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观察
1
作者 尚祥 丁双 +3 位作者 卢梦雅 刘存斌 耿凯 杨永晖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传统方法...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传统方法针刺八髎穴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4周。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th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价漏尿情况和排尿次数,采用排尿日记观察日间和夜间的尿失禁次数和排尿次数,基于治疗后ICI-Q-SF评分下降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CI-Q-SF评分,日间、夜间排尿次数和尿失禁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基于ICI-Q-SF评分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有助于八髎穴定位,提高八髎穴针刺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针刺 八髎穴 骶后孔 通督调神针法 脑卒中后尿失禁
下载PDF
灸八髎穴联合内服益气润肠中药汤剂治疗1例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的护理体会
2
作者 李娟 冯瑞萍 黎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总结灸八髎穴联合内服益气润肠中药汤剂治疗1例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的护理体会。在完善护理评估的基础上,遵医嘱给予八髎穴艾灸、针灸等中医外治疗法,以增强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给予益气润肠中药汤剂内服,从根本上调理;同时基于子午... 本文总结灸八髎穴联合内服益气润肠中药汤剂治疗1例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的护理体会。在完善护理评估的基础上,遵医嘱给予八髎穴艾灸、针灸等中医外治疗法,以增强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给予益气润肠中药汤剂内服,从根本上调理;同时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为患者开具饮水处方,以软化粪便,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排便;结合患者的疾病特点予以饮食调护、运动疗法和情志护理。经过10d中医内服外用联合治疗以及辨证施护,患者气虚便秘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气虚便秘 八髎穴 艾灸 针灸 中药内服 辨证施护
下载PDF
择时按摩八髎穴联合分段式盆底肌锻炼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瑶 肖莹 邓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477-481,共5页
目的观察择时按摩八髎穴联合分段式盆底肌锻炼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妇科病区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择时按摩八髎穴联合分段式盆底肌锻炼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妇科病区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择时按摩八髎穴联合分段式盆底肌锻炼。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拔除尿管后首次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及排尿量。采用膀胱功能评估量表(MHU)调查比较拔管当天、干预7 d后和干预14 d后2组患者膀胱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20%(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恢复用时短于对照组(P<0.001),首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01)。拔管当天、干预7 d后和干预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尿急、与尿急相关的症状、日间排尿频率、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和MHU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时按摩八髎穴联合分段式盆底肌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按摩 八髎穴 盆底肌锻炼 子宫切除术 膀胱功能 护理
下载PDF
电针八髎穴联合针刺足运感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董建萍 郭丰民 +2 位作者 李金刚 王丹丹 尤磊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中风又称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是目前临床致残率较高的一种多发性脑血管疾病[1]。便秘是脑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调查显示脑卒中后患者便秘的发病率约为30%~60%[2]。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 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患者 足运感区 八髎穴 中风后便秘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艾灸八髎穴区痧点治疗高龄肾虚血瘀证DOR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郑险冰 杨庆镗 +4 位作者 张霖云 邓凯翔 林茜 许颍 叶炎生 《中医康复》 2024年第7期38-42,46,共6页
目的:比较艾灸八髎穴区痧点结合激素治疗与单纯激素治疗高龄肾虚血瘀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艾灸八髎穴区痧点结合激素周期治疗,艾灸每次1h,每周治疗3... 目的:比较艾灸八髎穴区痧点结合激素治疗与单纯激素治疗高龄肾虚血瘀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艾灸八髎穴区痧点结合激素周期治疗,艾灸每次1h,每周治疗3次,经期停用;对照组采用单纯激素周期治疗;两组均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FSH/LH比值、中医证候积分及HAMD、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FSH、LH、FSH/LH、中医证候积分、HAMD、HAMA均显著降低,血清E2及AMH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H、LH、FSH/LH、中医证候积分、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E2及AM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八髎穴区痧点联合激素周期疗法治疗高龄肾虚血瘀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在改善患者性激素、相关症状及情绪方面优于单纯激素周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肾虚血瘀 育龄晚期 八髎穴 痧点 性激素
下载PDF
基于骶神经刺激理论经颅磁刺激仪作用于八髎穴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罗丽丹 王静 +1 位作者 罗园 胡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28-0131,共4页
分析基于骶神经刺激理论经颅磁刺激仪作用于八髎穴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旨在为本专业临床人员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研究周期选择2021.10-2022.10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混合痔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 分析基于骶神经刺激理论经颅磁刺激仪作用于八髎穴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旨在为本专业临床人员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研究周期选择2021.10-2022.10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混合痔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新式组30例、传统组30例。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新式组患者接受基于骶神经刺激理论经颅磁刺激仪治疗。分析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RS分数、肛门坠胀程度、大便情况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相较于传统组,新式组患者的NRS分数、肛门坠胀程度、大便情况得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和传统组相比,新式组患者干预后I级、Ⅱ级尿潴留人数更多,III级、Ⅳ级尿潴留人数更少,P<0.05。结论 应用基于骶神经刺激理论经颅磁刺激仪作用于八髎穴方案治疗术后并发症能取得满意效果。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刺激理论 经颅磁刺激仪 八髎穴 混合痔术后 并发症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头针联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7
作者 吴良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5-0068,共4页
观察头针联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2月-8月在本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4例。分别实施常规针灸治疗以及头针联合八髎穴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 观察头针联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2月-8月在本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4例。分别实施常规针灸治疗以及头针联合八髎穴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头针联合八髎穴治疗疗效显著,可调节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提高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头针 八髎穴 腰椎功能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电针八髎穴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燕 钟亮 +5 位作者 陶林花 傅建明 吴彩虹 沈雅萍 姚云海 任芸 《中国康复》 2023年第7期422-425,共4页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电针组20例、联合组2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电针组增加电针治疗,...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电针组20例、联合组2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电针组增加电针治疗,联合组增加电针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及排尿日记评价3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充盈期逼尿肌压(Pdet)、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V)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3组患者BC及Qmax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Pdet及RV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针组及联合组患者BC及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det及RV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BC及Qmax明显高于电针组(均P<0.05),Pdet及RV显著低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针组及联合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电针组(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电针组(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电针 八髎穴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梅芳 顾莹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肛肠科2020年9月—2022年8月在腰麻下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目的探讨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肛肠科2020年9月—2022年8月在腰麻下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耳穴埋籽治疗,观察组采用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尿潴留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排尿量及尿潴留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改善术后患者排尿功能与尿潴留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 位贴敷 艾灸 混合痔 术后疼痛 尿潴留
下载PDF
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张倩 王雪丹 +3 位作者 沈润斌 马翠霞 杨金旭 王利春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21-242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94例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按其入院时间列出1~94个号码,通过电子计... 目的探讨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94例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按其入院时间列出1~94个号码,通过电子计算机自动逐一摇出两组号码:电刺激组(n=47,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联合组(n=47,在电刺激组基础上实施电针八髎穴治疗),均进行6周治疗。比较两组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日排尿次数、日尿失禁次数均少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日排尿次数、日尿失禁次数分别为(5.72±1.81)次、(3.85±1.23)次,均明显少于电刺激组的(8.21±2.75)次、(5.23±1.87)次(P<0.05);两组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残余尿量均小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MDP、残余尿量分别为(6.75±5.29)cmH_(2)O、(66.52±22.40)mL,均明显小于电刺激组的(54.80±6.13)cmH_(2)O、(87.56±26.71)mL(P<0.05);两组单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Q_(max))均大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单次排尿量、Q_(max)分别为(257.49±48.60)mL、(17.82±4.11)mL/s,均明显大于电刺激组的(207.33±46.85)mL、(14.56±3.89)mL/s(P<0.05);两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明显较电刺激组高(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实施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尿流动力学及排尿情况,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尿失禁 针刺 电刺激疗法 电针 八髎穴 盆底肌电刺激
下载PDF
八髎穴临床应用验案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萌 祁向争 周月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3期101-104,共4页
八髎穴是临床常用穴位,具有疏通气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在治疗便秘、腰痛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该文介绍八髎穴临床应用验案两则,以丰富临床治疗思路。
关键词 八髎穴 针刺 电针 拔罐 腰痛 便秘
下载PDF
芒针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辰辰 陈幸生 +4 位作者 王晓春 周婷 舒琳睿 张琦 胡江宁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芒针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先进行残损分级评级,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芒针深... 目的观察芒针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先进行残损分级评级,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芒针深刺八髎穴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尿日记指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尿日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显著增加,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增加程度及膀胱残余尿量减少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深刺八髎穴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及生活质量,恢复患者膀胱功能,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八髎穴 残余尿量
下载PDF
电针八髎穴联合阴道手法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翠英 王比男 +3 位作者 彭越 刘姣姣 谭快玲 黄倩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4期76-79,106,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八髎穴联合阴道手法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5例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及空白对照组35例,观察组予电针八髎穴+阴道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盆底... 目的:探讨电针八髎穴联合阴道手法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5例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及空白对照组35例,观察组予电针八髎穴+阴道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盆底电刺激治疗,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压痛NAS评分、盆底肌力和NAS评分下降≥50%所需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NAS评分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个月后复查,疼痛未复发。观察组患者NAS评分下降≥50%所需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分级高于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盆底肌力分级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阴道手法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 电针 八髎穴 阴道手法 盆底电刺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熏洗联合深刺八髎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瑞 高翔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中药菊爽洗剂熏洗联合深刺八髎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肛肠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深刺八髎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中药菊爽洗剂熏洗联合深刺八髎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肛肠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深刺八髎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肛肠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3.28±0.27)分低于对照组的(4.32±0.31)分、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6.88±4.96)d,明显短于对照组(21.30±6.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MSP、肛管静息压ARP高于治疗前,研究组MSP、ARP高于对照组(P<0.05);直肠静息压RRP治疗后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菊爽洗剂熏洗联合深刺八髎穴,可有效缓解肛肠术后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术后疼痛 中药熏洗 八髎穴
下载PDF
针刺结合隔姜灸八髎穴治疗肾阳虚证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任阳 陈培芳 +3 位作者 夏德鹏 陈燕军 张雪飞 高楠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0期88-92,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灸八髎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隔姜灸八髎穴,对照组予常规选穴针刺,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治疗前后中医症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灸八髎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隔姜灸八髎穴,对照组予常规选穴针刺,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疗效、BMI、性激素(FSH、LH、T)的含量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医治前性激素含量、BMI、中医主症和次症、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BMI、FSH、LH、T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结合隔姜灸八髎穴治疗肾阳虚证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降低患者BMI、性激素含量、中医症状积分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隔姜灸 八髎穴 肾阳虚证 多囊卵巢综合征
原文传递
针刺足运感区联合八髎穴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足运感区联合八髎穴温针灸对脑卒中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分组... 目的探讨针刺足运感区联合八髎穴温针灸对脑卒中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摸球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针刺治疗及八髎穴温针灸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针刺足运感区治疗,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症状评分。结果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Ⅰ级人数高于对照组,Ⅳ级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运感区联合八髎穴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可提高效果,改善患者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针刺 八髎穴 温针灸 肾气不固证 脑卒中 足运感区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八髎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永飞 任淑芸 +3 位作者 郭建荣 张天生 王维峰 杨发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索八髎穴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八髎穴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利用CiteSpace 6.1.6软件生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 目的:探索八髎穴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八髎穴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利用CiteSpace 6.1.6软件生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356篇,作者281位,发文量最多的是丁曙晴,发文量为8篇;以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是该领域的研究主力;频次排名前9位的关键词分别为针刺(81)、电针(62)、脊髓损伤(24)、温针灸(22)、尿潴留(15)、尿失禁(13)、临床研究(13)、痛经(13)、便秘(12);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排名前8位的聚类依次是#0八髎穴、#1针刺疗法、#2电针、#3尿潴留、#4痛经、#5针刺、#6八髎、#7足三里;八髎穴针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尿失禁、尿潴留、便秘及痛经仍然是当下研究热点,也用于治疗直肠脱垂、不孕症、卒中后勃起障碍、分娩痛、盆腔炎、卵巢综合征等;八髎穴的常用治疗手段有针刺、电针、温针灸、隔姜灸、小针刀、揿针、头针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电针;关于八髎穴研究的文献主要以临床研究、临床观察为主。结论:目前八髎穴的研究具有一定热度,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泌尿、消化、妇科及男科领域。不同地域间的联系较少,未形成广泛合作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八髎穴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电针八髎穴联合温阳补肾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效果观察
18
作者 王奕娜 卢晓波 +2 位作者 陈锦波 陈美华 钟曼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2247-2249,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温阳补肾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PSUI)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电针八髎穴及温阳补肾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温阳补肾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PSUI)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电针八髎穴及温阳补肾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DUT、ADIT低于对照组,ADSU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BV、MUFR高于对照组,RU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和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温阳补肾灸及康复训练治疗PSUI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尿失禁 电针八髎穴 温阳补肾灸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调经促孕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19
作者 白田雨 李虎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0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观察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调经促孕针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疗效及对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PO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调经促孕针法治疗,针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调经促孕针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疗效及对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PO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调经促孕针法治疗,针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加用八髎穴隔药饼灸,西药组以激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窦卵泡计数(AFC)、中医证候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卵巢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雌二醇(E2)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组FSH、LH较针刺组、西药组变化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组中医证候评分及SAS、SDS评分均低于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后,针灸组、针刺组AFC较治疗前上升(P<0.05),针灸组高于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组高于针刺组、西药组(P<0.05);针灸组、针刺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组高于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高于西药组(均P<0.05);针灸组、针刺组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组低于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低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调经促孕针法可改善POI患者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卵巢血流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脾肾阳虚 调经促孕针法 八髎穴隔药饼灸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八髎穴推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研究
20
作者 谢粟梅 陈中英 +3 位作者 林岳卿 万燕娃 游远坤 廖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八髎穴推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道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肠道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八髎穴推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道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肠道功能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八髎穴推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exner便秘评分、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分,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及排便困难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Wexner便秘评分、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exner便秘评分、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Wexner便秘评分、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2.993、Z对照组=-2.921,P观察组=0.003、P对照组=0.003<0.05)。治疗前,两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发生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2、0.002<0.05);对照组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发生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便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0,P=0.000<0.05);两组治疗后排便时间、排便困难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八髎穴推拿可在常规肠道功能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增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推拿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