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审视与城市创新: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共生发展论绎 被引量:1
1
作者 庄园 张雨刚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民俗体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多元利益主体逐渐形成,文旅融合为其发展提供了时代契机。以共生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实际调研、逻辑推理等方法,明晰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共生发展的城市价值、现实逻辑及发展... 民俗体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多元利益主体逐渐形成,文旅融合为其发展提供了时代契机。以共生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实际调研、逻辑推理等方法,明晰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共生发展的城市价值、现实逻辑及发展问题。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主体存在:共生单元人才薄弱,缺乏行业全面需求;共生界面形式单一,偏利共生现象普遍;共生模式开发不足,尚未形成特色品牌。建议以体旅融合为点,促进共生单元的人才生成;以旅游资源为线,树立多元界面共生产业链;以文化内核为面,打造互惠共生的模式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旅游产业 共生理论 共生发展
下载PDF
中国城乡共生发展的区域测度及实证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小龙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城市与乡村是一个互动共生的有机系统,如何识别并评判城乡之间的关联效应,对于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与要素融合”的视角,构建了城乡PRESCE共生系统的理... 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城市与乡村是一个互动共生的有机系统,如何识别并评判城乡之间的关联效应,对于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与要素融合”的视角,构建了城乡PRESCE共生系统的理论框架,并从“共生密度(人口与资源)、共生关联度(经济与社会)、共生协调度(文化与生态)”三大维度、六个层面选取了45个基础指标,以综合测算我国31个省份的城乡共生度指数。研究发现,城乡共生度指数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梯级渐减的演变态势,其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处于城乡失衡与低共生水平的状态;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共生水平呈现双向互动影响的态势;城乡经济社会的共生水平与城乡共生发展总指数水平基本吻合,亦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梯级渐减的演变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共生发展 PRESCE系统 共生 区域测度 城乡融合
下载PDF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区域物流共生发展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97,共4页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结合的方法,评价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区域物流共生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物流两个系统的协同水平指数总体提升,共生发展关系处于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但是目前尚处于中度协...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结合的方法,评价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区域物流共生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物流两个系统的协同水平指数总体提升,共生发展关系处于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但是目前尚处于中度协同阶段,共生关系并非很强。由区域差异性及贡献程度分析,四川、重庆等地两个系统的共生关系明显较强,但青海、内蒙古协同水平指数则处于下游,拖累了西部地区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现代农业 物流 共生发展 协同水平
下载PDF
交融互渗与共生发展:大运河流域文化景观特征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巧晖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13-19,111,112,共9页
随着京杭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和不同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不同区域、民族文化;运河研究只有立足于流域,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所彰显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在大运河流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中... 随着京杭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和不同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不同区域、民族文化;运河研究只有立足于流域,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所彰显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在大运河流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文化景观进一步丰富、发展,但其并非均质化、同质性的,在文化景观的转换中既有创造性转化,也有消耗性转化,基于此可将其分为:实用性向功能性转变,集功能性与象征性为一体,叠加实用性、功能性及象征性等多个类型。大运河流域的文化景观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兼和相济”“互补共生”,在“存有交互性”中融合为一个整体,对其阐述须立足于此,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化景观的“流域”共性及“人—地—水”的互渗交融。大运河流域文化景观的建构与实践则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努力探索“差异互补”“互联互融”“求同存异”的共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流域 文化景观 交互性 共生发展
下载PDF
兵地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共生发展研究
5
作者 白洋 吴剑 +3 位作者 窦开龙 路雯 谭李娜 哈丽旦·巴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86-2097,共12页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旅游的资源共生演化、经济联系变化、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兵地旅游共生发展的模式、格局与机制。结果表明:(1)兵地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不断增强,资源开发处于偏利共生关系。(2)兵地旅游资源非均衡共生特征明显,呈现“兵团依附地方、弱势依托强势”共生分布特征,形成“中央一心多点→外围多心多点”共生演化格局。(3)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圈层递减结构,依托旅游交通网络形成偏利共生纽带。(4)旅游经济联系具有距离衰减、南北差异、兵地差距、同城效应特征。(5)归纳兵地旅游“间歇寄生、间歇偏利共生、互惠共生”的区域共生模式,文化共生、资源共生、产业共生主次递进和主客互动的要素共生维度,“一核三点八心两圈三带”的共生发展格局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同美”的共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网络结构 共生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
下载PDF
校地共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赖仕贤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8期76-80,共5页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一关键问题的根本决策。校地共生发展背景下,属地高校应当积极...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一关键问题的根本决策。校地共生发展背景下,属地高校应当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发挥高校自身科研优势、教育优势、人才优势,提高培训力度,满足更多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共生发展视域 新型职业农民 继续教育路径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与校外体育机构共生发展的机遇、困境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天 王嵛 《辽宁体育科技》 2023年第6期9-14,共6页
“双减”政策的颁布给学校体育发展增添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学生人数较多、师资力量匮乏、校内体育设施不齐全成为现阶段新问题,亟需校外组织或机构来分担校内负荷。共生理论揭示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在多个学科领域... “双减”政策的颁布给学校体育发展增添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学生人数较多、师资力量匮乏、校内体育设施不齐全成为现阶段新问题,亟需校外组织或机构来分担校内负荷。共生理论揭示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在多个学科领域进行实践运用,为研究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学校体育与校外体育机构共生发展不仅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需要,还是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共生理论梳理探究学校体育与校外体育机构共生发展的时代机遇,明确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努力探寻促进二者相互融合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学校体育与校外体育机构事业发展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校体育 校外体育机构 共生发展
下载PDF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发展的市场规模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潇珑 李妍 《商展经济》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应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巨轮的稳定器,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有经济的领导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经济巨轮安全起航...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应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巨轮的稳定器,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有经济的领导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经济巨轮安全起航的“定海神针”。本文通过研究其市场规模效应并得出结果,以期有助于厘清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关系,并有利于正确引导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民营经济 共生发展 市场规模效应 理论分析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园足球与校外足球培训机构共生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凯圆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园足球与校外足球培训机构的共生发展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助力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校园足球和校外足球培训机构的发展情况和两者共生模式形成的逻辑进路... “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园足球与校外足球培训机构的共生发展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助力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校园足球和校外足球培训机构的发展情况和两者共生模式形成的逻辑进路。研究认为:校园足球和校外足球培训机构的共生发展单元包括学校、学生、家长、培训机构和各类监管部门,各共生单元在训练理念、师资力量、场地空间和管理方式四方面形成共生发展的界面。在此基础上从共生理念优化、共生单元增加、共生界面畅通和共生环境优化四方面提出了两者共生发展的路径,分别是强化共生制度供给,提供政策支持;强调多元主体参与,优化综合治理;增强“内、外、上、下”互通,推动资源整合;加强共生环境建设,提升整体效能,以期通过共生发展获取更多共生能量,助推校园足球和校外足球培训机构的共生模式从点共生模式向间歇共生模式、连续共生模式和一体化共生模式渐进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校园足球 校外足球体育培训机构 共生发展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角下安徽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探究
10
作者 黎绍维 吴梦成 +1 位作者 王瑀 张志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5期0014-0019,共6页
近年来,金融迅速膨胀,而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二者逐步走向失衡。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两大部门在共生利益的分配上存在不均,使得二者之间的共生发展关系具有非对称性。安徽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亦是如此,在安徽省金融... 近年来,金融迅速膨胀,而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二者逐步走向失衡。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两大部门在共生利益的分配上存在不均,使得二者之间的共生发展关系具有非对称性。安徽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亦是如此,在安徽省金融同实体经济共生发展模式中,表现为共生利益分配偏向于金融的失衡关系。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究安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发展模式 ,测度二者共生发展程度,并对于促进安徽金融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实体经济 共生发展 均衡发展 互惠共生
下载PDF
城市行思:城市文化与教育共生发展——以河北唐山抗震精神为例
11
作者 郭宏侠 《今日教育》 2023年第7期36-39,共4页
城市文化通过语言传递和其他文化载体,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打破人们心理的界线,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城市人民产生同化作用。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体现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活动,这不仅能够保持文化的张力,不断更新市民观... 城市文化通过语言传递和其他文化载体,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打破人们心理的界线,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城市人民产生同化作用。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体现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活动,这不仅能够保持文化的张力,不断更新市民观念,还可以让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加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和信心。城市文化与教育相辅相成,教育在积极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明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提升城市文明度,推进城市文明发展,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现代文明进程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传播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城市文化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内涵的延伸,更能引领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涵 城市现代文明 共生发展 文化载体 同化作用 魅力体现 超越时空 有效载体
下载PDF
遂潼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建设路径研究
12
作者 赵侨月 《科教文汇》 2023年第4期161-165,共5页
遂潼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共生发展符合协调发展理念,是遂潼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该文从遂潼区域高职教育视角切入,发现制约遂潼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共生发展的因素包括政府未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有效发挥作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 遂潼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共生发展符合协调发展理念,是遂潼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该文从遂潼区域高职教育视角切入,发现制约遂潼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共生发展的因素包括政府未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有效发挥作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高职教育院校服务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式传统、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适应性不足等.作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创新高职教育-政府-企业三方互利共赢机制、拓展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共生发展的途径、合理转型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遂潼一体化 共生发展
下载PDF
乡村红色文化与旅游业共生发展模式探析
13
作者 郭超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01-107,共7页
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红色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青睐,很多年轻群体经常自发性组织参与,主动将自己视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据旅游研究院等实验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在建党百年氛围烘托下,红色旅游搜索热度较上年度增长176%,... 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红色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青睐,很多年轻群体经常自发性组织参与,主动将自己视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据旅游研究院等实验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在建党百年氛围烘托下,红色旅游搜索热度较上年度增长176%,越来越多地区都开始将红色旅游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乡村振兴及文旅融合双重政策支持下,乡村红色文化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实现和旅游业共生发展,就成为推进乡村全面发展,加强红色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对此,从两者共生发展的联系性与基本价值着手,分析当前最常见的几种共生发展模式,并以此提出加强红色文化保护、挖掘红色资源和加强景区设施建设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乡村旅游业 乡村振兴 共生发展模式
下载PDF
旅游休闲城市“景区-城镇”空间共生发展模式研究
14
作者 吴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9期0019-0021,共3页
旅游休闲产业是一种兼具经济和社会价值的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旅游休闲产业中,景区和城镇都是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关系亦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的“景区独立、城镇割裂”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旅... 旅游休闲产业是一种兼具经济和社会价值的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旅游休闲产业中,景区和城镇都是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关系亦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的“景区独立、城镇割裂”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和要求,更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的“景区-城镇”空间共生发展模式,以期为旅游休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休闲城市 空间开发模式 空间共生发展机制 景城共生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孙久文 李爱民 +1 位作者 彭芳梅 赵霄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共6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增长受到资源、环境等的约束,遵循生态种群的Logistic增长方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种群的环境容量,但长三角地区种群共生作用是不对称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共生作用远大...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增长受到资源、环境等的约束,遵循生态种群的Logistic增长方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种群的环境容量,但长三角地区种群共生作用是不对称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共生作用远大于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生作用,表现为偏利共生关系,但生产性服务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LOGISTIC方程 共生发展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68
16
作者 唐强荣 徐学军 何自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6,共7页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在不考虑种群进化的影响并假设共生的作用是扩大种群环境容量的条件下,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在不考虑种群进化的影响并假设共生的作用是扩大种群环境容量的条件下,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并对中国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种群属性、种群密度、制度环境变化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发展
下载PDF
城镇群的共生发展研究——以浙中金华城镇群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马永俊 胡希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城镇群体间的竞争和共生作用也越来越激烈。文章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金华城镇群之间共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加强金华城镇群的一体化建设,建... 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城镇群体间的竞争和共生作用也越来越激烈。文章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金华城镇群之间共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加强金华城镇群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对称性互惠共生机制,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是实现金华城镇群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共生界面 共生发展 城镇群 金华
下载PDF
共生共荣:区域体育产业共生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国 孙庆祝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54,共5页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焦点。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系统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体育产业共生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目标机制是区域体育产业共生...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焦点。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系统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体育产业共生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目标机制是区域体育产业共生发展方向,市场机制是区域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管理机制是区域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制度保障,监控机制是区域体育产业共生发展的调节方式。最后,提出提高区域体育产业共生单元质参量关联度、塑造和谐共荣的共生环境、消除区域体育产业共生阻力、建立科学的区域体育产业共生发展评价体系等区域体育产业共生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区域体育产业 共生机制 共生发展路径
下载PDF
基于互动融合的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区域测度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范昊 景普秋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54,共10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从不同城乡发展模式的内在特征与分类演绎出发,本文以互动融合为视角提出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通过关联-共生发展总前提、关联-共生发展基本表现、关联-共生先期跃升条件、关联-共生... 党的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从不同城乡发展模式的内在特征与分类演绎出发,本文以互动融合为视角提出城乡关联-共生发展分析框架,通过关联-共生发展总前提、关联-共生发展基本表现、关联-共生先期跃升条件、关联-共生后期跃升条件与关联-共生发展结果选取28个基础指标,构建出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应用体现"降维"思想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不同区域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整体上处于城乡互动融合发展格局当中,东部地区表现为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处于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当中,而西部地区尚处于向城乡互动模式逐步演化与追进的发展格局之下。因此,各地区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关联-共生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互动 城乡融合 城乡发展模式 城乡关联-共生发展指数 区域测度
下载PDF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唐卫宁 徐福缘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9,共5页
文章根据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从资源集聚、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三个维度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进而对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强度进行实证检验。研... 文章根据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从资源集聚、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三个维度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进而对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强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集聚能力、分工合作水平、资源共享能力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它们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资源共享能力、分工合作水平、资源集聚能力。在物流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的资源集聚程度,提高集群共生单元间的分工合作水平,增强集群共生体的资源共享能力,都将促进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群 共生发展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