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68例81髋,男32例40髋,女36例41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68例81髋,男32例40髋,女36例41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rface arthroplasty,MMSA),随访6~25个月,平均14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好转,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分(30~4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分(84~98分),其中优70髋,良11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严格的临床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对表面髋特性的清晰认识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成功的关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THR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THRA治疗DDH患者25例,女18例,男7例;30...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THR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THRA治疗DDH患者25例,女18例,男7例;30~59岁,平均48岁;双髋1例,共26髋。根据Hartofilakidis分型,半脱位22髋,低位脱位4髋。采用Conserve-plus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髋臼假体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头假体采用低黏骨水泥固定。临床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测量髋臼外展角、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股骨柄干角、髋臼假体覆盖率;记录髋臼和股骨假体周围透亮线及骨溶解;以各种原因所致翻修或影像学松动为随访终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平均随访3.5年。截至随访终点无翻修或影像学松动。患者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2.1分,26髋均为优。术后轻度跛行2例,所有患者均无迟发感染、术后股骨颈骨折、术后残余股骨头坏死、术后假体松动、脱位、术后异位骨化。髋关节活动度:屈曲由97.5°增加至127.5°,外展由19.3°增加至40°,外旋由23.2°增加至42.5°,内旋由4.2°增加至28.5°。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髋臼假体平均外展角为41.6°,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平均下移6.2 mm、内移15 mm,股骨柄干角平均146.4°。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94.4%,1例宿主骨与臼杯界面在2区出现透亮线,宿主骨与股骨假体柄界面无一例出现透亮线。结论THRA治疗成人半脱位型及低位脱位型DDH继发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中期疗效,熟练的手术技术和正确的适应证选择是降低中远期并发症的关键。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38例45髋,男18例22髋,女20例23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股骨头坏死28例31髋(Ficat分期均为Ⅱ~Ⅲ期),强直性...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38例45髋,男18例22髋,女20例23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股骨头坏死28例31髋(Ficat分期均为Ⅱ~Ⅲ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7例11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例2髋,创伤性髋关节炎1例1髋。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术前均存在严重髋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且1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术前VAS评分6~10分,平均(8.21±1.25)分;术前Harris评分30~45分,平均(36±7.85)分。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rface arthroplasty,MMSA)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VAS评分改善至0~4分,平均(1.52±1.1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1)。术后Harris评分增至84~98分,平均(93±5.2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9,P<0.01)。其中优39髋,良6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68例81髋,男32例40髋,女36例41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rface arthroplasty,MMSA),随访6~25个月,平均14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好转,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分(30~4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分(84~98分),其中优70髋,良11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严格的临床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对表面髋特性的清晰认识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文摘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THR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THRA治疗DDH患者25例,女18例,男7例;30~59岁,平均48岁;双髋1例,共26髋。根据Hartofilakidis分型,半脱位22髋,低位脱位4髋。采用Conserve-plus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髋臼假体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头假体采用低黏骨水泥固定。临床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测量髋臼外展角、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股骨柄干角、髋臼假体覆盖率;记录髋臼和股骨假体周围透亮线及骨溶解;以各种原因所致翻修或影像学松动为随访终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平均随访3.5年。截至随访终点无翻修或影像学松动。患者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2.1分,26髋均为优。术后轻度跛行2例,所有患者均无迟发感染、术后股骨颈骨折、术后残余股骨头坏死、术后假体松动、脱位、术后异位骨化。髋关节活动度:屈曲由97.5°增加至127.5°,外展由19.3°增加至40°,外旋由23.2°增加至42.5°,内旋由4.2°增加至28.5°。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髋臼假体平均外展角为41.6°,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平均下移6.2 mm、内移15 mm,股骨柄干角平均146.4°。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94.4%,1例宿主骨与臼杯界面在2区出现透亮线,宿主骨与股骨假体柄界面无一例出现透亮线。结论THRA治疗成人半脱位型及低位脱位型DDH继发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中期疗效,熟练的手术技术和正确的适应证选择是降低中远期并发症的关键。
文摘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38例45髋,男18例22髋,女20例23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股骨头坏死28例31髋(Ficat分期均为Ⅱ~Ⅲ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7例11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例2髋,创伤性髋关节炎1例1髋。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术前均存在严重髋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且1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术前VAS评分6~10分,平均(8.21±1.25)分;术前Harris评分30~45分,平均(36±7.85)分。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rface arthroplasty,MMSA)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VAS评分改善至0~4分,平均(1.52±1.1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1)。术后Harris评分增至84~98分,平均(93±5.2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9,P<0.01)。其中优39髋,良6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