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毒攻疗法论六神丸外用治疗癌性溃疡
1
作者 李滢 刘寨东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2-65,共4页
毒药具有逐层递进的多重含义,可指:(1)药的统称;(2)功效强的药物;(3)药性峻猛的药物;(4)有害人体的药物。由毒药的概念推而广之,癌毒等致病因素因具有与毒药相似的性质而得名。癌毒是癌性溃疡发生发展的关键,也是治疗的核心。毒攻疗法... 毒药具有逐层递进的多重含义,可指:(1)药的统称;(2)功效强的药物;(3)药性峻猛的药物;(4)有害人体的药物。由毒药的概念推而广之,癌毒等致病因素因具有与毒药相似的性质而得名。癌毒是癌性溃疡发生发展的关键,也是治疗的核心。毒攻疗法即用毒药清除毒邪的治疗方法。同气相求、有故无殒、开玄拔毒、甚者从之等理论从多角度为以毒攻毒治疗癌性溃疡奠定理论基础。六神丸组方精妙,直击要害,为毒攻法之代表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毒攻毒 癌性溃疡 癌毒 六神丸 雄黄
下载PDF
六神丸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及对食管癌炎性微环境与抑制血管生成的影响
2
作者 赖灿辉 陈佳海 +1 位作者 陈云萍 吴清木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究分析六神丸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食管癌炎性微环境与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5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 目的探究分析六神丸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食管癌炎性微环境与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5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观察组采取六神丸联合放疗,对照组单纯实施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76%vs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微环境均所有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6、5.798、4.843,P<0.05);观察组治疗后,其VEGF表达和MVD值都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9、5.668,P<0.05)。结论六神丸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较好,对于食管癌炎性微环境与血管生成的影响较明显,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六神丸 放疗 炎性微环境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六神丸治疗小鼠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验证方法
3
作者 张雪芳 陈延华 +7 位作者 李宗恒 尚靖 袁泽婷 邓皖利 骆莺 韩娜 殷佩浩 殷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1-1062,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六神丸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A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BATMAN-TCM、CNKI、PubMed、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六神丸和CAC相关靶点,利用Venny在线作图网站得到六神丸-CAC共同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六神丸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A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BATMAN-TCM、CNKI、PubMed、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六神丸和CAC相关靶点,利用Venny在线作图网站得到六神丸-CAC共同靶点。然后,通过Cytoscape 3.8.2构建PPI网络筛选六神丸治疗CAC的核心靶点,并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体内实验验证分析,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trl)、模型组(AOM/DSS)和六神丸组(LSW),采用AOM/DSS构建CAC小鼠模型。通过小鼠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结肠长度、肿瘤大小和肿瘤数量等评估六神丸对CAC的治疗作用;HE染色、RT-qPCR方法检测六神丸对CAC小鼠炎症介质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UNEL染色评估六神丸对AOM/DSS诱导结肠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六神丸对CAC小鼠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69个六神丸-CAC共同靶点,构建PPI网络进行核心靶点筛选,得到33个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六神丸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作用于CAC。体内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六神丸治疗能够显著抑制小鼠结肠炎相关肿瘤的发生,减少肿瘤数量和负荷(P<0.05),明显改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下调促炎细胞因子mRNA水平,抑制结肠肿瘤细胞增殖(P<0.01)并促进其凋亡(P<0.001);同时,六神丸还显著降低了结肠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P<0.05)。结论六神丸可能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信号TLR4的表达,减轻小鼠肠道炎症,抑制结肠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来发挥抗CAC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网络药理学 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六神丸在体内外的抗隐球菌活性研究
4
作者 李准 李征途 叶枫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2期114-118,128,共6页
目的:探究六神丸体内外抗隐球菌的活性,并考察其与氟康唑、两性霉素B联用抗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方法:采用体外测定六神丸对隐球菌的MIC,以及与氟康唑、两性霉素B联用抗隐球菌的部分抑菌浓度指... 目的:探究六神丸体内外抗隐球菌的活性,并考察其与氟康唑、两性霉素B联用抗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方法:采用体外测定六神丸对隐球菌的MIC,以及与氟康唑、两性霉素B联用抗隐球菌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随后,通过时间-杀菌曲线动态监测六神丸对隐球菌的体外抗菌特征;并通过肺隐球菌病小鼠模型验证其药效。结果:六神丸对44株隐球菌的MIC为8~128μg/mL,与两性霉素B联用为相加作用,与氟康唑联用为无关作用;经时间杀菌绘制的曲线表明4 MIC及8 MIC的六神丸对隐球菌具有杀菌作用;经体内实验发现六神丸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提高小鼠体质量、降低肺指数与肺隐球菌载量,并改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结论:六神丸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发挥体内外抗隐球菌活性,且其在体外与两性霉素B联用时具有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隐球菌 抗真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1例超量误服六神丸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救治报告与文献复习
5
作者 吴琳琳 程军平 +3 位作者 张文勇 杨中 张建平 时翠林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中成药六神丸是临床常用药物,服药过量或不当使用可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分析了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隔离住院期间误服六神丸70粒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抢救诊治经过,并对目前文献已报道的服用... 中成药六神丸是临床常用药物,服药过量或不当使用可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分析了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隔离住院期间误服六神丸70粒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抢救诊治经过,并对目前文献已报道的服用六神丸后各系统的不良反应和过量中毒的治疗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药物不良反应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六神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郑建英 王志杰 +2 位作者 孟琰 赵晓佩 孟昭君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7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六神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衡水市中医医院诊治的98例急性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 目的 探讨六神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衡水市中医医院诊治的98例急性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术后采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神丸,两组患儿均治疗7d。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咀嚼功能、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以及趋化因子CX3C的配体1(CX3CL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5d、7d,两组患儿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研究组患儿咬合力、咀嚼效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X3CL1、CGRP、TNF-α、CRP、TLR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六神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减轻疼痛程度,加快咀嚼功能的恢复,抑制炎症因子和致痛神经肽介质表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阿奇霉素 儿童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下载PDF
六神丸外敷联合红蓝光及米诺环素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李永辉 施婉文 +3 位作者 李海晶 黄春萌 孙继玮 牟江月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67-70,81,共5页
目的:观察六神丸外敷联合红蓝光治疗仪照射、口服米诺环素治疗重度痤疮疗效及对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 目的:观察六神丸外敷联合红蓝光治疗仪照射、口服米诺环素治疗重度痤疮疗效及对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红蓝光治疗仪照射及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神丸外敷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评分(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皮肤屏障功能(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分泌量)、皮肤美观度(皮肤弹性指数、血红素含量、黑色素指数)、两组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factor,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AG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GAG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皮脂分泌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皮肤弹性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血红素含量、黑色素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TNF-α、IL-8、sIL-2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神丸外敷联合红蓝光及米诺环素治疗重度痤疮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皮肤屏障功能及美观度,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米诺环素 痤疮 皮损状况 炎症因子 红蓝光治疗仪
下载PDF
六神丸对非感染性、感染性炎症动物模型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孙建辉 霍海如 +2 位作者 李小芹 吴子伦 李洪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60-65,共6页
目的考察六神丸(胶囊)对非感染性、感染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试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试验、大鼠棉球肉芽肿试验,观察六神丸(胶囊)对非感染... 目的考察六神丸(胶囊)对非感染性、感染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试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试验、大鼠棉球肉芽肿试验,观察六神丸(胶囊)对非感染性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感染性炎症模型采用甲型流感病毒滴鼻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六神丸(胶囊)对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及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注射感染致小鼠死亡试验,观察六神丸(胶囊)对小鼠死亡的影响。结果六神丸(胶囊)剂量为48.75、24.38、12.19 mg/kg时可明显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六神丸(胶囊)剂量为33.75、16.88 mg/kg时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后4 h大鼠足肿胀,并明显减轻棉球肉芽肿质量。六神丸(胶囊)剂量为48.75、24.38 mg/kg时可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致病毒性肺炎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含量,六神丸(胶囊)剂量为24.38 mg/kg时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六神丸(胶囊)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水肿等病变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病变分级经秩和检验,六神丸(胶囊)高、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六神丸(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杀菌作用;体内试验,六神丸(胶囊)剂量为24.38 mg/kg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小鼠死亡有保护作用,死亡率降低,与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神丸(胶囊)对非感染性、感染性炎症动物模型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含量发挥其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抗炎 抑菌 炎症因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六神丸可溶性砷形态的HPLC-ICP-MS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吴倩 梁琼麟 +1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V)、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的HPLC-ICP-MS方法。方法: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15mmol/L(NH4)2HP04为流动相(pH 6.0),建立了同时分析中药中As^Ⅲ,A...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V)、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的HPLC-ICP-MS方法。方法: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15mmol/L(NH4)2HP04为流动相(pH 6.0),建立了同时分析中药中As^Ⅲ,As^V、MMA和DMA的HPLC-ICP-MS方法,并对六神丸和雄黄中可溶性砷的形态进行了检测。结果:该分析方法在1-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回收率为93%-106%。六神丸中几种药材与单味雄黄混合后,测得的可溶性砷含量均低于单味雄黄中的可溶性砷含量。蟾酥、牛黄、麝香、冰片、珍珠与雄黄混合后,砷溶出量比单味雄黄的砷溶出量依次减少93.6%,86.4%,71.3%,27.6%和14.7%。结论:六神丸复方中的几种单味药均有抑制雄黄中砷溶出的作用。推测是降低雄黄毒性作用的可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雄黄 砷形态分析 HPLC-ICP-MS
下载PDF
β-环糊精在六神丸中的应用——2种六神丸的药剂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晓平 廖工铁 +1 位作者 侯世祥 王传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经质量检查、稳定性试验、刺激性试验和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用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01号六神丸较好地保存了挥发性的冰片,减轻了蟾酥的刺激性,且体外溶出较快,优于按原工艺制备的02号六神丸。
关键词 六神丸 β 环糊精 稳定性 刺激性
下载PDF
中药复方六神丸中多类成分的多维液质系统筛查和鉴定 被引量:20
11
作者 曹阳 梁琼麟 +3 位作者 章弘扬 王义明 毕开顺 罗国安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6,共8页
中药复方中成分复杂,通常包含不同类别的多种化合物。因此,建立无靶标的筛查和鉴定中药复方的分析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和液相色谱/离子阱多级质谱(HPLC/IonTrapMSn)的多维液质联用系统筛查... 中药复方中成分复杂,通常包含不同类别的多种化合物。因此,建立无靶标的筛查和鉴定中药复方的分析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和液相色谱/离子阱多级质谱(HPLC/IonTrapMSn)的多维液质联用系统筛查和鉴定中药复方六神丸中的多类化学成分。在优化的液质条件下,飞行时间质谱对六神丸质谱信息中的每个色谱峰进行了精确分子量测定,并匹配出可能的化学组成;再结合离子阱质谱提供的多级碎片结构信息对其进行结构解析,最后采用相应的标准品进行确证。本研究共鉴定出六神丸中分别来源于蟾酥、麝香和牛黄三味药材的25种化合物,为复杂体系的多类别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液质联用 六神丸 系统筛查与鉴定 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六神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史苗颜 李善群 +3 位作者 石克华 苏子舰 徐贵华 张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43-2245,共3页
目的考察六神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物理疗法、抗菌药物、非抗菌药物、止咯血、退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神... 目的考察六神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物理疗法、抗菌药物、非抗菌药物、止咯血、退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神丸,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主症起效时间及痊愈时间、炎症因子(WBC、NEU%、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咽痛缓解的起效时间更短(P<0.05)。治疗7 d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指标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六神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抗炎活性更强,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基础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加重期 风热犯肺
下载PDF
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史哲新 杨文华 +6 位作者 汤毅 高宏 陈化禹 姚芳 张蕾 陈晓晖 王兴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后,两组病例均继续常规化疗。治疗组予六神丸,90粒/d,分3次服。观察1个月。治疗前后取患者骨髓,吸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量P-糖蛋白... [目的]探讨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后,两组病例均继续常规化疗。治疗组予六神丸,90粒/d,分3次服。观察1个月。治疗前后取患者骨髓,吸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量P-糖蛋白(P170),计算P170蛋白细胞百分比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患者的拓扑酶Ⅱα(TopoⅡα)、拓扑酶Ⅱβ(TopoⅡβ)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170蛋白表达有所下降,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均无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170阳性表达例数、阳性表达率以及表达指数,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TopoⅡβ在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治疗组有所上升,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均无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TopoⅡα在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六神丸可以通过降低P170的表达、提高TopoⅡβ的表达来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 机制
下载PDF
六神丸及其组分雄黄、蟾酥与无机砷急性毒性比较 被引量:13
14
作者 梁世霞 余丽梅 +2 位作者 苗加伟 吴芹 刘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80-1684,共5页
目的探讨六神丸及其组分雄黄、蟾酥与无机砷急性毒性差异。方法 30只小鼠分成5组并一次灌胃给予六神丸、雄黄、蟾酥、砷酸氢二钠(As5+),8 h后检测肝、肾、心病理,砷蓄积及金属硫蛋白的表达。结果六神丸、雄黄、蟾酥对血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探讨六神丸及其组分雄黄、蟾酥与无机砷急性毒性差异。方法 30只小鼠分成5组并一次灌胃给予六神丸、雄黄、蟾酥、砷酸氢二钠(As5+),8 h后检测肝、肾、心病理,砷蓄积及金属硫蛋白的表达。结果六神丸、雄黄、蟾酥对血谷丙转氨酶(ALT)和血尿素氮BUN及肝、肾、心组织病理,金属硫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As5+明显升高血清中ALT、BUN水平,组织砷蓄积量远大于六神丸和雄黄,引起严重的病理改变及诱导金属硫蛋白表达。结论六神丸急性毒性远小于As5+,也不等同于雄黄和蟾酥急性毒性的简单叠加,用总含砷量去评价六神丸的毒性是不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雄黄 蟾酥 砷酸氢二钠 原子荧光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六神丸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基于炎性微环境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龚辉 张慧 +2 位作者 黄立中 李阳 张思泉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六神丸对食管癌的作用及基于炎性微环境的机制探讨。方法将60只裸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顺铂组,食管癌模型组,六神丸高、中、低剂量组,顺铂取浓度为0.l mg·m L^(-1),于造模后24、48 h腹腔注射l次,0.2 m L/只,共给药2次... 目的研究六神丸对食管癌的作用及基于炎性微环境的机制探讨。方法将60只裸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顺铂组,食管癌模型组,六神丸高、中、低剂量组,顺铂取浓度为0.l mg·m L^(-1),于造模后24、48 h腹腔注射l次,0.2 m L/只,共给药2次。六神丸于造模第1日后开始按浓度灌胃给药,食管癌模型组、空白组每日一次蒸馏水0.2 m L灌胃,均为20 d。结果与实验前比较,顺铂组、六神丸高、中、低剂量组的移植瘤瘤重明显降低(P<0.01),TNF-α、NF-κB m 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较,以顺铂组下调最明显,其次为六神丸高剂量组(P<0.01)。结论六神丸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慢肿瘤的生长,其抗肿瘤的机制可能是与抑制了炎症微环境中TNF-α、NF-κB炎症因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食管癌 炎性微环境 TNF-Α NF-ΚB
原文传递
六神丸中砷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汪宝琪 庞志功 +1 位作者 涂勤 曹治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23-26,共4页
六神丸是临床常用的消炎止痛中成药之一。但因含有雄黄致使砷含量相对增高,为研究砷的有关毒性反应,本文进行了六神丸物相分析和兔血浆砷含量的分析,并对有关毒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效果满意。
关键词 药动学 毒性 六神丸
下载PDF
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六神丸中麝香酮和冰片的含量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余品华 罗国安 +1 位作者 陈玉英 关秀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18-19,共2页
本文报道了六神丸中麝香酮和冰片的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测定法。填充柱:固定液为3%R_(400),以标准品对照定性鉴别,以内标法定量。内标物为正二十烷烃。初始柱温100℃,5min后待龙脑和异龙脑出峰后,再以4℃/min速率升温至135℃,使麝香酮出... 本文报道了六神丸中麝香酮和冰片的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测定法。填充柱:固定液为3%R_(400),以标准品对照定性鉴别,以内标法定量。内标物为正二十烷烃。初始柱温100℃,5min后待龙脑和异龙脑出峰后,再以4℃/min速率升温至135℃,使麝香酮出峰。本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麝香酮 冰片 含量 色谱法
下载PDF
六神丸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戴锡孟 徐芳 郭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六神丸及蟾酥、雄黄治疗白血病的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六神丸对HL 6 0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用荧光、瑞士 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RT PCR方法检测相关基因Bcl 2、C myc、BaxmRNA表达。结果 ... 目的 :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六神丸及蟾酥、雄黄治疗白血病的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六神丸对HL 6 0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用荧光、瑞士 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RT PCR方法检测相关基因Bcl 2、C myc、BaxmRNA表达。结果 :六神丸及蟾酥水溶液有明显促进白血病细胞HL 6 0凋亡的作用 ,而含同样剂量雄黄的水溶液未见明显促凋亡作用 ,珍珠、牛黄、麝香、冰片混合物的水溶液也无明显促凋亡作用。六神丸能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 2、C myc、mRNA表达水平 ,上调BaxmRNA表达水平。结论 :六神丸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蟾酥 雄黄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六神丸的总砷含量及其在人工肠液中的可溶性砷含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庆晖 黄伯熹 +2 位作者 杨运云 张志军 黄璇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建立六神丸(蟾酥,雄黄,麝香等)中总砷的测定方法,研究六神丸在人工肠液中可溶性砷含量。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六神丸在人工肠液中的可溶性砷仅占总砷含量的10.5%左右,在短时间内达到溶出平衡,而且人工肠液中的胰蛋白酶... 目的:建立六神丸(蟾酥,雄黄,麝香等)中总砷的测定方法,研究六神丸在人工肠液中可溶性砷含量。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六神丸在人工肠液中的可溶性砷仅占总砷含量的10.5%左右,在短时间内达到溶出平衡,而且人工肠液中的胰蛋白酶对砷的溶出有促进作用。结论: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六神丸中总砷的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六神丸 总砷 可溶性砷 人工肠液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六神丸治疗70例胃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军 周宝芹 +1 位作者 王挺 李戈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73-74,共2页
原发性胃癌是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劳动人民的心身健康。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胃癌,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几年来我们诊治已明确诊断的70例胃癌,初步总结如下:... 原发性胃癌是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劳动人民的心身健康。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胃癌,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几年来我们诊治已明确诊断的70例胃癌,初步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一)诊断依据:70例胃癌全部经病理学(胃镜活捡或手术后病理切片)的诊断。 (二)性别比例:男性53例,女性17例,男女之比约为3:1。 (三)年龄分布:40—50岁13例;51—60岁21例;61—70岁23例;71岁以上13例。50—70岁患者最多共57例,占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六神丸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