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推拉理论的“老漂族”养老地点选择研究
1
作者 方雪涵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5-49,共5页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漂族”的数量也相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文章运用推拉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的推力和拉力,探索了“老漂族”在进行养老地点选择时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照料行为和社会环境是吸引“老漂族”留城的主...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漂族”的数量也相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文章运用推拉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的推力和拉力,探索了“老漂族”在进行养老地点选择时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照料行为和社会环境是吸引“老漂族”留城的主要拉力,而代际冲突、社会政策和社会融入推动着“老漂族”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养老。如何使得“老漂族”安心养老度过幸福的晚年,还需要通过政府、社会、子辈和“老漂族”自身共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漂族” 推拉理论 养老地点
下载PDF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对其父母家庭养老的影响——基于2013年全国七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蓓蕾 万梦娴 赵方杜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5期10-18,共9页
文章利用2013年全国七个城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对其父母家庭养老的影响,以父母养老地点作为被解释变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传统的养老观念并不因人口流动而弱化,流动人口社会融入... 文章利用2013年全国七个城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对其父母家庭养老的影响,以父母养老地点作为被解释变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传统的养老观念并不因人口流动而弱化,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的增强对父母未来养老地点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流动人口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也有显著影响:年龄在18~40岁、拥有非农户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有产权房、在流入地有买房打算和定居意愿、与本地人交往较多的流动人口将父母接到身边养老的意愿更强,而传统的性别差异、农村土地承担的养老功能以及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时间则对被解释变量没有显著影响,并提出增强流动人口融入感和归属感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家庭养老 养老地点
下载PDF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基于养老意愿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苏璐 张皓 郭林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1,共5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和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农民工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城市融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定量和抽样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发现男性或已婚者的城市融入意愿不强烈,新一代农民工比老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和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农民工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城市融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定量和抽样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发现男性或已婚者的城市融入意愿不强烈,新一代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愿意融入城市社会,子女教育变量对养老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而养老、医疗、住房等制度变量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养老地点 城市融入
下载PDF
基于城乡互助养老的乡镇养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4
作者 郑春平 葛幼松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从城市与乡村养老问题出发,提出把乡镇作为联结城乡养老相关人员与资源的重要空间。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乡镇养老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扬州市为例评价其各乡镇养老适宜性情况。得出结论:靠近主城区的城郊乡镇并非是最适宜发展养老的乡镇;... 从城市与乡村养老问题出发,提出把乡镇作为联结城乡养老相关人员与资源的重要空间。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乡镇养老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扬州市为例评价其各乡镇养老适宜性情况。得出结论:靠近主城区的城郊乡镇并非是最适宜发展养老的乡镇;各个区县的政府所在乡镇为区县内最适宜养老的乡镇,适宜性由中心呈风车状向外扩散。根据分析结果对扬州市乡镇养老发展提出初步策略建议,以期引导养老规划建设与城乡资源科学利用,缓解城乡老龄化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养老地点 城乡互助养老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