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间接波前整形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共聚焦成像研究
1
作者 谭天 史天悦 +1 位作者 吴长锋 彭洪尚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生物组织散射引起的光学像差限制了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本文研究了基于间接波前整形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共聚焦成像技术。首先,制备了高效率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降低该波段生物组织的散射有助于实现高对比度的活体组织成像。其次,研究了... 生物组织散射引起的光学像差限制了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本文研究了基于间接波前整形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共聚焦成像技术。首先,制备了高效率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降低该波段生物组织的散射有助于实现高对比度的活体组织成像。其次,研究了基于间接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方法,将间接波前整形技术应用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中,以实现对生物组织引起的光学像差的测量与补偿,获得生物组织的高信噪比成像。最后,对基于间接波前整形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开展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对空气平板、散射介质和小鼠颅骨等产生的像差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最终信号强度较初始值分别提升了1.47、1.95和2.85倍,显著提升了最终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波前整形 近红外二区成像 共聚焦成像 活体实验
下载PDF
共聚焦成像系统中探测器对分辨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2
作者 葛华勇 王保华 任秋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7-590,共4页
基于点扩展函数,推导出共焦系统的成像公式,模拟了探测器尺寸对分辨率的影响,并提出最佳针孔半径.为验证理论分析,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共焦系统,测量了不同针孔时的轴向响应,并得到了鉴别率板的共焦和离焦像.
关键词 共聚焦成像 高分辨率 点扩展函数 半高宽
下载PDF
应用小动物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对大鼠腹壁循经组织组织液分布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晓晶 张维波 +5 位作者 贾术永 王广军 李宏彦 叶丰瑶 顾鑫 熊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的:初步观察探究活体大鼠腹壁循经组织的组织液分布特征和相关形态结构。方法:大鼠麻醉后尾静脉注射10%的荧光素钠溶液(0.1 ml/kg),注射30 min后剥离腹部皮肤,使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腹壁组织不同深度的荧光素钠溶液分布及相... 目的:初步观察探究活体大鼠腹壁循经组织的组织液分布特征和相关形态结构。方法:大鼠麻醉后尾静脉注射10%的荧光素钠溶液(0.1 ml/kg),注射30 min后剥离腹部皮肤,使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腹壁组织不同深度的荧光素钠溶液分布及相关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荧光素钠注射30 min后,使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到在大鼠腹壁正中线即任脉循行位置不同深度组织中的组织间隙较大,其中填充着大量混合荧光素钠的组织液,并分布有少量胶原纤维、毛细血管、脂肪细胞等实体组织。腹中线水平旁开5 mm和1 cm处的非经组织主要为实体组织,其组织中的间隙空间和组织液含量远远小于腹中线。新鲜腹壁组织冰冻切片显示,腹壁组织中存在大小不等、纵横交错且相互连接沟通的组织间隙,腹中线组织的间隙空间大于周围组织,这一结果与激光共聚焦图像特征吻合。结论:大鼠腹壁循任脉组织中存在比周围非经组织较大的组织间隙和较多的组织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荧光素钠 组织液 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
下载PDF
共聚焦成像技术在生物芯片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立新 胡松 +1 位作者 严伟 罗正全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4期40-41,45,共3页
共聚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采集精细的荧光图像,在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共聚焦成像技术用于生物芯片检测,能显著减少样本点以外光的收集率,明显降低背景噪声,增大信噪比。与CCD成像技术相比,共聚焦成像技术可以做到更大的数值孔径,具有更高... 共聚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采集精细的荧光图像,在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共聚焦成像技术用于生物芯片检测,能显著减少样本点以外光的收集率,明显降低背景噪声,增大信噪比。与CCD成像技术相比,共聚焦成像技术可以做到更大的数值孔径,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成像技术 生物芯片 芯片检测 空间滤波 生物工程 工作原理
下载PDF
大鼠腹内壁中线间质通道微观结构的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观察
5
作者 宋晓晶 熊枫 +4 位作者 贾术永 王广军 王淑友 王瑾玉 张维波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35-440,共6页
为探究循经间质通道的微观结构,应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对大鼠腹内壁腹中线,即循任脉间质通道荧光素钠聚积部位进行观察。通过使用荧光照相法对尾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大鼠腹内壁表面的荧光素钠聚集轨迹定位,应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 为探究循经间质通道的微观结构,应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对大鼠腹内壁腹中线,即循任脉间质通道荧光素钠聚积部位进行观察。通过使用荧光照相法对尾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大鼠腹内壁表面的荧光素钠聚集轨迹定位,应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腹内壁表面中线荧光素钠聚集轨迹上不同位点与旁开点组织的结构差异,并同离体组织的Masson染色结果比较。结果发现:腹内壁中线分布有大量与中线走行平行、有序排列的纤维组织,其中富含大量组织液;旁开为致密的肌纤维,表面的纤维排列不与中线平行。循任脉间质通道具有大量平行纤维结构分布的特征,为组织液向腹中线汇聚,并在循任脉间质通道中流动提供了组织形态学基础,为经络循行和结构的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证据,对于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 间质通道 腹内壁中线 纤维结缔组织 大鼠
下载PDF
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方法
6
作者 王静柯 赵梦琴 +4 位作者 孙娜娜 孙芳芳 吴杰 沈建新 王海燕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成年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方法。方法:取成年昆明小鼠胰脏,用胶原酶法急性分离得胰腺腺泡细胞,加荧光染料fluo-4-AM标记胞内钙;以乙酰胆碱(ACh)为兴奋剂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激光扫描共聚...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成年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方法。方法:取成年昆明小鼠胰脏,用胶原酶法急性分离得胰腺腺泡细胞,加荧光染料fluo-4-AM标记胞内钙;以乙酰胆碱(ACh)为兴奋剂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发射488 nm激光并同步、实时、动态地记录此过程中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钙振荡。结果:1一定浓度的ACh(如100 nmol/L)可稳定地激发胰腺腺泡细胞产生典型钙振荡,且此钙振荡可被阿托品完全阻断;2胞浆内不同部位的钙振荡有强弱不同,但呈同步变化节律;而不同细胞间的钙振荡强弱和节律往往不同;3钙振荡的幅度和节律与Ach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方法简单易行、直观形象、高效、灵活,可作为常规方法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振荡 胰腺腺泡细胞 乙酰胆碱 激光共聚焦成像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双光子共聚焦成像的急性高眼压大鼠小梁网孔隙率变化研究
7
作者 任琳 梅曦 刘志成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获取不同眼压下小梁网组织深层结构信息,为小梁网房水外排通道生理功能的探索奠定组织形态学基础。方法将4只SD大鼠分成A、B两组每组2只,处死后于左眼球分别加压40mm Hg(A组)、加压60 mm Hg(B组),维持24 h。右眼均为未加压对照组,... 目的获取不同眼压下小梁网组织深层结构信息,为小梁网房水外排通道生理功能的探索奠定组织形态学基础。方法将4只SD大鼠分成A、B两组每组2只,处死后于左眼球分别加压40mm Hg(A组)、加压60 mm Hg(B组),维持24 h。右眼均为未加压对照组,利用双光子共聚焦成像系统采集每只眼球的小梁网组织形态图:从眼底剖开眼球后照射前房角小梁网处,每2μm采集图像,直至图像模糊停止。结果未加压的对照组眼球小梁网处胶原纤维排列较为规则,孔隙明显,小梁网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加压40 mm Hg的A组眼球小梁网胶原纤维出现了部分塌缩,小梁网与周围组织出现融合,偶尔可见一些孔隙,胶原纤维排列呈无序状态。加压60 mm Hg的B组眼球小梁网胶原纤维断裂较明显,临管区被挤压到完全塌陷,与周围组织已无法分辨。A、B两组动物的小梁网均表现出骨架断裂,组织变薄,逐渐与周围组织融为一体,以及出现远端的巩膜静脉塌缩的现象。与A组眼球相比,B组眼球的葡萄膜小梁网孔隙率略有增加。结论急性眼内压升高可能引发房水外排通道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前房角小梁网组织压缩、巩膜静脉塌陷。这一解剖结构异常造成房水排出困难,从而又加剧了眼内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网 高眼压 孔隙率 巩膜静脉 双光子共聚焦成像系统
下载PDF
应用共聚焦成像评估甲氨蝶呤诱导的3D人肝脏类器官中的纤维化水平
8
作者 吴晓珊 邓元荣 《海峡药学》 2022年第11期32-35,共4页
目的 3D类器官培养的兴起为复杂疾病的模拟、药物筛选等方面提供了新型的解决方案,然而如何将传统的2D细胞的成像或检测技术应用于3D类器官,是目前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对甲氨蝶呤诱导的3D肝脏类器官中的纤... 目的 3D类器官培养的兴起为复杂疾病的模拟、药物筛选等方面提供了新型的解决方案,然而如何将传统的2D细胞的成像或检测技术应用于3D类器官,是目前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对甲氨蝶呤诱导的3D肝脏类器官中的纤维化蛋白CollagenⅠ进行染色。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成像并用Fiji软件对纤维化蛋白的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定量。结果 采用10μM和30μM甲氨蝶呤处理7天的肝脏类器官与溶剂组相比呈现出显著的纤维化。结论 Z-stack共聚焦成像在保留类器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为MTX诱导的3D肝类器官纤维化的量化,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简便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肝脏类器官 共聚焦成像 甲氨蝶呤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P9000图像质量评价临床研究
9
作者 高霞 王林恒 +4 位作者 左秀丽 邓佩 宗奕辰 谢金池 孟捷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5期15-19,54,共6页
目的评价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P9000检测人体消化道相关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内镜检查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94例受试者纳入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 目的评价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P9000检测人体消化道相关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内镜检查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94例受试者纳入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90例患者纳入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通过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研究,统计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P9000与国际公认的Cellvizio®系统检测人体消化道相关组织的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和95%CI,以及两组的操作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AS和PPS两款器械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和95%CI分别为92.55%(87.25%~97.86%)和92.22%(86.69%~97.76%),两者95%CI下限均大于目标值84.6%;两组器械操作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设备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P9000的临床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达到了设计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显微成像系统 探头式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术研究光敏剂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30
10
作者 戴维德 王雷 +4 位作者 刘凡光 顾瑛 李晓松 丁新民 曾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及荧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靶细胞亚细胞结构中的精确定位及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鼠肺内皮细胞与HMME共同孵育24h。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选择特异性细...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及荧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靶细胞亚细胞结构中的精确定位及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鼠肺内皮细胞与HMME共同孵育24h。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选择特异性细胞器荧光探针若丹明(rhodamine)-123、荧光素黄(luciferyellow)、DiOC6(3)和BODIPY分别标记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采取不同的采集顺序激发染色细胞样品,通过预先设置的相应的发射滤光片分别采集细胞内HMME与细胞器探针的荧光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采用像素-荧光强度分析方法对光敏剂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采用先激发探针后激发HMME的顺序,HMME及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及形态特征保持较好;细胞质与细胞核内HMME平均荧光光强差异有显著意义,前者是后者的2倍以上;HMME在4种细胞器区域平均荧光光强与细胞平均荧光光强(J1/J2)比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随参数m的增高,HMME在4种细胞器区域J1/J2比值呈下降趋势。结论HMME在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有分布;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结合荧光定量分析法能对荧光效率极低的光敏剂进行精确的亚细胞定位及分布定量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聚焦显微成像 光敏剂 亚细胞定位 荧光定量分析法
下载PDF
探头对共聚焦内窥成像系统层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勇 陈家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2-1155,共4页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和单模光纤的传输特性,获得基于单模光纤的共聚焦内窥成像系统轴向光强分布,发现系统的成像过程由于单模光纤的介入呈现非线性,照明光路系统和接收光路系统仅影响系统接收信号的总强度,系统层析能力取决于探头和单模光...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和单模光纤的传输特性,获得基于单模光纤的共聚焦内窥成像系统轴向光强分布,发现系统的成像过程由于单模光纤的介入呈现非线性,照明光路系统和接收光路系统仅影响系统接收信号的总强度,系统层析能力取决于探头和单模光纤性能.通过建立的共聚焦内窥成像实验装置,测量出在三组不同物镜组合情况下系统的归一化轴向光强分布.结果显示已建立的共聚焦内窥成像系统的理论模型是正确的,扫描光点的定位精度对系统层析能力影响很大,系统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光学、机械和电子方面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内窥成像 层析能力 单模光纤 探头
下载PDF
反射式共聚焦系统建立及其在活体皮肤组织成像中的应用
12
作者 封晓瑞 席鹏 任秋实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98-401,共4页
介绍了反射式共聚焦光学系统的搭建,整个过程分为显微镜光学系统、扫描装置、检测系统、软件控制四个部分。并将其应用到活体老鼠皮肤组织的观测,实现了老鼠皮肤角化层和上皮组织的成像,以及与疾病诊断相关的一些细胞参数的测量。
关键词 聚焦 反射式聚焦 共聚焦成像 皮肤病学
下载PDF
基于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的口腔扫描仪iTero的精确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戚琳 原玉洁 +1 位作者 王雪 孙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的口腔扫描仪iTero获取牙冠宽度与传统硅橡胶印模制取法获取牙冠宽度进行比较,评价基于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的口腔扫描仪iTero获取牙齿宽度的精确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的口腔扫描仪iTero获取牙冠宽度与传统硅橡胶印模制取法获取牙冠宽度进行比较,评价基于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的口腔扫描仪iTero获取牙齿宽度的精确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一科就诊的隐适美患者26例,共624颗牙.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13~44岁,平均25岁.每例患者进行硅橡胶印模制取、iTero口内直接扫描制取数字化印模,模型扫描后传入隐适美网站,从ClinCheck软件中获得单颗牙牙冠宽度,硅橡胶印模制取组作为对照组,将iTero组作为实验组并进行分组,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两种制取印模方式下牙冠宽度测量差值的均值在0.11~0.98 mm,标准差为0.13~0.99 mm.性别、年龄、拥挤度对两种方式下获取的单颗牙牙冠宽度的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的口腔扫描仪iTero建立数字化模型与传统PVS制取印模的牙冠宽度无差异,在临床上可取代传统PVS制取印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显微成像 口腔扫描仪iTero 精确性 牙冠宽度
下载PDF
皮肤组织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亚宁 王爽 +4 位作者 龚宇泽 郑继明 秦杰 梁卓文 贺庆丽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391-397,共7页
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技术(Confocal Raman Microspectroscopy Imaging,CRMI)能够对样品微区进行精确无损的拉曼光谱分析和光谱图像扫描,提供生物样品的无损高分辨光学信息。本项研究工作,利用CRMI技术实验获取了正常人体离体皮肤组... 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技术(Confocal Raman Microspectroscopy Imaging,CRMI)能够对样品微区进行精确无损的拉曼光谱分析和光谱图像扫描,提供生物样品的无损高分辨光学信息。本项研究工作,利用CRMI技术实验获取了正常人体离体皮肤组织的拉曼光谱特征,并结合典型特征峰的扫描图像,探讨了脂类、蛋白质等成分在皮肤真皮层的分布特点。实验发现皮肤组织真皮层内胶原蛋白的拉曼特征峰1 248 cm-1强度及其空间分布尤为突出,这一实验结果与组织学中胶原纤维占真皮结缔组织95%的事实相符。实验结果显示,CRMI技术能够全面诠释生物组织内部生化组成与分布信息,在实验描述皮肤组织病理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拉曼光谱成像技术 皮肤组织 拉曼光谱 拉曼图像
下载PDF
基于荧光的纳米药物共聚焦内窥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飞龙 陶玲 +2 位作者 李韪韬 童云坤 李怡燃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12期40-43,共4页
目的:为在体探究纳米药物在靶细胞内的转运及释放特性,设计一套基于荧光的纳米药物共聚焦内窥成像系统。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光源模块、光纤荧光显微成像模块和软件及控制系统模块3个部分。采用波长为488和650 nm的半导体连续激光器作... 目的:为在体探究纳米药物在靶细胞内的转运及释放特性,设计一套基于荧光的纳米药物共聚焦内窥成像系统。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光源模块、光纤荧光显微成像模块和软件及控制系统模块3个部分。采用波长为488和650 nm的半导体连续激光器作为光源、高数值孔径的梯度折射率(gradient refractive index,GRIN)透镜作为探头,采用光纤束作为图像传导媒介、振镜作为扫描工具。利用FITC、DiA和R33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纳米壳、靶细胞膜和包裹药物,将产生的3种荧光信号导入到3个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进行光电转换后,利用基于LabWindows和MATLAB混合编程设计的成像软件实现高分辨荧光图像的获取。对该系统的视场大小及分辨力进行测定,并验证该系统对细胞成像的能力。结果:该系统的视场大小为150.5μm,横向分辨力为0.523μm,且可以对3种荧光染料标记的U87脑胶质瘤细胞进行成像。结论:该系统可实现对3种染料荧光信号的采集及细胞水平的成像,可用于纳米药物靶细胞内转运及释放特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靶细胞 聚焦内窥成像 荧光染料 荧光信号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扫描成像-荧光相关光谱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辰博 李福才 +2 位作者 董朝青 蔡萍 任吉存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5-700,共6页
本文中我们采用激光共聚焦光学构型和振镜扫描模式,通过优化光学构型和元件配置,构建了一套细胞扫描成像-荧光互相关光谱联用系统。该系统具有高分辨活细胞成像和原位分析功能,能够用于活细胞内生物分子浓度的测定以及生物分子扩散行为... 本文中我们采用激光共聚焦光学构型和振镜扫描模式,通过优化光学构型和元件配置,构建了一套细胞扫描成像-荧光互相关光谱联用系统。该系统具有高分辨活细胞成像和原位分析功能,能够用于活细胞内生物分子浓度的测定以及生物分子扩散行为、酶的活性和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而,我们构建了稳定表达p53-EGFP和MDMX-m Cherry的细胞模型,将构建的系统用于活细胞核内p53-MDMX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相关光谱 聚焦扫描成像 活细胞 分子相互作用
下载PDF
二次离子质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联用对单细胞显微成像-原理及应用
17
作者 邵长芳 赵耀 +4 位作者 吴魁 贾菲菲 罗群 刘哲 汪福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5-1016,共12页
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主要用于半导体、地质等领域材料表面分析,随着科学仪器技术的发展,近年来,SIMS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SIMS可以实现对样品表面的质谱分析、化学成像以及深度剖析。三维SIMS成像分析的横向分... 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主要用于半导体、地质等领域材料表面分析,随着科学仪器技术的发展,近年来,SIMS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SIMS可以实现对样品表面的质谱分析、化学成像以及深度剖析。三维SIMS成像分析的横向分辨率可达80~100 nm,纵向分辨率1~5 nm。但是,由于缺少特异性指示亚细胞结构的碎片离子,单细胞SIMS成像分析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LSCM)作为一种单细胞成像技术已日趋成熟,可以对单细胞中的荧光分子或者对荧光标记的目标分子、细胞器成像,获得高分辨率亚细胞结构成像图。因而,LSCM在单细胞形貌分析上的优势和SIMS在单细胞化学成像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互补,其联合应用能显著提升单细胞分析的应用范围、深度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重点介绍SIMS成像以及SIMS-LSCM联用成像在单细胞成像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在总结、评述该领域代表性工作的同时,对SIMS-LSCM联用成像在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细胞生物学和药物发现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成像 激光扫描聚焦显微成像 联用成像 单细胞成像 细胞生物学 评述
下载PDF
共聚焦三维数据表面重建的一种反走样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斌党 姜志国 周孝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4-1057,共4页
用边界体素的集合表示物体表面,将边界体素作为点投影到屏幕上形成光照图像时,可能出现空洞和图像走样.改进了体素表面算法:用剖分立方体算法得到物体的边界体素集,然后用边界体素的中心点构造投影表面点,用脚印函数计算表面点对显示图... 用边界体素的集合表示物体表面,将边界体素作为点投影到屏幕上形成光照图像时,可能出现空洞和图像走样.改进了体素表面算法:用剖分立方体算法得到物体的边界体素集,然后用边界体素的中心点构造投影表面点,用脚印函数计算表面点对显示图像平面上像素的影响范围,以此值作为该像素的权值,形成最后的图像.这样,边界体素不是只投影到一个点上,而是有一个投影区域,从而避免空洞现象,并减轻走样现象.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表面重建速度,消除了空洞,改善了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成像 表面重建 反走样 剖分立方体算法
下载PDF
基于激光回馈共聚焦的层析成像系统
19
作者 王子涵 张立 周博睿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98,共8页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因其极高的灵敏度和纵向分辨力而被应用于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测量、MEMS器件的内部成像,并可对生物组织内部金属异物进行定位,然而至今未曾有过对于生物组织细胞级别成像的报道。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激光回馈共...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因其极高的灵敏度和纵向分辨力而被应用于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测量、MEMS器件的内部成像,并可对生物组织内部金属异物进行定位,然而至今未曾有过对于生物组织细胞级别成像的报道。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的三维成像系统,对活体生物组织进行了探测和图像重建,能够清晰地观测到细胞的结构信息,证明了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在生物组织成像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三维成像系统可获得突破衍射极限1.4倍的横向分辨力,在使用NA=0.42的显微物镜时,横向分辨力约为1.1μm,纵向分辨力约为19.4μm,用于表面形貌测量时纵向分辨力优于500 nm。同时,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三维定位与扫描采集模块和基于Matlab软件的三维图像重建模块,可对待测区域进行精确定位,进而获得待测区域三维层析图像,具有相当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移频回馈效应 聚焦层析成像技术 三维成像 生物组织
原文传递
双波长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春光 王立强 陆祖康 《光学仪器》 2005年第5期123-127,共5页
生物芯片扫描仪是生物芯片技术应用中的关键仪器,激光共聚焦成像的原理,着重介绍一种光学扫描和机械扫描相结合的双波长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在保证分辨力、灵敏度等重要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提高了扫描速度和扫描效率,最后对系统性能... 生物芯片扫描仪是生物芯片技术应用中的关键仪器,激光共聚焦成像的原理,着重介绍一种光学扫描和机械扫描相结合的双波长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在保证分辨力、灵敏度等重要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提高了扫描速度和扫描效率,最后对系统性能做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扫描仪 激光共聚焦成像 光学扫描和机械扫描相结合 系统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