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肩关节镜和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孙羽 孙保安 宁睿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全肩关节镜手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差异及对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3例,随机分A组和B组,A组47例、B组46例。A组接受关节镜辅助下... 目的探讨应用全肩关节镜手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差异及对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3例,随机分A组和B组,A组47例、B组46例。A组接受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B组接受全肩关节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用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及整体疗效差异。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6月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UCLA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少于A组,手术用时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整体疗效相近;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创伤性低,手术用时短;全肩关节镜手术失血量少、住院用时短,且术后疼痛与关节功能恢复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 全肩关节镜手术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缝线桥缝合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
2
作者 司丽娜 罗金伟 +3 位作者 吴迪 乔跃兵 吕永明 徐丛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线桥缝合术后患者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12例接受关节镜下缝线桥缝合的单侧肩袖损伤患者资料,以电话随访的形式,通过数字评分法(NRS)调查患者术后3个月时疼痛情况;SPSS 23.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并分析,采用单...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线桥缝合术后患者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12例接受关节镜下缝线桥缝合的单侧肩袖损伤患者资料,以电话随访的形式,通过数字评分法(NRS)调查患者术后3个月时疼痛情况;SPSS 23.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并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价上述影响因素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吸烟史、患者术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Constant评分、NRS、肩袖撕裂大小、是否为全层撕裂和肌腱回缩程度8个因素可能与术后疼痛有关(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史、是否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则与术后疼痛无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与术后疼痛相关的因素有4个,其相关程度依次是术前NRS、术前UCLA评分、撕裂大小和吸烟史。结论影响关节镜下肩袖缝线桥缝合术术后疼痛的复杂且多样,进行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有助于促进肩着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术后疼痛 关节镜 数字评分法
原文传递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46例
3
作者 陈勇 庄全魁 +3 位作者 白亮 李杨 孟勇 王叶密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0-334,共5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疼痛、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及再撕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法的...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疼痛、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及再撕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肩袖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划分成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治疗组(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分别为43例、46例。于术前、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肩疼痛度,采用手臂与肩部功能障碍(DASH)评分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测量患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并统计两组1年内再撕裂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病人术后再撕裂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年两组不同撕裂程度病人VAS、DASH评分及患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与同组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两组轻度撕裂病人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组中、重度撕裂病人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均P<0.05);治疗组再撕裂发生率4.35%明显较对照组的23.26%低(P<0.05);年龄、手术方式是病人术后再撕裂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对老年肩袖损伤病人实施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肩疼痛及功能,显著降低再撕裂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双排缝合桥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关节镜半月板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治疗有效率、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指标水平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吴煌 李永忠 +1 位作者 陈亮 李冬青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53-155,161,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半月板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治疗有效率、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因半月板损伤引起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其中43例... 目的分析关节镜半月板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治疗有效率、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因半月板损伤引起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其中43例选择常规保守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3例选择关节镜半月板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SS膝关节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VAS评分、HSS评分、TNF-α水平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后的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水平均得到了改善,研究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TNF-α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半月板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炎症反应,提升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关节镜 半月板治疗 VAS HSS TNF-Α
下载PDF
糖尿病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病人肩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王东 李朋 +3 位作者 赵峰 吴剑波 邱关羿 张宇明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病人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62例肩袖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糖尿病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62.10±11.87...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病人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62例肩袖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糖尿病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62.10±11.87)岁;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为(63.78±12.98)岁。手术方式均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缝合肩袖。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前1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各时间点肩关节最大外展角度值,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Elbow Surgeon,ASES)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据此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62例病人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术后僵硬、术后再撕裂等并发症。两组病人的肩关节最大外展角度值、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均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得到显著改善(P<0.05)。糖尿病组的肩关节最大外展角度值及各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前1周、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均劣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12个月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的病人短期恢复会存在影响,但长期临床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病人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表现出与非糖尿病病人相当的临床和结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肩袖损伤 关节 关节镜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训练伤所致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苏巍 庞伟峰 +3 位作者 齐峰 牛志燕 蔺金斗 宫丽娜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训练伤所致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至2022-06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收治的武警官兵因训练伤所致肩关节复发性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46例(49肩),行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采用美国...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训练伤所致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至2022-06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收治的武警官兵因训练伤所致肩关节复发性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46例(49肩),行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协会(ASES)评分和Rowe评分、前屈上举角度、外展外旋角度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锚钉脱出及术后肩关节不稳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术后ASES评分[(87.3±5.7)分]与术前[(52.2±9.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owe评分[(95.2±4.9)分]与术前[(46.6±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锚钉脱出发生率为4.1%(2/49),肩关节不稳复发率为6.1%(3/49),肩关节活动度:术后前屈上举(168.7°±2.4°),外展外旋(72.8°±3.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军事训练伤所致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临床效果满意,创伤小,再脱位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前向不稳 BANKART损伤 关节镜 训练伤
下载PDF
不同性别对日间关节镜手术患者瑞马唑仑使用剂量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汤黎黎 孙月 +1 位作者 刘学胜 陆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 探讨性别对日间关节镜手术患者瑞马唑仑使用剂量以及术后24 h恢复质量(QoR)的影响。方法 选择预约在日间手术中心进行关节镜半月板修复术的患者50例,按照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25例(M组),女25例(F组)。本研究主要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 目的 探讨性别对日间关节镜手术患者瑞马唑仑使用剂量以及术后24 h恢复质量(QoR)的影响。方法 选择预约在日间手术中心进行关节镜半月板修复术的患者50例,按照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25例(M组),女25例(F组)。本研究主要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失去意识和术中维持瑞马唑仑剂量的区别,以及采用QoR-15量表、阿森斯失眠(AIS)量表观察性别对术后睡眠和24 h恢复质量的影响。结果M组患者失去意识时瑞马唑仑剂量为0.14(0.13,0.15) mg/kg,麻醉维持剂量为0.80(0.60,0.96)mg/(kg·h);F组患者失去意识时瑞马唑仑剂量为0.14(0.12,0.16) mg/kg,麻醉维持剂量为0.90(0.79,1.12)mg/(kg·h),两组患者失去意识与麻醉维持的瑞马唑仑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术后第1天睡眠的AIS总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发生低血压和PONV,术后比期望中更早醒及QoR-15总分、生理舒适度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性别对日间关节镜患者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剂量及麻醉维持剂量影响较小,但女性患者术后睡眠清醒时间更早,男性患者术后24 h恢复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瑞马唑仑 日间手术 关节镜手术 术后恢复质量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对膝关节局限性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8
作者 李杰峰 金艳南 +3 位作者 王庆东 康乐 徐向峰 李付彬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83-86,92,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膝关节局限性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100例膝关节局限性软骨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膝关节局限性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100例膝关节局限性软骨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照组采取微骨折术治疗。采用MRI评估其手术疗效,并记录其术后膝关节软骨愈合时间;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估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变化;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关节软骨愈合优良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研究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膝关节软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膝关节局限性软骨损伤的远期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缩短膝关节软骨愈合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 关节局限性软骨损伤 磁共振成像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损伤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20例
9
作者 张晓东 葛艺苑 +3 位作者 朱耿耀 马超 冯仕明 那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的效果。方法20例PCL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腓骨长肌腱双股单束韧带重建术,术后采用膝关节X线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患者膝关节韧带...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的效果。方法20例PCL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腓骨长肌腱双股单束韧带重建术,术后采用膝关节X线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患者膝关节韧带位置及形态,采用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评价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判定疗效,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患者骨隧道位置良好,MRI检查显示患者重建韧带信号均匀、无迂曲,张力良好;术后20例患者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结果均为阴性。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膝关节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P均<0.05),踝关节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血栓、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双股单束韧带重建术治疗PCL损伤效果较好,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不影响踝关节的功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重建术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腓骨长肌腱 后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针式关节镜在关节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肖文峰 刘高明 +2 位作者 靳宏福 鲁文浩 李宇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针式关节镜是一种口径比标准关节镜更小的微创关节镜。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式关节镜出现以来,经过数次技术迭代,目前除了在膝关节中使用,还能用于肩关节、踝关节和肘关节等的检查和治疗。针式关节镜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不同阶段主... 针式关节镜是一种口径比标准关节镜更小的微创关节镜。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式关节镜出现以来,经过数次技术迭代,目前除了在膝关节中使用,还能用于肩关节、踝关节和肘关节等的检查和治疗。针式关节镜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不同阶段主要应用领域也不同。本文就针式关节镜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总结针式关节镜的适应证、禁忌证、优劣势和成本效益,并指出目前针式关节镜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关节疾病诊治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式关节镜 关节 关节 成本效益
原文传递
通过MRI对关节镜下不同修补法治疗EllmanⅢ型PASTA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价
11
作者 牛朋影 蒋磊 +2 位作者 刘彩环 朱蓉蓉 王瑞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对关节镜下穿肌腱修补术及转全层修补术治疗EllmanⅢ型冈上肌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PASTA)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诊断及治疗的肩关节EllmanⅢ型PASTA损伤患者42例,按手术修补方式将其分...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对关节镜下穿肌腱修补术及转全层修补术治疗EllmanⅢ型冈上肌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PASTA)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诊断及治疗的肩关节EllmanⅢ型PASTA损伤患者42例,按手术修补方式将其分为穿肌腱修补组(22例)和转全层修补组(20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12个月随访均行肩关节MRI检查。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冈上肌横截面积、冈上肌脂肪浸润程度、冈上肌萎缩程度。结果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12个月冈上肌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6~12个月冈上肌脂肪浸润程度比较,穿肌腱修补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全层修补组术前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肌腱修补术和转全层修补术治疗EllmanⅢ型PASTA损伤,术后对冈上肌横截面积影响均不明显,术后对冈上肌萎缩程度均有影响,而转全层修补术后对冈上肌脂肪浸润程度有影响,穿肌腱修补术对其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A损伤 关节镜 修补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跖筋膜炎
12
作者 叶晶 许元元 +3 位作者 刘进 汤海军 黎小艇 周星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7-147,共1页
2021年5月~2022年10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11例跖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9~71岁。右足8例,左足3例。病程6~24个月。术前X线片显示均有跟骨骨刺。1.2手术... 2021年5月~2022年10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11例跖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9~71岁。右足8例,左足3例。病程6~24个月。术前X线片显示均有跟骨骨刺。1.2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对患侧内踝骨性标志做标记,于足跟内侧与足底交界处标记跖筋膜走行水平线,分别以内踝后缘及尖端向跖筋膜水平线做垂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 跖筋膜炎
下载PDF
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13
作者 叶向阳 王华磊 +5 位作者 马远 李智 王挺 汤立新 尤太东 孙湘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21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根据关节镜手术前是否出现肩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105例和... 目的:研究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21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根据关节镜手术前是否出现肩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105例和非僵硬组117例。由专人收集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吸烟、合并基础疾病、是否久坐工作、患侧是否为优势侧、既往误诊史、术前规范理疗(即遵医嘱完成足疗程理疗)史及病程等资料,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评估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临床效能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及术前规范理疗史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迁延及术前未接受规范理疗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回归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及P值预测概率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48.42、27.28、23.30、17.83、44.52、63.93。结论:高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迁延及未接受规范理疗的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手术前更易发生关节僵硬;根据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可以获得良好的预测效果,这对于临床工作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关节镜手术 关节僵硬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临床效能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的效果
14
作者 李群 傅明辉 +3 位作者 成昌桂 曾四宝 陈诚 丁祖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 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持续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与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水平撕裂型 半月板损伤 临床疗效 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效果
15
作者 顾荣胜 陆华 +4 位作者 陈大志 孟庆国 祁兆建 范广峰 田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的22例肩袖全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 目的观察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的22例肩袖全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及Constant-Murley、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肩袖全层损伤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术前,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大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肩袖全层损伤患者的Constant-Murley、UCLA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有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小切口修复术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王鹏 邹丽丽 张晓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观察组(采用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各43例。对比两组不同时刻[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时(T_(2))、拔管时(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值;对比两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2、12 h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肌力评分;对比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3)时BI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对肌力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关节镜手术 肌力评分
下载PDF
对髋关节镜手术导致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风险分析
17
作者 黄轶刚 殷吉旻 +1 位作者 梁慕天 张长青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导致股外侧皮神经损伤(LFCN)的风险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初次髋关节镜手术的患股髋撞击综合征(FAI)或临界性髋关节发育不良(BDDH)167例连续病例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导致股外侧皮神经损伤(LFCN)的风险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初次髋关节镜手术的患股髋撞击综合征(FAI)或临界性髋关节发育不良(BDDH)167例连续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将患者分为神经损伤组和无神经损伤组,对比术前基线资料、疾病类型及手术操作是否存在差异,分析神经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髋关节镜术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2.6%。神经损伤组采用标准前侧入口的患者比例(20%)明显高于采用中-前入口者(5.7%)(P=0.006)。股髋撞击综合征患者较临界性发育不良患者更容易出现神经损伤(分别为16.1%、4.1%,P=0.033)。两组间年龄、性别、BMI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镜手术采用中-前侧入口有助于降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神经痛 关节 股外侧皮神经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的疗效
18
作者 崔鹏 果森 +4 位作者 曲峰 沈松坡 王国栋 董岩 周敬滨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39-342,347,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使用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22年8月北京同仁医院骨科收治的65例单纯或伴有肩胛下肌肌腱撕裂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治疗,其中男36例,女29例...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使用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22年8月北京同仁医院骨科收治的65例单纯或伴有肩胛下肌肌腱撕裂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治疗,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41~74岁,平均(60.30±10.28)岁。根据Lafosse分型,Ⅱ型31例,Ⅲ型25例,Ⅳ型9例。患者均有肩关节疼痛症状,Lift-off试验、熊抱试验、压腹试验阳性。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evaluation form,ASES)评分。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再撕裂等相关并发症发生。65例中61例获得随访,4例因患者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失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7.37±8.0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肩关节主动内旋改善,Lift-off试验、熊抱试验、压腹试验均为阴性。VAS(0.92±0.69)分,Constant-Merly评分(88.66±4.45)分,ASES评分(89.39±4.52)分,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通过带线锚钉双排固定技术可解剖修复损伤的肩胛下肌肌腱,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锚钉固定技术 修复 肩胛下肌肌腱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谢洋 杨卧龙 +1 位作者 李光政 麦剑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应用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应用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Lequesne疗效、Lysholm膝关节评分、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KOA较单纯关节镜微创手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关节镜微创手术 膝骨关节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段晓东 张凯 +1 位作者 蔡长马 张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关节镜下清... 目的:分析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量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量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ysholm、HSS评分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疼痛轻,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高位截骨术 关节 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