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分类统筹管理模式的路径实现——面向南京市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1
作者 李凤景 李媛 +1 位作者 郭安琪 袁曦临 《新世纪图书馆》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遍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管理权职不明确、服务标准不统一、资源配置不恰当和人员素质参差不一等问题。论文聚焦南京市江宁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开展大规模...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遍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管理权职不明确、服务标准不统一、资源配置不恰当和人员素质参差不一等问题。论文聚焦南京市江宁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开展大规模实地调研,从组织架构、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业务管理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借鉴科斯的产权理论,厘清总分馆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产权归属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关系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分馆形态及其运营特点,将总分馆模式划分为垂直管理型、业务指导型、合作共建型三种,明确三种合作类型模式的要素特征,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提供新的建设思路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 分类统筹管理模式 产权理论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下载PDF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理论新担当与现代化新使命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武进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年第4期47-60,共14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在《文化产业促进法》等其他文化基础法尚未出台、文化法律体系尚不成熟的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应当切实担负起支撑文化法律体系建设,承托文化法学理论研究,促进文化强国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在《文化产业促进法》等其他文化基础法尚未出台、文化法律体系尚不成熟的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应当切实担负起支撑文化法律体系建设,承托文化法学理论研究,促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在理论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担负着诠释文化法之基本属性,厘清文化法学之建构逻辑的任务。廓清《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蕴含的缘起于行政法底色的文化基础法属性,以及承托的有限政府有为市场有力社会建设、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保障、文化治理新秩序营造等理论逻辑,是加强新时代文化法学理论研究的内在需求。在现实层面,因应我国公共文化现代化,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深入实施及发展完善,从而推动公共文化管理现代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扩大公共文化双重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落实时代使命,从文本走向实践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文化 文化法学 理论担当 现代化使命
下载PDF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宗何婵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梳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的变迁历程,有利于应对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挑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经历了1978年研究起步、新世纪文化权利觉醒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等3个重要时期,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制... 梳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的变迁历程,有利于应对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挑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经历了1978年研究起步、新世纪文化权利觉醒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等3个重要时期,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未来应在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健全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文化制度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法治保障机制研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路 李楠 孙掌印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0,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基础性法律,实现了国家文化立法层面的突破。"保障法"强调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责任,凸显"以人民为导向"的公共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基础性法律,实现了国家文化立法层面的突破。"保障法"强调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责任,凸显"以人民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对构建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对"保障法"的立法背景、意义、核心条文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法律实施环境、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完善文化服务标准、规范契约服务模式、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等思考,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法治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分析与思考
下载PDF
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精神——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解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程焕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共9页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有关国家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责任的条款逐一分析,认为该法是一部规定国家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责任的法律,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规划、预算和标准是国家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关...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有关国家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责任的条款逐一分析,认为该法是一部规定国家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责任的法律,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规划、预算和标准是国家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国家责任 政府责任 公共图书馆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与细化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国新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9,共11页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面落地并逐步完善,是"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形成了上下衔接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向社会公布服务项目、支付类别、服务对象、质量标准、支出责任、...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面落地并逐步完善,是"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形成了上下衔接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向社会公布服务项目、支付类别、服务对象、质量标准、支出责任、牵头负责单位等具体内容,是深化此项制度的主要要求。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制度,应进一步扩大免费开放范围、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建立激励机制。落实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提供制度,亟需有针对性地破解政策障碍。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保护制度,首先要细化法律的原则规定,其次要加强执法主体和相关部门、社会监督主体之间的有效协作。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需要解决公共文化机构作为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的合法性,以及政府购买方式、流程的适配性问题。创新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合格承接主体的培育和资质评价制度,建立支撑社会化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购买经费测算机制,构筑适应社会化运营管理需求的专业人才养成体制。全面落实政府监管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实施细则。年报制度是带有创新性的公共文化机构责任制度,尽快出台年报编制指南、完善年报公开规范、探索年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是需要逐步完善和细化的主要内容。参考文献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免费开放 设施建设 社会化发展
下载PDF
保障与方向——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条款的解读 被引量:29
7
作者 周余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1,共5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条款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针政策。这些条款确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法性,并在参与模式上给出导向性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条款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针政策。这些条款确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法性,并在参与模式上给出导向性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参与主体上,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在供给模式上,鼓励多元服务;在服务类型上,推进政府购买;在参与辅助力量上,规范文化志愿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参与机制的建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学理性补充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洪彬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79,共9页
协同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人民主权、谋求善治和累积社会资本的内在诉求和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现实呼唤。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和推动下的"服务购买""交... 协同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人民主权、谋求善治和累积社会资本的内在诉求和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现实呼唤。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和推动下的"服务购买""交流合作"及"个体供给"三大模式来实现。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基本要求和探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参与的机制路径,必须建构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引导机制、任务分解机制、信息联通机制、衔接保障机制和能力提升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协同参与实现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协同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机制建构
下载PDF
从全面保障到具体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重点内容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陆晓曦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我国公共文化领域首部"基本法",也是文化领域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一部法律。《公共图书馆法》则是从公共图书馆单一领域角度出发,对前者提出的基本原则、制度要求进行专门化和具体化。二法...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我国公共文化领域首部"基本法",也是文化领域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一部法律。《公共图书馆法》则是从公共图书馆单一领域角度出发,对前者提出的基本原则、制度要求进行专门化和具体化。二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关于设施布局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免费开放、社会化发展、考核评价、人才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基本规定,均是面向各类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出的统一要求;《公共图书馆法》中在相关章节逐一回应了这些要求,并根据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功能、特点和规律将要求细化、完善,使条款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公共图书馆法》 性质 关系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基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以“何以文化事业”与“如何文化事业”为中心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鹏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1,9,共7页
文章从基层视角出发,以"政府何以关注文化事业"和"政府将如何兴办文化事业"两大问题为中心,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解读和阐释。第一个问题旨在点明公共文化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型的密切关系,指出管理体制等外... 文章从基层视角出发,以"政府何以关注文化事业"和"政府将如何兴办文化事业"两大问题为中心,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解读和阐释。第一个问题旨在点明公共文化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型的密切关系,指出管理体制等外部性问题在未来有较大几率随着国家基层改革的开展得到真正的解决,这一政策倾向有望大大提升基层管理者兴办文化事业的决心。第二个问题则具体叙述该法律文本提供的文化事业发展思路包括:(1)明确责任;(2)统合资源;(3)调动各方参与,灵活对接文化产业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该法律实施语境下,可供基层管理者参考的具体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文化事业 基层视角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老少边贫地区条款的解读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云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6,共5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强调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为促进公共文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解析有关老少边贫等特殊地区的条文,以促进理解该法对特殊地区的基本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强调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为促进公共文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解析有关老少边贫等特殊地区的条文,以促进理解该法对特殊地区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老少边贫地区 区域协调发展 贫困地区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公共图书馆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柯平 胡娟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2018年第3期3-9,共7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已分别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11月颁布,前者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基本法对公共图书馆法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和引领。两者在结构、内容上有诸多相似与不同。文章从两部法律的立法背景、立法过程、基础结构...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已分别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11月颁布,前者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基本法对公共图书馆法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和引领。两者在结构、内容上有诸多相似与不同。文章从两部法律的立法背景、立法过程、基础结构、内容构成、实践意义上对两部法律对比研究,深入理解两部法律的异同点,旨在促进两部文化法律的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文化事业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规范与文化哲学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晶莹 李岩松 《图书馆研究》 2018年第5期14-20,共7页
从规范形态上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文化立法空白,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层级较低的现状,使得社会文化权益及其实现更有法律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也明确了政府组织文化服务活动的法律义务属性,这... 从规范形态上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文化立法空白,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层级较低的现状,使得社会文化权益及其实现更有法律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也明确了政府组织文化服务活动的法律义务属性,这必将使得我国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从文化哲学角度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的文化自觉的法律保障,也是推动社会文化自觉的一种制度实践,而这种自觉又是民族现代复兴的基本标志,所以该法不仅实现了多元文化现实中的一种公共文化属性的自我主体性反思,而且确立了中国文化复兴的一种公共性制度规范的实践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法治规范 文化反思 民族复兴
下载PDF
建成广厦千万间 公众共享俱欢颜——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文化设施条款的解读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5,共4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条款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文章梳理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演变,分析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条款的内容,探讨其体系化、多元化和普及化等特征。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公共文化设施 体系化
下载PDF
首要目标与关键问题——关于中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讨论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玉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5,共6页
文章在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几个关键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陕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讨论中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首先要实现地方基本公共... 文章在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几个关键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陕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讨论中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首先要实现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目标;欠发达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建设目标,需要着重解决三大问题:县(区)公共文化设施需要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需要理顺管理体制,村(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需要按标准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 中西部地区 欠发达地区 公共文化公共图书馆 文化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视域下对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澍宇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确保公益目标实现、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基本目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目标,探讨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确保公益目标实现、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基本目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目标,探讨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公共图书馆 法人治理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公共图书馆法》视野下的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 被引量:2
17
作者 甄利华 李德胜 《图书情报导刊》 2018年第5期5-10,共6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初步构建起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基本制度体系,《公共图书馆法》从公共图书馆的设立、运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构建,这两部法律完善了我国公共文化领域的法律体系,促进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 法制建设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政府对公民文化权利之责任研究
18
作者 朱国萍 杨学锋 《图书馆研究》 2022年第3期20-25,共6页
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政府对公民文化权利的责任:政府与公民文化权利的逻辑关系、政府在公民文化权利保障中的责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面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和体现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政府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理念、价值及其可能限度--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再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晶莹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第2期5-11,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作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制度指引,对于新时代公共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文化哲学视角对其进行解构性分析,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该法法律中所蕴含的文化建设意蕴,是深入破解该法现实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作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制度指引,对于新时代公共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文化哲学视角对其进行解构性分析,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该法法律中所蕴含的文化建设意蕴,是深入破解该法现实功能的重要视角。该法通过型塑公共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形态,确立了现代中国公共文化的生存方式。其现代性文化服务的建设诉求,既是现代公共文化多元性供给的要求,同时也是治理及服务、公益及公平、共享及共进等理念的集中体现。该法将这些精神维度的内容融贯在法律制度之中,为文化的创新发展以及文化整合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撑。在未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从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精神价值定位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角度,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文化精神的综合性解读,还将会不断得以深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文化哲学 价值理念 实践方略
下载PDF
践行法律要求 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及对四线以下地市图书馆的启示
20
作者 许慧怡 《黑河学刊》 2018年第1期174-176,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公益、均等、便利、保护弱势群体等要求。四线及以下地市图书馆坐落于经济文化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在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当地公众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公益、均等、便利、保护弱势群体等要求。四线及以下地市图书馆坐落于经济文化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在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当地公众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任重而道远。四线及以下地市图书馆应当克服传统工作方式中"被动"的倾向,更主动地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社会公众、弱势群体对接,优化自身资源与管理体制,将本法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公共文化服务 图书馆 四线及以下地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