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兵要望江南》成书时代综合考论
1
作者 李鹤群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兵阴阳著作多数失传,而存世之作《兵要望江南》体制宏大,却以词的形式书写,十分特别。词家因其为兵书而少有关注,兵家以其为词作而鲜有问津。若单从词学或目录学方面考辨其成书及作者,则难免偏颇,故须增辟新途,从避讳学、词汇学、兵学... 兵阴阳著作多数失传,而存世之作《兵要望江南》体制宏大,却以词的形式书写,十分特别。词家因其为兵书而少有关注,兵家以其为词作而鲜有问津。若单从词学或目录学方面考辨其成书及作者,则难免偏颇,故须增辟新途,从避讳学、词汇学、兵学史等角度补充论证、综合考辨,则知此书始作于晚唐武安军时期,而最终成书于北宋初期,其作者为晚唐易静及北宋初的兵阴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望江南》 阴阳学 成书时代 作者
下载PDF
神話法術是兵學産生的一個重要源頭
2
作者 李桂生 《诸子学刊》 2023年第2期195-209,共15页
神話和兵學看起來没有實質性的關聯,但是神話對兵學確有較深廣的滲透。兵學吸收了神話中的戰争英雄叙事、天命帝王叙事、神話法術叙事等内容。受神話影響最大的是兵陰陽學。然而,兵陰陽乃兵家之宗,若以權謀、形勢和技巧總之於陰陽,則兵... 神話和兵學看起來没有實質性的關聯,但是神話對兵學確有較深廣的滲透。兵學吸收了神話中的戰争英雄叙事、天命帝王叙事、神話法術叙事等内容。受神話影響最大的是兵陰陽學。然而,兵陰陽乃兵家之宗,若以權謀、形勢和技巧總之於陰陽,則兵學演進的理路能得到更加合理的解釋。兵陰陽學本質上是神話法術兵學,是神話進入歷史時期逐漸失去繼續存在的環境後,其神話法術内容衍化發展爲具體化、實用化、理論化的陰陽五行、雜占、術數、物占、祭禳、辟兵等内容,並與戰争實踐結合,所以説神話是兵學的一個重要源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話叙事 神話法術 兵陰陽 學起源
下载PDF
兵阴阳家与汉代军事 被引量:3
3
作者 邵鸿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90,共10页
汉代一切军事活动 ,都深受术数与兵阴阳学的影响和支配 ,战争既是激烈的武装冲突 ,同时也是术数的诡谲对抗。汉代有大批兵阴阳家著作问世 ,军事术数形式有不少新的创造和发展 ,研习、传授者众多。兵阴阳家深刻影响了汉代战争的发生、进... 汉代一切军事活动 ,都深受术数与兵阴阳学的影响和支配 ,战争既是激烈的武装冲突 ,同时也是术数的诡谲对抗。汉代有大批兵阴阳家著作问世 ,军事术数形式有不少新的创造和发展 ,研习、传授者众多。兵阴阳家深刻影响了汉代战争的发生、进程和结局 ,也影响了汉代军队组织和军官选拔。由于兵阴阳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亦存在着不利的影响 ,故汉王朝逐渐开始对社会上包括兵阴阳家在内的术数书籍和活动加以限制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阴阳家 军事
下载PDF
新公布的竹简兵书——《盖庐》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旭东 《中华文化论坛》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新近公布的《张家山汉墓竹简》中有《盖庐》一文 ,系春秋时吴王阖闾提问作开头、申胥即伍子胥回答为主体的一部兵书 ,实际反映的是伍子胥的军事思想。本文先据传世文献简单介绍了伍子胥其人和其颇具“兵阴阳家”色彩的言论 ,而后分析《... 新近公布的《张家山汉墓竹简》中有《盖庐》一文 ,系春秋时吴王阖闾提问作开头、申胥即伍子胥回答为主体的一部兵书 ,实际反映的是伍子胥的军事思想。本文先据传世文献简单介绍了伍子胥其人和其颇具“兵阴阳家”色彩的言论 ,而后分析《盖庐》全文九章内容 ,认为《盖庐》除了涉及治国用兵的一般性兵家原则以外 ,主要反映了伍子胥作为兵阴阳家的思想方法。在兵阴阳家著作大量遗失 ,学界对其具体情形的了解受到限制的今天 ,《盖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阖闾 伍子胥 阴阳家 阴阳 四时 五行 《盖庐》
下载PDF
从《汉志·兵书略》看先秦兵家思想的内涵
5
作者 伏奕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4-167,共4页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是对西汉以前(主要是先秦)兵家学说的总结。《兵书略》分兵书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家。"兵权谋"主要是指宏观战略规划,"兵形...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是对西汉以前(主要是先秦)兵家学说的总结。《兵书略》分兵书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家。"兵权谋"主要是指宏观战略规划,"兵形势"指具体战术,"兵阴阳"是占卜预测、观察天相等内容在军事上的运用,"兵技巧"则是军队的军事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谋 形势 阴阳 技巧
下载PDF
论墨家兵阴阳、兵技巧内容的价值
6
作者 白立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5-90,共6页
墨家基于“非攻”的立场,因此其兵学理论的核心是防御思想。墨家重实践,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兵阴阳、兵技巧的内容。由于墨家重“天志”“明鬼”,因此传统兵学中兵阴阳的内容在《墨子》一书得以大量保留,其中更多是对当时传统的继承。墨家... 墨家基于“非攻”的立场,因此其兵学理论的核心是防御思想。墨家重实践,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兵阴阳、兵技巧的内容。由于墨家重“天志”“明鬼”,因此传统兵学中兵阴阳的内容在《墨子》一书得以大量保留,其中更多是对当时传统的继承。墨家常常具体参与攻城作战,非常精通兵技巧的内容,在长期守城的实践中,墨家继承传统兵技巧的同时,亦对其有所发明,推动了守城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防御 阴阳 技巧
下载PDF
中国古代对军事术数和兵阴阳家的批判 被引量:2
7
作者 邵鸿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8-56,共9页
关键词 军事术数 阴阳家 唯心主义 军事思想 中国
全文增补中
陰陽五行與思孟淵源再探——從《漢書·藝文志》中的“兵陰陽《孟子》”談起
8
作者 李華 《诸子学刊》 2022年第1期191-206,共16页
郭店楚簡重見天日後,聚訟千年的思孟五行問題似乎得以塵埃落定,實則荀子非難思孟五行的原因即思孟五行背後“僻違、幽隱、閉約”的神秘性因素究竟何解,非但没有就此解開,反而愈發撲朔迷離。而《漢書·藝文志》中被人們所忽視的兵陰... 郭店楚簡重見天日後,聚訟千年的思孟五行問題似乎得以塵埃落定,實則荀子非難思孟五行的原因即思孟五行背後“僻違、幽隱、閉約”的神秘性因素究竟何解,非但没有就此解開,反而愈發撲朔迷離。而《漢書·藝文志》中被人們所忽視的兵陰陽“《孟子》一篇”,則是解决這一疑問的關鍵。從兵陰陽“《孟子》一篇”入手,通過系統梳理《漢書·藝文志》“互著”“别裁”的著録特點,本文發現《孟子》文獻的早期面貌並非“醇乎醇”,而是存在着式法(陰陽五行的具象化)背景。具體包括:兵陰陽《孟子》是漢代最早被序次整理並藏之秘府的《孟子》類文獻;兵陰陽《孟子》與儒家《孟子》爲《孟子》文獻的一書兩載;早期《孟子》文本構成的核心内容包括《漢書·藝文志》所載的兵陰陽《孟子》一篇以及儒家《孟子》十一篇。以此爲基礎,與兵陰陽文獻密切相關的式法(陰陽五行)内容,同樣也應是早期《孟子》文獻的重要構成部分。由此可見,在探討先秦至西漢末年的《孟子》相關問題時,應如方勇先生在《五論“新子學”》中所倡導的,首先應努力糾正“溯逆的誤差”,儘量恢復到“子學的整體系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法 《漢書·藝文志》 兵陰陽 《孟子》 早期面貌
下载PDF
馬王堆帛書《刑德》“奇正”探析
9
作者 賀璐璐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馬王堆帛書《刑德》“奇正”分别指:“刑德小游圖”的奇正宫、神煞奇、奇風,前兩者和古人的奇偶觀念有關,後者强調出其不意,它們均在“刑德小游圖”上有具體體現。帛書對“奇”各種運用,經過了數術化和神煞化,其本質是術士希望用數術方... 馬王堆帛書《刑德》“奇正”分别指:“刑德小游圖”的奇正宫、神煞奇、奇風,前兩者和古人的奇偶觀念有關,後者强調出其不意,它們均在“刑德小游圖”上有具體體現。帛書對“奇”各種運用,經過了數術化和神煞化,其本質是術士希望用數術方式將抽象的“奇”具體化,是兵陰陽文獻發展成熟的體現。“奇正”在兵書中的運用,並非單純的兵力配置,還要順應五行、結合占卜。古人對“奇”的追求,源於對至上神“太一”的崇拜,體現了當時的宇宙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正 兵陰陽 數術 宇宙觀
下载PDF
先秦军旗考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慧峰 《晋中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1-83,89,共4页
军旗对先秦战争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它的种类、形制与《周礼》"九旗"并不完全一致。在作战时,军旗除了能够指挥军队与表明等级,在古人观念中,它还可以起到沟通神灵、保佑赐福的作用,甚至成为杀伤敌人的"武器"。
关键词 军旗 九旗 天象 阴阳
下载PDF
“日有八胜”与“天之八时”——汉简《盖庐》词语训释二题
11
作者 王三峡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7-19,共3页
张家山汉简《盖庐》是一篇具有浓厚兵阴阳色彩的兵书,不少内容属于军事数术。文中的"日有八胜",是指六十甲子日中有八个针对特定方位的厌胜日。厌胜日主要是依据五行相胜的原理,将天干、地支分别与五行相配来确定的,与太岁运... 张家山汉简《盖庐》是一篇具有浓厚兵阴阳色彩的兵书,不少内容属于军事数术。文中的"日有八胜",是指六十甲子日中有八个针对特定方位的厌胜日。厌胜日主要是依据五行相胜的原理,将天干、地支分别与五行相配来确定的,与太岁运行轨迹以及周期没有关系。"天之八时"中的"德在土、木、在金"以及"黄秋"、"白冬"所指的具体时间段,也当结合五行学说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有八胜 天之八时 《盖庐》 阴阳
下载PDF
馬王堆漢墓帛書《天文氣象雜占》零識
12
作者 洪德榮 《简帛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天文氣象雜占》涉及古代陰陽家占驗天象雲氣的記録,其中亦有屬於兵陰陽的思想,本文舉出五則考釋,認為“戰方者勝”圖像指“以鋭擊方陣”;“寇至,從書來,不出三月”圖像為“敵寇從險要之處來”;“不出五日,大雨... 《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天文氣象雜占》涉及古代陰陽家占驗天象雲氣的記録,其中亦有屬於兵陰陽的思想,本文舉出五則考釋,認為“戰方者勝”圖像指“以鋭擊方陣”;“寇至,從書來,不出三月”圖像為“敵寇從險要之處來”;“不出五日,大雨”的圖像應為龍形,見龍形之雲氣則有大雨;“出軍,先者欲講,癮(應)之。合,且講;不合,講”意為觀察月暈的變化再做出是否講合的决定;“亡地。北宫;亡地。任氏”指同樣占例但北宫與任氏所出圖像不同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陰陽 望軍氣 天文氣象雜占
下载PDF
关于师旷及其故事
13
作者 杨太辛 沈松勤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69-76,共8页
师旷,春秋末晋悼公、平公乐师。作为古代妙辨音律的音乐大师,“师旷之聪”是人所艳称的。但师旷同古代小说的关系还很少有人注意。《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有《师旷六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还提到:“《汉书》兵... 师旷,春秋末晋悼公、平公乐师。作为古代妙辨音律的音乐大师,“师旷之聪”是人所艳称的。但师旷同古代小说的关系还很少有人注意。《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有《师旷六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还提到:“《汉书》兵阴阳家有《师旷》八篇,是杂占之书;在小说家者不可考,惟据本志注,知其多本《春秋》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旷 《中国小说史略》 故事 古代小说 《汉书》 《春秋》 音乐大师 阴阳家
下载PDF
神权垄断的悖论:中国古代国家对术数活动的限制与两难——侧重于兵阴阳学方面 被引量:5
14
作者 邵鸿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关键词 神权垄断 悖论 中国 古代 政治 术数活动 阴阳学
原文传递
张家山汉简《盖庐》中的兵阴阳家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旭东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7-171,共5页
关键词 阴阳家 张家山汉简 汉墓 竹简 《汉书·艺文志》 情况 限制 性质 具体内容
原文传递
先秦的军旗与兵阴阳家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雪敏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12期47-51,共5页
军旗在先秦的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先秦的军旗主要包括《周礼》的"九旗",除此之外还有因实战需要而备的旗帜。军旗与兵阴阳家有密切的关系,兵阴阳家思想影响了军旗的颜色、形制、部署,还影响了战争中的战略和战术。
关键词 先秦 军旗 九旗 阴阳家
原文传递
中國早期的“避兵術” 被引量:1
17
作者 蘇曉威 《中国文化》 CSSCI 2016年第2期175-181,共7页
中國早期的"避兵術",如以道避兵、蟾蜍避兵、琥珀避兵、太一避兵,反映了先秦秦漢時期數術方技之學存在的深厚背景,細化到兵學思想體系之中,形成了兵陰陽類文獻中的避兵思想。相應地,以數術方技之學爲契入點,對思考避兵思想與... 中國早期的"避兵術",如以道避兵、蟾蜍避兵、琥珀避兵、太一避兵,反映了先秦秦漢時期數術方技之學存在的深厚背景,細化到兵學思想體系之中,形成了兵陰陽類文獻中的避兵思想。相應地,以數術方技之學爲契入點,對思考避兵思想與道家中的養生思想、道教中的符箓傳統的關係提供了一定的幫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陰陽 蟾蜍 琥珀 太一
原文传递
古代兵学“兵阴阳”探析——以《孙膑兵法·地葆》为核心
18
作者 洪德荣 袁婉怡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孙膑兵法·地葆》记载了兵家作战时对于地理的认识,如“五胜之地”“五败之地”等对于地形胜败的描述,对于兵家作战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就目前所见的兵学文献,关于地理的认识与运用又涉及了兵阴阳与兵形势不同学派的特征,《... 《孙膑兵法·地葆》记载了兵家作战时对于地理的认识,如“五胜之地”“五败之地”等对于地形胜败的描述,对于兵家作战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就目前所见的兵学文献,关于地理的认识与运用又涉及了兵阴阳与兵形势不同学派的特征,《地葆》是属于兵阴阳家的地理观文献,对研究兵学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葆》 地理观 阴阳
原文传递
西汉汝阴侯墓太乙九宫式盘用法复原的几个关键问题
19
作者 孙功进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100,共12页
明确式盘要件的功能并确定圆盘的旋转方式,是式盘用法复原的关键。圆盘的功能在于借助旋转体现“太一日游”并在占法中确定太一居中宫之日;方盘正面刻文体现出式盘占法所据历法和四分历的调和,方盘背面刻文的意义在于为式盘使用者据其... 明确式盘要件的功能并确定圆盘的旋转方式,是式盘用法复原的关键。圆盘的功能在于借助旋转体现“太一日游”并在占法中确定太一居中宫之日;方盘正面刻文体现出式盘占法所据历法和四分历的调和,方盘背面刻文的意义在于为式盘使用者据其时所用历法确定圆盘旋转之理论起点的冬至日,方盘的功能是为圆盘旋转确立一岁八节、八宫轮转的天文历法框架,并以刻于其上的占辞配合圆盘旋转完成行占。圆盘的旋转规则以1-9的宫序为周期进行,与之相关联的九宫与太一“岁游”的八宫具有不同内涵。出土太乙九宫式盘可行三种占法,即“太一移日占”“五宫占”以及兵阴阳的“八风占”,式盘上仅刻有五宫占的占辞,“八风占”须配合类似银雀山汉简的《八风图》共同完成。式盘使用者首次确立的冬至日体现在圆盘的连续旋转上,每4年需多转1次,即每4年须将关联圆盘旋转的冬至延后1日,以调适其时实际所用四分历365¼的岁实与式盘刻文一岁365日的差值,除冬至日外,式盘使用中其余七节的日期,须据确立的冬至日为起算点并依方盘上的46日或45日及其累积进行推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乙九宫式盘 九宫 八风 太一日游 阴阳
原文传递
“汉高斩蛇”故事新解——兼论历史故事研究的方法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培健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1,220,共8页
对历史故事的解读,可从表象层、思想层和动机层三个层次展开。在秦汉时期,"汉高斩蛇"故事的表象层并无太大变化,但其思想层、动机层却经历了三次变迁。在秦末,刘邦集团出于战胜秦军、期冀举事成功的动机,以兵阴阳学"因五... 对历史故事的解读,可从表象层、思想层和动机层三个层次展开。在秦汉时期,"汉高斩蛇"故事的表象层并无太大变化,但其思想层、动机层却经历了三次变迁。在秦末,刘邦集团出于战胜秦军、期冀举事成功的动机,以兵阴阳学"因五胜"的思想观念加工创作出"汉高斩蛇"故事。西汉早中期,统治者出于建构政治合法性的目的,将其作为昭示天命的符应。到了西汉后期,因统治危机加剧,又从中挖掘出了火德的价值,以新五德终始说、谶纬神学为思想元素来重构汉室的政治合法性。在对历史故事的研究中,深入剖析其层次结构,并保持对历史变动的敏锐洞察力,心存察变的立场,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高斩蛇 阴阳学 天命 五德终始说 历史故事 方法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