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5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应用于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设计
1
作者 崔玉晓 陈翠红 +3 位作者 卢媛 杨丽萍 王雁南 杨楠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大型仪器的实验教学是实现“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目前针对本科生的大型仪器教学却未得到有效普及。通过选取适合于本科生实践操作的微生物荧光染色观察实验以及基于“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发挥激光共...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大型仪器的实验教学是实现“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目前针对本科生的大型仪器教学却未得到有效普及。通过选取适合于本科生实践操作的微生物荧光染色观察实验以及基于“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发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视化强的特点,激发本科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实践教学表明,易于操作、可视化强的实验方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未来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科研视野,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实验教学 雨课堂 课程改革 大型仪器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角膜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佳宁 黄剑锋 喻晓兵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目前用来评估角膜神经病变的有力工具,因其操作快速、无创、可重复性高的优点,开始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中。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角膜神经病变的算法日渐成熟,本文对利用...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目前用来评估角膜神经病变的有力工具,因其操作快速、无创、可重复性高的优点,开始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中。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角膜神经病变的算法日渐成熟,本文对利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糖尿病性角膜神经病变的角膜神经改变及多种人工智能分析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角膜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1共聚焦显微镜原理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快速、非侵入性和重复性的技术,能够以高分辨率对人类角膜进行显微结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角膜神经病变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不同类型干眼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王希 张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干眼发病机制复杂,各种病因最终都会导致角结膜损伤而引起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了解干眼患者眼表病理改变对疾病诊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IVCM)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干眼的微观世界。IVCM是... 干眼发病机制复杂,各种病因最终都会导致角结膜损伤而引起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了解干眼患者眼表病理改变对疾病诊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IVCM)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干眼的微观世界。IVCM是一种非侵入性成像工具,可无创实时检查角膜细胞及神经纤维的变化、评估睑板腺等各种结构,为了解干眼的发病机制和细胞组织层面变化提供更好的帮助。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干眼在IVCM下的眼表改变,以期进一步了解各类型干眼的病理改变,辅助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眼表 组织细胞
原文传递
尼康共聚焦显微镜使用的大数据分析
4
作者 高亚虎 王琳欣 +2 位作者 高能越 管利萍 赵阳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1期206-210,共5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目前最精密的光学成像仪器,是生命领域重要的研究工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心的尼康共聚焦显微镜两年多时间工作了1万多小时,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对使用记录的分析表明,仪器在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22点处于...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目前最精密的光学成像仪器,是生命领域重要的研究工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心的尼康共聚焦显微镜两年多时间工作了1万多小时,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对使用记录的分析表明,仪器在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22点处于饱和工作状态,只有在寒假期间有所降低,说明了全天候开放使用的必要性。观测结果分析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488 nm和561 nm激光器使用率都超过了三分之一,单激光和双激光观测占比分别是72%和24%,高灵敏检测通道使用率接近90%等。综合这些信息,可以为共聚焦显微镜的管理和培训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大数据分析 仪器管理
下载PDF
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细胞
5
作者 孟令蕊 陈文倩 +2 位作者 高艺 叶子 李朝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64-670,共7页
活体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快速且全层面的技术,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角膜组织的所有层面。共聚焦显微镜可以通过直接可视化检查角膜不同层面的形态和细胞密度。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眼部并发症已经变得越发常见,并引起... 活体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快速且全层面的技术,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角膜组织的所有层面。共聚焦显微镜可以通过直接可视化检查角膜不同层面的形态和细胞密度。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眼部并发症已经变得越发常见,并引起眼科临床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兴趣和逐渐深入的研究。文章旨在通过采用活体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糖尿病患者角膜组织各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显微镜 糖尿病 角膜上皮 基质细胞 内皮细胞
下载PDF
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蠕形螨感染与麦粒肿关系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高峰 陈岩 +1 位作者 潘淑玲 王小丽 《智慧健康》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 采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IVCM)观察麦粒肿和霰粒肿患者眼部蠕形螨感染情况,为分析蠕形螨感染对麦粒肿发生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6—12月在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就诊为霰粒肿的患者45例(45眼)称霰粒肿组及无霰粒肿史的... 目的 采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IVCM)观察麦粒肿和霰粒肿患者眼部蠕形螨感染情况,为分析蠕形螨感染对麦粒肿发生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6—12月在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就诊为霰粒肿的患者45例(45眼)称霰粒肿组及无霰粒肿史的麦粒肿患者45例(45眼)称麦粒肿组。每位患者采取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患眼睑缘蠕形螨感染情况,上下睑缘选取累及所在位置8个毛囊、8个睑板腺。以蠕形螨检出≥3只为阳性、1≤蠕形螨<3只为可疑阳性、未检出为阴性。结果 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麦粒肿组和霰粒肿组蠕形螨感染阳性率分别为73.30%(33眼)、44.44%(20眼),可疑阳性率为31.11%(14眼)、11.10%(5眼),阴性率为15.60%(7眼)、24.44%(11眼);麦粒肿组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霰粒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与霰粒肿患者相比,麦粒肿患者的蠕形螨感染率更高,蠕形螨感染可能亦是麦粒肿发生的致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 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IVCM) 麦粒肿 霰粒肿
下载PDF
融合免疫荧光技术的共聚焦显微镜实验教学实践
7
作者 刘如明 边鑫 +2 位作者 龙加福 周颖 缴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9-232,共4页
为了建立完整的科研实验技能学习体系,构建了高效可行的实验教学课程,并对近年开展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实验教学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优化和实践。课程将科学理论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融合到共聚焦显微镜实验... 为了建立完整的科研实验技能学习体系,构建了高效可行的实验教学课程,并对近年开展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实验教学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优化和实践。课程将科学理论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融合到共聚焦显微镜实验教学中,克服大型成像仪器教学中时间和空间限制。该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原理、应用和实验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免疫荧光技术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不典型疥疮的皮肤镜、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附60例报告
8
作者 王朋 刘建勇 +3 位作者 刘新梅 于世荣 张德志 康晓静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22-328,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疥疮的皮肤镜、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及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方法对60例不典型疥疮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对皮疹进行皮肤镜、RCM观察,对其中25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不典型疥疮患者...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疥疮的皮肤镜、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及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方法对60例不典型疥疮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对皮疹进行皮肤镜、RCM观察,对其中25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不典型疥疮患者年龄以18~65岁为主(24例,40.00%)。职业主要为退休人员(22例,36.67%)、学生(12例,20.00%)及务工人员(11例,18.33%)。平均病程为(38.12±22.56)d。27例(45.00%)患者有明确疥疮接触史。皮疹主要分布在手掌(52例,86.67%)、腹部(49例,81.67%)、腕部(44例,73.33%)及外阴(38例,63.33%)。原发性皮疹类型以丘疹(55例,91.67%)为主。大部分患者(45例,75.00%)都误诊2次以上。误诊类型以瘙痒症(17例,28.33%)、特应性皮炎(16例,26.67%)及湿疹(14例,23.33%)为主。误诊后使用药物种类以糖皮质激素类为主(38例,63.33%)。皮肤镜检查示,48例表现为白色隧道及其末端棕色或深褐色小三角形结构。42例可观察到灰界线。RCM检查示,55例可看出较为典型的虫体、隧道结构及粪便结构。25例行组织病理检查显示,17例角质层中可见虫体或虫卵,12例表皮可呈急性或亚急性海绵水肿性皮炎,18例真皮中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7例真皮中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结论不典型疥疮临床特征具有异质性,皮肤镜、RCM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不典型疥疮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疥疮 皮肤镜 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变化情况
9
作者 朱艳 张金金 +1 位作者 潘薇 田建英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80-1083,I0001,共5页
目的使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收集纳入人群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等基本信息。纳入人群均进行基本眼科检查,包括散瞳下眼底检查及角膜共聚焦显微... 目的使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收集纳入人群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等基本信息。纳入人群均进行基本眼科检查,包括散瞳下眼底检查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测量并记录角膜神经纤维长度(NFL)、角膜神经纤维密度(NFD)、角膜神经纤维分支密度(NFB)以及角膜神经纤维弯曲度(NFT)。按视网膜损害程度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有糖尿病但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正常人群(30只眼)和90例2型糖尿病患者(90只眼),其中NDR组30只眼,NPDR组30只眼及PDR组30眼。对比正常组,NDR组、NPDR组及PDR组的NFL、NFD、NFB均显著降低(P<0.05),而NFT显著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FL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0.05);NFD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0.05);NFT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前,通过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即可发现糖尿病患者角膜出现神经纤维的损害。随着糖尿病视网膜损害的进展,角膜神经纤维损害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共聚焦显微镜 角膜神经纤维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辅助诊断诺卡菌性角膜炎1例
10
作者 鲁静 邹攀 +1 位作者 殷珺 孙旭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5-1016,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20年1月至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后收治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角膜炎,于10 d前在外院行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报告发现菌丝,给予常规抗... 患者,女,5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20年1月至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后收治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角膜炎,于10 d前在外院行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报告发现菌丝,给予常规抗细菌治疗无效转至本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2.00 DS/-0.50 DC×90°=0.15),左眼0.08(-3.50 DS/-2.00 DC×90°=1.0);右眼眼压12.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5.9 mmHg;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瞳孔区可见一直径约2 mm灰白色圆形浸润灶,溃疡达浅基质层,溃疡底部较清洁,可见2个灰白色隆起针尖状病变(图1A),角膜中央直径2 mm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图1B),右眼KP(-),Tyndall征(-),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和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前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空腹血糖12.38 mmol/L。入院后立即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真菌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HRT3,德国海德堡公司)检查在角膜浅基质层可见纤细分支、略微弯曲的高反光丝状结构,初次报告为“菌丝”(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混合充血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角膜中央 诺卡菌 瞳孔区 异物感 微生物培养 眼科检查
下载PDF
误诊为色素痣的血管角皮瘤患儿皮损皮肤镜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圆圆 罗鸯鸯 +4 位作者 孙磊 汤建萍 李珂瑶 岳淑珍 周斌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探讨误诊为色素痣的血管角皮瘤皮损临床特点及皮肤影像学镜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被误诊为色素痣的8例血管角皮瘤患儿皮损的皮肤影像学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误诊为色素痣的血管角皮瘤患儿8例(皮损发生在下肢6例,肩部1例,面部1例).组... 目的探讨误诊为色素痣的血管角皮瘤皮损临床特点及皮肤影像学镜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被误诊为色素痣的8例血管角皮瘤患儿皮损的皮肤影像学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误诊为色素痣的血管角皮瘤患儿8例(皮损发生在下肢6例,肩部1例,面部1例).组织病理学改变均可见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囊腔样结构,内可见大量红细胞,管周稀疏炎性细胞浸润.皮肤镜下表现:紫红色和(或)淡红色背景下,大量圆形、椭圆形、形状不规则的紫黑色、紫红色、两者混合存在的腔隙样结构,外周见蓝白幕.局部可见白色鳞屑6例,棕褐色鳞屑1例,黑色结痂2例,红斑1例.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镜下表现:表皮局部变薄,真皮乳头层扩张,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薄壁管性结构,管腔内见血流,内可见大量中低折光细胞.其中4例见灶状角化不全,角化过度,棘层肥厚;1例皮损局部真皮浅层见不等量中高折光细胞浸润.8例患儿皮损手术切除后随访,未见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不典型血管角皮瘤皮损肉眼易误诊为色素痣,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和鉴别血管角皮瘤的金标准.皮肤镜及RCM检查对血管角皮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辅助价值,可作为无创、快速的辅助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角皮瘤 色素 皮肤镜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误诊
原文传递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奕鸥 冯辉 张重远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3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介绍了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粗糙度标准样块表面进行粗糙度测量时,各试验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于标准样块,测得的面粗糙度(Sa)符合测量要求(示值误差≤5%),最终确定合理的试验参数.方法不但具有非接触、高分辨率、测量速度快... 介绍了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粗糙度标准样块表面进行粗糙度测量时,各试验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于标准样块,测得的面粗糙度(Sa)符合测量要求(示值误差≤5%),最终确定合理的试验参数.方法不但具有非接触、高分辨率、测量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可以获得被测表面的三维形貌,可以更加直观的对表面进行评价,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工业材料表面轮廓分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非接触 三维形貌 面粗糙度
下载PDF
高内涵分析系统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间隧道纳米管
13
作者 潘鹏宇 赵秋宇 +4 位作者 王英 王建波 李想 刘春英 王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42-1754,共13页
目的隧道纳米管(tunneling nanotubes,TNTs)是存在于细胞间的膜管样结构,具有直接且远距离的生物信息交换功能。TNTs因结构易破坏、存在时间短以及形成后不稳定,故观察其动态形成与功能存在一定难度。而本研究采用高内涵分析系统(HCA)... 目的隧道纳米管(tunneling nanotubes,TNTs)是存在于细胞间的膜管样结构,具有直接且远距离的生物信息交换功能。TNTs因结构易破坏、存在时间短以及形成后不稳定,故观察其动态形成与功能存在一定难度。而本研究采用高内涵分析系统(HCA)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尝试观察TNTs形成的动态过程及其对囊泡物质的转运功能。方法荧光探针标记人肺腺癌A549及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分别利用HCA观察TNTs形成过程、LSCM观察TNTs三维结构、HCA联合LSCM分析TNTs囊泡物质转运功能。结果同种肿瘤细胞(A549或A549/DDP)间、不同亚型肿瘤细胞(A549与A549/DDP)间均可形成TNTs结构;与A549细胞相比,A549/DDP细胞间TNTs结构长且粗、形成指数高(A549和A549/DDP细胞TNTs长度、直径和形成指数分别为14.71μm、2.27μm、4和25.44μm、2.59μm、11);肿瘤细胞间通过细胞接触-膜融合-细胞反向易位-胞膜融合区拉长变细,以及细胞膜凸起-膜凸起丝状伪足样拉长-膜凸起与其他细胞膜/膜凸起融合两种方式形成TNTs;TNTs囊泡转运功能具有双向性,囊泡转运速率及数量因转运阶段和供体细胞不同而存在差异,A549/DDP细胞向A549细胞进行囊泡转运过程中表现为囊泡转运速率初始快、末期慢,A549作为供体细胞向受体A549/DDP细胞转运的囊泡数量和比例高于A549/DDP作为供体细胞的反向转运。结论HCA联合LSCM可有效观察、分析TNTs动态形成过程及囊泡物质转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涵分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隧道纳米管 细胞间交流 细胞间转运 肿瘤
原文传递
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皮肤镜在儿童银屑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高西波 王莹 +3 位作者 陈立新 宫泽琨 廉佳 李钦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联合皮肤镜在儿童银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龙岩院区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746例红斑鳞屑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名以上医师不能确诊为银屑病的78例患儿行RCM、皮肤镜和组织病... 目的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联合皮肤镜在儿童银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龙岩院区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746例红斑鳞屑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名以上医师不能确诊为银屑病的78例患儿行RCM、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不能确诊为银屑病的78例患儿中,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实际为银屑病的患儿为65例,仅行RCM的阳性检出率为80.0%(52/65),仅行皮肤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69.2%(45/65),行RCM联合皮肤镜检查后,阳性检出率为95.4%(62/65)。以组织病理活检为“金标准”,RCM联合皮肤镜组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5.4%(62/65),特异度为81.3%(13/16)。结论RCM联合皮肤镜的无创检查组合对诊断儿童银屑病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此无创检查的组合有无创、实时、动态及可重复性的优点,更适合应用于儿童银屑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皮肤镜 组织病理学 儿童银屑病 无创检查
下载PDF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对光化性唇炎的诊断研究
15
作者 张沐杨 王海燕 蒋伟文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1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究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在光化性唇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17例诊... 目的探究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在光化性唇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17例诊断为光化性唇炎的患者,用RCM扫描嘴唇白色过角化病损,总结分析图像特征,包括上皮增生/萎缩、过角化、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日光弹性变、角质形成细胞异型性、细胞间间隙增宽、基底细胞层变性和色素沉着。并利用kappa一致性分析RCM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光化性唇炎患者的上皮增生/萎缩、过角化、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和日光弹性变的组织病理特征在17例患者的RCM检查中出现的频率依次是76.5%、100%、100%、64.7%和70.6%;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RCM诊断上述病变的正确率分别为82.4%、47.1%、94.1%、88.2%和76.5%。此外,100%、88.2%、76.5%、88.2%的光化性唇炎患者分别显示角质形成细胞异型性、细胞间间隙增宽、基底细胞层变性、色素沉着的RCM特征。过角化和炎症细胞浸润特征的kappa值均为1,血管扩张特征的kappa值为0.645。结论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对光化性唇炎的无创“活检”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性唇炎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过角化病损 日光弹性变 炎症浸润 病理特征 无创 诊断技术
下载PDF
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睑缘蠕形螨检查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璐 李欣 +5 位作者 陶方方 史航 梁玉 张玉平 周婉瑜 褚利群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17-620,626,共5页
目的 对比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IVCM)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对睑缘蠕形螨的检出阳性率,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门诊的患者93例(186只眼)。对同一患者分别使用IVCM... 目的 对比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IVCM)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对睑缘蠕形螨的检出阳性率,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门诊的患者93例(186只眼)。对同一患者分别使用IVCM法与光学显微镜法检测蠕形螨感染情况,记录不同方法检测出的蠕形螨的阳性率、漏诊率和检出蠕形螨数量的分布情况,比较光学显微镜检查法检测上、下睑缘的检出率。结果 (1)阳性率:2种方法检测蠕形螨均为阴性的患者8例(8.60%)。IVCM检测阳性83例(89.25%),高于光学显微镜检测阳性的56例(6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55,P=0.000)。(2)上、下睑缘检出蠕形螨阳性率:光学显微镜法检出上、下睑蠕形螨均为阳性或均为阴性的患者84例(90.32%),不一致的患者9例(9.68%)。(3)漏诊率:IVCM法漏诊3例(3.23%),低于光学显微镜法漏诊24例(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7,P=0.000)。(4)蠕形螨数量的分布情况:2种检查方法检xu出不同数量蠕形螨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09,P=0.000);对于同一患者IVCM法计数结果高于光学显微镜法2倍以上的患者达73例(86.90%)。结论 与传统光学显微镜法比较,IVCM对睑缘蠕形螨的检出的阳性率更高,漏诊率更低,定量更为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 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漏诊率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成像技术与应用
17
作者 路姣 孟国龙 余凌竹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超高分辨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文以Zeiss LSM 880 Airyscan with STEDYCON超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为例,介绍了Airyscan技术和基于受激发射现象的超分辨技术(STED)的原理、应用和参数设置,以... 超高分辨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文以Zeiss LSM 880 Airyscan with STEDYCON超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为例,介绍了Airyscan技术和基于受激发射现象的超分辨技术(STED)的原理、应用和参数设置,以期能够为科研工作者究竟采用哪种模式进行图像采集提供参考,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Airyscan技术 STED技术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镜和视觉模拟评分在儿童扁平苔藓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18
作者 秦蓓 陈立新 +3 位作者 王莹 高西波 李钦峰 苏海辉 《皮肤病与性病》 2023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和视觉模拟评分在评估局部治疗儿童扁平苔藓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扁平苔藓患者41例,患者予外用糖皮质激素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序贯治疗,即0.1%糠酸莫米... 目的 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和视觉模拟评分在评估局部治疗儿童扁平苔藓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扁平苔藓患者41例,患者予外用糖皮质激素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序贯治疗,即0.1%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一天2次,皮疹变平、颜色转暗后予0.03%他克莫司一天2次,维持治疗,随访48周。治疗前及16周、32周、48周随访时采用RCM检测同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 皮损VAS评分治疗第16周、32周、48周时,VAS分别为8.12±0.32、9.06±0.42、9.89±0.61,皮损VAS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治疗前RCM表现为表皮内细胞水肿形成低折光暗区,颗粒层向棘层清晰过度,真表皮交界不清,炎症细胞浸润围绕交界处大多呈现薄片状结构,真皮内可见大的、高折光、椭圆形或星形噬色素细胞,小的、中等折光的圆形炎症细胞,真皮乳头层见纵行分布的扩张血管。治疗48周后RCM表现为未发现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环完整,真表皮交界处及真皮内未发现高折光颗粒,提示液化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改善。结论 RCM结合视觉模拟评分可以更科学的评估儿童皮肤扁平苔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共聚焦显微镜 疗效 儿童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蛋白质相分离研究方法
19
作者 赵明 韩秋影 +6 位作者 李卓欣 赵冰 申业壮 王凯 徐欣 於宇 夏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可定量测量等优势,其在细胞及组织成像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相分离的研究极度依赖显微成像技术,本文着重总结了基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相分离研究...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可定量测量等优势,其在细胞及组织成像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相分离的研究极度依赖显微成像技术,本文着重总结了基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相分离研究方法,并探讨了相分离研究的难点,为相关研究人员了解蛋白质相分离及显微镜在相分离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也为开展相分离研究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共聚焦显微镜 蛋白质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镜辅助诊疗早期棘阿米巴性角膜炎1例
20
作者 谢翠娟 李昕 +2 位作者 郭英杰 赵天美 张阳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62-63,共2页
患者女性,48岁。因右眼异物感、视物不清7 d就诊。患者于2018年4月7日用染布厂内不洁水洗脸,洗后第2天自觉右眼异物感明显,并逐渐出现视力下降。2018年4月11日就诊于外院,使用小牛血滴眼液每天3次滴眼、托百士滴眼液每天4次滴眼、普拉... 患者女性,48岁。因右眼异物感、视物不清7 d就诊。患者于2018年4月7日用染布厂内不洁水洗脸,洗后第2天自觉右眼异物感明显,并逐渐出现视力下降。2018年4月11日就诊于外院,使用小牛血滴眼液每天3次滴眼、托百士滴眼液每天4次滴眼、普拉洛芬滴眼液每天3次滴眼,效果不佳,遂于2018年4月15日就诊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感 眼科医院 普拉洛芬滴眼液 共聚焦显微镜 辅助诊疗 托百士滴眼液 视力下降 小牛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