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心电ST段与T波及心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延军 宏峰 +2 位作者 严洪 宋晋忠 刘谦谦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时心电ST段幅值偏差及T波幅值偏差、心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基于欧洲ST-T数据库的心电数据,在噪声抑制、特征点定位、瞬时心率计算、ST段与T波幅值测量的基础上,分析ST段幅值偏差、T波幅值偏差、心率指标在缺血型ST事...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时心电ST段幅值偏差及T波幅值偏差、心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基于欧洲ST-T数据库的心电数据,在噪声抑制、特征点定位、瞬时心率计算、ST段与T波幅值测量的基础上,分析ST段幅值偏差、T波幅值偏差、心率指标在缺血型ST事件与非缺血型事件中的差异。结果较之正常心电,发生心肌缺血时,ST段幅值偏差增大、T波幅值偏差增大、心率增大,且3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结论基于心电图判断心肌缺血时,应当充分利用ST段水平、T波幅值、心率之间的同步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缺血 ST段 T波 关联性变化
原文传递
正常受试者服利他林前后的事件相关电位和关联性负变比较研究
2
作者 王晓聆 马顺天 +1 位作者 楼美珍 李新平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观察利他林对事件相关电位 (ERP)P30 0和关联性负变 (CNV)的影响。方法 :记录18例正常受试者服 10mg利他林前后的ERP和CNV ,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正常受试者服药后的ERP变化主要为P1—N1成份潜伏期缩短 (P <0 0 5 ) ... 目的 :观察利他林对事件相关电位 (ERP)P30 0和关联性负变 (CNV)的影响。方法 :记录18例正常受试者服 10mg利他林前后的ERP和CNV ,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正常受试者服药后的ERP变化主要为P1—N1成份潜伏期缩短 (P <0 0 5 ) ,波幅增高 (P <0 0 1) ;CNV主成份无明显变化性(P >0 0 5 )。结论 :ERP中的P1—N1成份与受试者的注意有关 ,利他林能增强受试者的短暂注意功能。利他林对CNV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受试者 利他林 事件相关电位 关联变化 比较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
下载PDF
记忆力缺损老年人向痴呆移行过程中的关联性负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永健 姜正林 +1 位作者 张春和 吴扬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记忆力缺损老年人 (AMI)在向痴呆移行过程中关联性负变化 (CNV)的特征与趋势。 方法 将研究组和对照组行CNV和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检查。 2~ 3年后对研究组中的 2 2例进行CNV和HDS复测。 结果 研究组命令信号 (S2 )开... 目的 探讨记忆力缺损老年人 (AMI)在向痴呆移行过程中关联性负变化 (CNV)的特征与趋势。 方法 将研究组和对照组行CNV和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检查。 2~ 3年后对研究组中的 2 2例进行CNV和HDS复测。 结果 研究组命令信号 (S2 )开始至按键间的时间 (RT)和S2 后负变化 (PINV)的时程分别为 (2 84 3± 170 6 )ms和 (35 7 6± 2 0 4 7)ms,较对照组〔(149 8± 10 1 7)ms和(2 19 7± 135 5 )ms〕延长 (P <0 0 5或 0 0 1) ;期待波 (EW)波幅及其面积分别为 (15 3± 1 0 ) μV和 (74 6± 5 3 6 ) μV2 ,较对照组〔(2 1 1± 7 3) μV和 (112 0± 5 4 1) μV2 )〕缩小 (P <0 0 1) ;EW波形不规则、不稳定。 2~ 3年后复测 2 2例 ,HDS评分为 (19 6± 3 2 )分 ,较其第 1次〔(2 6 0± 3 8)分〕减低 (P <0 0 1)。CNV指标中RT为 (2 6 2 6± 71 6 )ms,较第 1次〔(2 10 1± 91 6 )ms〕延长 (P <0 0 5 ) ;PINV时程为 (175 3± 2 9 8)ms,较第 1次〔(32 1 5± 2 2 2 4)ms〕缩短 (P <0 0 1) ;EW的波幅和面积分别为 (14 3± 5 2 ) μV和(6 5 2± 40 0 ) μV2 ,PINV的波幅和面积分别为 (7 0± 4 0 ) μV和 (2 9 4± 46 3) μV2 ,均较第 1次缩小 (P<0 0 5或 0 0 1) ;EW波形不稳定与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变化 记忆障碍 痴呆 老年人 脑功能
原文传递
抑郁障碍患者的关联性负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建功 董日霞 +2 位作者 杜向东 朱宏亮 殷光中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0-92,101,共4页
目的探索关联性负变化(CNV)在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事件相关电位工作站的相关检测技术,检测29例抑郁障碍患者(抑郁障碍组)和28名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的CNV。结果检查发现抑郁障碍组的CNV波形不规则,F Z和C Z部位的命令... 目的探索关联性负变化(CNV)在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事件相关电位工作站的相关检测技术,检测29例抑郁障碍患者(抑郁障碍组)和28名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的CNV。结果检查发现抑郁障碍组的CNV波形不规则,F Z和C Z部位的命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复合波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 Z部位的O波和E波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的PINV复合波波幅及O波和E波潜伏期改变诸特点,对临床诊断有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关联变化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原文传递
特殊工作性肌张力障碍
5
作者 陈嬿 蒋雨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特殊工作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常见症状有书写痉挛和音乐家手部痉挛等,症状的出现多与职业行为相关。病因尚不明,目前的研究认为过度的活动、基底节功能障碍、大脑皮质运动和感觉功能异常及一定的遗传背景可... 特殊工作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常见症状有书写痉挛和音乐家手部痉挛等,症状的出现多与职业行为相关。病因尚不明,目前的研究认为过度的活动、基底节功能障碍、大脑皮质运动和感觉功能异常及一定的遗传背景可能与之有关。在治疗方面,除了常规的口服药物治疗外,肉毒毒素注射、支具固定制动和行为治疗等特殊方法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工作肌张力障碍 书写痉挛 感觉运动整合 肉毒毒素 感觉诡计 关联变化 经颅磁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