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弘扬公益精神 展现体彩风采——记许昌市长葛彩票公益爱心团
1
作者 张野 《少林与太极》 2024年第3期79-80,共2页
2019年,体彩销售员李建民与体彩代销者郭运涛作为长葛体彩代销者代表,参与了“公益体彩快乐操场”长葛市董村镇白庄小学的捐赠仪式。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在操场上欢快的身影,李建民对体育彩票公益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每次提起,李建民都说... 2019年,体彩销售员李建民与体彩代销者郭运涛作为长葛体彩代销者代表,参与了“公益体彩快乐操场”长葛市董村镇白庄小学的捐赠仪式。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在操场上欢快的身影,李建民对体育彩票公益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每次提起,李建民都说:“非常自豪,这里面也有我的贡献”。2021年,李建民看到朋友圈里有外地彩票代销者自发参加公益活动,受到启发,便与体彩代销者郭运涛、马飞、孔志宏一起,组建了长葛彩票公益爱心团。李建民告诉记者,河南体彩许昌分中心代销者圈子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氛围很温暖,充满正能量。许多体彩代销者知道后,纷纷要求加入爱心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彩 公益精神 李建民 体育彩票 爱心 长葛 公益活动
下载PDF
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探析
2
作者 翁亮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公益精神是一种与关怀和利他意识有关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文章从公益精神的理念认知、主体关系和培育路径三方面切入,发现公益精神的理念认知主要受时代发展、文化传承等影响而不断被丰富与传播;公益精神需要激励机制和价... 公益精神是一种与关怀和利他意识有关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文章从公益精神的理念认知、主体关系和培育路径三方面切入,发现公益精神的理念认知主要受时代发展、文化传承等影响而不断被丰富与传播;公益精神需要激励机制和价值导向帮助主体实现利己主义向利他主义的转变。因此,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的本质是重视与不同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即处理好个体、家庭、学校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个体内驱动力,形成外部公益教育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协同 理念认知 主体关系 培育路径
下载PDF
公益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分析
3
作者 周宁宁 谭燕 何玉连 《鹿城学刊》 2023年第1期74-77,96,共5页
公益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关怀和德性品质,是一种公共社会精神,通过将公益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掌握”。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公益精神,就是要把公益精神所蕴含的关怀、友爱、同情理念通过劳动教育的形式,促使... 公益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关怀和德性品质,是一种公共社会精神,通过将公益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掌握”。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公益精神,就是要把公益精神所蕴含的关怀、友爱、同情理念通过劳动教育的形式,促使高职学生入脑、入心并入行。公益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劳动教育中德性培育的理论三个理论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高职学生 劳动教育 劳动者
下载PDF
弘扬大学生公益精神 促进共同富裕建设
4
作者 金小苗 《浙江经济》 2023年第2期76-77,共2页
大学生作为当下青年群体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未来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和公益文化的主要发展者,对其进行公益精神的培育对促进共同富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 大学生作为当下青年群体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未来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和公益文化的主要发展者,对其进行公益精神的培育对促进共同富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一论断充分展示了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慈善事业 公益文化 公益精神 第三次分配 志愿服务 共同富裕 青年群体 公益事业
下载PDF
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路径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峥 罗成翼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1,51,共4页
培育当代青年公益精神,提高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深入解读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增强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首要前提;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公益精神与当代青年思想政治... 培育当代青年公益精神,提高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深入解读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增强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首要前提;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公益精神与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探寻到适合当代青年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基本要求;构建公益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进头脑"的新型方法体系并予以实施,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青年 公益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公益精神概念辨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卓高生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0年第1期87-91,共5页
公益主体以非政府的形式进行的,具有非营利性、非强制性、救助性和社会性的一切公益活动,是社会公意的一种良性反馈、积极作为和达成。公益不仅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更蕴涵可贵的精神气质和人文精神,表达和传承着最荣耀的公益精神。公益精... 公益主体以非政府的形式进行的,具有非营利性、非强制性、救助性和社会性的一切公益活动,是社会公意的一种良性反馈、积极作为和达成。公益不仅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更蕴涵可贵的精神气质和人文精神,表达和传承着最荣耀的公益精神。公益精神就是,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而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的行为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它内涵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团结互助意识、参与精神和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 公益精神 公共关怀 内涵
下载PDF
现代社会公益精神的价值及本质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卓高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1,共4页
公益精神是当代伦理精神拓展的时代体现,是公益主体自我内在发展的吁求,具含对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意蕴,它有助于公益主体获得内在驱动力量、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化和提升个体生活品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公益精神在其特征上表... 公益精神是当代伦理精神拓展的时代体现,是公益主体自我内在发展的吁求,具含对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意蕴,它有助于公益主体获得内在驱动力量、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化和提升个体生活品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公益精神在其特征上表现出一般性的时代特征和制度层面的特性。因此,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公益精神的培育必须同中国社会进步和公益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坚持普适性、超越性与实践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市场经济 个体价值 本质特征 培育原则
下载PDF
公益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6
8
作者 韦朋余 周毅之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7,共3页
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一个社会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以公益精神为指导,妥善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妥善处理好政府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二要充分协调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 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一个社会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以公益精神为指导,妥善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妥善处理好政府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二要充分协调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公民与国家的和谐互动;三要妥善解决企业自身利益与市场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企业与市场的和谐互动;四要协调解决非营利组织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和谐社会 利益
下载PDF
公益精神与商业利益博弈下的企业公益广告 被引量:6
9
作者 邬盛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2-147,共6页
企业公益广告是企业塑造良好社会形象、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平台,但目前企业公益广告的商业化倾向违背了公益精神,主客观上又降低了其社会公益传播效力,其中企业商业利益和公益精神博弈的本质是广告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统一。商业... 企业公益广告是企业塑造良好社会形象、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平台,但目前企业公益广告的商业化倾向违背了公益精神,主客观上又降低了其社会公益传播效力,其中企业商业利益和公益精神博弈的本质是广告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统一。商业化倾向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企业公益意识成熟程度以及政府和社会的规制力量等诸多因素促使我们思考我国企业公益广告的当下路径,期待更多企业以更多样化的方式自觉参与到公益传播中来,最终实现传播纯粹公益精神之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商业化 企业公益广告
下载PDF
社会转型境遇下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珺 孙其昂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3,共3页
当今社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频发。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思想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他们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各种思潮和社会情绪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个体意识突出、集体意识淡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萎缩;负面... 当今社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频发。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思想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他们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各种思潮和社会情绪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个体意识突出、集体意识淡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萎缩;负面情绪蔓延,正面能量欠缺"等现状,给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提出挑战。为此,需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搭建多样化的公益活动平台和营造良好的校园公益文化氛围,让大学生逐步接受、认同和传播公益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公益精神 培养路径
下载PDF
现代西方社会公益精神理论溯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卓高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9-192,共4页
在慈善文化由传统的仁爱观、伦理观向现代以责任意识、人权意识等为特征的现代公益文明转换过程中,社会正义理论、社群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等理论对现代西方公益事业发展和公益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直接影响,并使现代公益观在观念形... 在慈善文化由传统的仁爱观、伦理观向现代以责任意识、人权意识等为特征的现代公益文明转换过程中,社会正义理论、社群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等理论对现代西方公益事业发展和公益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直接影响,并使现代公益观在观念形态、组织层面、行动主体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慈善,倡导树立和养育基于责任的公民利他自觉的公益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社会 公益精神 公益事业
下载PDF
高校公益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正平 《未来与发展》 2015年第3期62-65,共4页
公益精神是一种体现人类文化和社会存在的精神形式,高校是公益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高校公益精神培育应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主导思想"、"回归生活实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三大培育原则,在... 公益精神是一种体现人类文化和社会存在的精神形式,高校是公益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高校公益精神培育应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主导思想"、"回归生活实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三大培育原则,在此基础上依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堂、拓展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设"服务社会"的实践课程等维度来构建公益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高校 有效模式
下载PDF
多维审视公益精神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正平 《未来与发展》 2012年第9期53-56,共4页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或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表现出的慈善意识,是个人情感与良知的真实反映,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生命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公益精神的价值蕴涵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社会...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或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表现出的慈善意识,是个人情感与良知的真实反映,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生命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公益精神的价值蕴涵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两个维度。在公益精神动力驱动下,公益行动者在所参与的公益活动和团队中实现自身的意义价值和理想目标,获得自身德性的提高和自我的全面发展,并实现互助互济。公益行动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在社会救助、社会志愿活动中自愿捐钱捐物捐时间所表现的公民意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文明发展。而作为社会重要公民角色的企业,在承担社会的公益活动时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意识,都成为公益精神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价值 德性 公民 责任
下载PDF
公益精神形成规律简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刚 王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公益精神既是对一定社会群体的关怀,也表达着人类对社会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的关注与作为。公共性认知是公益精神形成的起点,公益参与实践是公益精神形成的基础,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多种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公益精神的形成需要良好的... 公益精神既是对一定社会群体的关怀,也表达着人类对社会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的关注与作为。公共性认知是公益精神形成的起点,公益参与实践是公益精神形成的基础,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多种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公益精神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形成 特征 规律
下载PDF
略论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德育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振中 罗成翼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11期24-26,共3页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大学生认识社会、道德养成、成长成才和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五条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途径: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公益实践;营造环境氛围;建立激励表...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大学生认识社会、道德养成、成长成才和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五条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途径: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公益实践;营造环境氛围;建立激励表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公益精神 培育
下载PDF
刍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婷婷 罗国斌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4年第3期128-128,116,共2页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想意识、培育机制、内容体系、培育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提高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公益精神 培育过程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以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虹言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志愿服务是培养大学生公益精神重要载体。应针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发挥大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育保障机制,优化培育内容与形式,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公益精神培育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公益精神 培育
下载PDF
高职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路径研究——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丹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8-29,共2页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对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推动和引导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职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思考,从课程途径、教学途径、文化途径、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全...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对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推动和引导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职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思考,从课程途径、教学途径、文化途径、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公益精神 培养路径
下载PDF
论高校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金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4期58-61,共4页
具有公益精神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诉求,培养大学生公益精神是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氛围、制度环境和管理策略。为此,可以采取设置公益教育课程、改进公益课堂教学、营... 具有公益精神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诉求,培养大学生公益精神是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氛围、制度环境和管理策略。为此,可以采取设置公益教育课程、改进公益课堂教学、营造校园公益文化环境和开展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等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公益精神 公益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出版业的公益精神与社会使命
20
作者 程素琴 郑志亮 周晓萌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8,共3页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技术加速更新迭代,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前进的今天,中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突破产业困局,寻找全媒体出版之中国模式;如何重寻公益理想与社会担当之魂,以支撑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成为中国...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技术加速更新迭代,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前进的今天,中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突破产业困局,寻找全媒体出版之中国模式;如何重寻公益理想与社会担当之魂,以支撑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成为中国出版业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业 公益精神 社会使命 新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