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0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乒乓球公共体育课: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
1
作者 刘庆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4期192-195,共4页
乒乓球作为公共体育课的重要项目,其融合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此时重点强化体育精神与思政理念的深度融合,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对于提升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通过深度挖掘乒乓球公共体育课中的思政元素,如民族... 乒乓球作为公共体育课的重要项目,其融合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此时重点强化体育精神与思政理念的深度融合,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对于提升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通过深度挖掘乒乓球公共体育课中的思政元素,如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意志品质与拼搏精神,将其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中。研究结果显示,公共体育课做好乒乓球思政教育的体育化教学,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化、生动化,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终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公共体育课 思政教育 体育化实践
下载PDF
探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现状与改进措施
2
作者 李前杰 陈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5期046-049,共4页
公共体育课是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着育体、育心的双重职能。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体质健康检查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缺失,终身体育观建设不足。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高职院校公共... 公共体育课是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着育体、育心的双重职能。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体质健康检查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缺失,终身体育观建设不足。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状况不佳就是其中之一。优化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样态,是教师落实体育教学改革、发挥课程“育体”“育心”双重职能、提高职校人才培育质量的应有之义。据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具体育人职能、教学实施现状和针对现状的教学改进策略分别展开简要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落地、增效提供一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共体育课 现状 改进措施
下载PDF
壁球项目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马晨渊 朱晨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4期61-64,共4页
该文旨在探讨将新兴运动壁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并基于对学生兴趣的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壁球这一新兴运动的了解有限,然而他们对壁球的兴趣却极为浓厚。因此,加强壁球运动的宣传与推广是发展体育运动中... 该文旨在探讨将新兴运动壁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并基于对学生兴趣的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壁球这一新兴运动的了解有限,然而他们对壁球的兴趣却极为浓厚。因此,加强壁球运动的宣传与推广是发展体育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该文建议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课程合作、体验活动、媒体宣传以及专业指导等措施,来增强壁球课程的吸引力和推广效果。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场地不足、教师资源匮乏等潜在风险,提出了与校外场地合作、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引进专业教练等策略。为确保壁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加强对外合作,并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综上所述,壁球运动不仅契合了学生的需求,也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在操作上具备可行性。预计壁球将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一大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公共体育课 壁球 场地设施 师资力量 学生认知与兴趣
下载PDF
吉林省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李金霖 夏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吉林省3所代表性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不同院校间公共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存在较大差别,部分院校存在教学场地设施老化或不足、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成绩评价不够合理等问题。各院校要综合利... 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吉林省3所代表性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不同院校间公共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存在较大差别,部分院校存在教学场地设施老化或不足、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成绩评价不够合理等问题。各院校要综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科学规划教学设施、完善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提高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公共体育课 教学调查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线上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5
作者 徐春宁 曲博 +2 位作者 贾岩 马权艳 张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公共体育课线上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教学网络通畅机制、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内容优化机制、教学反馈与评价机制以及体育教师...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公共体育课线上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教学网络通畅机制、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内容优化机制、教学反馈与评价机制以及体育教师能力提升机制等方面,提出公共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保障机制,旨在适应新时代与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完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从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体育课 线上教学 保障机制 构建研究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克海 秦立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6期128-131,共4页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想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三全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需要加强课程思政改革,推动各门课程相互融合,尤其是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想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三全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需要加强课程思政改革,推动各门课程相互融合,尤其是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发挥多学科育人的协同效应,实现教学全过程育人。该文从提升教师体育课程思政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将思政内容融入体育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考核体系和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课程设计等方面,分析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路径,助力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公共体育课 育人 路径
下载PDF
基于SEM模型的广东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满意度研究
7
作者 曹家凌 罗川方 杨国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8期72-75,共4页
采用结构方程(SEM)模型对运动效能、技能获取、知识获取、身心愉悦感、场域环境进行了研究,这5项是影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子。该研究以广东省1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二次验证性因子模型,对每一种影响因... 采用结构方程(SEM)模型对运动效能、技能获取、知识获取、身心愉悦感、场域环境进行了研究,这5项是影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子。该研究以广东省1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二次验证性因子模型,对每一种影响因子的路径系数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到相应的结论,并据此提出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满意度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高校 公共体育课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技工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研究
8
作者 刘琼 朱静媚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144-146,151,共4页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究了技工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现实困境以及实践路径,针对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开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加强公共体育课教师队伍的思政能力,构建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公共体育课...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究了技工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现实困境以及实践路径,针对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开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加强公共体育课教师队伍的思政能力,构建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体系,以生为本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实践路径,为技工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工院校 公共体育课 课程思政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艺术类院校公共体育课中消防安全教育的整合策略研究
9
作者 王振 《消防界(电子版)》 2024年第14期108-110,共3页
艺术类院校在公共体育课程中整合消防安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创新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本文通过对多所艺术类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消防安全教育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当前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教育内容与体育活动... 艺术类院校在公共体育课程中整合消防安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创新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本文通过对多所艺术类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消防安全教育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当前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教育内容与体育活动的衔接不足、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收集了广泛的一手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设计了一套针对艺术类院校特点的消防安全教育整合策略。一是教育内容的创新,将消防安全知识与体育活动自然融合,如通过模拟消防逃生演练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消防知识;二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引入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互动式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立,通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学生反馈,持续优化教育策略。本研究的实施效果表明,通过这些整合策略,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均有显著提升。此外,这种整合方式也增强了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结论可为其他艺术类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消防安全教育的整合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安全 教育 艺术类院校 公共体育课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项目的实践教学探索
10
作者 唐莺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6期79-82,共4页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项目的实践教学意义在于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篮球课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深入挖掘篮球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对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发挥着...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项目的实践教学意义在于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篮球课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深入挖掘篮球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对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文章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项目的价值、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项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思政融入设计上,适宜采取理论教学与思政导入相融合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阶段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国家培育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公共体育课 篮球教学实践 思政功能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课思政教育落实困境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蓝起林 郝家春 《辽宁体育科技》 2024年第4期130-134,共5页
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助力大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修课程,一直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领域。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逻辑起点,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思政教育... 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助力大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修课程,一直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领域。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逻辑起点,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思政教育的理论内涵、落实困境与实践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思政教育存在四个层面落实困境,即学校管理层面认知不足,权责不明;课堂教学层面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行为主体层面重技轻德,主动不足;教学评价层面体系单一,缺乏导向。高校公共体育课思政教育落实的实践路径:提高思想站位,构建协同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挖掘思政元素;提升教师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健全考评体系,创建示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课 课程思政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红 李松松 赵芹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6期56-59,共4页
文章基于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广西大学关于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的指导下,以公共体育课——乒乓球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打造线上与线下、家庭与学校、理论与实践无缝衔... 文章基于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广西大学关于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的指导下,以公共体育课——乒乓球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打造线上与线下、家庭与学校、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确定“学会+操练+实战”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建立“课内+课外”的公共体育课考核方式,实现广西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目标,以期通过改革,创新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乒乓球专项运动技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公共体育课 教学改革 体质健康 终身体育
下载PDF
振兴“三大球”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华英培 杨春卉 +1 位作者 刘佳茜 王凯迪 《辽宁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129-134,共6页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兴则体育兴。“三大球”的全面振兴是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振兴“三大球”背景下,对高校“三大球”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进行...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兴则体育兴。“三大球”的全面振兴是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振兴“三大球”背景下,对高校“三大球”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提炼,梳理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五类思政元素,并结合“三大球”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特点进行阐述,针对“三大球”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优化路径,旨在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球 高校公共体育课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溢歆 韩雪霏 赵纪梅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引入跨理论模型,结合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运动参与特征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发现,跨理论模型将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心理和行为改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分重点对学生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均衡决策、变化... 引入跨理论模型,结合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运动参与特征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发现,跨理论模型将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心理和行为改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分重点对学生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均衡决策、变化过程、自我效能进行干预。前期的公体课通过运动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德育意识;中期课程通过重复性的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自我效能;后期课程通过强化运动习惯,最终实现在运动实践中增强体质、磨砺意志、健全人格的终身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跨理论模型 高校公共体育课 体育教育 终身教育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构成的逻辑起点、结构指标与资源拓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俊梅 《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127-130,共4页
课程思政元素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政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逻辑起点进行剖析,凝炼出国家民族信念、体育素养、性格品质、道德法制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 课程思政元素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政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逻辑起点进行剖析,凝炼出国家民族信念、体育素养、性格品质、道德法制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及各指标内涵,构建起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认识论中梳理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帮助体育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课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体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知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一体化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体系探索
16
作者 刘晓红 刘威 李松松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4-140,182,共8页
通过对当前高校公体课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五有”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针的指导下,通过构建“普通体育课+两年专项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重组“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搭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分析大... 通过对当前高校公体课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五有”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针的指导下,通过构建“普通体育课+两年专项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重组“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搭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分析大数据平台、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建立“学生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岗位”评价机制,探索基于“健康知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一体化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体系的建立,并提出公体课选修制度和成绩评价体系具体实施方案。以期通过改革,健全评价机制,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1项专项运动技能,培养大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 教学体系 大学生体质健康 终身锻炼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邸袁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0期50-53,共4页
该文探索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教学模式。针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理念滞后、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结合OBE理念与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明确教学... 该文探索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教学模式。针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理念滞后、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结合OBE理念与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了政策引导、教师培训、技术支持和环境营造等实施策略的重要性,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高校公共体育课 混合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8
作者 王菁 熊少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34期131-134,共4页
该文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观测点,建立了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应用、综合素质2个一级指标,接受力、理... 该文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观测点,建立了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应用、综合素质2个一级指标,接受力、理解力、思辨力、应变力、运动力、沟通力、合作力、实践力、协作力和意志力10个二级指标,以及55个微观层面指标组成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发掘思政元素,健全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分类定标评价指标;坚持思政教育引领,评价目标回归于人;强化育人效果评价,完善工作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 课程思政 评价指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