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凯湖西部土壤-植物系统中硒含量特征、成因来源及迁移转化主控因素
1
作者 梁帅 戴慧敏 +6 位作者 翟富荣 郭常来 高铁 刘凯 魏明辉 张哲寰 杜贯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硒及其有机化合物对生物体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特殊的保健功能,开展富硒土壤硒成因来源和迁移转化研究,对富硒土地利用和富硒功能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基于区域地质特征、土壤数据和植物籽实数据,开展土壤硒空间分布和... 硒及其有机化合物对生物体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特殊的保健功能,开展富硒土壤硒成因来源和迁移转化研究,对富硒土地利用和富硒功能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基于区域地质特征、土壤数据和植物籽实数据,开展土壤硒空间分布和成因来源研究,运用地统计学、相关性、生物富集系数等方法探讨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主控因素。土壤Se含量为0.11~0.70 mg/kg,均值为0.37 mg/kg,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富锦组黑色岩系是形成富硒土壤的物质基础和Se元素的最初来源,后期有利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促进了黑色岩系的持续风化,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硒源;植物富集能力BCF水稻/土壤>BCF玉米/土壤,籽实Se平均含量为Se水稻>Se玉米,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揭示,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受土壤矿物组成及土壤环境等因素制约。土壤硒主要来源于富锦组黑色岩系及其风化物,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主控因素为粘土矿物的吸附/解析作用;划定天然富硒土地6550.68 hm^(2),为富硒土地科学利用和富硒功能产品开发提供地学依据,有效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疾病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迁移转化 主控因素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兴凯湖
下载PDF
池塘养殖密度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刘炜 裴雪莹 +4 位作者 茆健强 陈树桥 张雷鸣 代雅凡 周国勤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研究养殖密度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探索兴凯湖翘嘴鲌池塘养殖密度阈值,设置养殖密度分别为15万尾/hm^(2)(D1)、30万尾/hm^(2)(D2)、60万尾/hm^(2)(D3)、90万尾/hm^(2)(D4)、150万尾/hm^(2)(D5)共5个试验组,进行了为期18... 为研究养殖密度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探索兴凯湖翘嘴鲌池塘养殖密度阈值,设置养殖密度分别为15万尾/hm^(2)(D1)、30万尾/hm^(2)(D2)、60万尾/hm^(2)(D3)、90万尾/hm^(2)(D4)、150万尾/hm^(2)(D5)共5个试验组,进行了为期180 d的兴凯湖翘嘴鲌幼鱼池塘培育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幼鱼的增重率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放养密度最低的D1组幼鱼的增重率最高,达63.74%,但与D2组(60.57%)没有显著差异,D1、D2组幼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幼鱼的体长增长率也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D1组体长增长率最高,为3.16%,D5组最低,为0.56%;养殖试验结束时,5个试验组鱼的肥满度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池塘养殖条件下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适宜培育密度为30万~60万尾/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翘嘴鲌 池塘养殖 养殖密度 生长 养殖效益
下载PDF
守“黑土粮仓”交“优粮”答卷——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凯湖分公司黑土保护工作纪实
3
作者 李薇薇 阚帅 曾媛 《农场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72-73,共2页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明确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要求,这也为北大荒农业股...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明确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要求,这也为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凯湖分公司坚持走黑土保护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指明了“风向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红线 政府工作报告 粮食安全 兴凯湖 工作纪实 黑土 可持续发展之路 风向标
下载PDF
兴凯湖水体磷形态特征及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洋 谢自建 +5 位作者 孙黛茜 李春华 叶春 王文全 魏伟伟 王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65-1975,共11页
兴凯湖是亚洲东北部最大的淡水湖,水体总磷(TP)浓度超标是近年来兴凯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气候可能对区域水质有重要的影响。以兴凯湖中国湖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兴凯湖水体磷素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其主要组成形态,明确区域内气候因子... 兴凯湖是亚洲东北部最大的淡水湖,水体总磷(TP)浓度超标是近年来兴凯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气候可能对区域水质有重要的影响。以兴凯湖中国湖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兴凯湖水体磷素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其主要组成形态,明确区域内气候因子变化对兴凯湖水体TP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0—2021年,兴凯湖水体TP浓度整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冰封期水质状况优于非冰封期,大兴凯湖TP浓度相较于小兴凯湖更高。2)2022年5月磷形态数据表明,大、小兴凯湖水体TP主要由颗粒态磷(PP)组成(占比为60%和76%),PP是大、小兴凯湖TP超标的主要形态;小兴凯湖的PP与溶解磷浓度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大兴凯湖PP浓度总体表现为东部高于西部,溶解磷浓度则呈相反趋势。3)近年来兴凯湖流域的气温及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小兴凯湖TP浓度与气温、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气温与降水增加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营养盐进入水体,造成水质下降;大兴凯湖TP浓度与气候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但小兴凯湖与大兴凯湖的TP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兴凯湖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但其水质状况与小兴凯湖有紧密的关联性。无论冰封期还是非冰封期,小兴凯湖水质均优于大兴凯湖,作为大兴凯湖的前置湖泊,小兴凯湖在净化上游流域面源污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总磷 磷形态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气候响应
下载PDF
2011-2018年兴凯湖水体物理和化学指标监测数据集
5
作者 路永正 邹元春 +1 位作者 赵志春 张童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189-196,共8页
兴凯湖是中俄最大的界湖,其水环境质量与跨地区生态安全密切相关。本数据集整理了2011–2018年5月份和9月份黑龙江兴凯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10个常规监测点水质的理化指标数据,包括4项物理指标(水温、p H值、电... 兴凯湖是中俄最大的界湖,其水环境质量与跨地区生态安全密切相关。本数据集整理了2011–2018年5月份和9月份黑龙江兴凯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10个常规监测点水质的理化指标数据,包括4项物理指标(水温、p H值、电导率、矿化度)15项化学指标(钠离子、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等)。所获得数据从样品采集、样品保存与运输及室内分析过程严格采用了国家标准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为兴凯湖水质的动态变化过程提供信息。本数据集可以为兴凯湖区域地表水文过程与湿地结构功能关系研究、流域综合治理及中俄流域生态安全保障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水质 物理和化学指标 监测数据
下载PDF
兴凯湖沉积物营养盐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黛茜 谢自建 +5 位作者 汪洋 叶春 李春华 魏伟伟 王昊 郑向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76-1986,共11页
兴凯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跨境湖泊,其水质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沉积物内源污染释放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研究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可为兴凯湖水环境治理提供重要依据。以兴凯湖中国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营养盐及... 兴凯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跨境湖泊,其水质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沉积物内源污染释放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研究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可为兴凯湖水环境治理提供重要依据。以兴凯湖中国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营养盐及蓄积量调查,阐明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分布特征及埋藏通量,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沉积物碳氮比(C/N)、碳磷比(C/P)特征分析其污染程度及来源。结果表明:与国内其他湖泊相比,兴凯湖沉积物TP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但小兴凯湖沉积物TN、OM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水生植被覆盖度高的小兴凯湖西泡子和东北泡子及沉积物淤积严重的大兴凯湖西部湖区和中部湖一区营养盐浓度较高;兴凯湖OM来源同时受水生植物和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且小兴凯湖受陆源输入影响更大,OM与TN具有同源性,与TP不具有同源性;兴凯湖沉积物整体属轻度污染,其中小兴凯湖沉积物有机污染较大兴凯湖严重。研究显示,小兴凯湖作为大兴凯湖的前置湖泊,削减了输入大兴凯湖的污染物,但其较高的沉积物营养盐浓度可能会对大兴凯湖产生潜在影响,因此,应重视小兴凯湖沉积物引起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沉积物 营养盐 埋藏通量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土地利用对兴凯湖入湖河流水质影响及生态修复策略
7
作者 徐宜雪 谢自建 +5 位作者 王昊 李春华 李季 魏伟伟 郑烨 叶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97-2005,共9页
兴凯湖是中俄跨境湖泊,其水质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入湖河流水质状况对兴凯湖水质有着重要影响。以兴凯湖中国境内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方差分析、冗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兴凯湖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特征,... 兴凯湖是中俄跨境湖泊,其水质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入湖河流水质状况对兴凯湖水质有着重要影响。以兴凯湖中国境内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方差分析、冗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兴凯湖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特征,探究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入湖河流分类修复策略。结果表明:兴凯湖入湖河流水质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劣Ⅴ类,化学需氧量、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是主要超标因子;兴凯湖入湖河流丰水期水质整体优于平水期,大兴凯湖入湖河流水质整体优于小兴凯湖;兴凯湖流域土地利用对入湖河流水质的解释度在丰水期和平水期分别为52.31%和45.38%,耕地对河流水质产生负面影响,林地、水体对入湖河流水质起改善作用,而人造地表、草地在不同水期对入湖河流水质的影响不同。基于入湖河流水质、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聚类分析,将兴凯湖入湖河流分为生态保育型、生态修复型和综合治理型3种类型,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与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入湖河流 水质 土地利用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兴凯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特征分析
8
作者 谢自建 赵荣博 +4 位作者 汪洋 王昊 李春华 于宗灵 叶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87-1996,共10页
兴凯湖是中俄跨国境湖泊,开展兴凯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兴凯湖中国湖区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测定重金属As、Cd、Cu、Pb、Hg、Ni、Cr和Zn浓度,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 兴凯湖是中俄跨国境湖泊,开展兴凯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兴凯湖中国湖区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测定重金属As、Cd、Cu、Pb、Hg、Ni、Cr和Zn浓度,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其潜在来源。结果显示: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中Cr、Ni、As、Cr、Hg浓度均值超过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参考值,大兴凯湖表层沉积物中仅Ni、Cd浓度均值超过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参考值。地累积指数评价显示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Hg的污染程度较高,主要为轻度污染和偏中度污染,As和Cd以无污染为主、轻度污染次之,大兴凯湖Cd主要为轻度污染,其余重金属主要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显示,兴凯湖表层沉积物总体呈无污染到偏中度污染,Cd为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As、Hg和Cd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子,受入湖河流上游农业生产活动及矿产开发冶炼的影响,位于小兴凯湖东侧及大兴凯湖西侧区域污染风险相对更高;此外,考虑到大兴凯湖Cd呈底部富集特征,其可能受到自然背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解析 兴凯湖
下载PDF
黑龙江兴凯湖水鸟多样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韦雪蕾 张国钢 +6 位作者 贾茹 姬云瑞 徐红英 杨泽玉 刘化金 刘宇霖 杨培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129,共12页
【目的】分析我国东部水鸟重要迁徙通道——黑龙江兴凯湖保护区不同年度水鸟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变化趋势,为保护区水鸟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2014—2015年和2021年兴凯湖43个监测点的水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兴凯... 【目的】分析我国东部水鸟重要迁徙通道——黑龙江兴凯湖保护区不同年度水鸟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变化趋势,为保护区水鸟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2014—2015年和2021年兴凯湖43个监测点的水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兴凯湖气温和水位等信息,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TBI指数,比较2次调查期间不同区域和不同栖息地水鸟的丰度变化和群落结构差异,并探讨该差异与气候的相关性。【结果】兴凯湖共记录水鸟7目12科71种665504只,与2014—2015年相比,种类无明显差异,水鸟个体数量增加近1倍,主要是雁鸭类和鸥类水鸟数量增加,鹤类、鸻类和秧鸡类水鸟数量呈下降趋势。3—4月和9—11月迁徙期水鸟种类、数量较高,5—8月繁殖期则较低。兴凯湖4个区域水鸟群落结构相近但有一定差异:龙王庙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物种呈增加趋势;湖岗和东北泡子水鸟均匀度较低,物种呈增加趋势;青山水库水鸟数量最少,但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最高,物种呈减少趋势。在7种栖息地类型中,沼泽水鸟种类最多,混合生境水鸟数量最大且多样性也最高,农田水鸟均匀度最低,以上3种栖息地水鸟种类和数量均增多;灌丛、草甸和水域栖息地水鸟种类和数量均下降,其中水域水鸟数量下降最多。【结论】兴凯湖水鸟数量增多与近年来保护区加强管理以及气温、水位升高等因素有关。兴凯湖目前仍面临农田增多、沼泽减少的压力,建议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长期水鸟监测,针对不同时期水鸟分布状况对重点区域加强管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多样性 气候变化 迁徙 兴凯湖
下载PDF
李国臣:兴凯湖畔的边境守护者
10
作者 何荣光 王宇萌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3年第2期28-30,共3页
39年扎根边防,他用双脚反复丈量266公里的边境线,用一腔忠诚守望祖国北疆;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他初心如磐,用拼命实干精神筑牢了密山边防的“铁壁铜墙”。他,就是有着边防战线“老黄牛”“活电脑”“硬核战士”之称的李国臣。全力巡... 39年扎根边防,他用双脚反复丈量266公里的边境线,用一腔忠诚守望祖国北疆;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他初心如磐,用拼命实干精神筑牢了密山边防的“铁壁铜墙”。他,就是有着边防战线“老黄牛”“活电脑”“硬核战士”之称的李国臣。全力巡防的“老黄牛”“这‘大烟炮儿’真坑人!”三九天,暴风雪,狂风卷着雪粒极速飞舞,将天地间刮得一片迷茫。李国臣巡边时,汽车轮打滑掉进沟里,手机信号又十分微弱,在车里足足冻了10个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打滑 手机信号 实干精神 守护者 兴凯湖 暴风雪 边防
下载PDF
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富江 刘伟 +1 位作者 王继隆 谢松光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40-47,共8页
兴凯湖与小兴凯湖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仅一岗之隔,但二者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在小兴凯湖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进行人工增殖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情况下,随泄洪水流入到兴凯湖中的大银鱼则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种群。为探讨兴凯... 兴凯湖与小兴凯湖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仅一岗之隔,但二者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在小兴凯湖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进行人工增殖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情况下,随泄洪水流入到兴凯湖中的大银鱼则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种群。为探讨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的差异及其与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于2010年1月-12月对兴凯湖和小兴凯湖鱼类组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二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相似性仍较高,但在鱼类生物量组成上有明显差别。本次调查兴凯湖有鱼类56种,与历史数据比较基本没有减少,但新纪录3种: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和黑龙江泥鳅Misgurnus moloity(Dybowski)。小兴凯湖现有鱼类33种,比历史记载减少10种,东北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和大银鱼为3个新纪录种;两湖的Sorenson指数为0.72。作为亚寒带的大型湖泊兴凯湖有着独特的水文和生态特点,大多数喜草生境种类在兴凯湖中的生物量都很低。本文探讨了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差异与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兴凯湖 鱼类组成 外来鱼类
下载PDF
寒地兴凯湖翘嘴鲌成鱼养殖技术要点
12
作者 惠同胜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俗称兴凯湖大白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鱼类,为中国四大名淡水鱼之一。文章介绍了养殖水域选择、放养模式、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寒地兴凯湖翘嘴鲌成鱼养殖技术措施,供...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俗称兴凯湖大白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鱼类,为中国四大名淡水鱼之一。文章介绍了养殖水域选择、放养模式、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寒地兴凯湖翘嘴鲌成鱼养殖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成鱼养殖
下载PDF
中国兴凯湖北岸平原晚全新世花粉记录及泥炭沼泽形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淑芹 邓伟 +2 位作者 阎敏华 李小强 王升忠 《湿地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通过兴凯湖北岸平原泥炭剖面高分辩率花粉分析研究 ,对晚全新世花粉划分 4个组合带。XKH - 4组合时期 (1 85 7~ 1 74 6aB .P .)为沼泽发育前期 ,这一时期花粉浓度小 ,陆生草本植物占优势 ,气候干冷。XKH - 3组合时期 (1 74 6~ 1 2 87a... 通过兴凯湖北岸平原泥炭剖面高分辩率花粉分析研究 ,对晚全新世花粉划分 4个组合带。XKH - 4组合时期 (1 85 7~ 1 74 6aB .P .)为沼泽发育前期 ,这一时期花粉浓度小 ,陆生草本植物占优势 ,气候干冷。XKH - 3组合时期 (1 74 6~ 1 2 87aB .P .)为沼泽发育早期 ,这一时期花粉浓度较大 ,且水生植物花粉含量为剖面最高 ,喜温落叶阔叶植物大发展时期 ,气候温和湿润。XKH - 2组合时期 (1 2 87~ 6 0 2aB .P .)为沼泽发育中期 ,这一时期花粉浓度最小 ,但以陆生草本植物为主 ,木本植物为辅 ,水生植物急剧减少 ,针叶植物出现两次高峰 ,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XKH - 1组合时期 (6 0 2aB .P .至今 )为沼泽发育盛期 ,这一时期花粉浓度最大 ,陆生草本植物大发展时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兴凯湖 泥炭 沼泽 花粉记录 植物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兴凯湖翘嘴鲌种群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尹家胜 夏重志 +2 位作者 徐伟 匡友谊 曹顶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0-495,共6页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 ,1982年、1998年对兴凯湖翘嘴捕获群体的生长、年龄进行研究。体重、体长关系式为 :1982 :W =0 0 12 2 3L2 .99743 (r=0 975 7,n =2 2 6 )  1998:W =0 0 0 784 3L3 10 611(r=0 976 4 ,n =2 5 8)生长方程为 :19...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 ,1982年、1998年对兴凯湖翘嘴捕获群体的生长、年龄进行研究。体重、体长关系式为 :1982 :W =0 0 12 2 3L2 .99743 (r=0 975 7,n =2 2 6 )  1998:W =0 0 0 784 3L3 10 611(r=0 976 4 ,n =2 5 8)生长方程为 :1982 : L =10 3 15 6 7(1-e-0 1173 (t+ 1 3 682 6) ) W =132 6 6 12 5 2 (1-e-0 1173 (t+ 1 3 682 6) ) 2 .99741998: L =10 5 3910 (1-e-0 12 62 (t+ 0 5970 65) ) W =15 0 4 9 85 5 5 (1-e-0 12 62 (t+ 0 5970 65) ) 3 .10 611在 1982年渔获物中 ,4— 11龄的性成熟鱼占 5 6 0 % ,1998年占 12 8%。 1998年的渔获物中 1龄幼鱼数量剧增 ,占38 7% ,捕捞群体年龄结构严重低龄化 ,1998— 2 0 0 2年中国境内没有发现产卵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翘嘴鲅 种群结构 生长 繁殖
下载PDF
不同年龄野生和养殖兴凯湖翘嘴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琨 程宝晶 +4 位作者 刘斌 陈晓婷 郝其睿 赵荣伟 韩英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6-912,共7页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群体肌肉营养价值和肉味鲜美程度明显优于养殖群体,且随年龄增长差异更鲌加明显。在配制兴凯湖翘嘴鲌人工饲料时,应适当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以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当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以提高养殖鱼体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翘嘴鲌 野生群体 养殖群体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arnus)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25
16
作者 战培荣 赵吉伟 +1 位作者 董崇智 赵春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采用经典的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和数理统计的方法 ,于 2 0 0 1— 2 0 0 2年在中俄界湖兴凯湖采集翘嘴 ,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翘嘴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为W =0 .0 0 77L3.1 (r=0 .9881 ) ,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 采用经典的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和数理统计的方法 ,于 2 0 0 1— 2 0 0 2年在中俄界湖兴凯湖采集翘嘴 ,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翘嘴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为W =0 .0 0 77L3.1 (r=0 .9881 ) ,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 5 3.2 [1 -e- 0 .0 5(t+1 ) ];Wt=42 0 0 0 .3×[1 -e- 0 .0 6(t+1 ) ]3.1 ,体重生长拐点t=1 7.6龄 ,相应的体长为 95 .3cm ,体重为 1 2 70 6.6g。按生长指标值分析 ,阶段生长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即 1 7.6龄前的生长迅速期和 1 7.6龄后的生长减缓期。因此 ,为了保护翘嘴鱼类资源 ,天然渔业的捕捞个体规格应控制在 5 0 0 0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生长速率 生长方程 兴凯湖
下载PDF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曾涛 邸雪颖 +2 位作者 于宏洲 舒展 杨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8,共7页
根据2001、2004和2007年3期的兴凯湖自然保护区TM影像、1∶5万地形图及2007年的50个外业实测点数据,采用景观指数的研究方法,分析了2001—2007年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及驱动因素。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该地区2007—2016... 根据2001、2004和2007年3期的兴凯湖自然保护区TM影像、1∶5万地形图及2007年的50个外业实测点数据,采用景观指数的研究方法,分析了2001—2007年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及驱动因素。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该地区2007—2016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检验,得到的2007年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2001—2007年间,兴凯湖地区林地和未利用地受人为干扰逐渐增加;草甸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开始变大;沼泽景观变得更加简单、规则;水域景观完整、异质性低,在兴凯湖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从预测结果看,兴凯湖地区天然湿地和林地面积在未来7年内(2010—2016年)将逐渐减少,耕地面积将逐渐增加,居民地、未利用地和水域趋于平稳。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湿地的开发、经济驱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TM 马尔科夫模型
下载PDF
兴凯湖大银鱼食物组成与食性转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唐富江 刘伟 +2 位作者 王继隆 李哲 谢松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8,共6页
该文于2010年6月—2011年1月逐月分析中俄界湖兴凯湖外来种大银鱼食性,结果发现,大银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虾类和鱼类。6月份大银鱼体长<60 mm,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7月份体长>60 mm群组、8月份体长>80 mm群组、9月份体... 该文于2010年6月—2011年1月逐月分析中俄界湖兴凯湖外来种大银鱼食性,结果发现,大银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虾类和鱼类。6月份大银鱼体长<60 mm,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7月份体长>60 mm群组、8月份体长>80 mm群组、9月份体长>100 mm群组与10月及之后体长>120 mm群组等的食谱中均出现鱼类,且优势种类为大银鱼和属鱼类。该摄食鱼类的大银鱼最小体长随季节而增加的现象,与饵料鱼类生长导致的食物资源可得性变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大银鱼 食性分化 摄食同类
下载PDF
小兴凯湖表层底泥磷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 被引量:15
19
作者 于淑玲 李晓宇 +2 位作者 张继涛 陈国双 李秀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78-2085,共8页
利用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研究了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容量,分析了沉积物中磷的吸附饱和度(DPS)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不同采样点湖泊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风险.结果表明:13个采样点的表层沉... 利用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研究了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容量,分析了沉积物中磷的吸附饱和度(DPS)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不同采样点湖泊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风险.结果表明:13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的PSI为9.78∽197.53(mg·L)/(100g·μmol),平均值为59.77(mg·L)/(100g·μmol);DPS为9.95%∽24.47%,平均值为15.41%.PSI与草酸铵提取的磷(Pox)极显著正相关,与草酸铵提取的铁、铝(Feox,Alox)显著正相关,草酸铵提取的铁是影响PSI的主导因素;DPS主要受沉积物中原有吸附态磷的影响.此外,磷释放风险指数(ERI)8.99%∽129.94%的计算结果表明: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诱发富营养化的风险处于高度风险范围,其中,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较大的北岸区域相比其他区域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吸附指数 磷吸附饱和度 富营养化风险 铁铝氧化物 兴凯湖
下载PDF
兴凯湖春季水体悬浮颗粒物和CDOM吸收特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思佳 宋开山 +4 位作者 陈智文 赵莹 邵田田 穆光熠 关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1-952,共12页
为了分析兴凯湖水体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特性、来源和空间分布以及对400~700 nm范围内总吸收的贡献,于2013年5月对该水体进行野外实验,对水体中浮游藻类、非藻类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特性和水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总悬浮... 为了分析兴凯湖水体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特性、来源和空间分布以及对400~700 nm范围内总吸收的贡献,于2013年5月对该水体进行野外实验,对水体中浮游藻类、非藻类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特性和水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与非藻类颗粒物相似,色素颗粒物含量较少且单一,非藻类颗粒物在总悬浮颗粒物吸收中占主导地位,其贡献率始终在50%以上.CDOM吸收曲线的拟合函数斜率值Sg均高于其它水体.440 nm处总悬浮颗粒物和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ap(440)、ad(440)与总悬浮颗粒物、无机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悬浮颗粒物浓度相关性均较好,与叶绿素a(Chl.a)浓度的相关性较差.兴凯湖与其它Ⅱ类水体的差异性表现在440 nm处CDOM吸收系数ag(440)与Chl.a浓度、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均无显著相关性,说明DOC以无色部分为主.总体上,大兴凯湖各吸收系数和水质参数均值均低于小兴凯湖,后者水质受农耕区退水及周围渔业、旅游业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 吸收光谱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非藻类颗粒物 浮游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