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5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大山人:是佯狂,还是真疯?
1
作者 刘墨 《中国书画》 2024年第3期34-35,共2页
江西,从来就是禅宗极为盛行的地方。八大山人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禅僧。让人惊异的是,参禅不久的八大即已悟入禅宗的堂奥,被人们赞许为禅林“拔萃之器”,在他三十一岁的时候,就主持了介冈灯社,从学者常常有百余人之多。出家后的枯寂生活。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禅僧 禅宗 三十一岁 惊异
下载PDF
皮尔斯三分法视域下探析八大山人画作《荷石水禽图》
2
作者 李鑫宇 《国学(汉斯)》 202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中国艺术史上,八大山人无疑是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其以个性独特的风格与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后世赞誉。皮尔斯的三分法作为一种思考方法,为艺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旨在运用皮尔斯三分法视域,对八大山人画作进行深入分析。以阐明这一... 中国艺术史上,八大山人无疑是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其以个性独特的风格与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后世赞誉。皮尔斯的三分法作为一种思考方法,为艺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旨在运用皮尔斯三分法视域,对八大山人画作进行深入分析。以阐明这一方法论的核心概念为起点,将三分法与八大山人艺术创作进行联系,进而以皮尔斯三分法探析八大画作《荷石水禽图》,从而探究皮尔斯三分法理论对八大抒情创作中多元表达的影响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斯三分法 八大山人 水墨 情感
下载PDF
从经营位置试论八大山人花鸟画
3
作者 陈飘飘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经营位置是谢赫《古画品录》中“六法”的第五法。经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是指绘画的构图。中国画古往今来都重视构图,讲究宾主、虚实、疏密、留白、聚散、藏露等关系。中国画的写意花鸟画在传统绘画乃至在现当代绘画中都是极为... 经营位置是谢赫《古画品录》中“六法”的第五法。经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是指绘画的构图。中国画古往今来都重视构图,讲究宾主、虚实、疏密、留白、聚散、藏露等关系。中国画的写意花鸟画在传统绘画乃至在现当代绘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也在随着时代的转换和不断出现新的构图风格。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构图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特别是他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构图方式,这些不同的构图为研究明清时期的花鸟画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对八大山人不同时期的花鸟画作品进行构图分析,以经营位置为突破口,从直观上论证其绘画中经营位置的重要意义,并延伸讨论其思想境界对其特殊构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位置 八大山人 花鸟画
下载PDF
从《眠鸭图》看八大山人花鸟画的构图特点
4
作者 段玥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名的画家数不胜数,但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将内心情感在画中表现出来的画家则凤毛麟角,风格怪异的八大山人便是其中一位。他所画的物象形状古怪、造型夸张,与前人不尽相同的画法让人眼前一亮。其晚年所画经典之作《眠鸭图...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名的画家数不胜数,但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将内心情感在画中表现出来的画家则凤毛麟角,风格怪异的八大山人便是其中一位。他所画的物象形状古怪、造型夸张,与前人不尽相同的画法让人眼前一亮。其晚年所画经典之作《眠鸭图》,布局简约含蓄,还将“简化”的构图运用到极致,呈现虚实相生的独特表达。本文以《眠鸭图》为切入点,对八大山人花鸟画的构图特点进行剖析,在研究八大山人身世对其绘画风格影响的同时,了解八大山人怪异风格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眠鸭图》 八大山人 构图
下载PDF
八大山人的价值取向与八大研究的当下意义
5
作者 姚亚平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从五方面论述了八大山人书画作品的价值取向和与八大研究当下意义。八大山人画的动物花鸟,都有一种气定神闲、悠然自得的意境,都能给人力量、尊严、自信和淡定。八大山人和他的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文化力量,具有特别浓郁的儒... 本文从五方面论述了八大山人书画作品的价值取向和与八大研究当下意义。八大山人画的动物花鸟,都有一种气定神闲、悠然自得的意境,都能给人力量、尊严、自信和淡定。八大山人和他的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文化力量,具有特别浓郁的儒、释、道的思想魅力,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基因、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处世方式和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八大山人作品中呈现、洋溢、散发出来的那种中国风格、中国意味、中国气派,那种美丽隽永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能引发当下人们深深的思考和久久的回味,它正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来源之一,是当代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底气,是当代中国走向世界、与其他文明对话的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绘画与书法 价值取向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八大山人的两幅荷花图的比较赏析
6
作者 刘新磊 《书画世界》 2023年第10期72-73,共2页
八大山人的水墨荷花可谓独步古今,是中国写意花鸟画艺术的代表,为后世众多艺术家所喜爱。本文对八大山人所作的两幅构图非常相似的荷花图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两者的异同及艺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尤其对画中荷叶部分的结构化及层次进行了解读... 八大山人的水墨荷花可谓独步古今,是中国写意花鸟画艺术的代表,为后世众多艺术家所喜爱。本文对八大山人所作的两幅构图非常相似的荷花图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两者的异同及艺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尤其对画中荷叶部分的结构化及层次进行了解读,以期为喜欢八大山人墨荷艺术的学习者和观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耷 八大山人 艺术 荷花图
下载PDF
孤独感对艺术的造就——以八大山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若蓓 唐明丽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16-18,共3页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外化,也是艺术家感受世界与审视自我的中介。该文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八大山人的生平及其艺术作品,探究孤独感对其艺术的影响,从而使人们了解孤独,尊重孤独,享受孤独。
关键词 孤独感 艺术创作 八大山人
下载PDF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中的自由美学思想探析
8
作者 吴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10期63-65,共3页
八大山人在绘画领域成就极高,花鸟走兽都被其赋予了独特的艺术思考,但我们在关注其猎奇画面的同时,需要对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可以真正领悟八大山人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八大山人一生以明代遗民自居,被时代抛... 八大山人在绘画领域成就极高,花鸟走兽都被其赋予了独特的艺术思考,但我们在关注其猎奇画面的同时,需要对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可以真正领悟八大山人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八大山人一生以明代遗民自居,被时代抛弃的孤寂之感在他内心膨胀。八大山人通过入佛修道来躲避政治诡谲之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催生出独特的自由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有关。正是青灯古佛、悟道观花的日子,给了创作者与宇宙人生连接的机会,使其基于对道家思想的充分思考形成了浓重的自由意识,在道家自然观的浸润中滋生出“逸”的绘画品格。此外,禅宗的艺术特质也完整了八大山人的艺术构造,使其作品从神品向逸品转移,最终孕育出自由美学的一片笔墨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美学思想 八大山人 佛道文化
下载PDF
建构八大山人研究的知识谱系——评朱良志先生《八大山人研究》(第二版)
9
作者 宋石磊 《美育学刊》 2023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自朱良志先生的《八大山人研究》出版以来,学界赞誉颇多,2023年,中华书局时隔多年再版了修订版(第二版)。作者翻阅了海内外大量八大山人研究资料,辗转于国内外近百家图书馆和博物馆,走访了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及私人收藏的八大山人书画... 自朱良志先生的《八大山人研究》出版以来,学界赞誉颇多,2023年,中华书局时隔多年再版了修订版(第二版)。作者翻阅了海内外大量八大山人研究资料,辗转于国内外近百家图书馆和博物馆,走访了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及私人收藏的八大山人书画,并且沿着八大山人的生活轨迹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新发现的材料,进一步充实了论证,从艺术哲学、思想索解、生平历程、交游丛考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艺术哲学 私人收藏 知识谱系 生活轨迹 中华书局 交游 第二版
下载PDF
八大山人花鸟题材画的特点——以八大山人纪念馆馆藏花鸟画为例
10
作者 刘文汇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39-44,82,共7页
八大山人一生致力于花鸟、山水及书法创作,其花鸟画成就颇高。八大山人纪念馆所藏八大山人真迹约40余幅,文章尝试以八大山人纪念馆的花鸟画为研究对象,对《秋荷立轴》《孤松图轴》《枯木立鹰图轴》《孤鸟图》展开分析,进而揭示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一生致力于花鸟、山水及书法创作,其花鸟画成就颇高。八大山人纪念馆所藏八大山人真迹约40余幅,文章尝试以八大山人纪念馆的花鸟画为研究对象,对《秋荷立轴》《孤松图轴》《枯木立鹰图轴》《孤鸟图》展开分析,进而揭示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特点: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以其“少”著称,不但描绘极少数的事物,而且单个的主体用笔也极少;从整体来看,其画作注重置陈布势,在简洁的布局中表达内在感受,巧妙地安排画面中的主体形象,笔触简洁而又恰到好处;其绘画语言简练,却具有丰富的画面内涵,通过干练的笔锋,深刻地表达了他复杂而矛盾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花鸟画 特点
下载PDF
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卷》中的书法用笔
11
作者 戴裕洲 《书法教育》 2023年第8期62-69,共8页
朱耷(1624—1705),江西南昌人,书画家、诗人。朱耷是明代宗室后裔,明朝灭亡后,国破家亡之痛让他感触尤深。清顺治五年(1648),朱耷出家为僧,时年23岁。他在书画创作上成就颇高,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八大山人”是他59... 朱耷(1624—1705),江西南昌人,书画家、诗人。朱耷是明代宗室后裔,明朝灭亡后,国破家亡之痛让他感触尤深。清顺治五年(1648),朱耷出家为僧,时年23岁。他在书画创作上成就颇高,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八大山人”是他59岁还俗后为自己取的号,在他中晚年的书画作品款署中经常可见这一署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书画作品 明朝灭亡 书画创作 清顺治 朱耷 江西南昌 明代宗室
下载PDF
浅析八大山人绘画
12
作者 龚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24期150-153,共4页
八大山人又名朱耷,是中国传统写意画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研究国画山水、花鸟。他独创了极简又具有象征性的写意风,惜墨如金却能把物象神韵画得栩栩如生,大开合式的构图、遒劲的笔墨与个性意味极强的“白眼向上”是其独特的画风。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写意 极简 象征性
下载PDF
论八大山人写意花鸟画中"鸟"的造型特征
13
作者 李雪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5期115-117,共3页
墨点聚情愫,泪点洒哀思.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作为明皇室后裔的他,在当时的社会动乱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由极端的内心症结外溢,不过这也成就了八大山人独特的风格特征,由此达到当时写意花鸟画的极高水平... 墨点聚情愫,泪点洒哀思.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作为明皇室后裔的他,在当时的社会动乱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由极端的内心症结外溢,不过这也成就了八大山人独特的风格特征,由此达到当时写意花鸟画的极高水平.作为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画家,八大山人写意花鸟画中"鸟"的造型特征不仅不拘成法、风格独特,"鸟"背后深层次的审美内涵更是后人争相探讨的重点.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以八大山人的生平与师承关系为背景,分析其独特风格的形成原因,发现时代更迭与特定身世、历经沧桑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情怀等客观现实都对八大山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分析八大山人写意花鸟画中"鸟"的形象、构图、立意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审美内涵;最后结合当代社会文化背景、艺术创作思维,分析八大山人写意花鸟画的现实价值,以体悟写意花鸟画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花鸟画 造型特征 审美内涵
下载PDF
自由、虚空、物我合一的境界——浅析八大山人作品
14
作者 曲锦琪 杨名麒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8期59-61,共3页
经历了明朝灭亡,八大山人在二十八岁时出家为僧直到五十九岁还俗人世,在此期间,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通过道家思想与八大山人作品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地分析八大山人作品所表达的含义,以及可以对绘画中的思想做出新的解释。本文以庄子自... 经历了明朝灭亡,八大山人在二十八岁时出家为僧直到五十九岁还俗人世,在此期间,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通过道家思想与八大山人作品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地分析八大山人作品所表达的含义,以及可以对绘画中的思想做出新的解释。本文以庄子自由、虚空、物我合一的三层思想为基础,阐述八大山人作品与其共通之处,更加深刻地描绘八大山人的精神思想,体味蕴藏在八大山人作品中的道家审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物我合一 明朝灭亡 道家思想 虚空 道家审美思想
下载PDF
清·八大山人《湖山泛舟图》
15
作者 莲子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此画纵90厘米、横34厘,纸本水墨。此画下部留白,成为宽阔的湖面,两只扬帆的渔舟一先一后,舟中的渔人隐约可见,渔舟过处,湖里的鱼儿受惊跃出水面。此画中部为高山,山石圆转厚重,山上山下树木丛生,房屋、竹篱掩映于树木之中,一条瀑布从山... 此画纵90厘米、横34厘,纸本水墨。此画下部留白,成为宽阔的湖面,两只扬帆的渔舟一先一后,舟中的渔人隐约可见,渔舟过处,湖里的鱼儿受惊跃出水面。此画中部为高山,山石圆转厚重,山上山下树木丛生,房屋、竹篱掩映于树木之中,一条瀑布从山间坠落,穿过树林院落,流入湖中。画的上部行草书题跋六行,内容为:“常法厚积先为,乐中掖泽,簪裾圣龙锡陈,刀省尺宫,相物者荣牵定耳。甲戌之重阳,八大山人画。驴(阳文印)”整幅画作墨色浓淡虚实,犹如云雾朦胧,元气淋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甲戌 元气淋漓 行草书 山上山下
下载PDF
八大山人绘画的“怪诞”问题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良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109,共9页
八大山人晚年绘画有大量的怪诞之作,反映出他对人的生命意义思考的痕迹。这些怪诞之作叙述的一个个变化的故事,不是用来说明宇宙变动不居的事实,而是强调人执著于世界的不确定和无意义,世界的变化只是一个"幻相",八大绘画中... 八大山人晚年绘画有大量的怪诞之作,反映出他对人的生命意义思考的痕迹。这些怪诞之作叙述的一个个变化的故事,不是用来说明宇宙变动不居的事实,而是强调人执著于世界的不确定和无意义,世界的变化只是一个"幻相",八大绘画中的怪诞表现,意在打破人们对表相世界的执著,关心世界背后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诞” 八大山人 绘画 世界 无意义 执著
下载PDF
基于VR/AR实感交互设计的八大山人纪念馆视觉导览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金晓明 吴成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3,共7页
目的以八大山人实体纪念馆为基础,探讨运用虚拟技术手段打造八大山人艺术特色研究平台的可行性。方法依据当前的技术成果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艺术博物馆的数字虚拟化建设案例,提出了基于VR/AR技术对八大山人纪念馆实感交互建设的构想... 目的以八大山人实体纪念馆为基础,探讨运用虚拟技术手段打造八大山人艺术特色研究平台的可行性。方法依据当前的技术成果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艺术博物馆的数字虚拟化建设案例,提出了基于VR/AR技术对八大山人纪念馆实感交互建设的构想方案。结论提供新型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实施运作方法和构思,打造集保护、展示、研究、传播与游玩于一体的新型特色纪念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纪念馆 VR AR 艺术品
下载PDF
论八大山人花鸟画的艺术风格(摘要)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光华 林树中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4期46-51,共6页
八大山人的杰出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上,这"是中国画史上一笔极为光辉的记录"。拙文从风格学的角度入手,试探其花鸟画的发展变化及所显示的美学价值。八大山人生于明末天启6年(1626),甲申(1644)明王朝复灭后,遁入空... 八大山人的杰出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上,这"是中国画史上一笔极为光辉的记录"。拙文从风格学的角度入手,试探其花鸟画的发展变化及所显示的美学价值。八大山人生于明末天启6年(1626),甲申(1644)明王朝复灭后,遁入空门。他传世最早的花鸟画作品,即始于他34岁在江西奉新灯社为僧期间。直至康熙年(1705)八大山人去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艺术风格 画史 于明 墨花 美学价值 艺术成就 花卉图 孔雀图 明王朝
下载PDF
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与八大山人花鸟绘画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勐 邬德慧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65,56,共4页
将元、明景德镇瓷器花鸟绘画与八大山人花鸟绘画进行比较,分析和论证了二者之间传承关系的可能,探索了景德镇花鸟绘画被八大山人作为传承对象的内在因素。
关键词 景德镇 元明瓷器 花鸟绘画 八大山人
下载PDF
八大山人绘画中鱼形象的演变诌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燕 吕美 伊华丰 《设计》 2016年第3期88-89,共2页
鱼的形象很早便在中国美术史中出现了。历代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多着意于花鸟画。而对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的研究又多从他所画的荷花、鸟禽入手,以此联系生平、思想和画迹。但从未有人深入研究过八大山人所画的鱼的形象。依照现今存世的经鉴... 鱼的形象很早便在中国美术史中出现了。历代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多着意于花鸟画。而对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的研究又多从他所画的荷花、鸟禽入手,以此联系生平、思想和画迹。但从未有人深入研究过八大山人所画的鱼的形象。依照现今存世的经鉴定为可靠的真迹便可梳理出一条有关八大山人作品中鱼的形象在艺术语言方面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艺术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