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6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盘山地形及相对湿度对微波辐射计反演气温的影响
1
作者 邱玉珺 舒志亮 +2 位作者 陆春松 林彤 党张利 《大气科学》 CSCD 2024年第2期659-670,共12页
利用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的六盘山隆德站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与平凉站探空资料,研究了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TM)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敏感性。首次提出湿度敏感性系数(HSR)和零度漂移度(ZDD)概念,利用这两个参量在不同高度层的分布特征,研究... 利用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的六盘山隆德站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与平凉站探空资料,研究了微波辐射计反演温度(TM)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敏感性。首次提出湿度敏感性系数(HSR)和零度漂移度(ZDD)概念,利用这两个参量在不同高度层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六盘山地形对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非降水天气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大,HSR与1.0的差别越大,ZDD也越大。(2)六盘山地形对大气层的湿度垂直分布影响较大。爬坡气流或抬升气流明显增加了3 km以下气层湿度水平,晴天和阴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分别在山顶以上0.5 km气层和1.0~2.0 km气层达到最大,TM比实际温度最大能偏低2.7℃。(3)地形对气层湿度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空气温度的垂直分布,阴天条件下的大气逆辐射加热使得3 km以下气层平均升温2.3℃,因湿度敏感性产生的温度影响平均达到0.9℃,最高能达到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温度 敏感性 六盘山 地形
下载PDF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译者群体行为研究
2
作者 李正栓 吕欣 《外语研究》 2024年第1期68-73,112,共7页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诗词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涌现出不同的译者群体。然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聚焦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将翻译此词的译者视为同一...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诗词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涌现出不同的译者群体。然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聚焦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将翻译此词的译者视为同一译者群体,从翻译外和翻译内两个层次出发,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同一译者群体的不同译者在两个翻译层次上行为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升这一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以进一步指导和阐释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六盘山 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六盘山花儿理论创新概述
3
作者 郑晓婷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六盘山花儿口头文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北花儿的三大体系之一。研究六盘山花儿口头文学可以促进民族文化团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笔者在对六盘山花儿的理论研究成果... 六盘山花儿口头文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北花儿的三大体系之一。研究六盘山花儿口头文学可以促进民族文化团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笔者在对六盘山花儿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以卜锡文、屈文焜、武宇林等为代表的六盘山花儿研究近年来正在逐渐走向深入,研究成果丰硕,涉及语言文学艺术、音乐学和文化领域。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三位学者对六盘山花儿的历史贡献和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三位学者提出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文学角度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花儿 口头文学 保护传承 理论研究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六盘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来自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4
作者 陈国明 覃焕图 +4 位作者 黄兴富 郭晓玉 高锐 李旭成 张逸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147-1168,共22页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扩展不仅导致欧亚大陆内部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亦对高原周缘的地貌格局及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时代与响应过程一直备受争议,而界定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带隆升时序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之一...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扩展不仅导致欧亚大陆内部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亦对高原周缘的地貌格局及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时代与响应过程一直备受争议,而界定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带隆升时序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围绕青藏高原东北缘,在陇中盆地、六盘山褶皱逆冲带和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地区进行了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测试分析和热史模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分布于136~16 Ma,裂变径迹的长度范围介于11.9~13.3μm;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为258~79 Ma,但多数样品的年龄介于160~99 Ma;热史模拟结果揭示了研究区新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两期隆升和冷却降温事件,即始新世期间(55~30 Ma)和中中新世(17~12 Ma)以来.始新世期间(55~30 Ma)发生的隆升事件可能是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陆陆碰撞远程效应的直接响应,表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初或不久,其应力即已传导至东北缘边界;中中新世(17~12 Ma)以来的隆升剥露冷却事件奠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六盘山 构造演化 低温热年代学 裂变径迹
下载PDF
水文情势变化对宁夏六盘山西麓泥炭地健康状况的影响
5
作者 陆爱国 王鹏 +1 位作者 李蓓 吴宁山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泥炭地是具有较强的固碳作用、污染降解能力、保水、蓄水等生态功能。通过前期工作发现,宁夏六盘山西麓地区沉积形成了多片泥炭地。为了解六盘山西麓泥炭地健康状况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其影响程度,通过现场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等手段,采... 泥炭地是具有较强的固碳作用、污染降解能力、保水、蓄水等生态功能。通过前期工作发现,宁夏六盘山西麓地区沉积形成了多片泥炭地。为了解六盘山西麓泥炭地健康状况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其影响程度,通过现场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等手段,采用分权重赋值、标准差归一化法综合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泥炭湿地的形成过程中,排水对泥炭地的损坏较大,其次为淹水时间和水位深度。提出2个建议:①在泥炭湿地的保护和修复中,要避免各种形式的排水沟形成,保证泥炭地有较好的淹水环境;②要保证泥炭地的淹水时间和有效的水位深度,维持适宜的泥炭地水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泥炭地 湿地保护 宁夏 六盘山西麓
下载PDF
六盘山西缘前庄地区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芳 马杰 +4 位作者 刘博华 王婧 史保胤 张耀玲 谢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9-58,共10页
【目的】六盘山西缘前庄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构造属性有着较为独厚的水汽条件,为了科学地认识前庄地区水资源特征,推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填补六盘山西缘水资源基础资料,对该区进行水化学特征研究。【方法】采集具有类... 【目的】六盘山西缘前庄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构造属性有着较为独厚的水汽条件,为了科学地认识前庄地区水资源特征,推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填补六盘山西缘水资源基础资料,对该区进行水化学特征研究。【方法】采集具有类型代表性的水资源样品,对其离子组分、离子组分空间变化特征、水化学类型及水质进行分析,结合旅游地质资源研究成果,给出其利用开发建议。【结果】结果显示:前庄地区水资源锶含量较高,属于富锶水,大部分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资源整体阳离子浓度呈现Ca^(2+)>Na^(+)>Mg^(2+)>K^(+)关系,阴离子浓度表现为SO_(4)^(2-)>HCO^(-)_(3)>Cl^(-)>CO_(3)^(2-),反映水体为淡水;从空间分布来看,水体的离子质量浓度随着海拔从低到高呈现出增加趋势;水体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型水、混合型水和Cl-Ca型水组成。【结论】结果表明:前庄地区水资源总体水质较好,从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角度建议山泉水做富锶天然矿泉水继续开发,径流水做包装饮用水开发,其余水体资源根据区域旅游地质资源规划及开发程度再进行相应调查研究、规划开发。研究成果可为前庄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整体旅游地质资源统筹规划、六盘山西缘水资源及地质环境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特征 六盘山西缘 旅游地质资源 水化学类型 前庄地区 地下水 水质 矿泉水
下载PDF
联合GPS和InSAR研究海原-六盘山断裂现今的地壳变形特征
7
作者 蒋锋云 季灵运 +1 位作者 朱良玉 刘传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7-400,共24页
海原—六盘山构造区为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历史强震活动频繁,是研究青藏高原NE向扩展的重要窗口和地震孕育过程的理想场所。文中处理了跨海原-六盘山断裂2014—2020年期间2个轨道的时序Sentinel-1A/B SAR数据,获... 海原—六盘山构造区为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历史强震活动频繁,是研究青藏高原NE向扩展的重要窗口和地震孕育过程的理想场所。文中处理了跨海原-六盘山断裂2014—2020年期间2个轨道的时序Sentinel-1A/B SAR数据,获得了该区域InSAR视线向现今的地壳形变场。融合公开发表的近十多年时间尺度的水平GPS地壳运动速度场,获得了研究区高密度地壳水平形变场。对比GPS、水准和InSAR观测结果,以及GPS-InSAR融合的高密度水平形变场,分析讨论了该区域的地壳形变、应变场特征及其与构造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GPS和InSAR观测表明,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在海原断裂南侧至今仍较为明显;2)GPS-InSAR高分辨率水平形变场表明,狭义海原断裂左旋滑动速率的递减主要发生在中东段,而中西段递减并不显著,可能与海原断裂向六盘山断裂之间由左旋走滑向逆冲推覆构造转换有关;3)六盘山断裂中—南段的地壳垂直形变和水平形变场特征均显示,该段断裂可能处于强震孕育的中晚期,根据反演得到的断层运动参数和地震地质资料,估算六盘山断裂中—南段发生强震的最大矩震级约达7.5级;4)研究区应变积累较快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原断裂附近和海原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之间的左旋剪切区,香山-天景山断裂东南段的应变率场和周围相比明显偏小,存在应变不匹配现象,可能与强震孕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六盘山断裂 1920年海原大地震 GPS INSAR 水准
下载PDF
六盘山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本地化模型研究
8
作者 舒志亮 桑建人 +1 位作者 刘士军 林彤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分析天气发展形势的重要参数,而加权平均温度与水汽含量的计算精度直接相关,想要计算出精准的水汽含量,就要建立本地化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基于六盘山地区微波辐射计和平凉探空站2019-2020年的探测资料,通过数值积分...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分析天气发展形势的重要参数,而加权平均温度与水汽含量的计算精度直接相关,想要计算出精准的水汽含量,就要建立本地化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基于六盘山地区微波辐射计和平凉探空站2019-2020年的探测资料,通过数值积分法计算加权平均温度,发现加权平均温度呈现出冬季低、夏季高和受降水影响明显的特征.由于探空站气球的探测高度约为30000 m,而微波辐射计的探测高度固定在10000 m以内,同时受水汽压权重的影响,计算出的加权平均温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分别出现20.0,24.8,23.4 K的差值.通过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基于探空站和微波辐射计资料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对比实测资料,对两种模型及全球通用的Bevis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计算整层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时,基于探空站资料的本地化模型的结果更精确;计算10000 m以内水汽含量时,基于微波辐射计资料的本地化模型更加适用.由于自然界绝大部分的降水是由10000 m以内的水汽转化形成,基于微波辐射计的本地化模型对水汽-降水转换效率的研究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加权平均温度 微波辐射计 Bevis模型
下载PDF
进一步推动我国亚麻籽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第七届国家亚麻籽油及欧米伽-3油脂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年会暨首届地标产品固原胡麻油(六盘山高原亚麻)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9
作者 王瑞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I0036-I0038,共3页
2023年9月9日于宁夏固原市大家好!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固原市,参加“第七届国家亚麻籽油及欧米伽-3油脂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年会”,首先祝贺会议的顺利召开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回顾历史,国家亚麻籽油及欧米伽-3油脂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于201... 2023年9月9日于宁夏固原市大家好!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固原市,参加“第七届国家亚麻籽油及欧米伽-3油脂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年会”,首先祝贺会议的顺利召开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回顾历史,国家亚麻籽油及欧米伽-3油脂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于2015年5月在山西繁峙县成立至今已经8个年头过去了,联盟成立8年来,在挂靠单位——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理事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体理事 亚麻籽油 胡麻油 宁夏固原市 挂靠单位 六盘山 繁峙县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HYSPLIT模型模拟六盘山地区水汽来源以及与降水量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李峰 邱玉珺 《运筹与模糊学》 2023年第3期2303-2314,共12页
本文采用宁夏六盘山地区2020年夏季气象观测资料、同期微波辐射计资料以及NCEP全球同化气象资料,结合后向轨迹HYSPLIT模型、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六盘山夏季降水水汽来源以及降水量与气象要素、降水资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 8月份... 本文采用宁夏六盘山地区2020年夏季气象观测资料、同期微波辐射计资料以及NCEP全球同化气象资料,结合后向轨迹HYSPLIT模型、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六盘山夏季降水水汽来源以及降水量与气象要素、降水资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 8月份比7月份和9月份分别多出20.3%和23.1%的偏南暖湿气流输送,造成六盘山地区8月份降水量分别是7月份和9月份的2.1和4.7倍。2) 7月份水汽输送潜在源主要在陕西西南部地区,对六盘山水汽贡献率较大。3) 降水量与湿度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0.3),与十分风速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较低(0.04)。4) 降水量与降水资源(可降水量、水汽通量、不稳定能量)呈显著相关,回归方程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HYSPLIT 降水量 水汽输送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林坡面土壤含水量的降雨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建周 刘贤德 +2 位作者 田青 于澎涛 王彦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4-604,共11页
在宁夏六盘山外围半干旱区,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林木成活与生长的关键因子,需深入理解森林坡面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量对降雨量的响应差异。本文在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选择一个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坡面,于2021年5—10月利用自动气象站... 在宁夏六盘山外围半干旱区,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林木成活与生长的关键因子,需深入理解森林坡面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量对降雨量的响应差异。本文在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选择一个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坡面,于2021年5—10月利用自动气象站和土壤水分仪连续监测降雨等气象条件和坡面土壤含水量变化,分析土壤含水量的坡位差异及对降雨量级的响应。观测期间总降水量为443.7 mm,虽然接近多年平均值,但夏季干旱严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存在明显的生长季内变化,整体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8月最低(0.112 m^(3)·m^(-3))。(2)土壤含水量存在明显的坡位差异,整体表现为:上坡[(0.191±0.044)m^(3)·m^(-3)]>中坡[(0.158±0.045)m^(3)·m^(-3)]>下坡[(0.146±0.034)m^(3)·m^(-3)],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坡位变化因处于干旱年,主要受植被蒸散耗水量大小的影响,而受坡面汇流影响不大。(3)在同一降雨量级时,因受土壤孔隙度和持水能力、林下草本截持、优先流等的影响差异,中坡的土壤含水量对降雨量增加的响应最敏感,其次是上坡,下坡最不敏感。(4)在本研究区,降雨以<10 mm的小降雨事件为主,7 mm是形成有效降雨的阈值,超过此阈值的降雨才有可能缓解0~20 cm土层土壤干旱和补给该层土壤水分。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半干旱山区森林坡面的土壤含水量大小变化与分布特征,指导确定基于坡面土壤水分的植被承载力和进行林水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六盘山 华北落叶松 土壤含水量 坡位差异 降雨补给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地区马东山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恐龙生活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进礼 李振宏 +5 位作者 马杰 史保胤 谢非 马瑞赟 张奋发 张玉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93,共15页
宁夏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马东山组河湖相沉积物表面保存有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其中的孢粉是研究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对六盘山地区隆德县前庄村白垩系马东山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研究,共鉴定... 宁夏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马东山组河湖相沉积物表面保存有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其中的孢粉是研究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对六盘山地区隆德县前庄村白垩系马东山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研究,共鉴定出孢粉类型41属63种。剖面自下而上分为Bisaccates-Jiaohepollis、Classopollis-Jiaohe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Foraminisporis等3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特征反映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期-Albian期,恐龙足迹化石的建群植被经历了松柏类向掌鳞杉科,再向蕨类植物的转变,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地区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经历了亚热带半湿润气候→亚热带温暖半干旱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变化。这与前人对六盘山地区白垩系马东山组沉积古气候环境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化石 六盘山 马东山组 孢粉 古植被 古气候 宁夏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区地面雨滴谱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思敏 舒志亮 +2 位作者 常倬林 周楠 刘士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3-1214,共12页
利用2020—2021年六盘山区58次降雨过程不同站点的雨滴谱数据,对层状云、对流云、积层混合云三类降雨的微物理参量、雨滴谱平均特征,以及Gamma分布参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站点的各微物理参量以及特征直径均值表现为:对流云&... 利用2020—2021年六盘山区58次降雨过程不同站点的雨滴谱数据,对层状云、对流云、积层混合云三类降雨的微物理参量、雨滴谱平均特征,以及Gamma分布参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站点的各微物理参量以及特征直径均值表现为:对流云>积层混合云>层状云;在层状云和积层混合云中,平均直径Dave、众数直径Dmode表现为山腰大于山顶和山底,随着东、西坡两侧海拔高度的升高,其最大直径Dmax、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雨强R、雷达反射率Z、液态含水量Q逐渐增大;(2)层状云和积层混合云小雨滴对雨强和数浓度的贡献均为最大,对流云小雨滴对数浓度贡献最大,而中等雨滴对雨强的贡献最大;(3)Gamma分布的参数N0(阶距参数)、μ(形状参数)、λ(斜率参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μ-λ拟合曲线的斜率与降水类型密切相关;(4)山顶站点雨滴粒子数浓度Nw较山脚站点有所减小,而平均尺度Dm增大;(5)西北气流型的雨滴谱各特征直径参量及各微物理参量大于东高西低型和平直气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雨滴谱 微物理特征 GAMMA分布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密度时空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14
作者 张紫优 王彦辉 +5 位作者 田奥 刘泽彬 郭建斌 于澎涛 王晓 于艺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5,共14页
【目的】调查分析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密度大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建立考虑立地环境和林分结构等主要因子影响的碳密度模型,为我国西北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人工林碳密度估算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 【目的】调查分析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密度大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建立考虑立地环境和林分结构等主要因子影响的碳密度模型,为我国西北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人工林碳密度估算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工具。【方法】采用样地清查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研究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和林下灌草层碳密度;应用外包线法确定各植被层碳密度对各主要因子(林龄、林分密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和坡向)的响应规律及其函数形式,通过连乘耦合构建反映多因子综合影响的植被碳密度模型,并基于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率定和检验。【结果】1)六盘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密度平均为46.82 t·hm^(-2),其中乔木层占94.92%,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占4.76%和0.32%。2)乔木层碳密度随林龄、林分密度、年均降水量增大先快速增加、超过阈值后缓慢增加并渐趋最大值,相应阈值为林龄30年、林分密度1500株·hm^(-2)、年均降水量525 mm;随年均气温增加先增后减,6℃时达到峰值;随坡向增大(正北为0°,随向两侧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而增大)呈近线性降低。3)林下灌草层碳密度随乔木层碳密度增加近线性减少,随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坡向的变化规律与乔木层相同,相应阈值同样为年均气温6℃、年均降水量525 mm。4)多因子耦合模型可较好估算乔木层和林下灌草层碳密度变化,其R^(2)分别为0.8和0.7。5)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密度随海拔升高先增后降,垂直差异较大,最高分布范围在海拔2200~2400 m之间;受地形和气候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差异,西高东低、南高北低;阴坡植被碳密度高于阳坡,其中乔木层相差约20%,灌草层相差可达1倍。【结论】宁夏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密度平均为46.82 t·hm^(-2),以乔木层为主,受立地环境(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坡向)和林分结构(林龄、林分密度)的多因子综合影响,林下灌草层碳密度受乔木层生物量影响,应用多因子耦合模型可较好解释并预测其时空变化;合理选择造林立地类型和林分密度有利于维持较好的华北落叶松林植被碳密度和层次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植被层 碳密度 耦合模型 宁夏六盘山
下载PDF
六盘山区两类雾物理结构的初步观测研究
15
作者 党张利 穆建华 +2 位作者 闫军 曹宁 常倬林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4-582,共9页
利用2020年在六盘山区观测高山雾获得的隆德、泾源、六盘山气象站地面能见度、温度、相对湿度、风等常规观测资料和微波辐射计温度、相对湿度垂直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六盘山区大范围和仅山顶出现雾时的环流形势和温湿垂直演变特征。结... 利用2020年在六盘山区观测高山雾获得的隆德、泾源、六盘山气象站地面能见度、温度、相对湿度、风等常规观测资料和微波辐射计温度、相对湿度垂直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六盘山区大范围和仅山顶出现雾时的环流形势和温湿垂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六盘山区大范围雾过程和仅山顶雾过程都是受槽前暖湿气流影响,降温增湿导致的,两类雾过程地面相对湿度大于95%,以偏南风为主,隆德和泾源气象站能见度多在200 m以上,六盘山气象站一半以上时间能见度低于200 m。六盘山气象站的雾生消迅速,强浓雾持续时间较长,逆温层厚度增厚早于强浓雾出现的时间,垂直发展深厚,雾发展成熟时逆温层厚度达到1130 m,隆德气象站随着雾发展逆温层厚度也有增厚,但远远小于六盘山气象站,而六盘山气象站逆温强度弱于隆德气象站。随着雾的发展,相对湿度存在明显的向上延伸现象,90%以上相对湿度延伸到1040 m,同时六盘山气象站在出现强浓雾时隆德气象站微波辐射计能够观测到600 m左右的饱和区,这对分析六盘山区典型高山雾垂直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结构 观测研究 六盘山
下载PDF
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土壤气体He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
16
作者 张文亮 李营 +4 位作者 刘兆飞 胡乐 路畅 陈志 韩晓昆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3-771,共19页
断裂带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文中为探讨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土壤气He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六盘山东麓断裂跨断层布设了8条土壤气测量剖面,沿测线开展土壤气He浓度的测量;同时,为进行对... 断裂带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文中为探讨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土壤气He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六盘山东麓断裂跨断层布设了8条土壤气测量剖面,沿测线开展土壤气He浓度的测量;同时,为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位于六盘山东麓断裂以东14km的小关山断裂布设3条跨断层土壤气测量剖面,沿测线开展土壤气He浓度的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六盘山东麓断裂各测量剖面的He浓度平均值为4.983~6.335ppm;小关山断裂各测量剖面的He浓度平均值为4.784~5.235ppm。2条断裂的He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断裂北部高于断裂中南段的特征,这与断裂的区域活动性差异密切相关。结合前人对六盘山东麓断裂活动时代、闭锁程度、滑移速率、构造应力的研究成果,分析表明六盘山东麓断裂北段的活动性强于断裂中南段。经对比分析认为,六盘山东麓断裂和小关山断裂的构造演化过程相似,且断裂性质均为逆冲型,因此2条断裂土壤气He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气 地球化学 构造活动 六盘山东麓断裂带
下载PDF
六盘山区雾时空分布及微观特征
17
作者 党张利 桑建人 +2 位作者 周旭 常倬林 孙艳桥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利用六盘山区5个气象站(原州区、西吉、六盘山、隆德和泾源)1989-2018年和彭阳气象站1999-2018年能见度资料以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布设的雾滴谱仪和六盘山气象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 利用六盘山区5个气象站(原州区、西吉、六盘山、隆德和泾源)1989-2018年和彭阳气象站1999-2018年能见度资料以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布设的雾滴谱仪和六盘山气象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六盘山区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及典型雾过程中雾滴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六盘山区雾具有明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六盘山气象站年平均雾日数为118.5 d,是六盘山区雾高发区,六盘山区雾发生日数最高的季节为秋季,发生日数最高的月份为9月,08时是一天中雾发生最多的时段;冻雾主要发生在11月8日至翌年4月22日,暖雾主要发生在5月5日至10月11日;六盘山气象站典型冻雾和暖雾在成熟阶段持续时间长,发展和消散持续时间短,且在成熟阶段雾滴谱谱宽拓宽,其平均粒子数浓度为4.58~107.57个·(cm)^(-3),液态水含量为0.001~0.049 g·m^(-3),平均有效直径为3.75~12.22μm,粒子数浓度、液态水含量和有效直径均小于南京、湛江、茂名等地;冻雾从发展到消散阶段粒子数浓度均大于暖雾,冻雾从成熟到消散阶段的液态水含量和粒子直径均大于暖雾,而发展阶段暖雾较大;冻雾呈单峰结构,最大峰值出现在6μm粒径处,对应的最大dN/dD为26.19 cm^(-3)·μm^(-1),暖雾呈双峰结构特征,主峰和次峰分别为7μm和11μm,与庐山雾滴谱谱型相似,峰值直径大于南京、湛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冻雾 暖雾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六盘山野生大球盖菇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颖 高有钱 +3 位作者 林戎斌 贾宝光 王正安 贾旭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7期108-112,共5页
本文作者结合六盘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挖掘野生大球盖菇的资源,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探,以期为菌种生长发育创造最适条件。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ITS鉴定获得野生大球盖菇菌种,以大球盖菇Q1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菌种生长适... 本文作者结合六盘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挖掘野生大球盖菇的资源,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探,以期为菌种生长发育创造最适条件。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ITS鉴定获得野生大球盖菇菌种,以大球盖菇Q1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菌种生长适宜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筛选。结果表明,培养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的为不添加无机盐的处理,在最适条件下菌种表现为菌丝体生长速率快,菌丝粗壮且浓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野生大球盖菇 分离鉴定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下载PDF
基于生态重要性与敏感性的六盘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分区
19
作者 包玉斌 黄涛 +4 位作者 王耀宗 胡胜 吕林涛 唐谊娟 顾继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8-1791,共14页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是采取差异化生态修复和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选取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屏障作用的宁夏六盘山区,从生态系统“服务-问题”二维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引入InVEST模型、空间叠图和综合指标权重等量化分区方法,...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是采取差异化生态修复和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选取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屏障作用的宁夏六盘山区,从生态系统“服务-问题”二维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引入InVEST模型、空间叠图和综合指标权重等量化分区方法,完成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和明确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高度重要区占比33.4%,呈现“六盘山-南华山”走廊和“原州-彭阳”片区总体格局,是区域主要的生态功能供给区和优化提升区。(2)生态系统高度敏感区占比32.0%,集中于“海原-西吉”片区和原州东部片区,是区域主要的生态功能需求区和保育修复区。(3)生态保护区占比15.7%,以严格生态保护和监测管理推动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生态修复区和保育区的占比分别为17.7%和26.1%,以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地荒漠化防治为导向,综合提升生态效益和控制生态退化风险;生态调节区占比40.5%,以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全面优化、协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研究结果可为六盘山区国土空间系统化、差异化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空间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空间距离指数 InVEST模型 六盘山
下载PDF
六盘山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分区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包玉斌 王耀宗 +5 位作者 路锋 刘自增 马大为 杨勇 吴娟 张永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2-1183,共12页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人类福祉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举措,选取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屏障作用的宁夏六盘山区,将InVEST模型生态服务评价优势和Circuitscape电路理论景观模型廊道识别优势充分结...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人类福祉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举措,选取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屏障作用的宁夏六盘山区,将InVEST模型生态服务评价优势和Circuitscape电路理论景观模型廊道识别优势充分结合,采用“源地—廊道—节点”的研究范式开展六盘山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修复分区。结果表明:六盘山区共有生态源地75个,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8%,呈现山系格局、县域拓展特征;关键生态廊道47处,总长度211.6 km,需要优先保护修复的夹点和障碍点分别为547处和217处,面积分别为626.9km^(2)和893.9 km^(2);生态屏障带面积占比17.4%,需要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保育区、修复提升区和控制调节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6.5%、38.2%和37.9%,需要加强生态监测和实施差异化修复措施,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和全面协调发展保护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六盘山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制定及工程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生态安全格局 电路理论 InVEST模型 六盘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