薄层制片后,分别进行DNA染色和巴氏染色,并分别进行全自动细胞扫描诊断和TBS常规细胞学诊断,对以上检查可疑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发现异常303例(9.57%),常规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189例(5.98%)。135例妇女进行了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DNA定量分析方法及常规细胞学方法在筛查CINⅡ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86.96%、84.21%和46.97%、91.30%和83.78%。结论: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dna定量分析 常规细胞 癌前病变
下载PDF
DNA倍体定量分析及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 被引量:12
6
作者 付蒙 杨静 吕晓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及液基细胞学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21例患者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以及液基细胞学诊断进行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早期筛查,对其中453例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阳性和(或)宫颈...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及液基细胞学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21例患者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以及液基细胞学诊断进行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早期筛查,对其中453例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阳性和(或)宫颈液基细胞学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在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与意义。结果 DNA倍体分析及液基细胞学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阳性者与活检病理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对宫颈病变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筛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78.86%,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敏感性为93.16%,特异性为62.2%;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敏感性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诊断宫颈病变CINⅡ级及以上病变,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相比常规细胞学筛查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dna定量分析 宫颈细胞
下载PDF
用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活检进一步筛查宫颈液基细胞学异常病例458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中晟 毕学杰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用DNA倍体定量分析和活检病理相结合方法进一步验证TCT诊断结果。方法对458名液基细胞学异常的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FeulganDNA染色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做DNA定量测定。同时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 458例液基细... 目的探讨用DNA倍体定量分析和活检病理相结合方法进一步验证TCT诊断结果。方法对458名液基细胞学异常的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FeulganDNA染色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做DNA定量测定。同时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 458例液基细胞学异常标本中,DNA倍体分析发现大量异倍体细胞者15个以上>5C细胞的44例。458例活检病例中有1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或CINⅡ以上级别改变,均可见DNA倍体异常。而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391例ASCUS患者中DNA正常者238例有异倍体者153例(39.13%),41例LSIL患者有异倍体者32例(78.05%),23例HSIL患者有22例皆有异倍体异常(95.65%),而3例SCC皆有大量异倍体出现。458例活检病理的CIN阳性率分别ASCUS为41.94%、LSIL为87.80%、23例HSIL患者出现异倍体异常95.65%,3例SCC为全部异常。结论用DNA倍体分析对宫颈病变进行宫颈病变筛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定量分析 阴道镜活检 液基细胞 结果分析
下载PDF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TCT检查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0期3273-3274,共2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对早期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参与宫颈癌筛查的1086例女性宫颈细胞学标本,分别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TCT检查,并以病...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对早期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参与宫颈癌筛查的1086例女性宫颈细胞学标本,分别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TCT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TCT检查及联合检测宫颈癌早期阳性检出率及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结果1086例参与宫颈癌筛查女性中,DNA联合TCT阳性检出率为9.02%,高于DNA单独检测的7.27%及TCT单独检测的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联合TCT检测诊断符合率为71.43%,高于单一DNA检测的49.37%及TCT检测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早期阳性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对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筛查宫颈癌常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TCT检查 宫颈细胞 dna定量分析 早期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艳 陈晓西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2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及TCT,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宫颈细胞...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及TCT,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的阳性率为30%(30/100),TCT的阳性率为32%(3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75.00%(12/16),特异度为78.57%(66/84);TCT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56.25%(9/16),特异度为72.62%(61/84);两种方式联合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3.75%(15/16),特异度为88.10%(74/84)。结论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TCT诊断宫颈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宫颈癌的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 病理检查
下载PDF
联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进行筛查的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骆小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联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R-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淮安市淮安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400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A组(n=20... 目的:探讨联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R-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淮安市淮安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400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A组(n=2000)和B组(n=2000).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并以宫颈组织活检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A组受检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测)和HR-HPV检测.对B组受检者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HR-HPV检测.然后,比较两组受检者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阳性的检出情况.结果:A组受检者进行TCT检测和HR-HPV检测的结果显示其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阳性的检出率高于其进行宫颈组织活检的结果,P<0.05.B组受检者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HR-HPV检测的结果显示其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阳性的检出率高于其进行宫颈组织活检的结果,但P>0.05.结论:对受检者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HR-HPV检测的结果显示其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阳性的检出率接近于其进行宫颈组织活检的结果.联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HR-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 HR-HPV检测
下载PDF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波 《大医生》 2017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究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患者早期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行宫颈癌检查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液基细胞学检查,观察组在此... 目的探究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患者早期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行宫颈癌检查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液基细胞学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对于宫颈癌早期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宫颈癌,为患者的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 dna定量分析 液基细胞 宫颈癌 早期筛查
下载PDF
宫颈癌普查中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树瑞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6期1794-1795,共2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普查中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50例进行宫颈癌普查妇女的一般资料,所有受检者行常规妇检后进行宫颈刷片,均采用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将每份样本制作为2张细胞薄片分别进行巴氏染...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普查中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50例进行宫颈癌普查妇女的一般资料,所有受检者行常规妇检后进行宫颈刷片,均采用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将每份样本制作为2张细胞薄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DNA染色,巴氏染色由细胞学临床医师进行常规细胞学病理诊断,FeulgenDNA染色则应用全自动的DNA倍体定量分析系统进行自动诊断。观察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病理结果及标本满意率。结果 3450例患者中DNA倍体定量分析指数】2.5细胞或异倍体细胞峰为55例,诊断阳性率为1.59%,其中30例患者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25例患者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巴氏染色中组织学诊断阳性结果29例,诊断阳性率为0.84%。两种检测方法比较,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巴氏染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宫颈癌普查中应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以显著地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提高细胞学检查的质量,为临床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给予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也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 巴氏染色
下载PDF
大肠癌细胞DNA含量与形态学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仇生龙 刘炳荣 周锡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临床诊治价值。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和扫描显微分光光度计 (microspectrophotometry ,MSP)对 88例大肠癌和腺瘤以及 83例正常结肠粘膜的细胞核进行DNA含量测定、倍体分析和细胞周...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临床诊治价值。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和扫描显微分光光度计 (microspectrophotometry ,MSP)对 88例大肠癌和腺瘤以及 83例正常结肠粘膜的细胞核进行DNA含量测定、倍体分析和细胞周期研究 ,所获数据与临床病理指标和血清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作比较。 结果正常结肠粘膜的细胞核DNA含量均为二倍体 ,DNA指数 (DI)为 1.0 0± 0 .10 ,MSP直方图为I型。大肠腺瘤的细胞核DNA含量明显低于大肠癌组 (P <0 .0 1) ,而与正常结肠粘膜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细胞核面积与大肠癌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83例大肠癌细胞中异倍体检出率为 6 8.6 8% ,DI >1.10或 <0 .90 ,癌细胞核DNA含量与细胞核面积显著相关 (r =0 .71,P <0 .0 1)。随着Dukes分期的升高 ,异倍体检出率上升 ,二者呈正相关。细胞周期分析表明二倍体癌DNA合成期分数 (SPF)介于正常结肠粘膜和异倍体癌之间。异倍体癌病人的术前CEA水平显著高于二倍体癌 (P <0 .0 5 )。FCM的DI值与MSP的模态均值 (MV)有很好的相关性 (r=0 .73,P <0 .0 1) ,异倍体癌符合率达 95 % ,然而二倍体癌符合率仅 5 0 %。 结论DNA含量的检测有利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 ;倍体分析与CEA在评估大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扫描显微分光光度仪 分析 大肠癌 形态学 定量分析 dna
下载PDF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玉涛 王小伟 +3 位作者 钟美 李忠礼 李志义 饶家秋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比较和评估两种乳腺癌筛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自愿参加乳腺癌筛查并有活检结果的253例病例进行研究。253例乳腺包块住院患者,诊断医师进行针吸穿刺后每... 目的比较和评估两种乳腺癌筛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自愿参加乳腺癌筛查并有活检结果的253例病例进行研究。253例乳腺包块住院患者,诊断医师进行针吸穿刺后每例制成2张薄层涂片,1张涂片做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1张经Feulgen染色,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每例均有病理结果证实。结果以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253例中共有180例为乳腺良性肿瘤,7例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66例为恶性。采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15%与95.89%,而常规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82%与100%。同一个标本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可提高到94.52%。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可与常规细胞学联合开展,应用在乳腺癌筛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dna 定量分析 乳腺癌筛查
下载PDF
细胞DNA倍体分析与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毅 苏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22-1822,1839,共2页
宫颈癌的发生经历了从前驱病变到癌变的漫长历程,故通过对宫颈癌前期病变的筛查成为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我院妇科门诊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3220例患者,同时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与TCT检测,并对阳性病例进行阴... 宫颈癌的发生经历了从前驱病变到癌变的漫长历程,故通过对宫颈癌前期病变的筛查成为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我院妇科门诊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3220例患者,同时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与TCT检测,并对阳性病例进行阴道镜下病理学活检,对比两种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系统 细胞 HPV 阴道镜
原文传递
879例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定量分析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范雪梅 徐薇 +6 位作者 耿建祥 张秀梅 仲玉英 蔡为民 梅静 徐海燕 赵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3期3165-3168,3170,共5页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法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参与对比的879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DNA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法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参与对比的879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DNA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结果对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程度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意义不明以上病例和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检测见异倍体细胞部分病例,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28例妇女做了病理活检。以细胞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细胞DNA定量分析法在ASCUS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组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对我国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液基细胞 dna定量分析 全自动dna分析系统
下载PDF
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在临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17
作者 黄熙理 邱峰 +1 位作者 洪丽美 陈智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1期120-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在临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宫颈细胞行宫颈DNA倍体分析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共检出宫颈细胞学和(或)DNA倍体异常693例,液基细胞学阳性270例,阳性率4.5%。DNA倍体分析系统检出668例异常... 目的: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在临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宫颈细胞行宫颈DNA倍体分析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共检出宫颈细胞学和(或)DNA倍体异常693例,液基细胞学阳性270例,阳性率4.5%。DNA倍体分析系统检出668例异常,阳性检出率11.1%。以≥3个DNA异倍体出现作为活检标准,宫颈病变的敏感性78.9%,特异性43.27%,阳性预期值63.13%,阴性预期值62.5%。以液基细胞学检查LSIL以上作为活检标准,宫颈病变的敏感性43.75%,特异性79.81%,阳性预期值72.72%,阴性预期值53.55%。结论: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具有客观性及较高的敏感性,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可减少误诊、漏诊,提高检查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dna分析系统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杰 陶伟 +2 位作者 张培 梁朝朝 李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DNA-ICM)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2例尿液标本,其中92例来自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来自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DNA-ICM和液基细胞学(LBC)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并将两种结果对比。结果...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DNA-ICM)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2例尿液标本,其中92例来自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来自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DNA-ICM和液基细胞学(LBC)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并将两种结果对比。结果:细胞DNA-ICM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100%,LBC分别为27.2%、98.6%,DNA-ICM检查的敏感度高于L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标本中DNA-ICM敏感度为77.1%,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标本的57.9%,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DNA-ICM在诊断尿路上皮癌方面有较大应用价值,可提高尿脱落细胞学的阳性检出率,是尿路上皮癌诊断和随访的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dna dna定量分析系统 液基细胞
下载PDF
全自动图象细胞仪在肺癌痰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1.DNA异倍体作为标志物诊断肺癌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健 周宜开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痰液脱落细胞DNA异倍体的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 5 0例肺癌、30例肺结核患者和 4 0例健康人痰样中脱落细胞DNA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与常规痰细胞学和刷检细胞学结果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痰液脱落细胞DNA异倍体的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 5 0例肺癌、30例肺结核患者和 4 0例健康人痰样中脱落细胞DNA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与常规痰细胞学和刷检细胞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 0例肺癌患者痰样中DNA异倍体 (DI>2 .5或 5C)阳性率为 2 0 / 5 0 (4 0 % ) ,30例肺结核患者痰样和 4 0例健康人痰样均无一例阳性。肺癌患者痰样DNA异倍体阳性率高于常规痰细胞学阳性率 8/ 5 0 (16 % ) ,P <0 .0 1;也高于刷检细胞学阳性率 16 / 5 0 (32 % ) ,P >0 .0 5。结论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DNA的定量检测能够反映肺癌患者痰细胞中的恶性变化 ,对于肺癌诊断是一个敏感、特异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全自动图像细胞 dna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NA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学敏 尹晓东 +3 位作者 王德明 余少壮 李祥彬 王鹏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目的运用ICM-DNA定量分析系统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I值及倍体分布情况,评估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石蜡标本79例作为实验组,25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和30例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作为对照组,经Feulgen染色... 目的运用ICM-DNA定量分析系统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I值及倍体分布情况,评估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石蜡标本79例作为实验组,25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和30例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作为对照组,经Feulgen染色后分组进行ICM-DNA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7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异倍体出现率为55.7%(44/7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织的0.0%(0/25)和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的46.7%(14/30),P=0.000;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组轻、中、重度三组间比较,异倍体出现率分别为0%(0/2)、14.3%(1/7)、61.9%(13/21),P=0.036;口腔鳞癌组高及中低分化组间比较,高分化组异倍体出现率42.5%(20/47)低于中低分化组为75%(24/32),P=0.004;有淋巴结转移的有78.6%出现异倍体(22/2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43.1%(22/51),P=0.002。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DNA异倍体出现率均高于正常组织和黏膜异常增生。ICM-DNA定量分析对于口腔鳞癌的诊断以及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有望用于口腔鳞癌的辅助性临床预测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ICM dna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