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义造字“且”的认知研究
1
作者 王琪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3-74,共2页
汉字以形表义,甲骨文所呈现出的“兼义造字”,则是对这种造字原则的极致发挥。“且”以单个形体兼表“祖”与“俎”的本义“神主”与“薦”,成为一对二的古今字,这是同步的形成过程。从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上来看,“且”以单个形体表示了... 汉字以形表义,甲骨文所呈现出的“兼义造字”,则是对这种造字原则的极致发挥。“且”以单个形体兼表“祖”与“俎”的本义“神主”与“薦”,成为一对二的古今字,这是同步的形成过程。从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上来看,“且”以单个形体表示了含义丰富的概念,不仅反映了上古时期先民的思维特点,而且描绘了弥漫着礼教气息的生活图景,它是外部世界的映射,是先民高度的抽象能力与丰富的想象能力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义造字 认知 语言 概念 甲骨文 古今字
下载PDF
古今单音词兼义现象的差异
2
作者 杨烈雄 《惠州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1-84,共4页
本文通过对比揭示了古今单音词兼义现象的差异,提出了白话文单音词的兼义现象是一种词汇现象,而文言单音调的兼义现象却是一种修辞现象的新观点,对传统的把在特定言语环境中才产生兼义的文言单音词也看作是专职的兼义词的看法提出了... 本文通过对比揭示了古今单音词兼义现象的差异,提出了白话文单音词的兼义现象是一种词汇现象,而文言单音调的兼义现象却是一种修辞现象的新观点,对传统的把在特定言语环境中才产生兼义的文言单音词也看作是专职的兼义词的看法提出了商榷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义现象 词汇现象 修辞现象 语言范畴 言语范畴 兼义
下载PDF
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之探微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世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38-43,共6页
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的方法与汉语传统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双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理论上阐释了声符字或兼义或不兼义的根源在于载源与不载源。进而又具体阐明了声符语源是多途径的,并以语源为轨迹,以语音为线索,科学... 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的方法与汉语传统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双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理论上阐释了声符字或兼义或不兼义的根源在于载源与不载源。进而又具体阐明了声符语源是多途径的,并以语源为轨迹,以语音为线索,科学地揭示了假借、反训成义、声近义通等六条语源途径。从而使声符兼义呈现出纷坛复杂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声符兼义 “右文”说 语源多途 特征 声符载源
下载PDF
谈谈古汉语中的“合音兼义词” 被引量:1
4
作者 康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5-96,共2页
(一)从“盍去诸”说起一九七九年高考时,有道语文题是要求考生把《赵人患鼠》(刘基(《郁离子》)中的“盍去诸”译成现代汉语。这一下把不少考生都难住了。其实,这道题并不算太难,但由于多数人不知其中“明三暗五”的这个奥秘,因而一筹... (一)从“盍去诸”说起一九七九年高考时,有道语文题是要求考生把《赵人患鼠》(刘基(《郁离子》)中的“盍去诸”译成现代汉语。这一下把不少考生都难住了。其实,这道题并不算太难,但由于多数人不知其中“明三暗五”的这个奥秘,因而一筹莫展。“盍去诸”看去是三个字,但因其中的“盍”与“诸”都是“合音兼义词”(简称“合音词”或“兼词”),所以实际上等于五个字。“盍”是“何不”的合音词,“诸”是“之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词 兼义 古汉语 现代汉语 郁离子 音节 考生 语文 刘基 高考
下载PDF
同而不同 圆而兼义——钱钟书论首尾呼应之优劣
5
作者 李友益 《写作》 2015年第12期15-17,共3页
陈善《扪虱新话》卷二曰:"恒温见八阵图,曰:‘此常山蛇势也。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俱应。’予谓此非特兵法,亦文章法也。文章亦应婉转回复,首尾俱应,乃为尽善。"陈善以阵法拟文法,概括出文章首尾呼应之技巧。钱... 陈善《扪虱新话》卷二曰:"恒温见八阵图,曰:‘此常山蛇势也。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俱应。’予谓此非特兵法,亦文章法也。文章亦应婉转回复,首尾俱应,乃为尽善。"陈善以阵法拟文法,概括出文章首尾呼应之技巧。钱先生在《管锥编》中说:"近人论小说、散文之善于谋篇者,线索皆近圆形,结局与开场复合;或以端末钩接,类蛇之自衔其尾,名之曰:‘蟠蛇章法’。"对此法作了进一步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尾呼应 扪虱新话 常山蛇 《管锥编》 八阵图 兼义 钱先生 陈善 阵法 情景相生
下载PDF
试论“把”字句中的兼义现象
6
作者 孙茜云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91-96,共6页
“兼语式”这种现象尽管争议颇多,但其概念和范围基本上还是为大家所公认的,,那就是指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本文讨论的现象既包括通常所说的兼语式,但范围又比兼语式大得多。我们把义句中表示对象的成... “兼语式”这种现象尽管争议颇多,但其概念和范围基本上还是为大家所公认的,,那就是指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本文讨论的现象既包括通常所说的兼语式,但范围又比兼语式大得多。我们把义句中表示对象的成分叫做项,把表示运动、变化、状态的成分叫做谓词。凡是从语义上分析,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的语义成分(包括连续性的和非连续性的),都叫作兼义成分,以区别于兼语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义现象 谓词 成分 “把”字句 语式 句式特点 非连续性 补足语 关系 句子
下载PDF
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之探微
7
作者 曾世竹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9-17,共9页
研究形声字声符兼义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汉字“六书”理论的研究,而且有助于研究当代的训诂学,同源词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之探讨,滥觞于晋人杨泉的《物理论》与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发展于清代乾嘉学派段玉裁、王念... 研究形声字声符兼义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汉字“六书”理论的研究,而且有助于研究当代的训诂学,同源词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之探讨,滥觞于晋人杨泉的《物理论》与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发展于清代乾嘉学派段玉裁、王念孙诸大师及现代之章太炎、沈兼士诸大家。其中,以沈兼士成就最为卓著。沈兼士《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一文,首次系统地、科学地总结了前人“右文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治右文的基本要求,概括了治右文的七种表式。沈氏的右文理论,是对“右文说”理论研究的革新,是形声字声符兼义学说的里程碑。然而,沈先生也遗留下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些规律性的东西尚待揭示。如“为什么声符有的表义,有的不表义”等。本文试就一两个规律性问题,略陈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义 右文说 源词 物理论 王念 旁转 形容词性
下载PDF
形声兼义字与形声通假字
8
作者 宋为霖 《晋中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1-8,共8页
“六书”条例,发明很早,《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六书”是先哲研究文字,类别文字构造的科学总结,文字制作的规范,尽在于是,“六书”之说不可毁.有的人訾嗷叫嚣,必欲彻底泯绝之,可谓先圣后圣,其揆不一也.黄季刚先... “六书”条例,发明很早,《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六书”是先哲研究文字,类别文字构造的科学总结,文字制作的规范,尽在于是,“六书”之说不可毁.有的人訾嗷叫嚣,必欲彻底泯绝之,可谓先圣后圣,其揆不一也.黄季刚先生认为“‘六书’为中国一切汉字所同循”.他说:“汉世俗书渐众,故其释字形亦不本于古,以泉、货为白水、真人,以日月为易,以千里草为董,以乙力土为地,以白下羊为皋.此皆《说文·叙》所举诸生、廷尉谬说之外,以造字正义衡之,固为谬误,察其离析之法,亦自合于解字之理.亦此曹意中之会意字也.自是以后,文武为斌,不可为叵,樊然淆乱,日有所增,而皆不违“六书”之例.惟孙休为子立名及梁四公子名,其字无从下笔,自余皆可以“六书”说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假字 兼义 保氏 黄季刚 日月为易 自余 亦声 省声 木部 《玉篇》
下载PDF
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
9
作者 王家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前,关于古代汉语“实词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分类,仍然不很明确和统一。“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也是实词活用中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比较特殊和重要的活用现象。所谓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就是指某类实词在一定的句子里不仅具有它原来... 目前,关于古代汉语“实词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分类,仍然不很明确和统一。“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也是实词活用中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比较特殊和重要的活用现象。所谓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就是指某类实词在一定的句子里不仅具有它原来的词义、词性和语法功能,并且兼有与之相应的另一类实词的词义、词性和功能。即某一实词因活用而可以在句中兼任两个句子成分和兼有两类实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词活用 词类活用 词性活用 兼义 句子成分 偏正结构 《说文》 动词性 功能 汉书·扬雄传
下载PDF
对“声符兼义”问题的再认识
10
作者 王英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68-76,共9页
这里所说的“声符兼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前人人为划分的所谓的“会意包形声”和“形声包会意”在内.形声字在构造方面对称的对偶形式,除了在形体上具平衡感外,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思想.而在内容上,它的两... 这里所说的“声符兼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前人人为划分的所谓的“会意包形声”和“形声包会意”在内.形声字在构造方面对称的对偶形式,除了在形体上具平衡感外,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思想.而在内容上,它的两个部分也反映出这种对立统一:一形一音,各司其职,可谓对立;共同组建一个字形、又是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义 亦声 右文说 意音文字 同源字 表意字 平衡感 《说文解字注》 古代中国
下载PDF
兼义辞格特性研究: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11
作者 蒋庆胜 《外国语言文学》 2021年第2期115-125,共12页
汉语修辞研究热点逐渐从辞格转向一般语言的修辞问题,对辞格的共性研究关注不足。而辞格共性研究对于其机制和分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沿用归结主义方法析出兼义辞格,文章发现兼义体现了语法、语用与修辞的互动。语法提供兼义的结构基础... 汉语修辞研究热点逐渐从辞格转向一般语言的修辞问题,对辞格的共性研究关注不足。而辞格共性研究对于其机制和分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沿用归结主义方法析出兼义辞格,文章发现兼义体现了语法、语用与修辞的互动。语法提供兼义的结构基础并制约兼义点的位置和数量,语用提供规则制约与意义压制。语法与语用洽商会产生独特的修辞效果。以疫情相关仿拟为语料发现兼义点常激活认知警觉,并产生评价意义。语料还显示,与疫情相关仿拟具有去幽默化、情绪体验多样化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义辞格 辞格分类 语法-语用互动 疫情仿拟
原文传递
最简句法中VP内的(非)优化合并顺序与使令义兼语句研究
12
作者 马志刚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8,14,共9页
最简句法对VP内的合并顺序予以调整,而探针在局部范围内能够以最省力的方式探测到目标是其理论动因。依据优化后的合并顺序,可以将使令义兼语句分析为例外授格结构或宾语控制结构,而两种分析均获得题元准则和格过滤原则的允准。
关键词 最简句法 VP投射 (非)优化合并顺序 使令语句 (不)可解读特征
下载PDF
谈“形声兼会意”之所指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海燕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前学界常把"形声兼会意"与"会意兼形声"、"亦声"、"声符有义"等概念不加区别的运用。本文区别了"形声兼会意"的不同所指,指出会意字和形声字是边界相对清晰的原型范畴,这两种汉字... 目前学界常把"形声兼会意"与"会意兼形声"、"亦声"、"声符有义"等概念不加区别的运用。本文区别了"形声兼会意"的不同所指,指出会意字和形声字是边界相对清晰的原型范畴,这两种汉字结构类型在边界上的模糊性,使得"形声兼会意"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使用中被不合理地放大了。基于对"形声兼会意"的分析,认为狭义的"形声兼会意"字基本可归入形声字,这种归属问题的研究与判断,对于正确把握汉字字符在构字中的性质和作用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会意 亦声 声符兼义 原型范畴
下载PDF
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6
14
作者 高晓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8-222,共5页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是“重义兼利”、“重义尚利”,正确认识和借鉴先秦儒家义利观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形成义利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统一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素质。
关键词 先秦儒家利观 现代意
下载PDF
先秦儒家“义利”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亚菲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3-115,125,共4页
先秦儒家所主张的义利统一,以道义为重,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重视公利(民之利),提倡个人私利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等积极思想,对于当今之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建构和谐社会等仍具有很高的理论参考价... 先秦儒家所主张的义利统一,以道义为重,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重视公利(民之利),提倡个人私利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等积极思想,对于当今之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建构和谐社会等仍具有很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观 价值取向 利统一
下载PDF
《尔雅》“二义同条”类型再探讨
16
作者 陈大卫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兼义性与多训词是《尔雅》"二义同条"特有的属性,以这两个属性为划分标准,可将"二义同条"分为兼义与单纯两大类,又可以分为多训词与单训词两大类。
关键词 尔雅 同条 分类 兼义 多训词
下载PDF
浅谈形声字的表义声旁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中运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0-15,共6页
本文对“右文说”、“借声兼义”、“相反为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文章指出“声符兼义”的“声符”和形声字的概念不相同,不能兼义。认为一些所谓“兼义声旁”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同类”现象,是一些牵强附会的“同义”现象,是一些随心... 本文对“右文说”、“借声兼义”、“相反为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文章指出“声符兼义”的“声符”和形声字的概念不相同,不能兼义。认为一些所谓“兼义声旁”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同类”现象,是一些牵强附会的“同义”现象,是一些随心所欲的“借声表义”。真正的表义声旁,必须和形声字的概念相同,只有“加形定义”的形声字才有表义声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旁 借声兼义 加形定形声字 加声别名形声字 形声相益形声字
下载PDF
VP投射内的论元合并顺序与汉语兼语式研究
18
作者 马志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0-57,共8页
最简方案近期调整了动词投射内论元成分(DP,PP,TP和CP)的合并顺序。为使探针能够以最省力的方式,在局部范围内探测到目标是调整论元合并顺序的理论动因,依据新的合并顺序,可以采用附加语插入和被动化两种句法诊断把汉语使令义兼... 最简方案近期调整了动词投射内论元成分(DP,PP,TP和CP)的合并顺序。为使探针能够以最省力的方式,在局部范围内探测到目标是调整论元合并顺序的理论动因,依据新的合并顺序,可以采用附加语插入和被动化两种句法诊断把汉语使令义兼语句分析为例外授格结构(ECM)和宾语控制结构(OC),而这两种分析都符合题元准则和格过滤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简方案 VP投射 合并顺序 使令语句 特征
下载PDF
法坤宏《春秋取义测》的诠释特色
19
作者 邓洪秀 焦桂美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44-150,共7页
法坤宏是清代胶州地区硕儒,代表性著作《春秋取义测》是清代山东《春秋》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法坤宏博引前人传注,不存门户之见,既广泛运用本经上下文互证,又大量折衷三传和前人成说阐释《春秋》,并以传统儒学为思想旨归,呈现出杜绝... 法坤宏是清代胶州地区硕儒,代表性著作《春秋取义测》是清代山东《春秋》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法坤宏博引前人传注,不存门户之见,既广泛运用本经上下文互证,又大量折衷三传和前人成说阐释《春秋》,并以传统儒学为思想旨归,呈现出杜绝空虚的学术倾向及对孔孟真精神的推崇态度,具有显著的清初学者的治学特色。与反对义例治经、崇尚以事解经的学者不同,法坤宏看到了义例解经的价值,将两者调停融合,兼而用之,并明辨孔子修《春秋》行迹,阐发出新的义例。《春秋取义测》在《春秋》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取测》 广辑传注 用事 儒家伦理
下载PDF
试论孔孟义利观及其现代启示
20
作者 赵英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4-66,共3页
关于义利关系 ,孔孟提出了“重义兼利”的主张 ,他们“重义而不轻利”、“尚义而不排利”。后世之所以误解为“孔孟主张义利对立 ,尚义排利” ,主要是因为孔孟义利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蜕变 ,造成了后人的误解。现在我国社会转... 关于义利关系 ,孔孟提出了“重义兼利”的主张 ,他们“重义而不轻利”、“尚义而不排利”。后世之所以误解为“孔孟主张义利对立 ,尚义排利” ,主要是因为孔孟义利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蜕变 ,造成了后人的误解。现在我国社会转型中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偏差 ,为了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观 ,必须区分儒家义利观的精华与糟粕 ,继承孔孟义利观中的合理因素 ,树立“重义兼利”的新观念 ,继承“尚义”的传统美德 ,倡导“见利思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孟利观 见利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