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5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跨境代孕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
1
作者 马志强 张慧玉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一国对跨境代孕的法律态度体现的是本国或者本民族所维护的公共利益和价值追求,因此跨境代孕问题的处理实际是公共秩序在法律多元化环境下的正确适用。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因在跨境代孕中存在适用范围模糊、适用标准不一等问题,在司法实... 一国对跨境代孕的法律态度体现的是本国或者本民族所维护的公共利益和价值追求,因此跨境代孕问题的处理实际是公共秩序在法律多元化环境下的正确适用。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因在跨境代孕中存在适用范围模糊、适用标准不一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常有被“滥用”的情况,严重损害了代孕儿童权益。为回应国际社会对公共秩序保留限制性适用的强烈要求,各国应将保护儿童权益作为处理代孕儿童相关事务的出发点,通过明确公共秩序的效力适用范围、统一其适用标准及深化对其谨慎适用的司法实践,以达至儿童权益与公共秩序间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代孕 公共秩序保留 限制路径 儿童权益保护
下载PDF
早期中国公共秩序之建构
2
作者 曹胜高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早期中国在自然、生产、行政、生活和社会领域内持续建构公共秩序,并确立了秩序运行的道德原则,将之强化为道德认同,作为衡量社会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礼乐制度,将道德认同作为内在要求,形成了既能别异又能合同... 早期中国在自然、生产、行政、生活和社会领域内持续建构公共秩序,并确立了秩序运行的道德原则,将之强化为道德认同,作为衡量社会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礼乐制度,将道德认同作为内在要求,形成了既能别异又能合同的秩序形态,使之担负价值判断的职能,不断促成公共秩序的运行。两汉将孟子所总结的四端拓展为仁、义、礼、智、信五伦,依托天地自然秩序建构起人伦秩序的运行模式,阐释了公共伦理的基本逻辑,建构了公共秩序的评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秩序建构 道德认同 礼乐制度 公共秩序
下载PDF
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造境人”——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教学为例
3
作者 宋月红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18期14-17,共4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不仅是教师所创设情境的享用者,更是情境的创设者,成为“造境人”,从而让情境不断形成、丰富、优化。教师应追求情境创设的亲切、活跃、深刻、有效,尽力达成情境创设的理想境界,使学生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不仅是教师所创设情境的享用者,更是情境的创设者,成为“造境人”,从而让情境不断形成、丰富、优化。教师应追求情境创设的亲切、活跃、深刻、有效,尽力达成情境创设的理想境界,使学生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这样教学,能使学生通过情境学习进入“忘我之境”,进而崇尚“崇高”、向往“崇高”,他们的道德生命方能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情境创设 造境人 公共秩序
下载PDF
再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问题──兼谈澳门国际私法的有关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
4
作者 黄进 郭华成 《河北法学》 1998年第2期15-20,共6页
关键词 国内公共秩序 国际公共秩序 澳门国际私法 外国法的适用 公共秩序保留 冲突规范 基本原则 理论与实践 涉外民事关系 内国法
下载PDF
网络空间犯罪中的公共秩序法益研究——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独立性切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明鲁 皮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32-144,共13页
网络空间作为犯罪场域滋生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代表的妨害信息网络公共秩序的犯罪,这类网络空间犯罪所保护的法益是信息网络公共秩序。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与现实空间需要维护公共秩序一样,网络空间也存在公共秩序价值。信... 网络空间作为犯罪场域滋生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代表的妨害信息网络公共秩序的犯罪,这类网络空间犯罪所保护的法益是信息网络公共秩序。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与现实空间需要维护公共秩序一样,网络空间也存在公共秩序价值。信息网络公共秩序法益具有相对于现实空间公共秩序法益的独立性,不应以扰乱现实空间中的公共秩序作为认定行为构成妨害信息网络公共秩序犯罪的标准。《刑法修正案(九)》将一些具有预备、未遂、帮助性质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这类妨害信息网络公共秩序犯罪是对于现实空间公共秩序法益的前置化保护。为了防止公共秩序法益的不当扩张对个人法益造成损害,应当明确妨害信息网络公共秩序犯罪的认定标准,界定信息网络公共秩序法益的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妨害信息网络公共秩序犯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公共场所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新探
6
作者 刘淑勤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8-63,共6页
随着各国民商事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国际私法的各项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拟对该制度作一番探讨,简述当今国际私法发展趋势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影响,... 随着各国民商事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国际私法的各项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拟对该制度作一番探讨,简述当今国际私法发展趋势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国际公共秩序的引入,并对我国的立法作简单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保留 国际私法 国际公共秩序
下载PDF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萍 马慧珠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46,共3页
随着跨国民商事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国际私法各项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秩序保留是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对该制度在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上的运用作简要评述,并以当今国际私法发展趋势对我国公... 随着跨国民商事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国际私法各项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秩序保留是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对该制度在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上的运用作简要评述,并以当今国际私法发展趋势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影响为基础提出立法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国际惯例 国际公共秩序 中国 立法 司法 国际私法
下载PDF
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伟波 王平 《行政与法》 2004年第8期113-115,共3页
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相当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不能根本解决。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国际私法基本精神的走向。文章将从国际私法基本精神从“主权优位”到“平位协调”的转换方面,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相当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不能根本解决。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国际私法基本精神的走向。文章将从国际私法基本精神从“主权优位”到“平位协调”的转换方面,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方向加以定位,从而提出了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在立法实践中加以限制和改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 主权优位 平位协调 国际公共秩序
下载PDF
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五条 被引量:2
9
作者 萨楚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对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我国一贯持肯定的态度。我国的相关立法已较为完善,在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与世界各国对此制度的规定存在着一定异同。我国新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五条对该制度进... 对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我国一贯持肯定的态度。我国的相关立法已较为完善,在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与世界各国对此制度的规定存在着一定异同。我国新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五条对该制度进一步完善。本文讨论了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与各国立法实践之异同,并对该条规定做出了评论,提出了我国对该制度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 区际法律冲突 公共秩序 限制适用
下载PDF
论国际私法中公共秩序涵义的模糊性
10
作者 戴小冬 贾国坤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期65-66,71,共3页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被形象的视为是外国法律适用中的"安全阀",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逐渐认可,但由于公共秩序涵义弹性太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私法自治的勃兴,由这一制度涵义的模糊...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被形象的视为是外国法律适用中的"安全阀",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逐渐认可,但由于公共秩序涵义弹性太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私法自治的勃兴,由这一制度涵义的模糊性所引发的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公共秩序涵义模糊的主要原因是公共秩序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法律中的涵义都不尽相同,另外,法律的滞后性以及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细化国家利益和道德基本原则的限度,并在立法上明确该制度的适用条件,在程序法中添加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适用程序的相关制度,以此来提高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涵义的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公共秩序 模糊性 清晰度
下载PDF
浅谈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11
作者 潘晨子 罗小刚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4期155-155,共1页
公共秩序保留(reservation of public order),在英美法中称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法语中称公共秩序(orderpublic),而在德语中称保留条款(vorb ehaltsk lause)。[1]据目前学界通说,将其定义为是指一国法院依其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 公共秩序保留(reservation of public order),在英美法中称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法语中称公共秩序(orderpublic),而在德语中称保留条款(vorb ehaltsk lause)。[1]据目前学界通说,将其定义为是指一国法院依其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因其适用会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排除使用的一种保留制度。作为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国际私法中的重要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对外国法的适用问题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现状并由此对我国相关法律的改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 公共秩序 法律现状 存在问题 健全与完善
下载PDF
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立法实践
12
作者 李元洪 《研究生法学》 2006年第4期134-141,共8页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公共秩序保留条款 国际私法立法 冲突法 国际公共秩序
下载PDF
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13
作者 李万业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年第16期144-144,147,共2页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最古老的原则之一,它是排除和限制外国法律适用的一种制度。现代各国的国际私法都采用这一制度,以维护本国的法律稳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直持肯定的态度,虽然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最古老的原则之一,它是排除和限制外国法律适用的一种制度。现代各国的国际私法都采用这一制度,以维护本国的法律稳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直持肯定的态度,虽然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已经制订并且运用于司法实践,但是该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 公共秩序 法律冲突 制度
下载PDF
“双层社会”与“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标准 被引量:61
14
作者 于志刚 郭旨龙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44,共11页
"网络空间"中"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判断标准,应当以"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同时存在的"双层社会"为背景,避免判断标准和判断视角的错位。应当深入分析网络空间中"公共场所秩序&... "网络空间"中"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判断标准,应当以"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同时存在的"双层社会"为背景,避免判断标准和判断视角的错位。应当深入分析网络空间中"公共场所秩序"的双重维度和妨害信息秩序行为的过程链条,建立网络空间中"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的双层犯罪定量标准体系,以此判断秩序混乱的程度是否"严重"。保障真实信息获取、传播的自由和效率属于网络空间中的公共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双层社会 公共秩序 信息秩序 寻衅滋事
下载PDF
“公益创投”在混合社区中重构公共秩序的逻辑——以苏南地区J社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云 李兰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中国传统村落公共秩序的形构有着"内生性"与"自然性"的特征。在撤"村"建"居"过渡为安置房小区,以及与商品房小区混居结合为混合社区的过程中,因居住空间的改变、居民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社区治... 中国传统村落公共秩序的形构有着"内生性"与"自然性"的特征。在撤"村"建"居"过渡为安置房小区,以及与商品房小区混居结合为混合社区的过程中,因居住空间的改变、居民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社区治理的转型等原因,出现了一系列公共秩序断裂问题。在新建混合社区中,通过"公益创投"活动的嵌入,可以激活基层自治能力,从而建构新型熟人关系网络,确立新的社会公约,培养居民适应居住空间转型的行为习惯,最终重构混合社区中的社会关系、公共精神、空间秩序、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公共秩序。同时,通过孵化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可以提升政府对居民的服务质量,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社区 公益创投 公共秩序
下载PDF
奥林匹克运动与公共秩序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俊生 尹文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共2页
本文从社会结构的公共秩序入手 ,来揭示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意义。提出 :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蕴含了公共秩序的社会正义的基本原则 ;②奥林匹克运动竞赛体现了伏胜劣汰的公平竞争精神 ,这是驱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力量 ,也是社会契约的公共秩... 本文从社会结构的公共秩序入手 ,来揭示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意义。提出 :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蕴含了公共秩序的社会正义的基本原则 ;②奥林匹克运动竞赛体现了伏胜劣汰的公平竞争精神 ,这是驱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力量 ,也是社会契约的公共秩序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公共秩序 正义原则 竞争精神
下载PDF
论多元法律体系之公共秩序政策对国际私法的规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屈广清 李冠群 关健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7-196,共10页
国际私法的发展轨迹,主要是围绕各国私法与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之对立和统一的轴心波动。国际私法实体规范的范围,包括各国私法、各国专用涉外实体法、"直接适用的法"和国际民商事统一实体法。国际私法冲突的产生、国... 国际私法的发展轨迹,主要是围绕各国私法与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之对立和统一的轴心波动。国际私法实体规范的范围,包括各国私法、各国专用涉外实体法、"直接适用的法"和国际民商事统一实体法。国际私法冲突的产生、国际私法实体规范的性质以及国际私法的性质均是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矛盾作用下的结果。厘清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对国际私法之规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法律体系 公共秩序政策 国际私法冲突 实体规范
下载PDF
再论“直接适用的法”与公共秩序保留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楠 谢子文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直接适用的法是国际私法中一项新的制度。学者们对于它与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两者的界定开始,分别将直接适用的法与直接的公共秩序和间接的公共秩序进行比较,分析直接适用的法与公共秩序的联系,可以看出... 直接适用的法是国际私法中一项新的制度。学者们对于它与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两者的界定开始,分别将直接适用的法与直接的公共秩序和间接的公共秩序进行比较,分析直接适用的法与公共秩序的联系,可以看出,虽然直接适用的法与传统的公共秩序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仍有别于传统的公共秩序,因其特殊的制度价值,而独立于公共秩序制度发挥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适用的法 直接的公共秩序 间接的公共秩序
下载PDF
论区际冲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吕国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61-65,共5页
关于区际冲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理论上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否定论、同一论、区别论。同时,各复合法域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也不尽一致.有些国家拒绝公共秩序保留在其区际冲突法领域适用,有些国家则对该制度持肯定态度... 关于区际冲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理论上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否定论、同一论、区别论。同时,各复合法域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也不尽一致.有些国家拒绝公共秩序保留在其区际冲突法领域适用,有些国家则对该制度持肯定态度。在我国,随着香港的回归,区际法律冲突必将大量出现,区际冲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笔者认为,我国区际冲突法既要留公共秩序制度,另一方面,又应采取多种措施来限制其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冲突法 公共秩序保留 否定论 同一论 区别论
下载PDF
论国际体育仲裁司法审查中的实体性公共秩序 被引量:10
20
作者 熊瑛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5-93,共9页
当事人不服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的体育仲裁裁决,只能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瑞士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实践表明,获得法院支持的实体性公共秩序的上诉理由,必须是在瑞士得到广泛认可的重大法律原则,兴奋剂禁赛处罚不会违反经济... 当事人不服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的体育仲裁裁决,只能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瑞士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实践表明,获得法院支持的实体性公共秩序的上诉理由,必须是在瑞士得到广泛认可的重大法律原则,兴奋剂禁赛处罚不会违反经济自由原则。当事人在庭审时需引用特定法条和先例,并举证说明具体案件违反公共秩序的方式,才可能推翻既判裁决。体育纪律处罚争议是上诉的主要类型,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在进行司法审查时,应考虑处罚是否存在一般替代措施,是否符合比例原则,运动员和体育组织间是否存在不平等地位,以及体育价值博弈关系等因素,才能做出裁决违反实体性公共秩序与否的判断。中国应尽快建立独立体育仲裁机制,人民法院对体育仲裁裁决应坚持有限审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仲裁 实体性公共秩序 体育纪律处罚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