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析
1
作者 何德英 陈勇 +1 位作者 南瑞雪 任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门诊患者共747例,医生通过四诊的采集得出治疗处方,再以手机终端录入采集的相关症状、体征后得到系统推荐处方。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 目的分析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门诊患者共747例,医生通过四诊的采集得出治疗处方,再以手机终端录入采集的相关症状、体征后得到系统推荐处方。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评价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1,P<0.001)。结论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具有一致性,可辅助临床医生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体系 中医辨证模型 一致性
下载PDF
杨友发六经辨证治疗颈椎病经验
2
作者 王喜波 夏永法 章圣龑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18-19,共2页
杨友发,男,浙江安吉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现任浙江省基层“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浙江省杨友发名老中医专家传承... 杨友发,男,浙江安吉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现任浙江省基层“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浙江省杨友发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杨老年幼时因家母多病,立志学医。高中毕业后,在安吉双舍中学任教时,抽时间阅读《黄帝内经》《濒湖脉诀》《雷公炮制药性赋》等医籍。1977年恢复高考,进入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专业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友发 六经辨证 颈椎病 学术经验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的针灸辨治思路初探
3
作者 张若飞 谭颖颖 +1 位作者 李小会 陈丽名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六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丰富六经内涵发展出六经辨证理论,其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经络学说,根据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经临床疾病特点... 六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丰富六经内涵发展出六经辨证理论,其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经络学说,根据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经临床疾病特点确定六经病取穴原则,指导腧穴配伍针灸辨治六经病,初探六经病的针灸选穴配伍原则,以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经络 针灸
下载PDF
高血压六经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4
作者 陈纪烨 李德秀 +4 位作者 王泽平 张晓囡 李晓雅 张静怡 刘龙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析高血压的六经辨治用药思路。高血压早期病在三阳,阳气尚足,病多属实;病变后期,病在三阴,阳气衰弱,病多属虚。高血压病在太阳,以解表祛邪为主;病在阳明,以清热通下为要;病在少阳,宜调畅气机;病在太阴,需温补脾...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析高血压的六经辨治用药思路。高血压早期病在三阳,阳气尚足,病多属实;病变后期,病在三阴,阳气衰弱,病多属虚。高血压病在太阳,以解表祛邪为主;病在阳明,以清热通下为要;病在少阳,宜调畅气机;病在太阴,需温补脾胃;病在少阴,需调理心肾;病在厥阴,需调和寒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伤寒论》 六经辨证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5
作者 肖艳平 刘秋连 +2 位作者 张敏 索艳荣 刘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8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热敏灸联合... 目的探究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8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KT)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KT治疗。观察2组疼痛情况、情绪状态、腰痛症状、腰椎活动度、临床疗效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腰椎前屈和后伸的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结论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相对于常规热敏灸疗法,在联合KT治疗腰LDH时,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经辨证 热敏灸 肌内效贴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论治高度近视眼底退行性病变
6
作者 刘沙沙 尹连荣 +1 位作者 康婷婷 王瑶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55-359,363,共6页
高度近视(HM)患者若眼轴进行性拉长,将导致眼底出现脉络膜和视网膜萎缩等一系列退行性病变,发展为病理性近视,严重危害视功能。HM引起的黄斑病变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第一大致盲原因,西医药物、手术等疗法预后不佳。中医眼科学具有悠久... 高度近视(HM)患者若眼轴进行性拉长,将导致眼底出现脉络膜和视网膜萎缩等一系列退行性病变,发展为病理性近视,严重危害视功能。HM引起的黄斑病变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第一大致盲原因,西医药物、手术等疗法预后不佳。中医眼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及完整的理论体系,HM眼底退行性病变遵循由浅入深的发病规律,与中医眼科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相契合,本文以“眼科六经辨证法”为基础,探讨HM眼底退行性病变分阶段、分部位论治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证 高度近视 退行性病变
下载PDF
六经辨证论治慢性荨麻疹验案举隅
7
作者 寿星虎 陈家辉 魏淑相 《山西中医》 2024年第5期39-39,70,共2页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难治性疾病,若表现为胆碱能型,其皮疹常在受热、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加重,且瘙痒或伴有针刺感,不适程度较寻常类型更甚。笔者跟师随诊,临证常以六经辨证论治慢性胆碱能性荨麻疹,现介绍典型验案1则。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六经辨证 柴胡桂枝汤 半夏泻心汤 验案
下载PDF
中医文化中象思维对阐发六经辨证体系的探索
8
作者 朱金雨 陈建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象思维是中医文化发展的主要思维方式,本文将重点论证象思维形成路径中的“立象尽意”“得意忘象”“据象辨证”三步以及表现形式中的“系统象思维”,并将其与六经辨证体系相联系,以此指导临床实践,为治病用药选择指明方向。
关键词 象思维 六经辨证体系 中医文化 理论融合
下载PDF
《黄帝内经》五脏辨证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中三阴病关系研究
9
作者 崔亚东 刘晓燕 +4 位作者 张玉鑫 张文静 黄雪杰 申占国 陈辛生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0-83,87,共5页
脏腑理论体系是《黄帝内经》中的核心理论体系,五脏辨证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辨证方法,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是经过临床实践的行之有效辨证方法。现将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病进行了结合,总结... 脏腑理论体系是《黄帝内经》中的核心理论体系,五脏辨证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辨证方法,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是经过临床实践的行之有效辨证方法。现将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病进行了结合,总结出太阴与脾相通应,少阴与肾、心相通应,厥阴与肝相通应的观点,并将三阴病进行了分型,使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得以转化,能够丰富对《伤寒论》辨证思路的理解,从而为学习和应用《伤寒论》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脏辨证 伤寒论 六经辨证 三阴病 五运六气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运用柴胡类方治疗中风病
10
作者 张忠平 张海月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11-14,共4页
该文通过辨方证,使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治疗辨证属少阳经本证、少阳阳明合证、少阳经邪气扰心证的中风病,取得满意的效果,发现大柴胡汤还可缩短中风病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证实经方在现代临床... 该文通过辨方证,使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治疗辨证属少阳经本证、少阳阳明合证、少阳经邪气扰心证的中风病,取得满意的效果,发现大柴胡汤还可缩短中风病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证实经方在现代临床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中风病 柴胡类方 六经辨证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指导针灸治疗胃脘痛的辨治思路
11
作者 李洁 陈波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是我国特有的内病外治的方法,对胃脘痛患者疗效理想。现今针灸治疗胃脘痛的辨治多为脏腑辨治,六经辨治较少。故本文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指导针灸治疗胃脘痛的适用性,并提出具体针刺辨证思路、取...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是我国特有的内病外治的方法,对胃脘痛患者疗效理想。现今针灸治疗胃脘痛的辨治多为脏腑辨治,六经辨治较少。故本文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指导针灸治疗胃脘痛的适用性,并提出具体针刺辨证思路、取穴及操作方法,另附医案1则佐证,旨在为进一步提高胃脘痛疗效奠定临床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六经辨证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欧阳卫权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痤疮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海燕 杨石 欧阳卫权(指导) 《光明中医》 2023年第5期949-952,共4页
欧阳卫权教授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先后师从中医大家李振华教授、李可教授和禤国维教授,长期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并在临证中积极运用中医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索痤疮的中医治疗,提出痤疮中医治疗应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方... 欧阳卫权教授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先后师从中医大家李振华教授、李可教授和禤国维教授,长期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并在临证中积极运用中医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索痤疮的中医治疗,提出痤疮中医治疗应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方证须对应,“勿忘整体、兼顾局部”的治疗思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且收效甚好。笔者撷取并整理欧阳卫权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痤疮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六经辨证 欧阳卫权 验案
下载PDF
应用六经辨证与伏邪理论治疗“反复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可能”一例
13
作者 辛喜艳 董菲 牛永宁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439-1441,共3页
该病例以“反复发热5周”为主诉,同时伴有皮疹和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西医诊断为“反复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可能”,中医辨病属外感发热范畴。先后应用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应用六经辨证,结合伏邪理论,总以“治外... 该病例以“反复发热5周”为主诉,同时伴有皮疹和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西医诊断为“反复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可能”,中医辨病属外感发热范畴。先后应用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应用六经辨证,结合伏邪理论,总以“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为诊治思路,初期急则治标,和少阳半表半里、清阳明经腑之热;中期防止伏邪,托清结合,温清结合,补清结合;后期余邪已清,邪气伤正所致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低下,则以补气填精为主。治疗全程灵活应用小柴胡汤、白虎汤、五味消毒饮、升麻鳖甲汤,取得满意效果。希望通过该病例的介绍,能够启迪读者中医思维,对六经辨证体系、伏邪理论在疑难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发热 淋巴结肿大 六经辨证 伏邪理论 分期论治
下载PDF
从六经辨证的虚实两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思考
14
作者 高林 张楷晨 +1 位作者 陈虹旭 李霄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2期2127-2130,共4页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与《伤寒论》中论述的六经传变阶段的“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具有一致性。早期的胃功能障碍表现为“腑气不通,燥屎内结”的阳明实证,随着邪气进一步深入,正气逐渐衰减,胃肠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进一步表现为“腹...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与《伤寒论》中论述的六经传变阶段的“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具有一致性。早期的胃功能障碍表现为“腑气不通,燥屎内结”的阳明实证,随着邪气进一步深入,正气逐渐衰减,胃肠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进一步表现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太阴虚证,且常伴阳明邪热未尽“腑气不通”的病机改变,疾病进一步发展多出现“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目前西医治疗较为局限,治疗效果欠佳。根据中医学理论,从“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的虚实两端论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有望在脓毒症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突破,避免脓毒症诱导的更严重的并发症,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另辟新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脓毒症 虚实 六经辨证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便秘经验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俊 丁宁 +1 位作者 李佳珂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39-441,共3页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便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声生教授擅长运用六经辨证论治便秘。三阳经之便秘主要为表证、热证、实证;三阴经之便秘主要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太阳病便秘多用宣肺通腑法;阳明病便秘,为阳结,用下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便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声生教授擅长运用六经辨证论治便秘。三阳经之便秘主要为表证、热证、实证;三阴经之便秘主要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太阳病便秘多用宣肺通腑法;阳明病便秘,为阳结,用下法;少阳病便秘,为阳微结,用和解法;太阴病便秘,为阴结,用温通法;少阴病便秘,为纯阴结,亦用温通法;厥阴病便秘,寒热同调,宜宣畅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六经辨证 伤寒论 功能性便秘
原文传递
基于“六经辨证,治从三阴”论治化疗相关性腹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丽君 金梦洁 +4 位作者 吕欣妮 尹佳钰 张振生 方志军 徐荷芬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理论对于现代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腹泻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然而部分止泻药物的疗效具有一定局限性。通过总结《伤寒论》三阴病篇中有关“下利”的部分条文及相关文献,从太阴、少阴、厥阴三个层...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理论对于现代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腹泻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然而部分止泻药物的疗效具有一定局限性。通过总结《伤寒论》三阴病篇中有关“下利”的部分条文及相关文献,从太阴、少阴、厥阴三个层面探讨六经辨证论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思路,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证 治从三阴 化疗相关性腹泻
原文传递
从六经辨证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呼吸疾病
17
作者 宋仕群 王婧 +2 位作者 蔡松 王金娥 张立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65-69,共5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神志异常疾患,而其用于呼吸疾病中则鲜有报道。呼吸疾病患病率高且逐年显著增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作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更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该文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神志异常疾患,而其用于呼吸疾病中则鲜有报道。呼吸疾病患病率高且逐年显著增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作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更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该文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观点出发,探讨“三阳合病”辨证论治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通过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组成、与三阳合病兼太阴痰饮的关系、功效配伍,结合呼吸疾病同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及太阴痰饮水湿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且呼吸疾病常合并精神情志症状,以及典型病案和讨论,探讨本方的证治机制,说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旨在为呼吸疾病尤其兼有焦虑抑郁状态、失眠等精神神志症状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经方治疗呼吸疾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呼吸疾病 六经辨证 三阳合病 伤寒论
原文传递
从六经辨证角度探讨冠心病的治疗策略
18
作者 陈纪烨 张晓囡 +4 位作者 王泽平 李晓雅 孙长鑫 胡岚清 刘龙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6期1016-1019,共4页
冠心病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病变过程具有阶段性和进展性的特点,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难以整体把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性和病位等,不利于中医药精准治疗优势的发挥。六经辨证能综合反映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和病势进退,对临床... 冠心病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病变过程具有阶段性和进展性的特点,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难以整体把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性和病位等,不利于中医药精准治疗优势的发挥。六经辨证能综合反映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和病势进退,对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六经辨证体系,结合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系统剖析冠心病的辨治策略,旨在拓宽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思路,促进冠心病临床辨证体系趋向系统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伤寒论》 六经辨证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情志异常的经方用药规律
19
作者 周坤 付永莉 +3 位作者 马良 王晓玥 时萌萌 郭胜男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究《伤寒论》条文中治疗情志异常经方的用药和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言语、行为、睡眠、意识、情绪和感知异常等5个方面系统检索获得情志异常相关的经方,采用频数分析获取经方的核心药味;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 目的探究《伤寒论》条文中治疗情志异常经方的用药和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言语、行为、睡眠、意识、情绪和感知异常等5个方面系统检索获得情志异常相关的经方,采用频数分析获取经方的核心药味;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运算,以提升度、置信度和支持度为指标,挖掘经方药物的核心配伍规律。结果得情志异常相关经方39首,涉及中药55味;情志异常经方所使用中药类别主要为补虚、解表、清热、温里和泻下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味分别为炙甘草、桂枝、大枣、生姜、人参、干姜等;关联规则分析得22个关联配对,其中2味药13对、3味药9对;代表性关联配伍规则为石膏→知母、大枣→生姜、半夏→生姜、桂枝-牡蛎→龙骨、桂枝-牡蛎→炙甘草、干姜-附子→人参等。结论六经辨证情志异常的主要病理变化涉及本虚、表虚、外邪入里、郁而化热等核心病机;22个关联配对涵盖了大部分情志异常相关经方的关键药对组合;关联规则分析能够揭示经方组方规律,明确核心药物的配对规则,有利于指导临床中药合理配伍进而优化处方、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异常 《伤寒论》 六经辨证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分析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梅秀 李丽琦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615-618,共4页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过程可视为从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转变为三阴经(太阴、少阴及厥阴)。IgA肾病在各经为病,脉症特点并不相同,因此IgA肾病采用六经辨证为指导,判断病情,能够有效防治IgA肾病,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伤寒论》 六经辨证 诊治 三阳经 三阴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