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教育场域的技术焦虑与认知误区——基于梅洛-庞蒂具身认知观的当下省察
1
作者 袁磊 刘沃奇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生态和教学秩序,由此也引发了教育场域下史无前例的“技术焦虑”。通过追根溯源对“技术焦虑”的成因加以解析,发现其中的大部分焦虑情绪都是由教育主体的认知误区导致的,而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生态和教学秩序,由此也引发了教育场域下史无前例的“技术焦虑”。通过追根溯源对“技术焦虑”的成因加以解析,发现其中的大部分焦虑情绪都是由教育主体的认知误区导致的,而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具身认知观”为梳理这一认知误区提供了极好的理论依据。“具身认知观”在人类的自我认知上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并对传统认知观的外在逻辑主义立场采取质疑态度,进而将人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本质区别一一呈现出来,从根本上对智能时代教育场域下的“技术焦虑”做出认知矫正,并依此寻求纾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焦虑 具身认知观 认知误区 技术重塑教育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观的身体样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斌 高申春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共5页
面对身体与心灵的二元论困境,具身认知观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身体,并致力于将身体改造为一种具有超越能力的新的身体。但是,当根据一条纵向线索将具身认知观划分为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和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之后,上述新的身体在纵向上就... 面对身体与心灵的二元论困境,具身认知观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身体,并致力于将身体改造为一种具有超越能力的新的身体。但是,当根据一条纵向线索将具身认知观划分为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和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之后,上述新的身体在纵向上就呈现为两种身体样态。而且,通过对这两种身体样态的批判性反思,最终可以发现,具身认知观当前所实现出来的身体,与其说超越了二元论,不如说在二元论的思考框架下最大程度地强化了传统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样态 温和的具身认知观 激进的具身认知观 人类认知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观对语言理解的新诠释——心理模拟: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 被引量:45
3
作者 官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52-1256,共5页
具身认知观(Embodied Cognition)试图对心-身-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给予系统的理论说明,主张:"认知是一种高度具身的、情景化的活动"(Micheal L.Anderson,2004);认知是从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依赖于某种类型的经验。... 具身认知观(Embodied Cognition)试图对心-身-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给予系统的理论说明,主张:"认知是一种高度具身的、情景化的活动"(Micheal L.Anderson,2004);认知是从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依赖于某种类型的经验。从具身认知观来看,心理模拟是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通过再入情景(re-situating)来实现。本文根据上述逻辑考察了词、句、语篇不同信息加工层面的实验研究进展,证实了人们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感知、肌肉运动以及其他的经验印痕被激活,支持了语言理解是运动感觉以及其他相关经验的心理模拟过程。这种语言理解的心理模拟需要人们再入情景,与已有的听读说写的语言经验发生共鸣,从而为语言理解提供了新的诠释,丰富和发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观 再入情景 语言理解 心理模拟 预发声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观视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尚建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6年第11期25-27,共3页
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存在忽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这不符合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具身认知观所揭示的人类认知机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生习得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形成科学精神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故实验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 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存在忽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这不符合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具身认知观所揭示的人类认知机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生习得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形成科学精神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故实验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分组实验优先原则、真实实验情境优先原则和学生生活体验素材优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观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社会具身认知观视角下的时间概念表征研究
5
作者 高乐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8期240-241,共2页
时间概念普遍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中,人们倾向于利用空间经验来表征抽象的时间概念,但这种空间-时间联系却呈现出不同社会文化差异性。Barsalou(2003)提出社会具身观(social embodiment)这一概念,认为社会认知是以感知、运动、内... 时间概念普遍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中,人们倾向于利用空间经验来表征抽象的时间概念,但这种空间-时间联系却呈现出不同社会文化差异性。Barsalou(2003)提出社会具身观(social embodiment)这一概念,认为社会认知是以感知、运动、内省等人类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的。利用社会具身观探讨时间概念表征的跨文化相似性以及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该文首先简述社会具身观的观点,进一步探讨空间概念表征时间概念的现象,认为人们在基于身体经验上,会对空间范畴内的运动事件会进行模拟,从而产生相应的模拟装置。通过内省,相应的模拟装置会模拟出时间概念的情景,形成了时间-空间联系。当人们表述时间概念时,时间概念激活部分模拟装置,已建立的时间-空间概念联系引起空间概念的激活,将来自空间的概念推向时间概念,从而形成时间概念的空间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观 社会认知 时间概念表征 空间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初探——以获取事件及其构式为例
6
作者 张时倩 王俭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按照具身认知的语言观,语言义形关系应该是“身(感知运动系统)-脑(经验知识网络)-形(语言表达系统)”的三维互动关系。通过对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进行理论初探,以获取事件及其构式为例,用“认知事件框架”来表述大脑经验知识网络... 按照具身认知的语言观,语言义形关系应该是“身(感知运动系统)-脑(经验知识网络)-形(语言表达系统)”的三维互动关系。通过对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进行理论初探,以获取事件及其构式为例,用“认知事件框架”来表述大脑经验知识网络的内容,以身(感知运动)和形(语言表达)围绕脑的动态连通关系来阐释构式的识解机制,并自建英语获取动词和构式语料库,经语料定量分析,来验证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在阐释语言系统的认知操作过程和使用分布倾向中的有效性。同时,基于理论研究和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了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与“认知事件框架”模式的异同,以期对语言义形关系研究以及具身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 经验知识 感知运动 语言表达 认知事件框架 获取事件 语料定量分析
下载PDF
体育生活化研究进展:基本认知、困境及路径
7
作者 韩猛 焦素花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教育等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体育生活化”为主导的国民健康体育改革也随之兴起。如何积极推动体育真正融入生活,进而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体育生活化”以具身认知观为指导理念,着眼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教育等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体育生活化”为主导的国民健康体育改革也随之兴起。如何积极推动体育真正融入生活,进而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体育生活化”以具身认知观为指导理念,着眼于身体运动和积极生活的逻辑关系,从身体体验、情感、认知等多维关联上,激发参与动机,提升体育价值观认知,促使人们养成终身化体育的行为习惯。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体育生活化”现实的顶层制度设计与体育生活化困境的学者探究两条思路为主线,对体育生活化的内涵定位、制度实践、现实叩问进行文献梳理及内容分析,针对“人们体育意识观念淡薄、现代化‘文明病’日趋暴露、国民体质普遍下降”等诸多现象提出理性的思考逻辑与探寻路径,并从价值认同、激励参与、政策融通三个维度来优化,力求为未来“体育生活化”的高质量发展寻求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生活化 具身认知观 心一元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下载PDF
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8
作者 郭雯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期314-320,共7页
手语是听障人群日常交流的语言,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象似性被定义为心理储存的概念表征和语音表征之间的结构化映射,不同学者对手语加工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诸多研究。文章根据前有研究结果分析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的理论解释,包... 手语是听障人群日常交流的语言,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象似性被定义为心理储存的概念表征和语音表征之间的结构化映射,不同学者对手语加工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诸多研究。文章根据前有研究结果分析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的理论解释,包含具身认知观、结构映射假说以及认知资源竞争假说三个视角。此外,文章梳理前有文献中的结果争议发现任务涉及语义与语音形式之间的映射可能是象似性效应在实验范式中出现的必要条件。未来研究可以从象似性效应的边界条件、手语象似性对聋人非语言认知的影响以及象似性在真实学习情境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似性 手语 具身认知观 结构映射假说 认知资源竞争假说
下载PDF
“上下意象图式”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积家 何本炫 陈栩茜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上下意象图式"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实验一发现,成语感情色彩加工存在"隐喻一致效应",褒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上方加工得更快,贬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下方加工得更快、更准。实验二消除...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上下意象图式"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实验一发现,成语感情色彩加工存在"隐喻一致效应",褒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上方加工得更快,贬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下方加工得更快、更准。实验二消除了具体空间信息的影响,发现仅有抽象符号水平的联结,"上"、"下"概念不能影响汉语成语感情色彩的加工。研究结果支持隐喻理论和具身认知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意象图式 成语感情色彩 隐喻理论 具身认知观
下载PDF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设置价值与理论基础 被引量:10
10
作者 殷世东 杨斯钫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6-34,共9页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该课程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与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小学育人方式转变;有益于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发展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然而,由于该课程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必须加...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该课程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与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小学育人方式转变;有益于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发展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然而,由于该课程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必须加强研究,明确该课程设置的价值及其理论依据,才能获得社会各界认同和支持,推进该课程常态化有效实施。实践教育观、生活教育观、具身认识观和情境教学观共同构成了该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实践教育 生活教育 具身认知观 情境教学
下载PDF
英语二语学习者情绪词加工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士法 顾晓岚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4,共10页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学习者英语二语情绪词的加工,探讨了情绪状态名词和情绪负载名词的情绪效应以及效价对加工两类词的影响。结果发现:1)情绪状态名词、情绪负载名词都与中性名词在反应时和正确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情绪状态名词和情绪负...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学习者英语二语情绪词的加工,探讨了情绪状态名词和情绪负载名词的情绪效应以及效价对加工两类词的影响。结果发现:1)情绪状态名词、情绪负载名词都与中性名词在反应时和正确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情绪状态名词和情绪负载名词的反应时都显著快于中性名词,情绪状态名词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中性名词,而情绪负载名词的正确率边缘性显著低于中性名词;2)词型主效应在反应时和正确率方面均显著,情绪状态名词比情绪负载名词反应时更快,正确率更高;效价主效应在反应时和正确率方面均显著,积极词比消极词反应时更快,正确率更高;两者的交互效应在反应时上显著,在正确率上不显著。在词型条件下,积极状态名词反应时显著快于消极状态名词,积极负载名词反应时显著快于消极负载名词;在效价条件下,积极状态名词反应时显著快于积极负载名词,消极状态名词反应时边缘性显著快于消极负载词。具身认知语言观能为以上发现提供一定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二语 情绪状态名词 情绪负载名词 认知语言
下载PDF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困境、内涵及超越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龙虎 徐章韬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年第4期58-64,共7页
复习作为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阶段,理应受到大家的重视。但在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中,复习节奏错乱、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复习目标不明确、复习方案及策略理据不充分等情况,严重制约着复习效益的提高... 复习作为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阶段,理应受到大家的重视。但在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中,复习节奏错乱、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复习目标不明确、复习方案及策略理据不充分等情况,严重制约着复习效益的提高。研究者通过对其背后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具身认知教学观和联通主义学习观的学理反思,提出注重课堂多样生成、坚持省思性教学、贯彻主题式学习的应对策略,有助于突破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数学 第二轮复习 建构主义知识 认知教学 联通主义学习
下载PDF
语言的心智模块化系统——人工智能时代语言认知新理念
13
作者 官群 徐柳 《中国外语研究》 2019年第1期3-10,136,共9页
本文介绍了语言的心智模块化系统。首先从语言具身认知观的基本观点出发阐述了模块化系统的设计,然后介绍情感反应系统生理心理机制、运动与感官系统的具身性、视听系统、成长性、元语言知识和元语言意识。再次,结合双语具身协同特点,... 本文介绍了语言的心智模块化系统。首先从语言具身认知观的基本观点出发阐述了模块化系统的设计,然后介绍情感反应系统生理心理机制、运动与感官系统的具身性、视听系统、成长性、元语言知识和元语言意识。再次,结合双语具身协同特点,得出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最后,该理论从跨语言的高度,分析了跨语言对双语表征和表现的影响,并论述了跨语言效应和心理类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知 心智模块化系统 具身认知观
原文传递
英语教师培训“新图”(NUMAP)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官群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87,共5页
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英语教师培训缺少人文主义和认知主义成分,诸如缺少平等协商、对话与交流,进而缺少联动与整合、实际操作技能、研究素养和专业发展远见。英语教师培训"新图"(NUMAP)模式有助于克服英语教师培训中的不足... 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英语教师培训缺少人文主义和认知主义成分,诸如缺少平等协商、对话与交流,进而缺少联动与整合、实际操作技能、研究素养和专业发展远见。英语教师培训"新图"(NUMAP)模式有助于克服英语教师培训中的不足。其中,N代表对话协商(negotiation)、U代表联通整合(unification)、M代表方法技能(methodology)、A代表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P代表专业精通(proficiency)。NUMAP模式致力于英语新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师培训 “新图”模式 具身认知观 社会建构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