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存离子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的影响
1
作者 梁长利 张义鹏 旷振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研究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吸附剂,以水溶液中的钇离子对吸附对象,研究了钇溶液中存在铝、铁、锌和镁离子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离子严重抑制粘质沙雷氏菌对钇的吸附,铁、锌和镁离子对吸附的抑制较弱,多种离子共存对粘... 本研究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吸附剂,以水溶液中的钇离子对吸附对象,研究了钇溶液中存在铝、铁、锌和镁离子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离子严重抑制粘质沙雷氏菌对钇的吸附,铁、锌和镁离子对吸附的抑制较弱,多种离子共存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的抑制程度依次为:锌+铁+铝>铝+铁>锌+铁>锌+铝。共存离子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都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和钇离子竞争吸附在粘质沙雷氏菌表面吸附,吸附的抑制程度不同应该是因为粘质沙雷氏菌吸附这些共存离子的活性基团不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了粘质沙雷氏菌的羧基、氨基和羟基是吸附铁、镁和锌离子的主要官能团,而羧基和羟基是吸附铝离子的主要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共存离子 竞争吸附 吸附基团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生物沉淀法硫化纳米零价铁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
2
作者 马梦雪 占敬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52-3256,共5页
采用生物沉淀法制备了生物硫化纳米零价铁(BP-S-nZVI),用SEM、TEM、XPS和BET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BP-S-nZVI的材料特征。与化学法制备的S-nZVI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调控离子浓度,探究了在不同共存离子(NO^(-)_(3),SO^(2-)_(4),Mg^(2+),Ca^(2... 采用生物沉淀法制备了生物硫化纳米零价铁(BP-S-nZVI),用SEM、TEM、XPS和BET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BP-S-nZVI的材料特征。与化学法制备的S-nZVI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调控离子浓度,探究了在不同共存离子(NO^(-)_(3),SO^(2-)_(4),Mg^(2+),Ca^(2+))对两种材料降解三氯乙烯(TCE)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SO^(2-)_(4),Mg^(2+)对两种材料降解TCE均体现出促进降解的作用,而Ca^(2+)体现出抑制的效果。共存离子对S-nZVI降解TCE反应的干扰程度更强,对BP-S-nZVI降解TCE的作用很微弱。与传统化学法制备的S-nZVI相比,BP-S-nZVI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更优的降解效果以及更强的环境稳定性,是一种绿色环保、具有理想应用前景的环境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硫化纳米零价铁 三氯乙烯 共存离子 水环境污染
下载PDF
盐酸洛美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及共存离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国文 邹敏 +1 位作者 阙青民 潘军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16,共4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吸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盐酸洛美沙星(LO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盐酸洛美沙星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猝灭速率常数Kq为1.87×1012L.mol-1.s-1,结合常数... 应用荧光光谱法、吸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盐酸洛美沙星(LO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盐酸洛美沙星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猝灭速率常数Kq为1.87×1012L.mol-1.s-1,结合常数为1.73×104,结合位点数为0.993。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盐酸洛美沙星与BSA结合时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38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177)。此外,讨论了共存Cu2+、Fe3+、Zn2+对盐酸洛美沙星与BSA结合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盐酸洛美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共存离子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铬废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冯易君 谢家理 +1 位作者 向芹 李福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17,共3页
报道了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铬(V1)废水时,共存离子Sr^(2+)、Cd^(2+)、Zn^(2+)、UO_2^(2+)、Ag^+和Cl^-、SO_4^(2-)、CO_3^(2-)、SiF_6^(2-)、EDTA、柠檬酸根等存在时的影响.在铬(V1)为50μg/mL、菌量一定的条件下,铬的去除率可达... 报道了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铬(V1)废水时,共存离子Sr^(2+)、Cd^(2+)、Zn^(2+)、UO_2^(2+)、Ag^+和Cl^-、SO_4^(2-)、CO_3^(2-)、SiF_6^(2-)、EDTA、柠檬酸根等存在时的影响.在铬(V1)为50μg/mL、菌量一定的条件下,铬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共存离子与铬(V1)的摩尔比为4时影响较为显著,Cd^(2+)和Ag^+使铬的去除量降低,UO_2^(2+)、Sr^(2+)、Zn^(2+)使铬的去除量有所增加.常见的阴离子Cl^-、SO_4^(2-)、CO_3^(2-)对铬的去除量影响不大,而SiF_6^(2-)、EDTA和柠檬酸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含铬废水 硫酸盐还原菌 共存离子
下载PDF
地浸采铀溶液中共存离子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清良 邱冠周 +3 位作者 余润兰 胡鄂明 张洪灿 熊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19,127,共5页
采用经某地浸采铀矿山初步驯化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f),开展了地浸采铀溶液中共存的SO2-4、NO-3、Cl-、Zn2+、Cu2+、Mn2+、Cr3+、U、F-等对T.f活性影响和共存离子对T.f活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离子对T.f活性影响大小为:F->U>Mn... 采用经某地浸采铀矿山初步驯化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f),开展了地浸采铀溶液中共存的SO2-4、NO-3、Cl-、Zn2+、Cu2+、Mn2+、Cr3+、U、F-等对T.f活性影响和共存离子对T.f活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离子对T.f活性影响大小为:F->U>Mn2+>Cr3+>Zn2+>Cl->NO-3>SO2-4。其中T.f对SO2-4、NO-3、Cl-、Zn2+、Cu2+、Mn2+、Cr3+的耐受浓度分别为32g.L-1、3.2g.L-1、3.2g·L-1、0.40g·L-1、3.2g·L-1、0.40g·L-1、0.40g·L-1,且尚未达到最大耐受浓度;T.f耐受U浓度为0.80g·L-1,当U浓度为1.60g·L-1时T.f失去活性或基本不能氧化Fe2+;F-对T.f活性影响最大,试验菌株对F-的耐受浓度仅为20mg·L-1。驯化后的细菌已在新疆某地浸矿山工业试验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共存离子 氧化亚铁硫杆菌 (T .f) 活性
下载PDF
常见共存离子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薛玉兰 潘焕基 +1 位作者 真宫三男 胡波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54-260,共7页
通过浮选、沉淀、沉降等实验,查明了常与镍离子共存的Mn^(2+),Ca^(2+),Na^+,Cu^(2+),Fe^(2+),SO_4^(2+),Cl^-,CO_3^(2-)等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电解质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因捕收剂不同而异;Na^+,Ca^(2+),Mn^(2+)等阳离子... 通过浮选、沉淀、沉降等实验,查明了常与镍离子共存的Mn^(2+),Ca^(2+),Na^+,Cu^(2+),Fe^(2+),SO_4^(2+),Cl^-,CO_3^(2-)等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电解质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因捕收剂不同而异;Na^+,Ca^(2+),Mn^(2+)等阳离子因促进沉淀物聚结对丁基黄原酸镍浮选有利,Cu^(2+)与镍离子竞争捕收剂,Fe^(2+)含量超过30ppm时因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产生抑制作用;Cl,SO_4^(2-)对浮选没有影响;CO_3^(2-)将减弱阳离子对丁基黄原酸镍聚沉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存离子 离子 浮选法 选矿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水洗废啤酒酵母吸附水相中Cd^(2+)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代淑娟 高太 +1 位作者 王玉娟 刘文刚 《有色矿冶》 2008年第3期79-80,100,共3页
以水洗废啤酒酵母为吸附剂,以废水中镉离子对吸附对象,考察了重金属铜铅锌离子、碱土金属阳离子及一些负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铜、铅、锌离子对吸附效果影响显著,而碱土金属离子及负离子对吸附效果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含镉废水 共存离子 重金属离子 吸附效果
下载PDF
从一道习题谈络合掩蔽下共存离子效应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池泉 唐定国 柳畅先 《化工高等教育》 2013年第5期101-104,共4页
本文从一道习题出发,讨论了络合掩蔽剂存在下,混合金属离子M和N在络合滴定过程中共存离子效应系数的计算,提出用混合离子分别滴定判别式,作为在计算过程中用计量点时共存离子N的分析浓度,代替其平衡浓度[N′]的判别条件,并对不满足条件... 本文从一道习题出发,讨论了络合掩蔽剂存在下,混合金属离子M和N在络合滴定过程中共存离子效应系数的计算,提出用混合离子分别滴定判别式,作为在计算过程中用计量点时共存离子N的分析浓度,代替其平衡浓度[N′]的判别条件,并对不满足条件时准确的[N′]值给出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滴定 共存离子效应 络合掩蔽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八元瓜环与菲罗啉及其衍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洪波 刘忆明 +1 位作者 薛赛凤 陶朱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9-12,共4页
利用紫外光谱技术考察了一些离子对八元瓜环与1,10-菲罗啉及其衍生物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碱金属与碱土等金属离子及强酸根离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影响较小;H+和OH-影响较大,在pH=2~6时能生成包结比为1:2的包结物,在碱性条件下包结物分... 利用紫外光谱技术考察了一些离子对八元瓜环与1,10-菲罗啉及其衍生物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碱金属与碱土等金属离子及强酸根离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影响较小;H+和OH-影响较大,在pH=2~6时能生成包结比为1:2的包结物,在碱性条件下包结物分解;弱酸酸根离子对八元瓜环与菲罗啉及其衍生物的作用影响主要因为其水解产生的OH-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酸度来控制瓜环对底物分子的包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元瓜环 菲罗啉 共存离子 紫外吸收光谱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ZVI/S.oneidensis还原U(Ⅵ)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刘金香 浦亚帅 +3 位作者 陈春宁 李仕友 刘迎九 谢水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81,共5页
研究零价铁(ZVI)与奥奈达希瓦氏菌(S.oneidensis)协同还原去除水相中U(Ⅵ)时,共存离子Cr^(6+)、Fe^(3+)、Cu^(2+)、Mn^(2+)、Zn^(2+)、NO_3^-和SO_4^(2-)分别存在时对U(Ⅵ)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共存的Cr^(6+)和溶解态的Fe^(... 研究零价铁(ZVI)与奥奈达希瓦氏菌(S.oneidensis)协同还原去除水相中U(Ⅵ)时,共存离子Cr^(6+)、Fe^(3+)、Cu^(2+)、Mn^(2+)、Zn^(2+)、NO_3^-和SO_4^(2-)分别存在时对U(Ⅵ)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共存的Cr^(6+)和溶解态的Fe^(3+)对ZVI与微生物协同还原U(Ⅵ)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当溶液中共存Cr^(6+)的含量超过10.0 mg/L时,U(Ⅵ)的还原几乎被完全抑制。在共存金属浓度为20 mg/L时,Cu^(2+)、Zn^(2+)对U(Ⅵ)的还原均具有抑制作用,且Cu^(2+)的影响大于Zn^(2+);Mn^(2+)对U(Ⅵ)的还原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共存阴离子SO_4^(2-)对U(Ⅵ)的还原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且作用大小与其浓度成正相关;在0.5~5.0 mmol/L浓度范围内,12 h时,共存阴离子NO_3^-对U(Ⅵ)的还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Ⅵ) ZVI S.oneidensis 共存离子
原文传递
K^+、Na^+、Ca^(2+)共存离子对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葛军 申星梅 +3 位作者 吴成志 王平 武杏荣 李辽沙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以含有重金属离子Cr(Ⅵ)以及共存轻金属离子K^+、Na^+、Ca^(2+)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探讨了3种共存轻金属离子对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存的K^+、Na^+、Ca^(2+)与Cr(Ⅵ)之间存在竞争吸附,其影... 以含有重金属离子Cr(Ⅵ)以及共存轻金属离子K^+、Na^+、Ca^(2+)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探讨了3种共存轻金属离子对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存的K^+、Na^+、Ca^(2+)与Cr(Ⅵ)之间存在竞争吸附,其影响活性炭吸附Cr(Ⅵ)的大小顺序为Ca^(2+)>Na^+>K^+,其中Ca^(2+)导致Cr(Ⅵ)去除率下降44.16百分点。(2)吸附Cr(Ⅵ)的活性炭在2 170cm^(-1)处出现新的红外振动峰,表明Cr(Ⅵ)与活性炭之间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在同时吸附Cr(Ⅵ)与共存离子的样品中,未出现新的红外振动峰,表明K^+、Na^+、Ca^(2+)与活性炭间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3)活性炭吸附Cr(Ⅵ)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其动力学曲线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Cr(Ⅵ) 共存离子 竞争吸附 含铬废水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痕量铀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涛 梁靓 +1 位作者 谈树苹 吴继宗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时间分辨荧光法分析痕量铀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受共存离子的影响很大,准确度评价较低,分析结果误差过大。本工作研究了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焦磷酸体系中UO2+2时几种干扰离子如H+、Fe3+、NO-3等的影响,为痕量铀样品预处理... 时间分辨荧光法分析痕量铀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受共存离子的影响很大,准确度评价较低,分析结果误差过大。本工作研究了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焦磷酸体系中UO2+2时几种干扰离子如H+、Fe3+、NO-3等的影响,为痕量铀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H+对UO2+2的荧光猝灭主要表现为荧光物质的破坏;NO-3对铀络合物荧光体系的影响表现为对激发光的吸收;Fe3+的影响表现为对激发光和荧光的吸收。对于质量浓度为2μg/L的铀溶液,当c(H+)=0.037 5mol/L时,UO2+2的荧光强度下降了44.4%;当ρ(Fe3+)=20mg/L时,UO2+2的荧光强度基本猝灭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酰离子 时间分辨荧光 共存离子
下载PDF
浮选废水中共存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亮华 许伟航 +3 位作者 傅平丰 郭学辉 李根 徐承焱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浮选废水中残留有机药剂与各类离子共存,共存离子对臭氧氧化有机药剂有促进或抑制作用,考察了共存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效率和矿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阴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的抑制作用顺序为:CO_(3)^(2-)>S^(2-)>HCO_... 浮选废水中残留有机药剂与各类离子共存,共存离子对臭氧氧化有机药剂有促进或抑制作用,考察了共存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效率和矿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阴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的抑制作用顺序为:CO_(3)^(2-)>S^(2-)>HCO_(3)^(-)>PO_(4)^(3-),此4种阴离子还可降低苯胺黑药的矿化率,但Cl^(-)和SO_(4)^(2-)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共存金属阳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的增强作用顺序为:Fe^(3+)>Cu^(2+)>Pb^(2+)>Ca^(2+)≈Mg^(2+)>Zn^(2+),金属阳离子均能提高苯胺黑药的矿化率,显示出金属离子的催化臭氧氧化性能,而以Fe^(3+)的催化能力最强。Fe^(3+)/O_(3)体系降解苯胺黑药60 min后的有机中间产物种类比单一臭氧氧化少,表明Fe^(3+)的催化作用能强化有机中间产物的再氧化,使苯胺黑药降解过程更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废水 苯胺黑药 共存离子 臭氧氧化 金属离子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饮用水中5种卤乙酸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俊霞 塔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8,共6页
以腐殖酸作为天然水体中消毒副产物(DBPs)前体物,模拟了饮用水消毒过程。研究了水体中共存金属离子Ca2+、Mg2+、Cu2+、Al3+、Zn2+、Fe3+、Fe2+和非金属离子NH4+、As3+、F-等对饮用水氯消毒过程中5种卤乙酸(HAAs)包括一氯乙酸(MCAA)、一... 以腐殖酸作为天然水体中消毒副产物(DBPs)前体物,模拟了饮用水消毒过程。研究了水体中共存金属离子Ca2+、Mg2+、Cu2+、Al3+、Zn2+、Fe3+、Fe2+和非金属离子NH4+、As3+、F-等对饮用水氯消毒过程中5种卤乙酸(HAAs)包括一氯乙酸(MCAA)、一溴乙酸(MBAA),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二溴乙酸(DBAA)和总HAAs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离子对5种HAAs和总HAAs生成量和含量分布均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除了水中F-在研究含量范围内对HAAs的生成影响不明显以外,Ca2+、Mg2+、Cu2+、NH4+、As3+等离子对HAAs总体上产生抑制作用,而Al3+、Zn2+、Fe3+、Fe2+等离子对HAAs的生成总体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乙酸 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氯消毒 共存离子
原文传递
CuSO4对氰化提金贫液中SCN-的沉淀效果以及对共存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党晓娥 淮敏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0-1316,共7页
针对氰化提金贫液循环利用过程SCN-积累以及外排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CuSO4作为沉淀剂处理某高浓度SCN-贫液,考察了沉淀剂用量、沉淀时间及沉淀温度对SCN-沉淀效果和对共存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贫液中加入1.6倍化学反应计量的... 针对氰化提金贫液循环利用过程SCN-积累以及外排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CuSO4作为沉淀剂处理某高浓度SCN-贫液,考察了沉淀剂用量、沉淀时间及沉淀温度对SCN-沉淀效果和对共存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贫液中加入1.6倍化学反应计量的CuSO4后于室温搅拌60 min,SCN-的去除率达87.5%以上,体系中TCu、S2O32-和SO32-浓度也大幅降低,同时得到纯度达97%以上的CuSCN产品。沉SCN-后的贫液只需石灰中和并沉部分SO42-后,其活性得到进一步恢复,可直接返回金精矿浸出工序充分利用其中的CN-,实现提金贫液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金贫液 循环 积累 污染 沉淀 共存离子 回收
下载PDF
共存离子浓度对[BMIM]PF_(6)-TBP体系萃取提锂的影响
16
作者 李淑雅 王晓 +2 位作者 马玉军 张付康 李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81,共5页
以西台吉乃尔盐湖卤水为研究对象,选择TBP-离子液体提锂萃取体系提锂。以TBP为萃取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为协萃剂,研究卤水中共存离子对Li^(+)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Mg^(2+)对Li^(+)有协同萃取作用,K^(+)和Na^... 以西台吉乃尔盐湖卤水为研究对象,选择TBP-离子液体提锂萃取体系提锂。以TBP为萃取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为协萃剂,研究卤水中共存离子对Li^(+)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Mg^(2+)对Li^(+)有协同萃取作用,K^(+)和Na^(+)会抑制Li^(+)的萃取,B、pH值和阴离子种类对Li^(+)的萃取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PF_(6) 盐湖卤水 萃取锂 共存离子
下载PDF
配位滴定的准确滴定条件和共存离子不干扰滴定条件
17
作者 黄德发 《怀化学院学报》 1992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共存离子不干扰滴定条件也叫选择滴定条件,分别滴定条件。目前国内高校使用较多的几本分析化学教材中,如武汉大学主编的理科用分析化学和华中师大等合编的师范院校用分析化学,给出的配位滴定的准确滴定条件都是相同的,但给出的共存离子... 共存离子不干扰滴定条件也叫选择滴定条件,分别滴定条件。目前国内高校使用较多的几本分析化学教材中,如武汉大学主编的理科用分析化学和华中师大等合编的师范院校用分析化学,给出的配位滴定的准确滴定条件都是相同的,但给出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滴定条件却不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确滴定条件 配位滴定 判定条件 共存离子 分别滴定 EDTA 误差公式 分析化学教材 副反应系数 处理办法
下载PDF
有共存离子时金属的滴定
18
作者 沈澄英 《新疆职工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48-49,共2页
本文对共存离子下金属的准确滴定条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共存离子 络合物稳定常数 滴定
下载PDF
络合滴定的共存离子分别滴定条件与误差大小的讨论
19
作者 黄德发 《怀化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59-62,共4页
这一点在现行的各种教科书中都是一致的。但是在满足此条件时,滴定M的误差有多大,各书就不那么一致了。有的说约0.2%,有的说约1%。前者没有给出证明,后者虽然给出了证明,但笔者认为是很不严格的。笔者赞成第一种说法,现证明如下。
关键词 络合滴定 共存离子 分析浓度 中都 平衡式 毫摩尔 金属离子 恒成立 抑制作用 理论量
下载PDF
共存阳离子对含锰酸性矿山废水化学中和处理过程的影响
20
作者 杨程 岳正波 +3 位作者 许庆升 王绍平 王广成 王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10-1615,共6页
文章采用化学中和法处理模拟酸性矿山废水(acidminedrainage,AMD),探究共存离子Fe^(2+)、Mg^(2+)和Al^(3+)在曝气搅拌和机械搅拌2种条件下对锰的去除率及其固相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共存离子对锰的去除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Al^(... 文章采用化学中和法处理模拟酸性矿山废水(acidminedrainage,AMD),探究共存离子Fe^(2+)、Mg^(2+)和Al^(3+)在曝气搅拌和机械搅拌2种条件下对锰的去除率及其固相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共存离子对锰的去除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Al^(3+)的作用最显著,但Al^(3+)及其产物对锰离子的氧化有抑制作用;Al^(3+)、Fe^(2+)的存在会降低固相产物中锰元素的质量比并影响沉积物组成,不利于后续回收处理.研究结果可为化学中和除锰工艺优化及固相产物回收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AMD) 锰氧化 X射线衍射(XRD)分析 共存离子 平均价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