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血浆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软骨修复重塑的效果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1
作者 林星镇 朱满华 +2 位作者 万青 彭天忠 侯新聚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4期82-85,129,共5页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软骨的修复重塑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选取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进行PRP关节腔注射0.4 mL(...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软骨的修复重塑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选取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进行PRP关节腔注射0.4 mL(每4周1次),对照组仅进行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造模,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注射后行组织学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观察两组关节软骨修复及血管化情况。结果:(1)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进行HE染色,结果显示软骨表面粗糙,完整性破坏,表层软骨出现纤维化变性及软骨严重缺损,造模成功。(2)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染色显示软骨表面无裂隙,软骨细胞数量增多,排列紊乱程度减轻,潮线相对完整。通过番红-固绿染色发现,实验组潮线相对完整,软骨组织与骨组织分界线相对明显,软骨中间层细胞呈圆形,着色较淡,排列规律,软骨基质呈均匀浅红色。(3)通过免疫染色TRAP发现,实验组炎症程度相对较低,破骨细胞数量大幅度降低,骨丢失情况较对照相对降低。(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软骨中VEGF mRNA发现,4周后实验组VEGF mRNA表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可以加速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软骨的修复,并与VEGF促进损伤组织的血管化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膝骨关节 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 软骨修复 机制研究
下载PDF
TGF-β_1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仿生基质材料复合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晓东 杜靖远 +4 位作者 郑启新 刘勇 段德宇 全大萍 卢泽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 (MSCs)能否提高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和远期疗效。方法 :把组织工程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 ,体外将具有促进MSCs增殖分化、抑制多种炎性介质活性及免疫排斥反应等多重生物...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 (MSCs)能否提高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和远期疗效。方法 :把组织工程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 ,体外将具有促进MSCs增殖分化、抑制多种炎性介质活性及免疫排斥反应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TGF β1基因转入关节软骨组织工程首选种子细胞MSCs,并与涂覆多聚赖氨酸的聚DL乳酸可降解多孔仿生基质材料复合移植 ,修复同种异体兔关节软骨缺损。以单纯空载体转染MSCs为对照 ,通过组织学、电镜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结果 :转基因细胞 /仿生基质材料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证实TGF β1基因修饰的MSCs增殖分化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体内实验组织学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组织为透明样软骨 ,关节面平整 ,软骨下骨完全再生 ,与宿主骨软骨结合紧密 ,未见免疫排斥反应 ;对照组则新生软骨质量欠佳 ,与宿主骨整合欠佳 ,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排斥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基因细胞可继续表达TGF β1至少 4周以上。结论 :利用分子组织工程学 ,使TGF β1持续高效发挥作用 ,使提高关节软骨缺损、特别是创伤和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和远期疗效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 组织工程 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修饰
下载PDF
不同应力环境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刚 刘一 +1 位作者 单玉兴 徐莘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应力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 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兔 15只制成髌骨外侧脱位动物模型 ,平均分成 3组 ,每组 5只 :即单纯载体脱位组 (对照组 )、移植物正常应力组及移植物脱位组。对兔 MSC... 目的 探讨不同应力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 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兔 15只制成髌骨外侧脱位动物模型 ,平均分成 3组 ,每组 5只 :即单纯载体脱位组 (对照组 )、移植物正常应力组及移植物脱位组。对兔 MSCs进行分离、培养 ,以兔 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自体组织工程移植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6周后处死动物 ,观察修复组织的成分和结构。 结果 术后 6周 ,移植物正常应力组修复组织浅层为软骨组织 ,甲苯胺蓝染色接近正常关节软骨 ;深层为软骨下骨 ,与正常关节软骨结构相似。移植物脱位组为骨组织所修复 ,缺损周围的正常关节软骨变薄 ,软骨下血管侵入正常关节软骨内 ,遗留在股骨髁滑车槽内的移植物在滑车槽正常关节软骨表面形成新生类透明软骨组织。单纯载体脱位组为纤维组织修复。 结论  MSCs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只有在正常应力状态下修复效果最佳 ;提示维持负重关节正常的应力刺激 ,对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组织的形成和维持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动物模型 应力环境
下载PDF
软骨细胞纤维蛋白胶混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傅捷 吴海山 +2 位作者 周维江 祝云利 董肇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3-676,共4页
目的 :研究关节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效果。 方法 :( 1)用自制消化瓶消化分离原代兔关节软骨细胞并培养 ;( 2 )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并制备纤维蛋白胶 ;( 3 )分别用自体或异体关节... 目的 :研究关节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效果。 方法 :( 1)用自制消化瓶消化分离原代兔关节软骨细胞并培养 ;( 2 )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并制备纤维蛋白胶 ;( 3 )分别用自体或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和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兔股骨滑车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术后 1,2 ,3个月从大体观察、组织学等方面了解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结果 :自体软骨细胞组在术后 3个月时修复组织已非常类似于关节软骨 ,界限模糊不清。异体软骨细胞组的修复组织与前者相比较差 ,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关节软骨细胞和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能够良好地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软骨细胞 关节软骨缺损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与纤维蛋白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立春 刘明辉 +5 位作者 张宏颖 石义钢 韩剑锋 韩竹 刘建宇 林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60-965,共6页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2(bone mo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转染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后,与纤维蛋白凝胶构成的复合物(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方法①Ad-...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2(bone mo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转染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后,与纤维蛋白凝胶构成的复合物(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方法①Ad-BMP-2转染原代培养的MSCs,通过RT-PCR、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等观察转染后3~9 d的MSCs其BMP-2、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②转染后的MSCs种植于纤维蛋白凝胶,在体外培养1~9 d,通过上述指标及透射电镜观察三维培养条件下其软骨基质的产生.③42只日本大耳白兔先制成直径4.5 mm全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n=14):A组为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修复组,B组为MSCs-纤维蛋白凝胶修复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8和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12周关节软骨弹性常数检测. 结果①Ad-BMP-2转基因MSCs的BMP-2、Ⅱ型胶原 mRNA RT-PCR检测分别在3、5 d呈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转基因MSCs三维培养物免疫组织化学和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电镜显示细胞生长良好,有基质合成.③A组各时间点大体、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染色均显著优于B组和C组,12周时力学和组织学已接近正常关节软骨. 结论 Ad-BMP-2能通过促进MSCs分泌BMP-2,诱导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在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形成软骨基质,移植入兔关节软骨缺损区可修复直径4.5 mm缺损,其修复组织成分接近正常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骨形成蛋白2 转基因 骨髓基质细胞
下载PDF
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凝胶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及威灵仙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勇 陈金飞 +4 位作者 张允申 王琰玲 金翔 许建安 王建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864-2869,共6页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生长因子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生长因子疗效和安全性还不明确。研究发现,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且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生长因子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生长因子疗效和安全性还不明确。研究发现,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且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目的:探讨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凝胶复合软骨细胞凝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威灵仙的干预效应。方法:于新西兰白兔膝关节的股骨滑车面用牙科钻制成深度为0.4mm的软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造模后注入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复合软骨细胞混悬液1mL,在凝胶注入后第2天,分别给予关节腔注射威灵仙培养基或普通培养基1mL,1次/d,连续给药7d。单纯造模组不作特殊处理。术后6,12周后分别行大体、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TB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进行Wakitani评分。结果与结论: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可见缺损关节面被较好地填充,并形成透明软骨样结构,威灵仙组表面平整度及与周围组织整合程度较普通培养基组好,组织学切片上可见类软骨形成并分泌软骨基质和特异性Ⅱ型胶原。单纯造模组未见修复,可见组织增生退变。威灵仙组修复组织与周围组织整合程度、组织学及Ⅱ型胶原分泌量均好于普通培养基组。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Wakitani评分显著低于单纯造模组(P<0.01),且威灵仙组分值明显低于普通培养基组(P<0.05)。结果提示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凝胶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能够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且威灵仙能够促进其对软骨缺损的修复,威灵仙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可能起到类生长因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威灵仙 软骨细胞 壳聚糖 β-甘油磷酸二钠
下载PDF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付国 曹谊林 商庆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97-300,共4页
关节软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滑膜关节表面缺损后难以修复。现就关节软骨缺损的自发修复、自体或异体移植修复、软骨膜或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细胞移植修复,以及三维立体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下载PDF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宋红星 曹峻岭 +5 位作者 刘淼 李佛保 王民 范桂香 陈静宏 雷金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免疫学变化。方法 :将兔分成软骨细胞移植组及骨基质明胶移植组 ,用免疫学及组织学方法 ,研究其免疫反应。结果 :软骨细胞移植组术后检到淋巴细胞增殖 ,植入物局部见到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关键词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 关节软骨缺损 免疫反应 骨基质明胶
下载PDF
兔自体细胞-载体复合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柏涛 舒钧 +3 位作者 王建龙 陆继鹏 李伟强 浦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研究兔MSCs向软骨细胞方向诱导后复合自体双相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限,体重2~3kg,随机分为A、B、C组,每组8只。取A组骨髓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按1... 目的研究兔MSCs向软骨细胞方向诱导后复合自体双相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限,体重2~3kg,随机分为A、B、C组,每组8只。取A组骨髓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按1∶2比例传至第5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取1、3、5代细胞绘制生长曲线。于第3代MSCs生长密集时加入TGF-β110ng/mL、IGF-110ng/mL、维生素C50ng/mL诱导8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爬片行免疫组织化学及Mallory染色。取A组髂骨按Urist方法制备双相BMG,将第3代经诱导8d得到的种子细胞以5×106/mL密度接种于自体BMG制备细胞-载体复合物,体外培养3d后扫描电镜观察。制作膝关节软骨直径3mm,深3mm的缺损模型,A组植入自体细胞-载体复合物,B组植入自体BMG,C组不作处理,第8、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Wakitani法组织学评分。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SCs原代细胞呈短梭形;传代细胞呈长梭形。传代细胞1~3d增殖缓慢,3d后增殖旺盛,7~8d进入平台期,第3代增殖最为旺盛。诱导后MSCs细胞呈椭圆形,Ⅱ型胶原、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Mallory染色胞浆蓝染。细胞-载体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BMG结构符合细胞载体要求,细胞种植于BMG后生长良好。动物实验:大体观察A组术后8、12周缺损处均由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8周较12周表面稍凹陷;B、C组术后8、12周均为纤维样组织修复,表面凹凸不平。组织学观察HE染色A组术后8、12周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组织结合良好,以圆形、椭圆形透明软骨样细胞为主,12周较8周细胞数多且大;B、C组均为纤维样组织修复,12周较8周纤维样组织增厚。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组术后8周呈阳性、12周呈强阳性;B、C组均无表达。Wakitani评分术后8周A、B、C组分别为(3.50±1.51)、(10.00±1.41)、(12.00±0.93)分,术后12周分别为(1.13±0.99)、(8.38±1.30)、(10.13±1.64)分,A组优于B、C组,B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MSCs向软骨细胞方向诱导后,复合自体BMG对关节软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MSCS 自体 骨基质明胶 关节软骨缺损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纤维蛋白凝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克明 葛宝丰 +4 位作者 刘兴炎 王艳宁 白孟海 王勇 刘剑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 :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复合纤维蛋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抽取兔自体骨髓并分离和培养MSCs ,扩增足够数量后与同种异体纤维蛋白复合在一起 ,植入股骨关节面上 5mm× 10mm的骨软骨缺损区 ,对侧缺损区只植入单纯纤... 目的 :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复合纤维蛋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抽取兔自体骨髓并分离和培养MSCs ,扩增足够数量后与同种异体纤维蛋白复合在一起 ,植入股骨关节面上 5mm× 10mm的骨软骨缺损区 ,对侧缺损区只植入单纯纤维蛋白或留作空白对照。结果 :术后 12周时 ,植入复合物的缺损区再生出典型的透明软骨样结构 ,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检测均为阳性。对侧缺损区表面仅为纤维组织。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复合物可用于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但长远期疗效尚需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纤维蛋白 关节软骨缺损
下载PDF
微骨折技术与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利兵 王成伟 +1 位作者 高健 沈志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735-5740,共6页
背景: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骨软骨移植是关节软骨缺损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自体和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清理术结合... 背景: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骨软骨移植是关节软骨缺损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自体和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Tegner运动评级判定疗效并随访观察3-24个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通过评价移植后关节活动度、临床症状的改善、关节影像学检查等评估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效果。并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进行动物实验研究,通过对移植部位的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评估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后的患者,关节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总有效率89.7%。关节软骨缺损应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后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偶有关节静息痛或活动后轻微疼痛,影像学检查见移植骨软骨位置良好,修复愈合良好。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后的实验动物,关节活动度正常,移植关节面光整,关节软骨被透明软骨覆盖,细胞有序排列,软骨基质分泌,修复软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学术探讨 软骨移植 关节软骨缺损 微骨折 关节 透明软骨 软骨细胞 股骨内髁 股骨外髁 软骨下骨 省级基金
下载PDF
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惠贞 李斯明 +3 位作者 叶春婷 杨小红 黄雪芳 梁佩红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2405-2406,共2页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成年纯种新西兰兔24只,48侧膝关节,在股骨滑车面钻孔为直径5mm、深3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左侧为A组,在缺损区内完全填充Ⅱ型胶原海绵,右侧为B组,缺损区空白对照。术后12周内,每...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成年纯种新西兰兔24只,48侧膝关节,在股骨滑车面钻孔为直径5mm、深3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左侧为A组,在缺损区内完全填充Ⅱ型胶原海绵,右侧为B组,缺损区空白对照。术后12周内,每双数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Ⅱ型胶原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修复结果接近正常软骨。结论自行研制的高纯度Ⅱ型胶原海绵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对关节软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海绵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动物实验 新西兰兔
下载PDF
自体髌骨外侧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述华 李进 +3 位作者 杜靖远 罗怀灿 夏志道 汪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2-252,共1页
自体髌骨外侧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杨述华李进杜靖远罗怀灿夏志道汪岚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是至今未能解决的问题,软骨移植治疗软骨缺损仍处于实验阶段,且多数采用同种异体软骨移植,因取材困难以及排异反应仍不能用于... 自体髌骨外侧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杨述华李进杜靖远罗怀灿夏志道汪岚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是至今未能解决的问题,软骨移植治疗软骨缺损仍处于实验阶段,且多数采用同种异体软骨移植,因取材困难以及排异反应仍不能用于临床。作者设计自体髌骨外侧软骨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软骨移植 治疗
下载PDF
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小红 李斯明 +2 位作者 叶惠贞 苏江 冼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2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制作膝关节缺损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A组在缺损局部植入Ⅱ型胶原海绵,B组不植入以作对照。手术后2、4、6、8、10、12周分别作HE、Safranin O染色及S-...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2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制作膝关节缺损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A组在缺损局部植入Ⅱ型胶原海绵,B组不植入以作对照。手术后2、4、6、8、10、12周分别作HE、Safranin O染色及S-100蛋白检测。结果:(1)HE染色显示A组2周后即出现新生软骨细胞,12周后新生软骨组织完全填满缺损区并与周围组织整合,而B组直至术后第12周仍由纤维组织所填充;(2)S-100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组新生软骨细胞具有正常兔软骨细胞的表型;(3)Safranin O染色结果显示A组新生软骨细胞具有分泌软骨基质的功能。结论:Ⅱ型胶原具有较强的诱导软骨细胞生长的能力,其诱导生长的新生软骨具有正常透明软骨的表型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治疗 组织学 软骨缺损 Ⅱ型胶原
下载PDF
应用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池光范 侯宜 +2 位作者 侯立中 颜炜群 杨同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用胶原蛋白和人血纤维蛋白混合物为载体支架在体外进行软骨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构建人工软骨组织,利用此人工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方法取2周龄兔关节软骨,经消化、分离的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培养第3周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利用培... 目的用胶原蛋白和人血纤维蛋白混合物为载体支架在体外进行软骨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构建人工软骨组织,利用此人工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方法取2周龄兔关节软骨,经消化、分离的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培养第3周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利用培养3周的人工软骨对异体成兔的关节软骨损伤进行修复。结果培养物内软骨细胞均得到较好存活,形成软骨陷窝,出现同源性细胞簇,分泌软骨基质;DNA和糖胺多糖(GAG)在培养第24天时达到高峰,分别为(5.18±0.19)、(214.3±2.8)μg/块;对异体关节软骨损伤的移植修复结果良好,在12周时,移植物与周边正常组织结合紧密、齐高,移植的软骨细胞趋于柱状排列,为透明软骨组织。结论用胶原蛋白和人血纤维蛋白为载体支架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可构建较大的组织工程软骨,能较好地修复同种异体关节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组织工程 人工软骨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下载PDF
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雷 杨志明 李秀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 探讨运用组织工程软骨植入修复兔胫骨平台外侧髁全关节软骨浅层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取 2周龄乳兔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至第 3代后 ,与人胎盘 型胶原蛋白海绵复合后植入成年兔的胫骨体平台外侧髁浅层完全软骨缺损区 ,并设立空... 目的 探讨运用组织工程软骨植入修复兔胫骨平台外侧髁全关节软骨浅层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取 2周龄乳兔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至第 3代后 ,与人胎盘 型胶原蛋白海绵复合后植入成年兔的胫骨体平台外侧髁浅层完全软骨缺损区 ,并设立空白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4、12和 2 4周取材 ,观察修复效果。 结果 实验组术后 4周缺损表面未见明显的新生软骨形成 ;12周 ,缺损表面有少量的新生软骨形成 ,组织学切片上可见软骨细胞呈边缘不规则的 ,小蜂窝状结构 ,软骨细胞周围有软骨陷窝形成 ;2 4周 ,缺损表面的新生软骨较 4、12周的新生软骨明显 ,表面光滑 ,且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 ,但仍存在部分缺损尚未修复。组织学切片上可见软骨陷窝形成 ,并分泌甲苯胺蓝异染的软骨基质。而对照组则均未见明显的修复。 结论 制成的组织工程软骨对兔胫骨平台软骨浅层完全缺损有修复作用 ,但不能完全修复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软骨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研究 软骨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修复兔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万明 胡蕴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观察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 (MSCs)源性软骨细胞在兔股骨滑车关节面全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高密度传代培养第 3代诱导 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 ,以酸溶性 型胶原为载体 ,两者混合后形成凝胶样植入物 (细胞浓度为 5× ... 目的 观察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 (MSCs)源性软骨细胞在兔股骨滑车关节面全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高密度传代培养第 3代诱导 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 ,以酸溶性 型胶原为载体 ,两者混合后形成凝胶样植入物 (细胞浓度为 5× 10 6 / ml)。于 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一侧股骨滑车关节面造成 3mm× 5 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凝胶样植入为实验侧 ;另一侧分别为单纯胶原植入组 (18个膝关节 )和空白对照组 (18个膝关节 )。术后 4、8、12、2 4、32和 4 8周取材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及新生组织的类型。参照 Pineda标准对新生组织评分。 结果 实验侧术后 4周 ,植入细胞类似软骨细胞 ,周围有异染基质 ,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 ;8周 ,深层有软骨下骨形成 ,软骨细胞层较正常关节软骨厚 ;12周 ,新生软骨厚度减小 ,与正常软骨相近 ,细胞呈柱状排列 ,结构与正常关节软骨相似 ,软骨下骨形成 ,潮线恢复 ;2 4周 ,新生软骨厚度较正常薄 ,约占 5 5 % ,表面平整 ,潮线附近仍有肥大的软骨细胞 ;32周 ,潮线附近无肥大软骨细胞 ;4 8周 ,组织结构与 32周时基本相同 ,为类透明软骨。 Pineda评分 2 4、32和 4 8周间无差异 ,与 4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实验组 2~ 4 8周期间关节功能良好。单纯胶原组与空白对照组缺损无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软骨细胞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巢式PCR扩增性别决定基因序列检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组织来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亚冬 张文元 +4 位作者 房国坚 沃恩康 何卓晶 洪艳 陈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7期7341-7344,共4页
目的: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关节软骨损伤处后,该处修复组织的细胞来源,以了解组织修复的过程。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1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所完成。①实验材料: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清洁级,体质量约2kg,由浙江省实验动... 目的: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关节软骨损伤处后,该处修复组织的细胞来源,以了解组织修复的过程。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1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所完成。①实验材料: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清洁级,体质量约2k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②实验方法:利用兔性别决定基因序列设计两对PCR引物。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扩增。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暴露其膝关节软骨,用电钻钻孔造成膝关节软骨内侧直径4.5mm深3.5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达软骨下骨。一侧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另一侧仅植入胶原海绵。③实验评估:于术后1,2,3,4,5个月取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处组织提取总DNA,进行PCR扩增,鉴定移植物中是否存在性别决定基因,以明确细胞来源。结果:移植后1,2,3,4,5个月移植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胶原海绵的关节修复处组织提取的DNA,用设计的引物通过PCR扩增出一条约200bp大小的条带,大小与阳性对照一致;而另一侧仅移植胶原海绵的关节软骨修复处组织提取的DNA,用设计的引物通过PCR扩增后未发现有条带。PCR扩增阳性样本测序分析显示,每个样本碱基序列一致,与GenBank上性别决定区Y基因组gb|AY785433.1|比较,扩增的样本序列与标准序列完全一致,序列同源性达100%。结论:雌兔关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移植处的新生组织中含有雄性组织,提示新生软骨中有移植的雄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来的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关节软骨缺损
下载PDF
异体软骨细胞复合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建华 吴朝阳 陈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探讨运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 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并应用 3H- Td R放射自显影方法鉴别软骨缺损修复的细胞来源。 方法 取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 2代 ,用 3H- Td R标记后复合Pluronic植入兔关节软骨缺... 目的 探讨运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 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并应用 3H- Td R放射自显影方法鉴别软骨缺损修复的细胞来源。 方法 取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 2代 ,用 3H- Td R标记后复合Pluronic植入兔关节软骨缺损区作为实验组 ,并采用单纯Pluronic植入作为材料对照组 ,不作任何处理组为空白对照组 ,分别于 4、8及 16周取材 ,观察其修复效果 ,并应用放射自显影方法鉴别修复组织的细胞来源。 结果 实验组术后 8周 ,缺损表面可见新生软骨形成 ,术后 16周缺损完全修复 ,表面光滑 ,与周围界限模糊 ,放射自显影证实所修复组织的细胞来源于植入细胞。材料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缺损均未见明显修复。 结论  1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 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是可行的 ;2  3H- Td R标记细胞可作为鉴别细胞来源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软骨细胞 复合Pluronic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可行性
下载PDF
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远金 段军 +1 位作者 柯雯昙 张欣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7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技术对膝关节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对68例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1岁,采用关节清理后应用“微骨折”技术进行处理,即利用...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技术对膝关节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对68例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1岁,采用关节清理后应用“微骨折”技术进行处理,即利用骨刀设计的特性和适度的锤击力量造成软骨下的骨组织微小骨折,刺激软骨生长。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1,6岁,仅作关节清理术。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6个月,按Lysholm评分标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技术能够显著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骨折”技术 关节镜检查 关节软骨缺损 关节软骨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