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故宫养心殿屋顶红灰中显色成分鉴别及其影响
1
作者 张典 王辉 +1 位作者 陈寅炜 王菊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7-882,共6页
传统宫殿建筑的红色灰浆常用天然矿物红土作为显色剂,但由于红土矿被限制开采等原因,目前古建筑修缮常用工业合成氧化铁红替代红土,但出现了红灰防水性差、开裂剥落等现象。为探究该现象出现的原因,采集故宫养心殿中三座殿所(正殿、西... 传统宫殿建筑的红色灰浆常用天然矿物红土作为显色剂,但由于红土矿被限制开采等原因,目前古建筑修缮常用工业合成氧化铁红替代红土,但出现了红灰防水性差、开裂剥落等现象。为探究该现象出现的原因,采集故宫养心殿中三座殿所(正殿、西围房、后殿)屋顶的红色夹垄灰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定样品的主要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各殿样品的主要组成皆为方解石、氧化铁及石英,此外含有少量的钠长石及埃洛石。由于各殿样品色度差异较大,因此结合粉末微观形貌及Mapping测试,对比微观颗粒的形态、颜色及文物样品断面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正殿及后殿样品的粉末微观形貌显示为色泽均匀、饱满的深红色颗粒,伴有黑色或棕黄色矿物颗粒,且由元素分布结果可知样品内Fe元素分布不均匀,且与Al和Si元素分布不一致;而西围房样品的粉末微观形貌显示为浅色颗粒,伴有其余矿物组成存在。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样品内Fe元素分布均匀,与Al和Si元素分布一致,得出正殿、后殿的红灰样品所用原料及显色物质为白灰、红土、氧化铁红;西围房的红灰样品所用原料及显色物质为白灰、红土,首次提出了红土与氧化铁间的鉴别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究显色物质对样品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含红土的样品结构连续且致密,添加氧化铁红后两相结合较差,孔隙较多。为进一步探究红土、氧化铁红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分别制备了添加红土、氧化铁红的模拟试样,结合文物样品及分别添加红土、氧化铁的模拟试样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用氧化铁红替代红土制作夹垄灰,相对于用红土制作的夹垄灰,其物理力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养心殿 夹垄灰 X射线衍射 能谱 偏光显微镜
下载PDF
故宫养心殿花洋布及其裱糊相关问题探析
2
作者 张典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2019年,故宫博物院对养心殿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保护。修缮过程中,项目组在养心殿正殿佛堂及东围房部分区域,发现了墙壁裱糊中一种较为特殊的花洋布,进而对花样分布区域及叠压关系等信息进行了详细记录与整理,并利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 2019年,故宫博物院对养心殿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保护。修缮过程中,项目组在养心殿正殿佛堂及东围房部分区域,发现了墙壁裱糊中一种较为特殊的花洋布,进而对花样分布区域及叠压关系等信息进行了详细记录与整理,并利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等仪器对其进行了科技检测。结合文献和相关背景材料分析可知,两层花洋布编织方式、纹饰均相同,采用印花染色工艺,染料亦相同,极有可能为同一批次的机械纺织布。其生产时间上限应为1887年。裱糊方式为竹纸做底,其上糊布。佛堂区采样点的花洋布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二次糊饰。至迟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末,养心殿区东间、后殿、工字殿乃至整个寝宫均糊饰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花洋布 材质 工艺 染料成分
下载PDF
论故宫古建筑测绘成果的技术把控——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为例
3
作者 程枭翀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4期79-85,共7页
目前古建筑测绘成果主要以线划图和三维激光扫描影像两种方式呈现,本文结合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成果,就如何对测稿、正式图纸、CAD图纸文件这类线划图成果以及三维点云、二维正射影像这类三维激光扫描成果进行技术把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目前古建筑测绘成果主要以线划图和三维激光扫描影像两种方式呈现,本文结合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成果,就如何对测稿、正式图纸、CAD图纸文件这类线划图成果以及三维点云、二维正射影像这类三维激光扫描成果进行技术把控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古建筑类遗产地而言,测绘成果的需求不同于设计单位和科研单位。本文从工程实践出发,旨在为遗产地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测绘 线划图 三维激光扫描 养心殿
下载PDF
紫禁城养心殿区院落地面渗滞水能力评估
4
作者 张雅平 曹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0088-0092,共5页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后廷乾清宫西侧的三进院落,其南侧院落依次为御膳房院落和南大库院落。本文以养心殿区域院落(含御膳房院落和南大库院落)地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先分布测试和分析各院落地面铺墁地砖和土壤的渗滞水能力,再按照其在院...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后廷乾清宫西侧的三进院落,其南侧院落依次为御膳房院落和南大库院落。本文以养心殿区域院落(含御膳房院落和南大库院落)地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先分布测试和分析各院落地面铺墁地砖和土壤的渗滞水能力,再按照其在院落铺墁面积中所占比例进行计算,最终实现对地面整体渗滞水能力的评价。该方法为评估古建筑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院落地面 院落地面渗滞水能力评估 地砖特性研究 土特性测试分析
下载PDF
故宫养心殿墙体木柱缺陷状况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典 于永柱 +3 位作者 管成 王辉 张厚江 辛振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139,共13页
【目的】古建筑墙体木柱部分或全部被墙体包裹,木柱与墙体接触部分易腐朽,检测操作空间差。通过对故宫养心殿墙体木柱缺陷状况的无损检测研究,探索墙体木柱缺陷状况无损检测评估方法,揭示墙体木柱腐朽存在的规律,为养心殿木柱修缮工作... 【目的】古建筑墙体木柱部分或全部被墙体包裹,木柱与墙体接触部分易腐朽,检测操作空间差。通过对故宫养心殿墙体木柱缺陷状况的无损检测研究,探索墙体木柱缺陷状况无损检测评估方法,揭示墙体木柱腐朽存在的规律,为养心殿木柱修缮工作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木结构古建筑墙体木柱的无损检测和缺陷评估提供借鉴。【方法】以养心殿正殿、梅坞、东配殿、西配殿4座建筑中的68根墙体木柱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木柱的外露面、透风口或拆口,进行现场检测,内容包括外部缺陷检测、敲击检测、内部缺陷检测、含水率检测和树种取样;然后对现场检测获得的木柱尺寸、缺陷类型和尺寸、微钻阻力曲线等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评估每根被测木柱的缺陷情况,总结墙体木柱腐朽分布规律。【结果】养心殿墙体木柱整体保存状况较好;养心殿墙体木柱外部和内部缺陷的形式是不同的,外部缺陷的主要形式为外部腐朽和材料缺失,内部缺陷的主要形式为内部腐朽和空洞,而这两种缺陷的次要形式均为裂纹;对单根木柱而言,在横向截面上腐朽主要发生在木柱与墙体接触的区域,在纵向上腐朽主要发生在木柱底部,自下而上腐朽程度逐渐减轻;对全体木柱而言,双面外露木柱发生腐朽的概率较低,单面外露木柱发生腐朽的概率较高,完全被墙体包裹的木柱最容易发生腐朽。【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用于墙体木柱缺陷状况无损检测评估是可行的,墙体木柱的位置、被包裹程度和树种对其缺陷状况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墙体木柱 缺陷 腐朽 无损检测
下载PDF
故宫养心殿燕喜堂裱糊纸调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越 纪立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8,共8页
养心殿位于故宫内廷西路,燕喜堂为养心殿后殿西耳房。虽然燕喜堂室内棚壁基本为白纸裱糊,但在局部仍存有不同类型的印花裱糊纸。为研究燕喜堂室内裱糊纸的结构和工艺,通过现场调查其室内裱糊纸的种类与分布,结合文献档案记载,对局部白... 养心殿位于故宫内廷西路,燕喜堂为养心殿后殿西耳房。虽然燕喜堂室内棚壁基本为白纸裱糊,但在局部仍存有不同类型的印花裱糊纸。为研究燕喜堂室内裱糊纸的结构和工艺,通过现场调查其室内裱糊纸的种类与分布,结合文献档案记载,对局部白纸进行试揭,发现不同时期的裱糊痕迹。再通过对多层裱糊纸的显微剖面结构观察,以及纸张纤维种属、颜料和胶结材料的分析等,研究燕喜堂室内裱糊纸的结构和工艺,为其内檐装饰中“裱糊作”的相关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裱糊 养心殿 纸质文物
下载PDF
清中晚期养心殿东暖阁内檐装修改造工程——兼论养心殿东暖阁样式雷图档辨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蓓洁 何丽沙 《建筑史学刊》 2022年第2期83-106,共24页
养心殿是雍正以降清帝在紫禁城中最重要的政寝合一空间,其中东暖阁内檐装修随各朝新帝践祚反复更替,是养心殿内格局变动最为频繁的空间之一。与之对应,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中发现养心殿东暖阁图档共计65件,是不同时期东暖阁改... 养心殿是雍正以降清帝在紫禁城中最重要的政寝合一空间,其中东暖阁内檐装修随各朝新帝践祚反复更替,是养心殿内格局变动最为频繁的空间之一。与之对应,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中发现养心殿东暖阁图档共计65件,是不同时期东暖阁改造工程的真实记录。本文结合档案文献及实物测绘获取的信息,详尽辨析图档绘制时间、所属工程、绘制目的、图纸内容等,从史实考证和设计分析两个角度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养心殿东暖阁内檐改造工程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式雷 养心殿 东暖阁 内檐装修
下载PDF
发现养心殿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子林 《紫禁城》 2016年第12期29-53,共25页
诸帝对养心殿情有独钟 养心殿建于明代,《世宗实录》记:“(嘉靖十六年六月)丙子,新作养心殿成。”
关键词 养心殿 皇帝 清朝 历史
下载PDF
故宫养心殿古建筑保护中的建筑环境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小古 张爽 陈海滢 《古建园林技术》 2018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的"养心殿建筑环境研究与整治"专项为实际案例,围绕该区域建筑环境的研究与分析,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三方面来进行阐述,并介绍了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该...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的"养心殿建筑环境研究与整治"专项为实际案例,围绕该区域建筑环境的研究与分析,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三方面来进行阐述,并介绍了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该项研究,力求在故宫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古建筑环境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从而完善建筑遗产的科学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养心殿 建筑环境 环境监测 检测分析
下载PDF
故宫养心殿藏“寿”字贴落保护研究
10
作者 马越 单嘉玖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77,共9页
故宫养心殿内纸质文物主要包含贴落与隔扇心,其中贴落集中于正殿、东西暖阁及佛堂一区。在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书画修复人员对该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并针对佛堂一区保存状态较差的贴落进行修复。“寿”字贴落原存于养... 故宫养心殿内纸质文物主要包含贴落与隔扇心,其中贴落集中于正殿、东西暖阁及佛堂一区。在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书画修复人员对该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并针对佛堂一区保存状态较差的贴落进行修复。“寿”字贴落原存于养心殿佛堂长春书屋,糊贴于丁香花壁布之上,其画心纸为黄色描银龙纹粉蜡笺纸。为了研究其结构和工艺,使用多角度摄影技术观察贴落保存现状;通过显微剖面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结合显微红外光谱扫描技术研究画心纸的显微结构;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分析表面黄色染料;并对画心和背纸的纤维显微形貌进行观察。在科技分析基础上,对“寿”字贴落进行保护修复。此研究首次对清代宫廷藏粉蜡笺纸的结构、材料与工艺进行科学分析,为这类加工纸的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贴落 粉蜡笺纸
下载PDF
花飞蝶舞春风吉庆养心殿燕喜堂的内檐装修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立新 《紫禁城》 2016年第12期136-145,共10页
蝴蝶因为色彩鲜艳,身姿轻盈,而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又因“蝶”与“耋”谐音,有祝福长寿的寓意,
关键词 养心殿 故宫 收藏品 收藏价值
下载PDF
养心殿正殿旋子与和玺彩画年代及匠作特征试析
12
作者 杨红 纪立芳 《建筑史学刊》 2022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肇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养心殿正殿为该区域的核心建筑,其内外檐保留的彩画遗迹无论类型、等级还是绘制年代,均有所不同,极具特色。2016年“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以来,对养心殿正殿建筑彩画进行了...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肇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养心殿正殿为该区域的核心建筑,其内外檐保留的彩画遗迹无论类型、等级还是绘制年代,均有所不同,极具特色。2016年“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以来,对养心殿正殿建筑彩画进行了全面测绘。本文在勘察基础上通过研读文献、提取形制特征,并比对相关实例,对养心殿正殿在不同朝代、不同空间形态下,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即明代中晚期、清代早中期、清代晚期绘制的旋子与和玺彩画年代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彩画尺度与纹饰、色彩组合规律的不同特征,摸索和梳理出不同匠作流派下不同的工艺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旋子彩画 和玺彩画 史料 年代
下载PDF
北京故宫养心殿燕喜堂及西围房建筑彩画的分析研究——一种检测颜料和胶结物的集成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璐瑶 张秉坚 +1 位作者 杨红 张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54-2063,共10页
北京故宫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2015年底,故宫养心殿启动研究性保护修缮工程,燕喜堂是养心殿的后殿西耳房,是此次维修的重点对象之一。彩画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美化装饰的作用,更有对木材的防腐保... 北京故宫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2015年底,故宫养心殿启动研究性保护修缮工程,燕喜堂是养心殿的后殿西耳房,是此次维修的重点对象之一。彩画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美化装饰的作用,更有对木材的防腐保护功能。为了能更好地辅助燕喜堂及西围房建筑彩画的保护与修复,需要对彩画原始材料以及工艺进行检测研究。使用一套集成检测方法:包括样品横截面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及能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荧光染色法、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法以及热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故宫养心殿燕喜堂及西围房建筑彩画样品的颜料、沥粉、胶结材料的成分,以及结构关系。结果表明燕喜堂西围房使用的颜料有朱砂、铁红、群青、石青、石绿以及副氯铜矿型铜绿;沥粉的无机组成为石英、滑石、白垩或白云石。胶结材料检测结果发现彩画地仗层中普遍掺加了桐油,颜料层中掺加了动物胶。梁上彩画除了表面图案,地仗层底部还有一层朱砂颜料,同时地仗层内部也不规则地发现朱砂颜料。此外,表层红色颜料通常由两层颜料组成,内层的显色成分是铁红和朱砂,颜料颗粒直径1μm左右,外层颜料由朱砂组成,颜料颗粒大小不一,直径1~30μm范围内。上述检测结果不仅可以部分看出燕喜堂及西围房建筑彩画的工艺特征,也表明该集成检测方法可行、所需样品量少,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彩画文物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养心殿 油饰彩画 横截面分析 电镜能谱 拉曼光谱 荧光染色法 免疫法
下载PDF
雍正初政与养心殿的改造——以风扇安装为考察对象
14
作者 滕德永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1-17,共7页
雍正皇帝即位后,将理政处所由乾清宫迁移至养心殿。为了度过炎热的盛夏,雍正皇帝令人设计了人力推动的风扇,但雍正皇帝在养心殿使用的时间较短,即因驾幸圆明园避暑,风扇即被储藏库中。雍正皇帝将养心殿风扇的设计推广至圆明园,并将人动... 雍正皇帝即位后,将理政处所由乾清宫迁移至养心殿。为了度过炎热的盛夏,雍正皇帝令人设计了人力推动的风扇,但雍正皇帝在养心殿使用的时间较短,即因驾幸圆明园避暑,风扇即被储藏库中。雍正皇帝将养心殿风扇的设计推广至圆明园,并将人动力改为水动力。由此,风扇成为圆明园中重要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风扇 雍正 圆明园
下载PDF
养心殿匾联与雍正帝的政治举措
15
作者 许静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6-33,共8页
从雍正朝开始,养心殿成为皇帝的寝宫,成为皇帝日常政务活动的中心。在养心殿正殿明间、西暖阁等处,曾悬挂多幅雍正帝的亲笔匾联,有的留存至今,仍然悬挂在养心殿内,有的已经无存,仅仅在档案中可查得。这些匾联所包涵的意义集中体现了雍... 从雍正朝开始,养心殿成为皇帝的寝宫,成为皇帝日常政务活动的中心。在养心殿正殿明间、西暖阁等处,曾悬挂多幅雍正帝的亲笔匾联,有的留存至今,仍然悬挂在养心殿内,有的已经无存,仅仅在档案中可查得。这些匾联所包涵的意义集中体现了雍正帝为政风格和他的多项政治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匾联 雍正帝 举措
下载PDF
综合测绘技术在古建筑现状勘察中的应用研究——以养心殿东配殿综合测绘项目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健 程枭翀 陈晓虎 《北京测绘》 2021年第10期1256-1261,共6页
养心殿东配殿综合测绘,是养心殿研究性保护工作基础测绘的专题研究内容,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传统手工测量等技术方法,全面采集了东配殿的空间、纹理、现状形制特征、历史遗迹等文物本体信息。同时,研究了各类测绘技术的适... 养心殿东配殿综合测绘,是养心殿研究性保护工作基础测绘的专题研究内容,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传统手工测量等技术方法,全面采集了东配殿的空间、纹理、现状形制特征、历史遗迹等文物本体信息。同时,研究了各类测绘技术的适用性、支撑性、效率、成果利用价值、经济性等特性,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三种测绘技术在全面数据采集过程中,各有优势,都无法相互取代,在技术选择及应用中,需要结合文物建筑的价值特征进行判断、组合,做到空间信息、图案纹理信息、构造细部信息的综合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东配殿 古建筑测绘 三维扫描 摄影测量 传统手工测绘 技术组合
下载PDF
故宫养心殿正殿大木构造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凤莹 何蓓洁 崔瑾 《古建园林技术》 2018年第3期37-44,共8页
养心殿虽经明清两代历次修缮,但其正殿大木结构仍基本保留明始建时的面貌,呈现了不同于清官式的构造做法,如螳螂头口、压掌鹅项等做法。本文以实地调查、测绘成果为基础,结合历史痕迹及历史档案,初步披露养心殿正殿大木结构及节点构造... 养心殿虽经明清两代历次修缮,但其正殿大木结构仍基本保留明始建时的面貌,呈现了不同于清官式的构造做法,如螳螂头口、压掌鹅项等做法。本文以实地调查、测绘成果为基础,结合历史痕迹及历史档案,初步披露养心殿正殿大木结构及节点构造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大木结构 节点构造 实地调查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探析——以养心殿西暖阁佛堂上乐王佛唐卡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小济 史宁昌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3期85-88,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近十几年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如何做好非物质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主要保护什么?文章拟以养心殿西暖阁佛堂上乐王佛唐卡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保护对象和范围进行探讨,以期能加强对其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养心殿 上乐王佛唐卡
下载PDF
养心殿镇物宝匣中木条的种属鉴定与历史考究
19
作者 张国庆 罗涵 +2 位作者 谷岸 高飞 雷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6,共8页
养心殿研究性修缮过程中,位于正脊中央的镇物宝匣向世人展现了明清皇宫建筑中的镇物文化。镇物宝匣是皇宫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匣内常放置多种镇物,其中有机质镇物变化较大。养心殿宝匣内装有金钱、元宝、宝石、丝织物及若干木条。其... 养心殿研究性修缮过程中,位于正脊中央的镇物宝匣向世人展现了明清皇宫建筑中的镇物文化。镇物宝匣是皇宫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匣内常放置多种镇物,其中有机质镇物变化较大。养心殿宝匣内装有金钱、元宝、宝石、丝织物及若干木条。其中木条已老化变黑,难以辨识。本研究通过传统微观结构观察法对其种类进行了鉴定。初步判断木条共5类,分别是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Spreng.、檀香Santalum album L.、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 Roxb.、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 Kurz.。前两种属于香药,后三种属于红木类木材。三种红木的发现,也为嘉庆年间宫廷内使用此三种红木提供了直接证据。结合文献考证,可能是清宫廷内资源利用及官场的腐败等诸多因素,致使修缮官员以木材边角料代替了部分香药、谷物。养心殿镇物宝匣中木条种类的鉴定对揭示清中期宫廷镇物文化、木材的利用及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禁城 养心殿 宝匣 镇物文化 五木
下载PDF
北京故宫养心殿和养性殿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筱甜 许政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4期83-93,共11页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其主殿大木结构为明代中期遗构,为清代皇帝寝兴常临之所;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区养性门内,清代乾隆年间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作为乾隆颐养天年的倦勤后寝兴之所。以故宫养心殿、养性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宋代...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其主殿大木结构为明代中期遗构,为清代皇帝寝兴常临之所;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区养性门内,清代乾隆年间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作为乾隆颐养天年的倦勤后寝兴之所。以故宫养心殿、养性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宋代《营造法式》以及清代《工程做法》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对平面及大木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证明二者虽在型制、大小、功能上有诸多相同点,但在大木结构方面仍有其各自的时代特征,为后期我们进行明清建筑大木作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养心殿与养性殿还是明清建筑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殿 大木作 乾隆 明清建筑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