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GBoost算法的人—虎共存区域风险等级划分
1
作者 曲智林 桂宁晨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2-266,F0003,共6页
以2014—2019年珲春地区红外相机拍摄的东北虎数据为基础,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了虎出没区域风险等级划分模型。由模型检验可知:模型的准确率为93.51%,精确率为93.85%,召回率为93.08%,F1值为93.31%,Cohen s Kappa统计系数为90.2%。研究... 以2014—2019年珲春地区红外相机拍摄的东北虎数据为基础,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了虎出没区域风险等级划分模型。由模型检验可知:模型的准确率为93.51%,精确率为93.85%,召回率为93.08%,F1值为93.31%,Cohen s Kappa统计系数为90.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的人-虎共存区域风险等级划分模型分类效果好、预测准确度高,运用该模型对人-虎共存区域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虎共存区域 XGBoost算法 风险等级 划分模型 红外相机陷阱
下载PDF
流化床液固共存区域团聚结构表观黏结特性
2
作者 周云龙 杨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5-1231,共7页
通过TEB雾化喷嘴制造流化床团聚结构,利用层叠筛分方法对原始颗粒、成核聚团、黏结聚团、糊状聚团4种结构加以尺度区分,成功地实现了不同团聚阶段的分区域辨识。实验选取团聚结构最为稳定的异质共存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其黏结过程的表观... 通过TEB雾化喷嘴制造流化床团聚结构,利用层叠筛分方法对原始颗粒、成核聚团、黏结聚团、糊状聚团4种结构加以尺度区分,成功地实现了不同团聚阶段的分区域辨识。实验选取团聚结构最为稳定的异质共存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其黏结过程的表观结构特性和组织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核聚团是诱导黏结聚团产生及增长的基本元素,团聚结构的黏结增长导致结构孔隙度随之增加,随着注入液体对孔隙结构的不断填充,结构逐渐趋于饱和,共存区域内任何尺度的团聚结构黏结增长速率均相同;尽管在异质共存区域内的团聚结构处于同一流化条件下,成核聚团及黏结聚团两者的水分含量及固体体积分数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存区域 团聚结构 结构特性 组织特性
下载PDF
高分遥感影像云雪共存区轻量云高精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广斌 高贤君 +3 位作者 冉树浩 杨元维 李丽珊 张妍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7,共15页
云检测是遥感图像预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但是当场景的下垫面中存在雪时,常用的云检测方法易受到干扰而降低云检测精度。此外,现有云检测数据集多为中等分辨率,且并未强调探讨云雪共存区域。因此,本文创建发布了基于高分辨率云雪共存... 云检测是遥感图像预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但是当场景的下垫面中存在雪时,常用的云检测方法易受到干扰而降低云检测精度。此外,现有云检测数据集多为中等分辨率,且并未强调探讨云雪共存区域。因此,本文创建发布了基于高分辨率云雪共存遥感影像的云检测数据集CloudS,并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分辨率云雪共存场景的轻量云检测卷积神经网络RDC-Net。RDC-Net中包含可重构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以用于多尺度云特征的提取;双重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以对有效云特征实现表征重建;可控深层梯度指导流模块进行网络梯度下降的无偏指导。受益于上述几个技术组件,该网络能进一步提升复杂区域云检测的稳健性并促进部署的轻量化。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遥感影像中的薄云及雪域上空的云具有极佳的提取能力,同时对雪等高亮地物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此外,RDC-Net具有极少的参数量与前向推理浮点运算量,这也使得其适合于实际的工业生产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云雪共存区域 云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高精度 轻量级
下载PDF
破碎化生境下竞争食物网中侵占率迁移率对种群的影响
4
作者 张荣 岳芹 周帅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
景观栖息地的破坏会导致生境丧失和破碎化;自然界中同营养级之间的物种存在竞争,且不同物种之间的侵占率、迁移率各不相同。因此,基于破碎化景观,研究同营养级竞争物种食物网对侵占率和迁移率的响应机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建立4个物种... 景观栖息地的破坏会导致生境丧失和破碎化;自然界中同营养级之间的物种存在竞争,且不同物种之间的侵占率、迁移率各不相同。因此,基于破碎化景观,研究同营养级竞争物种食物网对侵占率和迁移率的响应机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建立4个物种集合种群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种群生存动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破碎化生境下侵占率和迁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破碎化景观下,同营养级的竞争物种的侵占率能够对物种共存结果和面积产生影响;2个竞争物种的迁移率能够影响4个物种共存区域面积。物种2的迁移率存在最小阈值和最大阈值,当该迁移率低于最小阈值或者高于最大阈值时,4个物种共存面积为0;共存面积随着物种3迁移率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另外物种间的侵占率、迁移率的融合作用可以抵消甚至逆转竞争优势,导致物种2灭绝而物种3续存。研究内容可为利用物种侵占和迁移影响共存提供参考,为解释一些生态学现象、保护珍稀物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化生境 侵占率 迁移率 共存区域 稳健性
下载PDF
CDMA个人通信网络与固定微波系统的同频共存分析
5
作者 殷贯西 王新梅 《中国无线电管理》 1998年第3期12-17,共6页
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宽带CDMA个人通信网络同已有的固定微波通信系统在同一区域内同频共存的可能性,分析了前向链路和逆向上两系统间的相互影响,讨论了两系统并存的约束条件,为固定微波业务频段向个人通信网络的平稳过渡,得出了一... 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宽带CDMA个人通信网络同已有的固定微波通信系统在同一区域内同频共存的可能性,分析了前向链路和逆向上两系统间的相互影响,讨论了两系统并存的约束条件,为固定微波业务频段向个人通信网络的平稳过渡,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个人通信 微波通信系统 区域同频共存
下载PDF
生境破碎化下捕食者扩散方式对种群的影响
6
作者 张荣 岳芹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0-54,共5页
物种的扩散方式能够影响种群的续存。为了研究在空间作用下的食物网中捕食者物种扩散方式对种群续存的影响,基于偶对近似模型建立了集合种群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种群生存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而后通过对比在不同的捕食者扩散方式下物... 物种的扩散方式能够影响种群的续存。为了研究在空间作用下的食物网中捕食者物种扩散方式对种群续存的影响,基于偶对近似模型建立了集合种群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种群生存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而后通过对比在不同的捕食者扩散方式下物种共存的区域,研究了竞争优势捕食者和竞争劣势捕食者的不同扩散方式影响种群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空间作用下资源单独生存的区域大于非空间作用下资源单独生存的区域;两捕食者种群均为局部扩散时食饵单独生存的区域大于两捕食者种群均为全局扩散时食饵单独生存的区域;当竞争劣势捕食者为全局扩散,竞争优势捕食者为局部扩散时,四个物种的共存区域明显增大。研究内容为利用物种扩散改变共存提供了参考,为解释一些生态学现象、保护珍稀物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扩散 竞争优势 共存区域
下载PDF
“全球公域”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9
7
作者 唐双娥 《世界环境》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全球公域”是超越国家主权和管辖范围,使一切人共同受益而存在的区域,对其保护关乎全人类利益。“全球公域”的保护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国家主权观念存在不协调之处。国际法目前不接受用国内环境法的域外效力来实现“全球公域”的保护。
关键词 "全球公域" 法律保护 主权 域外效力 国际环境 共存区域
下载PDF
多体互作用对13-原子团簇相变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孙厚谦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15,共6页
采用M.I.Baskes的Lennard-Jones Embedded-Atom(LJ-EMA)势作为原子之间的互作用,结合常能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13-原子团簇的热曲线、方均根键长起伏、比热、动能的短时平均、位移平方的平均、其它12个原子相对于中心原子的角分布函数... 采用M.I.Baskes的Lennard-Jones Embedded-Atom(LJ-EMA)势作为原子之间的互作用,结合常能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13-原子团簇的热曲线、方均根键长起伏、比热、动能的短时平均、位移平方的平均、其它12个原子相对于中心原子的角分布函数,着重地计算了相变区域的情形,对团簇融化-凝固相变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得出多体作用力的大小增加、范围减小导致融化温度(动能)的降低和共存区域范围变小的结论;证实了在一定的总能范围内类固(solidlike)和类液(liquidlike)两类特性团簇的共存;进一步明确了两步过程(表面融化)的成因;观察到在三种较大多体互作用范围势的情况下,出现负比热;进一步揭示了热曲线斜率、方均根键长起伏、比热和动能的短时平均分布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相变 共存区域
下载PDF
质变是“超度的变化”吗?
9
作者 王国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4-56,共3页
近年来,在一些哲学教材和论文中,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区别质变和量变的标志是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度的变化是质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5页)“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 近年来,在一些哲学教材和论文中,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区别质变和量变的标志是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度的变化是质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5页)“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6页)“超过度的界限,越过度的范围,违背度的规定,事物量的发展就会引起质的变化。”(赵勤轩:《说“度”》,光明日报198Z年3月16日)上述说法,都是把度作为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并把质变规定为“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亦即质变在度外。这种观点在逻辑上和理论上都难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变 关节点 定度 新质 无尺度 共存线 黑格尔 共存区域 新旧 极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