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徐饶 刘杰 +2 位作者 徐松 王庆伟 杜建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600-605,共6页
背景:随着计算机及图像辅助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外科手术中,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具有重建复杂畸形关节、精准定位和截骨等优势。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TKA治疗膝骨关节炎(K... 背景:随着计算机及图像辅助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外科手术中,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具有重建复杂畸形关节、精准定位和截骨等优势。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TKA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合并关节外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KOA合并关节外畸形并行TKA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D打印组(n=30)和传统TKA组(n=30)。选取同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记录两组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和伸直活动范围、双下肢力线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同时采用Opt-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采集健康对照组及两组手术患者膝关节运动学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传统TKA组患者比较,3D打印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X线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和周围组织感染等。术后6个月,3D打印组患者下肢力线角度小于传统TKA组患者,HSS评分高于传统TKA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和伸直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D打印组患者屈伸角、内外翻角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传统TKA组患者屈伸角、内外翻角均小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TKA治疗KOA合并关节外畸形患者,术后下肢力线重建更为精准,可使患者术后早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达到有效的畸形矫正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 关节外畸形
下载PDF
关节外截骨矫形并同期单髁置换术治疗关节外畸形继发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史建伟 牛维 +2 位作者 卢贺 尹志豪 陈欢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3期381-382,共2页
患者,女,50岁,30年前股骨干骨折后畸形愈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反复疼痛4年余,活动受限,行走及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期间自行服用药物,
关键词 关节截骨矫形 单髁置换术 关节外畸形 单间室膝关节关节
下载PDF
一期截骨矫形内固定联合导航引导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股骨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1例报道 被引量:3
3
作者 陆鸣 尹宗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631-634,共4页
合并股骨侧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关节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手术面临的困难通常包括:股骨髓腔杆置入困难、关节内差异性截骨对侧副韧带的影响、不同平面的畸形是否需要截骨、一期截骨联合关节置换还是... 合并股骨侧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关节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手术面临的困难通常包括:股骨髓腔杆置入困难、关节内差异性截骨对侧副韧带的影响、不同平面的畸形是否需要截骨、一期截骨联合关节置换还是分期治疗、截骨后如何选择固定方式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关节外畸形 膝骨关节
下载PDF
伴有关节外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谭杨 刘翰昆 陈廖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79-282,共4页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严重膝关节损伤及病变治疗手段。TKA的长期生存率有赖于术中精确的软组织平衡和术后下肢机械轴线的良好恢复[1]。对于简单病例,应用标准的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就能解决问题。...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严重膝关节损伤及病变治疗手段。TKA的长期生存率有赖于术中精确的软组织平衡和术后下肢机械轴线的良好恢复[1]。对于简单病例,应用标准的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就能解决问题。但对严重的膝关节畸形病人,需要在手术中运用一些特殊的手术技巧或手术工具及选用不同的假体,方能顺利解决手术中的难点。大部分存在关节内畸形的TKA通过适当的截骨和软组织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关节代偿截骨对膝骨关节炎伴股骨侧关节外畸形患者患肢机械轴线的影响
5
作者 庄峰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关节代偿截骨对膝骨关节炎伴股骨侧关节外畸形患者患肢机械轴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蒙阴县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膝骨关节炎伴股骨侧关节外畸形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代偿截骨...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关节代偿截骨对膝骨关节炎伴股骨侧关节外畸形患者患肢机械轴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蒙阴县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膝骨关节炎伴股骨侧关节外畸形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代偿截骨组和常规关节置换组(45例/组)。常规关节置换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代偿截骨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关节代偿截骨。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的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患肢长度的短缩值、下肢机械轴线偏移度、膝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代偿截骨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代偿截骨组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液IL-18、IL-1β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代偿截骨组膝关节液IL-18、IL-1β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患肢长度的短缩值、下肢机械轴线的偏移度和膝关节活动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代偿截骨组患肢长度的短缩值、下肢机械轴线的偏移度均明显小于常规关节置换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常规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关节僵硬、髌腱断裂、感染、内固定失效和伤口延迟愈合等)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关节代偿截骨可显著减轻膝骨关节炎合并股骨侧关节外畸形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改善其患肢机械轴线偏移的情况,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代偿截骨 膝骨关节 股骨侧关节外畸形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外翻膝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冼达亨 赵晶 +4 位作者 王英杰 徐溢明 朱威 王惠珍 冯宾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67-371,共5页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兼顾了术前三维规划、术中导航、术中可视化操作及术中人工智能辅助精确截骨等技术特点^([1])。与传统手术比较,机器人辅助TKA可以实现术前精确计划,术中精准操作,提高假体放置的...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兼顾了术前三维规划、术中导航、术中可视化操作及术中人工智能辅助精确截骨等技术特点^([1])。与传统手术比较,机器人辅助TKA可以实现术前精确计划,术中精准操作,提高假体放置的准确性,改善术后下肢力线,改善术后功能康复^([2-3])。其最突出的优势是可以术前确认关节畸形,完成三维手术规划,术中完全实施三维规划,避免人为误差,尤其适合术前畸形较严重的患者。同时,手术过程中不需要股骨、胫骨开髓,可以减少出血,对于合并内固定的患者,可以避免内固定取出的操作及二次损伤。本文报道了1例合并膝关节外畸形的外翻膝患者,采用机器人辅助TKA完成了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外畸形 翻膝
下载PDF
一期全膝关节置换对伴有股骨侧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7
作者 吕帅洁 童培建 +4 位作者 黄杰烽 刘迅 张善星 王捷 陈俊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2429-2434,共6页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内代偿截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伴有股骨侧关节外畸形(EAD)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系统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科接受一期TKA的9例合并有股骨侧EAD的...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内代偿截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伴有股骨侧关节外畸形(EAD)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系统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科接受一期TKA的9例合并有股骨侧EAD的终末期KOA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例,女6例;平均年龄56岁(19~77岁);单纯冠状面畸形5例(内翻10°~27°,平均18.2°),单纯矢状面畸形3例(向后成角15°~35°,平均22.6°),冠状面与矢状面联合畸形1例(内翻16°,向后成角31°);血友病发育不良1例,骨折畸形愈合8例。比较术前及术后患侧膝关节下肢力线、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5~47个月,平均33.2个月,机械轴角度由术前的12.4°±4.1°恢复至末次随访的1.4°±0.9°(t=7.954,P<0.01),HSS由术前的28±14提高到87±7(t=-11.174,P=0.013),ROM由56°±22°增加至99°±8°(t=-5.480,P=0.010)。期间无关节不稳、感染、骨折、腓总神经损伤和早期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股骨侧EAD的KOA患者,关节内代偿截骨与同期TKA能有效恢复患肢的机械轴线,获得满意的关节功能。通过术前测量、软组织评估和3D打印等系列措施,可提高手术精准度、降低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外畸形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21
8
作者 许志庆 王武炼 +1 位作者 庄至坤 张怡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15例(18膝)合并关节外畸形的KOA患者。男6例(6膝),女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15例(18膝)合并关节外畸形的KOA患者。男6例(6膝),女9例(12膝);年龄55~70岁,平均60.2岁;病程7~15年,平均10.8年。单膝12例,双膝3例。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为(57.44±1.06)分,功能评分为(60.88±1.26)分。膝关节活动度为(72.22±0.18)°。下肢力线偏移(18.89±0.92)°。合并股骨侧畸形8例(10膝),胫骨侧畸形5例(5膝),股骨侧及胫骨侧畸形2例(3膝)。术前3D打印骨骼模型、截骨导航模板并设计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膝关节假体后实施TKA。结果手术时间65~100 min,平均75.6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 L,平均90.2 m L。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2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假体位置均良好,未发现松动、下沉;下肢力线偏移(2.00±0.2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0,P=0.007);KSS临床评分为(87.50±0.88)分、功能评分为(81.94±1.4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53,P=0.000;t=35.551,P=0.000);膝关节活动度为(101.94±1.4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3,P=0.000)。结论对于合并关节外畸形的KOA,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TKA,可达到个体化治疗、降低手术难度,有效矫正畸形,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外畸形 关节 关节
原文传递
胫骨机械轴定位器在伴胫骨关节外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国梁 韩广普 +5 位作者 张金秀 马世强 郭东辉 袁福禄 齐冰冰 沈润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胫骨机械轴定位器在伴胫骨关节外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中改善胫骨下肢力线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8月,收治13例21膝伴胫骨关节外畸形的骨性关节炎患者。男5例8膝,女8例13膝;年龄58~7... 目的探讨自制胫骨机械轴定位器在伴胫骨关节外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中改善胫骨下肢力线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8月,收治13例21膝伴胫骨关节外畸形的骨性关节炎患者。男5例8膝,女8例13膝;年龄58~78岁,平均66.5岁。病程2~5年,平均3.5年。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为(45.5±15.5)分。膝关节外翻1例2膝,内翻12例19膝。术前摄双下肢全长X线片,患者均存在10~21°胫骨关节外内、外翻弓状畸形。术前应用自制胫骨机械轴定位器,在X线透视下确定并标记冠状位胫骨机械轴。术中使用胫骨髓外定位装置根据标记的机械轴进行截骨。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3个月。术后第3天X线片检查示,1例1膝偏差角为2.9°,余均<2°,力线准确率达95.2%;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及不稳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功能KSS评分为(85.5±15.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2,P=0.00)。结论自制胫骨机械轴定位器可提高伴胫骨关节外畸形的TKA术中胫骨下肢力线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机械轴定位器 胫骨关节外畸形 下肢力线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赵巍 米尔阿里木·木尔提扎 +2 位作者 宝尔江·阿斯哈尔 蒋博翔 王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0228-0231,共4页
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手术方案。观察两组手术前后临床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 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手术方案。观察两组手术前后临床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更高,MFTA评分更低,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更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外畸形 膝骨关节 疗效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叶飞 刘旺鑫 +3 位作者 潘志铖 曾纪诚 沈景 季卫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5-88,共4页
关节外畸形(Extra-Articular Deformity,EAD)由骨折后畸形愈合、医源性(胫骨高位截骨术或股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过失等)、先天疾病(如佝偻病等)导致,存在的畸形使下肢力线异常,膝关节内外侧应力分布失衡,从而影响膝骨关节炎发生与发展,且... 关节外畸形(Extra-Articular Deformity,EAD)由骨折后畸形愈合、医源性(胫骨高位截骨术或股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过失等)、先天疾病(如佝偻病等)导致,存在的畸形使下肢力线异常,膝关节内外侧应力分布失衡,从而影响膝骨关节炎发生与发展,且在加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发展同时可能会加重原膝关节外畸形程度,因此,如何从根源上解决是手术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常规全膝关节置换往往并不能完美解决。临床上针对此类问题提出多种手术治疗方案,本文就膝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的手术方案及相关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畸形 膝骨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 截骨矫形 导航
原文传递
外伤性肘关节外翻畸形合并迟发性尺神经炎11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家基 金先跃 《广西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关节畸形 尺神经炎 治疗
下载PDF
肘关节屈曲外旋畸形与手术因果关系纠纷分析
13
作者 程亦斌 夏文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7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关节屈曲畸形 因果关系 骨折固定术 医疗纠纷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自龙 张秀阳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1期62-63,65,共3页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改善骨关节炎患者膝外翻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探讨。方法临床选取在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68例,分两组,其中一组实施粗隆间外展截骨术治疗,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改善骨关节炎患者膝外翻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探讨。方法临床选取在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68例,分两组,其中一组实施粗隆间外展截骨术治疗,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TA角(4.5±2.14)°要比对照组的(27.0±3.57)°明显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KSS评分(88.7±2.38)分要比对照组的(28.9±5.95)分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炎膝畸形 临床症状 改善效果
下载PDF
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建军 刘茂权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17例(23膝)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测量所有病例的股胫角,检查其膝关节活动度,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17例(23膝)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测量所有病例的股胫角,检查其膝关节活动度,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通过选择髌旁外侧入路、针对性地截骨、有选择性地松解外侧软组织,对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再次测量股胫角,并于术后6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复查,检查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同时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来我院进行复查,股胫角由术前的(28.4±4.9)°下降至(5.2±2.3)°;膝关节活动范围由(65.4±16.7)°提高至(106.7±27.3)°;HSS评分由术前的(38.46±3.75)分提高到(87.41±4.77)分,术后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选择性软组织松解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患者膝关节外翻畸形情况均得到纠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膝关节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股骨髁上弧形截骨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殿武 任怀森 +2 位作者 王慧鹏 王光雄 包广赞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弧形截骨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文山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治疗的8例单侧膝关节外翻患者为实施股骨髁上弧形截骨手术对象.女5例,男3例,年龄14~35岁,左侧膝外翻畸形4例,右侧膝外翻畸形4例;先天发育2...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弧形截骨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文山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治疗的8例单侧膝关节外翻患者为实施股骨髁上弧形截骨手术对象.女5例,男3例,年龄14~35岁,左侧膝外翻畸形4例,右侧膝外翻畸形4例;先天发育2例,后天形成6例.Ahlback分级:Ⅰ度6例,Ⅱ度2例.采用股骨髁上弧形截骨,克氏针或解剖钢板内固定.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4 a.结果 7例优,良1例.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X线片显示截骨端均获得良好骨性愈合,膝关节外翻畸形得到有效矫正,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良好,主观满意术后状况、感觉良好.结论股骨髁上弧形截骨术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新策略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截骨 关节畸形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炎并膝关节外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17
作者 王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4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予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依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入院的35例...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予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依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入院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检验研究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最大屈曲角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量表评分、安大略西部和麦克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将对照组指标作比较,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最大屈曲角度较大,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较低,HSS量表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 %,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予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缓解疼痛情况,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鼓励患者尽早锻炼膝关节,缩短功能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MAKO机器人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严重内翻畸形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穆文博 胥伯勇 +4 位作者 郭文涛 吐尔洪江·瓦哈甫 邹晨 纪保超 曹力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12-618,共7页
目的:探讨MAKO机器人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严重内翻畸形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采用MAKO机器人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翻畸形>20°或伴有严重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3... 目的:探讨MAKO机器人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严重内翻畸形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采用MAKO机器人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翻畸形>20°或伴有严重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3例(16膝),其中关节内畸形15膝,关节外畸形1膝,年龄50~80岁,平均(65.1±8.8)岁。记录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假体位置、冠状面下肢力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估患者遗忘关节评分(FJ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5±2.5)个月,手术时长(95±7)min,术中出血量(23±5)ml,假体位置:胫骨平台内翻0.13°±0.34°,胫骨平台后倾2.75°±0.86°,股骨假体屈曲3.13°±1.45°,股骨假体外旋2.38°±1.20°,股骨假体内翻2.28°±1.00°,冠状面下肢力线内翻3.63°±1.50°,膝关节屈曲9.38°±2.78°。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1例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至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75.9°±11.4°提高至103.0°±5.5°,KSS功能评分由术前(47.2±6.1)分提高至(84.5±4.0)分,K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41.9±3.6)分提高至(93.7±4.1)分(P均<0.05)。FJS评分平均(73.5±8.0)分,总体患者满意率(评分为4或5分)达到93.8%(15/16)。结论: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可以提供个性化手术方案,术中实时反馈提供客观判断,治疗严重内翻畸形的膝骨关节炎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短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 内翻畸形 关节外畸形
下载PDF
髁限制性假体在外翻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体会
19
作者 严华韬 向阳 +5 位作者 丁增尼玛 强巴旦增 周伟 扎西加措 朗加多吉 宋诗檬 《西藏医药》 2022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髁限制性假体在外翻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5年6月~2021年6月我科收治的外翻膝关节患者24例(30膝),使用髁限制性假体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将其治疗效果及随访后假肢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膝关节外翻畸形均完全矫... 目的 探讨使用髁限制性假体在外翻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5年6月~2021年6月我科收治的外翻膝关节患者24例(30膝),使用髁限制性假体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将其治疗效果及随访后假肢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膝关节外翻畸形均完全矫正,矫正率100%;膝关节术后HSS评分达85~96分,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至80°-110°;未发现术后并发症(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术后随平均14个月,未发现假体松动。结论 使用髁限制性假体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应用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在改善骨关节炎膝外翻患者关节活动度中的作用
20
作者 吴长沙 李恩贤 +1 位作者 李让贤 李攀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2期1934-193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改善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膝外翻中的作用。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0例(10个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膝外翻角(FTA角)明显比治疗前小...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改善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膝外翻中的作用。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0例(10个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膝外翻角(FTA角)明显比治疗前小(P<0.05),KSS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10例患者中膝前痛1例,伸直未达到0&#176;1例,关节积液较多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10)。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膝外翻,同时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炎膝畸形 关节活动度 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