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公英散工艺参数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何若萱 曹亚芹 +7 位作者 王子越 孙阳 沈昊一 张思喆 高爽 童津津 姚华 张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9-59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公英散工艺参数,并对公英散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用Plackett-Burman设计并筛选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3个显著影响公英散提取效... 本试验旨在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公英散工艺参数,并对公英散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用Plackett-Burman设计并筛选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3个显著影响公英散提取效率的因素,然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评价公英散水提物体外抑菌活性,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羟自由基清除法研究公英散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420 W、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65 min、液料比37∶1时,公英散的提取效率最高。公英散水提物对3种奶牛乳房炎临床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E.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9.0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8.00 mg/mL;对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的MIC为4.50 mg/mL,MBC为9.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MIC为2.25 mg/mL,MBC为4.50 mg/mL。此外,当公英散水提物浓度达到1.00 mg/mL时,对羟自由基(78.70%)和DPPH自由基体外清除率(75.63%)良好。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筛选出了公英散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且所得公英散水提物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3种奶牛乳房炎临床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英散 超声波辅助提取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 抑菌
下载PDF
复方加味公英散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的应用
2
作者 秦美慧 田耕 +2 位作者 郭嘉栋 万金隆 陶大勇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治疗奶牛乳房水肿病中药复方加味公英散的安全性,将复方制备成相当于原药材1.0 g/mL的水煎液,选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以40、20、10 g/kg体重的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等...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治疗奶牛乳房水肿病中药复方加味公英散的安全性,将复方制备成相当于原药材1.0 g/mL的水煎液,选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以40、20、10 g/kg体重的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死亡数和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以最大剂量(40 g/kg)、最大灌胃体积(40 mL/kg)灌胃小鼠,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观察小鼠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小鼠均无死亡,无明显毒性反应,无法计算LD50,判属无毒级别,小鼠体重变化、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公英散 奶牛 乳房水肿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复方公英散联合戊酸雌二醇对宫腔黏连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徐凌燕 魏民 彭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公英散联合戊酸雌二醇对宫腔黏连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98例宫腔黏连切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研究组... 目的探讨复方公英散联合戊酸雌二醇对宫腔黏连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98例宫腔黏连切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复方公英散,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效果。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公英散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黏连切除患者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调节血液流变学及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进而增强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黏连 切除术 复方公英散 戊酸雌二醇 效果
下载PDF
公英散加味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试验 被引量:18
4
作者 高纯一 祁永锋 丁营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公英散加味 方药组成 疗效 病例
下载PDF
公英散加味治疗乳牛乳房炎 被引量:9
5
作者 高纯一 祁永锋 丁营兵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乳牛 乳房炎 公英散加味 治疗 病例 疗效
下载PDF
公英散与黄芪对试验性乳房炎家兔血清急性期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华学 张传师 +5 位作者 雍康 唐华侨 杨德英 姚学萍 沈留红 曹随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0-173,共4页
为研究急性期蛋白与乳房炎之间的相关性和传统中药公英散、黄芪的抗乳房炎损伤能力,选取家兔乳房灌注脂多糖(LPS)制作家兔乳房炎模型,随机将家兔分为公英散组、黄芪组、阴性对照组。使用公英散、黄芪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并测定其血清中C... 为研究急性期蛋白与乳房炎之间的相关性和传统中药公英散、黄芪的抗乳房炎损伤能力,选取家兔乳房灌注脂多糖(LPS)制作家兔乳房炎模型,随机将家兔分为公英散组、黄芪组、阴性对照组。使用公英散、黄芪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并测定其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蛋白、血清铜蓝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公英散和黄芪能降低内毒素引起的急性期反应;公英散和黄芪对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乳房炎 公英散 黄芪 急性期蛋白
下载PDF
复方公英散对大鼠宫腔粘连组织IL-8及TNF-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敏 赵大鹏 +1 位作者 吴兴国 王咏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756-757,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公英散对大鼠正常子宫内膜及宫腔粘连内膜组织IL-8及TNF-a表达的影响。方法:刮宫法建立非动情期SD大鼠宫腔粘连模型,PCR法检测大鼠纤维化组织及空白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IL-8和TNF-a的mRNA表达,分析统计学差异;造模7天后... 目的:观察复方公英散对大鼠正常子宫内膜及宫腔粘连内膜组织IL-8及TNF-a表达的影响。方法:刮宫法建立非动情期SD大鼠宫腔粘连模型,PCR法检测大鼠纤维化组织及空白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IL-8和TNF-a的mRNA表达,分析统计学差异;造模7天后,连续给药28天,比较观察治疗组与模型组纤维化内膜组织中IL-8 mRNA,TNF-a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IL-8 mRNA和TNF-a mRNA在大鼠纤维化内膜组织高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内膜组织IL-8mRNA表达下降,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NF-a 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TNF-a在大鼠纤维化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复方公英散可明显降低内膜组织中IL-8、TNF-a表达,对子宫内膜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公英散 大鼠 宫腔粘连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公英散”对奶牛急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及抗奶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祁生旺 董淑清 +1 位作者 秦飞 刘玉成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6期177-178,共2页
采用传统中兽医理论组方,配制中药散剂——公英散,对奶牛产后临床性乳房炎病例进行治疗试验,以氨苄青霉素作为对照组,并做了治疗后抗奶测定。结果显示,中药散剂——公英散,对奶牛产后临床性乳房炎病例治疗效果略高于氨苄青霉素对照组;... 采用传统中兽医理论组方,配制中药散剂——公英散,对奶牛产后临床性乳房炎病例进行治疗试验,以氨苄青霉素作为对照组,并做了治疗后抗奶测定。结果显示,中药散剂——公英散,对奶牛产后临床性乳房炎病例治疗效果略高于氨苄青霉素对照组;治疗中发现使用中药后3d内有20%~40%的病例E-50抗奶测定为阳性,而快抗检测为阴性;而对照组2种方法测定则绝大多数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公英散 抗奶检测
下载PDF
公英散加味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好 被引量:2
9
作者 高纯一 祁永锋 丁营兵 《河北畜牧兽医》 2000年第7期29-29,33,共2页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公英散加味 疗效试验
下载PDF
宫腔镜下切除术联合复方公英散治疗宫腔粘连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风玲 贾淑慧 江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5-27,32,共4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联合复方公英散对宫腔粘连(IUA)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 目的:研究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联合复方公英散对宫腔粘连(IUA)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公英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6.1±1.6mm)高于对照组,IL-4(17.42±3.21ng/ml)、IL-10(20.34±4.87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IL-6(32.12±8.12ng/L)、TNF-α(39.41±5.84ng/L)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半年内妊娠率(38.0%)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联合复方公英散治疗IUA可抑制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善术后月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切除术 复方公英散 炎症因子 月经恢复
下载PDF
“蒲公英散”治疗母猪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莉 王德容 +1 位作者 陈勇 王成 《畜牧市场》 2010年第5期50-52,共3页
母猪阴道炎是常见性和多发性疾病,给猪的生产繁殖造成巨大的影响。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后阴道损伤、病源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动物而引起阴道炎症。母猪阴道炎的治疗需要选择一种毒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疗效确切的防治方法。本... 母猪阴道炎是常见性和多发性疾病,给猪的生产繁殖造成巨大的影响。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后阴道损伤、病源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动物而引起阴道炎症。母猪阴道炎的治疗需要选择一种毒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疗效确切的防治方法。本次试验选择自组中药配方"蒲公英散"对母畜阴道炎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蒲公英散"对母畜阴道炎治愈率为80%,西药组治愈率为20%,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阴道炎 公英散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蒲公英散与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贾丽萍 郝卫芳 《中国奶牛》 2013年第13期28-30,共3页
近几年,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治疗奶牛乳房炎,凸显出了药物残留、耐药性等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进行了蒲公英散与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蒲公英散的... 近几年,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治疗奶牛乳房炎,凸显出了药物残留、耐药性等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进行了蒲公英散与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蒲公英散的治愈率显著高于抗生素,也解决了抗生素治疗的残留、耐药、休药、弃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英散 抗生素 奶牛 乳房炎 治疗
下载PDF
“公英散”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祝海啸 李同光 +1 位作者 赵金鱼 朱秀君 《中国动物保健》 2011年第2期14-17,共4页
笔者于2009年4月11日至8月27日在邯郸市某乳业公司牧场采用三种方法医治了63头患乳房炎的泌乳奶牛,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治疗。方法一:用"公英散"每头500g灌服处理了21头病牛;方法二:对每患病乳室注射氨苄西林钠5g处理21头病牛;... 笔者于2009年4月11日至8月27日在邯郸市某乳业公司牧场采用三种方法医治了63头患乳房炎的泌乳奶牛,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治疗。方法一:用"公英散"每头500g灌服处理了21头病牛;方法二:对每患病乳室注射氨苄西林钠5g处理21头病牛;方法三:对每患病乳室注射头孢噻呋2g处理21头病牛。记录五天后的观察结果,比较各种药物对奶牛乳房炎的治愈情况。通过对治疗效果分析表明,三组处理方法对乳房炎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方法一即使用"公英散"治愈效果较为明显,且为纯中药方剂,在兽医临床上有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英散 乳房炎 奶牛 疗效效果
下载PDF
公英散治疗乳头皲裂3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会敏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2期2177-2177,共1页
目的:观察公英散治疗乳头皲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头皲裂患者30例,均给予公英散外涂治疗。结果:用药后3~7d后痊愈28例,未按医嘱用药2例,断奶后愈合,总有效率为94%。结论:公英散治疗乳头皲裂疗效显著。
关键词 公英散 产后乳头皲裂 外涂
下载PDF
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涛 《中国乳业》 2020年第4期73-75,共3页
奶牛乳房炎作为一种奶牛常见病,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等病原菌或机械性损伤引起的炎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给奶牛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前兽医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但抗生素疗法的长期实... 奶牛乳房炎作为一种奶牛常见病,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等病原菌或机械性损伤引起的炎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给奶牛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前兽医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但抗生素疗法的长期实施可能造成药物残留、病原菌出现耐药性等不良影响。公英散作为我国兽医临床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经典中药方剂,该方剂不仅具有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理作用,而且不易产生抗药性与药物残留。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现状和公英散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机理4个方面探讨了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提供客观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发病机理 公英散 治疗
下载PDF
公英散治疗多发性疖肿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6
作者 费殿云 费士玉 洪淑芹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5年第3期39-39,共1页
多发性疖肿是临床中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治疗方法很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公英散治疗多发性疖肿收到很好的效果.此方法既经济,又简单、疗效快,适用于基层单位推广应用.1 方法:取干蒲公英研细末,用75%酒精调糊状敷局部,然后包扎,每日换... 多发性疖肿是临床中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治疗方法很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公英散治疗多发性疖肿收到很好的效果.此方法既经济,又简单、疗效快,适用于基层单位推广应用.1 方法:取干蒲公英研细末,用75%酒精调糊状敷局部,然后包扎,每日换药一次.对已破溃的创面敷周围,中间留一小洞,以利引流.2 疗效:笔者治疗45例,局部红肿脓未成者30例,破溃脓者15例,均在3—5天肿消痛止,脓血排除而愈.3 体会: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酒精消炎杀菌,促进血流循环,局部降温,二药合用,能加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英散 外敷 疖肿
下载PDF
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瑞影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3年第6期84-84,共1页
目的:对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应用公英散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取80头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阿莫西林钠和公英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1、2个疗程的... 目的:对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应用公英散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取80头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阿莫西林钠和公英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1、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奶牛在治愈率方面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公英散对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来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见效较快而且疗效确切,不会出现抗奶以及弃奶期,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公英散 阿莫西林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药制剂公英散治疗放养鸡白喉型鸡痘用药剂量的临床比较
18
作者 程振华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70-70,共1页
随着农家乐对原汁原味农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发展林下养鸡等生态养殖成为当前禽类养殖的一种高收入低投入的养殖模式,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投入到散养鸡的生产中来。但是,大部分养殖户忽略了疫病的防治,饲养密度不合理,疫苗防疫不全面,白喉型... 随着农家乐对原汁原味农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发展林下养鸡等生态养殖成为当前禽类养殖的一种高收入低投入的养殖模式,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投入到散养鸡的生产中来。但是,大部分养殖户忽略了疫病的防治,饲养密度不合理,疫苗防疫不全面,白喉型鸡痘普遍爆发是近几年散养鸡普遍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痘 养鸡 公英散 饲养密度 禽类养殖 养殖模式 中药制剂 白色假膜 死亡鸡 窒息死亡
下载PDF
三黄公英散加味在外科中的运用
19
作者 袁绍文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5,共1页
疮疡 ,用三黄公英散加味局部外敷 ,疗效显著 ,疗程短 ,见效快 。
关键词 疮疡 三黄公英散 中医药疗法 中药外治
下载PDF
小豆公英散外敷治疗痄腮
20
作者 高维军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3期15-15,共1页
药物及用法:赤小豆、蒲公英等份共研细末,每晚睡前取适量用酸酱水调成糊状,外敷于腮肿处,隔2~4小时于药上渗酸酱水适量,晨起去掉。疗效:笔者自1986年2月~1988年4月共治98例,其中60例经两夜治疗肿痛消失,全身症状消退,其余38例中16例... 药物及用法:赤小豆、蒲公英等份共研细末,每晚睡前取适量用酸酱水调成糊状,外敷于腮肿处,隔2~4小时于药上渗酸酱水适量,晨起去掉。疗效:笔者自1986年2月~1988年4月共治98例,其中60例经两夜治疗肿痛消失,全身症状消退,其余38例中16例因并发睾丸炎配合其他药物治疗,38例均在3~5天内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酱 公英散 腮肿 睾丸炎 水调 细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