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共情:概念、争议与回应
1
作者 谭心 刘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共情的概念在临床中具有多种类型并一直处于争论中,认为临床共情是对患者及其体验行为的经验。这种经验包括对患者的感性感受、一般感受、生命现象、因果关系等多种心理感受的经验。一方面对医生来说共情是一个本原的、当下的本己体验行... 共情的概念在临床中具有多种类型并一直处于争论中,认为临床共情是对患者及其体验行为的经验。这种经验包括对患者的感性感受、一般感受、生命现象、因果关系等多种心理感受的经验。一方面对医生来说共情是一个本原的、当下的本己体验行为;另一方面,共情也涉及一个在此本原的本己体验中显示出来的关于患者“非本原给予的”异己体验。它具有三个阶段,常常只满足第一阶段,并且,这一阶段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其先于任何的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这样的临床共情概念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概念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共情 认知共情 共情 混合共情
下载PDF
“青春山东”抖音号的共情传播策略
2
作者 田钰佳 宋延宏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5期76-78,共3页
作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官方抖音号,“青春山东”以夯实青年人的价值底盘和精神基座为基本定位,“情感”属性十分明显。其以“共情传播”为策略,通过情感吸引建立传播的共情基础,通过题材接近性、符号多维化、表达网络化完成共情生产,进而... 作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官方抖音号,“青春山东”以夯实青年人的价值底盘和精神基座为基本定位,“情感”属性十分明显。其以“共情传播”为策略,通过情感吸引建立传播的共情基础,通过题材接近性、符号多维化、表达网络化完成共情生产,进而实现受众从情感到行为的共情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山东 共情基础 共情生产 共情参与
下载PDF
文以情传: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情传播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清果 韦俊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100,共8页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文化主体性觉醒与影视新技术赋能的双重加持下,不断实现着自身审美之塑新与言说之飞跃。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爆”与“出圈”,不仅得益于视听方式、文化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其通过表层视听展演触达到受众深层情感与心理...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文化主体性觉醒与影视新技术赋能的双重加持下,不断实现着自身审美之塑新与言说之飞跃。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爆”与“出圈”,不仅得益于视听方式、文化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其通过表层视听展演触达到受众深层情感与心理,实现社会的情感同频共振。同时,共情传播标示着人类传播学从以往聚焦客观理性逐渐关注到人的情感本位。鉴于此,亟待从共情传播的视角,透过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共情传播现象及其内在机制的探析,深入去探讨文化类综艺何以披文入情、以情动人,以期思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机制 感传播 共情传播 文化类综艺节目 中华文化传播
下载PDF
学生管理视域中的教师共情及其实现
4
作者 周泽宇 肖李 《教育评论》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传统的学生管理研究侧重关注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而相对忽视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导致一系列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而教师共情有助于对学生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学生管理视域中的教师共情具有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促进... 传统的学生管理研究侧重关注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而相对忽视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导致一系列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而教师共情有助于对学生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学生管理视域中的教师共情具有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价值。教师共情的发生缘由主要在于教师的主体意识、校园环境和评价方式。为推动教师共情的发展,有必要从明确教师共情边界、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共情引导以及确立相应的外在保障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共情 教师共情
下载PDF
“共情育人”: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的“连江实践”——办学主张的思与行
5
作者 郑锋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5期52-56,共5页
在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在办学宗旨、教学理念确立,课程体系、管理方法建构等方面,要与时代背景、地域特征以及学校历史、师生特点共情,实现学校的高品质发展。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在“共情育人”主张引领下... 在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在办学宗旨、教学理念确立,课程体系、管理方法建构等方面,要与时代背景、地域特征以及学校历史、师生特点共情,实现学校的高品质发展。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在“共情育人”主张引领下,展开了如下办学实践:寻根溯源,建构“三色文化”,形成文化共情;笃行实干,实施精细管理,追求管理共情;适应变化,建构课程与教学体系,实现课堂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育人” 普通高中 “三色文化” 精细管理 共情课堂”
下载PDF
共情视角下国际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实践逻辑转化
6
作者 黄典林 吴洁宜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共情传播是指突破传统单一传播主体单向传递的视角,转而从传播主体间的平等地位出发,从而以“设身处地”的姿态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传播实践。在国际传播中,共情传播的构成要素包括情感、认知和行动三个维度。通过引入共情机制,从主体、... 共情传播是指突破传统单一传播主体单向传递的视角,转而从传播主体间的平等地位出发,从而以“设身处地”的姿态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传播实践。在国际传播中,共情传播的构成要素包括情感、认知和行动三个维度。通过引入共情机制,从主体、内容、渠道、对象等方面对传统国际传播理念和实践逻辑进行创造性转化,有利于打破国际传播过程中来自地缘政治与语言文化的阻隔,突破传者中心主义,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共情传播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感知共情:共情的第四维度探析
7
作者 崔中良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传统的共情研究将共情分为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和行动共情三个维度,并没有重点关注共情的获得方式。结合现象学和认知科学对于共情的研究,指出感知共情作为共情的第四个维度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基础。感知共情的作用方式表现为:感知共情与... 传统的共情研究将共情分为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和行动共情三个维度,并没有重点关注共情的获得方式。结合现象学和认知科学对于共情的研究,指出感知共情作为共情的第四个维度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基础。感知共情的作用方式表现为:感知共情与行动共情互为协同,感知共情与认知共情互为渗透,感知共情作为共情整体的保障。四维共情内在关联的综合观摆脱了共情的分离观和一体观,解决了分离观的认知消耗以及一体观的他异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共情 感知共情 共情综合观 身体现象学
下载PDF
浅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共情教学的必要性
8
作者 谢沁露 李子艳 《新闻论坛》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共情”是心理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功能延伸与交叉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从“共情”的基本内涵出发,在分析共情教学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思考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教学中开展“共情式教学”的必要性,助力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效... “共情”是心理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功能延伸与交叉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从“共情”的基本内涵出发,在分析共情教学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思考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教学中开展“共情式教学”的必要性,助力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效果,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新闻传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共情式教学 新闻传播教育
下载PDF
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共情传播的基础、触发机制及启示
9
作者 邹灿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为进一步提升文博类节目对受众的感染力,以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基于家国同构的历史语境与流浪孤独的现实语境是该剧共情传播的基础,通过多模态视听语言唤醒情绪共情、拟人与隐喻双线叙事达成认知共情... 为进一步提升文博类节目对受众的感染力,以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基于家国同构的历史语境与流浪孤独的现实语境是该剧共情传播的基础,通过多模态视听语言唤醒情绪共情、拟人与隐喻双线叙事达成认知共情、参与互动融合双线共情促成共情传播。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博类节目可通过温暖视听模态、情感化叙事、多渠道平台搭建共情空间,以提升节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微短剧 文博类节目 共情传播 《逃出大英博物馆》 共情 认知共情
下载PDF
英语小说绘本共情式阅读教学实践和探究
10
作者 吕骏 杨文君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第9期64-68,共5页
共情式阅读是指读者通过设身处地体验、感悟他人的情感、思想和处境,建立共同的情绪感应,产生真情实感的阅读过程。共情式阅读能多维度串联起读者与文本,实现读者与文本间的多元共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通过一节阅读课具... 共情式阅读是指读者通过设身处地体验、感悟他人的情感、思想和处境,建立共同的情绪感应,产生真情实感的阅读过程。共情式阅读能多维度串联起读者与文本,实现读者与文本间的多元共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通过一节阅读课具体阐述共情式阅读引领的英语小说绘本教学路径:创设情境入文,铺垫共情基础;梳理情感主线,搭建共情支架;依托共情支架,串联情节信息;明晰主题内涵,实现共情升华;联系实际生活,达成共情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式阅读 小说绘本 多元共情 共情迁移
下载PDF
“关怀的代价”——共情疲劳的评估及干预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语童 李红 孟现鑫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2-759,共8页
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共情和暴露于创伤情境的基础上,持续处于共情压力下导致的生理和心理疲惫和功能障碍。准确评估共情疲劳并确定最佳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共情疲劳的评估主要从继发性创伤压力、倦怠、共情满意度三方面进行,而共情疲劳的... 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共情和暴露于创伤情境的基础上,持续处于共情压力下导致的生理和心理疲惫和功能障碍。准确评估共情疲劳并确定最佳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共情疲劳的评估主要从继发性创伤压力、倦怠、共情满意度三方面进行,而共情疲劳的干预则需要将提高社会支持和自我关怀结合起来,从提高共情满意度和复原力两方面共同缓解共情疲劳。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在非助人行业或是群众中是否存在共情疲劳,开发出适用范围更广、更准确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疲劳 继发性创伤压力 倦怠 共情满意度 复原力
原文传递
共情传播:贵州“村超”出圈的策略及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波 张焕焕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贵州“村超”出圈,成为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文化盛事,其出圈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传播的过程,是共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态度、认知、思想等的形成、表达、传递、分享、扩散的过程,即是共情传播的过程。贵州“村超”之所以火爆出圈... 贵州“村超”出圈,成为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文化盛事,其出圈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传播的过程,是共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态度、认知、思想等的形成、表达、传递、分享、扩散的过程,即是共情传播的过程。贵州“村超”之所以火爆出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卓有成效的共情传播。共情传播视角下,“村超”出圈的策略包括四个方面:整合多元的共情传播主体,选取激发共情的传播内容,选择合适的共情传播媒介,选用引发共情的传播话语。“村超”的共情传播引发了受众由知到情再到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共情过程,催生了足球运动热潮,促进了民族团结,带动了榕江“超经济”。但是“村超”共情传播仍需进一步优化,需进一步将共情融入“村超”传播平台建设,用精准共情营造有利于“村超”的舆论环境,以共情议题提升“村超”品牌的议程设置能力,确保传播内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从而进一步助力“村超”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村超” 共情 共情传播 策略 足球文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对不同年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身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敏 罗彩东 +2 位作者 戴闽 施剑 黄莉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对不同年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2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干预,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血压...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对不同年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2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干预,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special boiling point,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共情能力、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中青年组的治疗总依从性(95.00%)与老年组(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的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中青年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老年组(P<0.05);干预后2组的共情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中青年组的评分高于老年组(P<0.05);中青年组的满意度(93.33%)与老年组(8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共情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良好。中青年患者焦虑抑郁、共情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优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共情技术 高血压 不同年龄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126,共9页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故事 跨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认同
下载PDF
共情与默会:一项常人方法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韦伯界定的情感型行动中潜在地存在认识悖论:一方面,情感行动被视为理性的冗余;另一方面,情感并非不可理解。对此,借助于围绕歌曲《阿妹》所进行的一项常人方法实验,本文指出,共情并非仅仅是一种理解策略。如同迈克尔·波兰尼所认... 韦伯界定的情感型行动中潜在地存在认识悖论:一方面,情感行动被视为理性的冗余;另一方面,情感并非不可理解。对此,借助于围绕歌曲《阿妹》所进行的一项常人方法实验,本文指出,共情并非仅仅是一种理解策略。如同迈克尔·波兰尼所认为的那样,共情是默会知识的作用结果,后者以社会性基础的形象使得可理解性最终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理解性 共情 默会 常人方法
下载PDF
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丽华 陈娴 +3 位作者 朱珠 孙翠华 吴金凤 乔成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潜在类别,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年资护士的人本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35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潜在类别,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年资护士的人本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35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及中文版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年资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24.58±6.50)分,继发性创伤应激得分为(26.80±6.07)分,同情满足得分为(36.57±7.38)分。中度及以上共情疲劳者为2386人(68.0%)。潜在剖面分析显示,共情疲劳分为共情疲劳优势组(32.00%)、中度共情疲劳组(63.12%)和共情疲劳应激组(4.87%)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务、月收入、班次、对工作环境感知是共情疲劳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存在3个潜在类别,呈现群体异质性。护理管理者需采用多元化、人本化管理策略,激发高年资护士工作热情,降低共情疲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高年资 共情疲劳 职业倦怠 继发性创伤应激 工作环境感知 潜在类别分析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共情对话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俊 饶方喜 +1 位作者 周志豪 徐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人工智能驱动的对话是当前研究热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这类对话系统普遍缺乏情感交互能力,限制了其在心理关爱、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方面的应用。如何让对话系统充分理解用户情绪并生成带有共情的回复是目前对话系统面临的主... 人工智能驱动的对话是当前研究热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这类对话系统普遍缺乏情感交互能力,限制了其在心理关爱、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方面的应用。如何让对话系统充分理解用户情绪并生成带有共情的回复是目前对话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首先介绍了共情对话研究中情感感知和共情对话生成两大挑战,并分别调研归纳了相关研究方法。情感感知任务大致可分为基于规则、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深度学习三类方法,共情对话生成大致可分为基于检索和基于动态生成两类方法。接着介绍了共情对话的最新发展动向,并总结了共情对话数据集、通用对话数据集和多模态数据集的特点和链接,归纳了当前共情对话研究中不同的评估方法便于后续研究。最后对共情对话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对话 感感知 对话生成
下载PDF
实习护生医学叙事和共情能力对人文关怀能力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晓婷 孙华昌 张海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610-616,共7页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的路径关系,为实习护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使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人文关怀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对山东省内5所三甲级医院的38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的路径关系,为实习护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使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人文关怀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对山东省内5所三甲级医院的38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r=0.799,0.623;P<0.01);医学叙事能力对人文关怀能力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766,P<0.01),共情能力对人文关怀能力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623,P<0.01),共情能力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89,总效应值为0.95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之比为19.8%。结论:目前我国临床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水平较低,共情能力在实习护生医学叙事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叙事能力 共情能力 人文关怀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中外跨国家庭视频博主海外社交媒体的“双重共情”传播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洪春 罗圣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近年来,国际传播中的情感力量日益受到学界关注。面对意识形态偏见与文化隔阂,基于相通的情感体验达成的“共同情感”成为不同文化异质群体间理解和沟通的有效介质,而作为有效策略的共情传播则通过共情修辞、多模态话语叙事等方式消解... 近年来,国际传播中的情感力量日益受到学界关注。面对意识形态偏见与文化隔阂,基于相通的情感体验达成的“共同情感”成为不同文化异质群体间理解和沟通的有效介质,而作为有效策略的共情传播则通过共情修辞、多模态话语叙事等方式消解了意识形态与语言文化畛域,增益了国际传播效能。外国友人基于“他者”视角讲述的中国故事在共情传播上有天然优势,而同时融合了“自我”和“他者”的中外跨国家庭视频博主们则进一步实现了“双重”共情传播,其所激发的情感流动既存在于跨国家庭成员之间,也存在于以家庭为单位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之间。中外跨国家庭视频博主们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弥合了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将中国故事的宏大叙事融入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因素,于温情脉脉中加强了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效果,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共情传播 中外跨国家庭 海外社交媒体
下载PDF
本科护生共情能力、情绪智力对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静静 蔡妤珂 李凤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为探讨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情绪智力水平对其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路径关系,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情绪智力量表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对上海市1所高校的202名大一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可直接和... 为探讨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情绪智力水平对其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路径关系,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情绪智力量表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对上海市1所高校的202名大一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可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教育者应注重提升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从而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共情能力 绪智力 人文关怀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