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公共价值取向分析——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到“力争上游计划” 被引量:2
1
作者 郝永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20,共5页
公平、效率、优异和选择的公共价值取向深深地扎根于美国的教育政策中。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法案)到"力争上游计划"是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最为典型的教育政策。这两个教育政策的实施也是共和党和... 公平、效率、优异和选择的公共价值取向深深地扎根于美国的教育政策中。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法案)到"力争上游计划"是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最为典型的教育政策。这两个教育政策的实施也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多年来妥协、博弈的结果。NCLB法案突出了对于优异的偏好,忽视了公平的价值观;"力争上游计划"则是通过最大的财政拨款制度提升学校的效率和基于市场逻辑的价值选择。总体来说,美国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公平和效率。NCLB法案和"力争上游计划"都显示了美国政府对于教育权力的不断加强,导致了学校治理结构的变化。公共价值取向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育政策 NCLB法案 “力争上游计划” 公共价值取向
下载PDF
从“公共价值取向”视角谈城市规划专业的设计课教学
2
作者 陈静 邢燕 《华中建筑》 2011年第6期177-178,176,共3页
"公共价值取向"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职业道德的教育是贯穿专业教育的主线。文章从"公共价值取向"视角出发,分析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空间、设施支撑、公众参与等重点... "公共价值取向"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职业道德的教育是贯穿专业教育的主线。文章从"公共价值取向"视角出发,分析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空间、设施支撑、公众参与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以往过多关注于"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设计课教学,以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取向 公共空间 设施支撑 公众参与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婧 《安顺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0-112,共3页
公共政策必须包含着价值取向,这是公共政策的基本问题。只有当公共政策包含着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时,才能获得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信任和支持。但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可能会把公共政策引向不同的方向,而不同的社会体制也需要与其相适应的价值... 公共政策必须包含着价值取向,这是公共政策的基本问题。只有当公共政策包含着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时,才能获得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信任和支持。但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可能会把公共政策引向不同的方向,而不同的社会体制也需要与其相适应的价值取向来引导。文章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进行讨论,主要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对政策价值取向的两种选择,同时就如何加强政策价值取向中的公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选择 效率 公平
下载PDF
谈当代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及整合 被引量:3
4
作者 于翠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28-129,134,共3页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政策科学的最基本最基础的要点,也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本文试就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释义及其多元化作一粗略的探讨,寻求当代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整合。
关键词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多元化 整合
下载PDF
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演变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解建立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5,共3页
我国的公共物品供给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家综合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政府利用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源和制定合理的政策增加公共物品供给,... 我国的公共物品供给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家综合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政府利用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源和制定合理的政策增加公共物品供给,是缓解公平与效率矛盾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物品供给基本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
下载PDF
和谐社会生成中的公共行政价值取向
6
作者 刘永莉 魏淑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5-6,共2页
从分层次、系统化和整体性的角度考量,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工具性价值,它包括效率、公平和秩序;目的性价值,它包括人性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它作为一种理性追求,对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上... 从分层次、系统化和整体性的角度考量,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工具性价值,它包括效率、公平和秩序;目的性价值,它包括人性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它作为一种理性追求,对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上升到一种目的性的认识高度,即目的性价值。同时笔者关注现实社会中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失衡,并寻求实现和谐社会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目的性价值 公共行政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共识——基于公共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小俊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4,共4页
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共识是指公众对改革者所倡导或推行的价值观所形成的基本或一致的态度,它是教育改革获得广泛与坚实社会基础,使改革顺利实施与推行的重要前提。在公共哲学的视角下,教育改革中价值共识的最大可能在于教育改革的"公... 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共识是指公众对改革者所倡导或推行的价值观所形成的基本或一致的态度,它是教育改革获得广泛与坚实社会基础,使改革顺利实施与推行的重要前提。在公共哲学的视角下,教育改革中价值共识的最大可能在于教育改革的"公共"价值取向,其意味着改革是为了满足公众需要的,而不是为了特定的利益组织与群体;教育正义是教育改革的公共价值不被"私域化"的一种内在规约。因此,教育正义不仅是价值共识的基本前提,而且也是价值共识的一种结果;由于"教育公共领域"能够为公众提供就教育公共事务进行对话、协商、辩论的"公共话语"空间,因此,其合理的建构是教育改革实现价值共识、获得广泛社会基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价值共识 公共价值取向 教育正义 教育公共领域
下载PDF
以疫情危机为鲜活教材引导大学生认同公共精神的价值取向
8
作者 孙继红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90-94,共5页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面临危机。重大突发事件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呈现与建构的重要节点,这是高校有效引导大学生理性认知个体与国家、社会、他人和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认同公共精神价值取向、培育公共精神...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面临危机。重大突发事件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呈现与建构的重要节点,这是高校有效引导大学生理性认知个体与国家、社会、他人和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认同公共精神价值取向、培育公共精神的契机。笔者认为,应以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危机为切入点,以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火热实践及由此凝结而成的"抗疫精神"为鲜活教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利用"线上线下思政课"加强公共意识启蒙,引导大学生超越个人自身利益至上的藩篱去关怀国家、社会、他人和自然,树立国家利益至上、公共利益优先、尊重他人利益、生命万物平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成为胸有大志、心有大爱,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时代新人,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努力实现中国梦,推动良序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危机 大学生 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的价值取向
下载PDF
地方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及其合理化价值取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昌朋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9,共11页
在"十二五"期间,如何评价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合理性?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制度环境变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改革措施;其次,重点分析中国地方政府投资决策体制;同时对中国地方政府非... 在"十二五"期间,如何评价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合理性?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制度环境变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改革措施;其次,重点分析中国地方政府投资决策体制;同时对中国地方政府非正式决策体制基本特征,与正式决策体制关系,以及改革新动向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就地方政府投资管理的公共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合理化判断的基本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公共价值取向 合理化分析
下载PDF
社会公共利益的理性思辨
10
作者 包征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6年第9期116-116,共1页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空气雾霾加重等不良气象的加剧,食品案例隐患、交通安全隐患的升级,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重视,立法、司法和社会各界都在各尽所能的努力保护。因此,正确思考、理解和界定社会公共利益之意尤为重要。
关键词 社会公共利益民法合同法价值取向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赋权与景观控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鸿艳 金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176,208,共13页
网络技术具有自由、开放、平等、共享等特点,赋权功能明显;然而,作为一种可以被控制、利用的媒介,互联网又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功能。与传统硬性、显在的控制不同,互联网对社会的控制更为柔化、隐匿。借助“景观社会”理论视角,可以发现... 网络技术具有自由、开放、平等、共享等特点,赋权功能明显;然而,作为一种可以被控制、利用的媒介,互联网又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功能。与传统硬性、显在的控制不同,互联网对社会的控制更为柔化、隐匿。借助“景观社会”理论视角,可以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明显助推了景观控制现象,主要表现为控制更为隐匿、异化程度加深、景观扩张加剧等特点。追求公共价值、维护公共利益,是去“景观控制”的关键,在中国其具体路径包括:规制资本力量的消极作用,增强网络空间的公共利益指向;推进网民的公民化转向;凸显媒介系统的公共责任意识与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技术赋权 景观控制 公共价值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