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业彤
曹立新
+1 位作者
徐凤琳
姜晓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08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达临床愈合,优良率92(,3例有轻度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在内侧骨皮质重建的基...
目的:探讨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达临床愈合,优良率92(,3例有轻度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在内侧骨皮质重建的基础上,合理的应用DHS可以达到类似双钢板固定的效果,使骨折断端稳定性增强,同时行自体骨移植后,在骨诱导的作用下促使骨折愈合,可作为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一种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骨皮质
重建
动力髋螺钉
股
骨
转子下
骨
折
骨
折不愈合
原文传递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内侧皮质骨的应力公布
2
作者
范熙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1年第7期431-431,共1页
关键词
非
骨
水尼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力
股
骨
内侧
皮质
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110例
被引量:
14
3
作者
孟勇
信效堂
+2 位作者
姜鹏
兰海
于永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9期7291-7294,共4页
背景: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转子间骨折最常用手术方式,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螺钉切出股骨头,导致手术失败。目的:回顾性分析导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7例接受切开复位,135°...
背景: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转子间骨折最常用手术方式,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螺钉切出股骨头,导致手术失败。目的:回顾性分析导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7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对病历资料完整11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vans骨折分型,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采用尖顶距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的位置。选择年龄、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复位稳定性、内固定的植入位置作为分析变量,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3~24个月随访,16例患者内固定失败。内固定失败者平均年龄77.5岁(63~88岁),较骨折愈合组者年长8.5岁(P=0.03)。骨质疏松轻重程度以及尖顶距值大小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骨折稳定与否对内固定成败有显著性意义(P<0.05)。良好复位与功能复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1)。结果提示,年龄、骨折类型、骨骼质量、螺钉置入内固定的置入位置(尖顶距)以及内侧骨皮质复位质量是导致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功能复位并不增加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对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骨折不宜应用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对于采用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的一般患者应力求使尖顶距值<25mm,功能复位即可,但应力求使后内侧骨皮质良好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
质疏松
转子间
骨
折
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
功能复位
内侧骨皮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4
作者
王亚军
张满江
+4 位作者
孙树东
李成秀
孙莉
赵凡
韩冰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8期489-,共1页
1996-2001年以来采用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5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男28例,女37例;年龄28~80岁,平均62.2岁.按着Evans分型标准: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23例,Ⅳ型29例.
关键词
加压钢板
股
骨
上段
子间
并存症
患肢皮牵引
小转子
皮质
骨
螺钉
后
内侧骨皮质
松质
骨
螺钉
负重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内固定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信效堂
孟勇
+3 位作者
姜鹏
陈聪
兰海
于永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 对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10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9例,女...
目的 对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10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9例,女性81例;年龄55~87岁,平均77.4岁.采用Evans骨折分型:Type Ⅰ-1型8例,Type Ⅰ-2 19例,Type Ⅰ-3 35例,Type Ⅰ-4型47例,Type Ⅱ 1例.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其中Ⅵ级4例,Ⅴ级31例,Ⅳ级52例,Ⅲ级23例.采用尖顶距(tip-apix distance, TAD)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的位置.选择年龄、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复位稳定性、内固定的植入位置作为分析变量,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3.0~24.0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14例患者内固定失败.内固定失败组平均年龄77.4岁(63~87岁),较骨折愈合组年长8.9岁(P=0.04).骨质疏松轻重程度以及TAD值大小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稳定与否以及后内侧骨皮质对合情况是否良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复位与功能复位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年龄、骨折类型、骨骼质量、内固定的植入位置(TAD)以及内侧骨皮质复位质量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功能复位并不增加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对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骨折不宜应用动力髋内固定.对于采用动力髋内固定的一般患者应力求使TAD值〈25,功能复位即可,但应力求使后内侧骨皮质良好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
骨
质疏松
粗隆间
骨
折
动力髋内固定
功能复位
内侧骨皮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内侧角骨皮质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欣
张英琪
+3 位作者
张世民
杜守超
陈凯
王志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用股骨转子间骨折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前内侧角骨皮质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影像资料完整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
目的用股骨转子间骨折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前内侧角骨皮质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影像资料完整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65~98岁,平均79.8岁。根据2018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31-A2.2型46型,31-A2.3型29例。对CT数据进行分割建模、模拟复位等影像处理技术,测量其前内侧角处骨皮质的厚度,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并观察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形态。结果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为51.8~72.6°,平均62.4°;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为17.6^-47.3°,平均-15.8°;前内侧角处骨皮质厚度为3.6~6.1mm,平均4.4mm;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为14.3~21.2mm,平均16.8mm。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有3种形态:(1)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57例(76.0%);(2)与股骨颈轴线相垂直,7例(9.3%);(3)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包括反向成角),11例(14.7%)。结论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皮质形态和骨折线的走向,能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对手术选择皮质支撑复位的形式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
骨
转子间
骨
折
前
内侧
角
骨
皮质
骨
折形态
复位支撑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题名
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业彤
曹立新
徐凤琳
姜晓峰
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一院
出处
《中国伤残医学》
2008年第4期16-1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达临床愈合,优良率92(,3例有轻度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在内侧骨皮质重建的基础上,合理的应用DHS可以达到类似双钢板固定的效果,使骨折断端稳定性增强,同时行自体骨移植后,在骨诱导的作用下促使骨折愈合,可作为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一种良好选择。
关键词
内侧骨皮质
重建
动力髋螺钉
股
骨
转子下
骨
折
骨
折不愈合
Keywords
Reconstruction of Medial Bone Cortical
Dynamic Hip Screw (DHS)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Non--union of Fractures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内侧皮质骨的应力公布
2
作者
范熙明
出处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1年第7期431-431,共1页
关键词
非
骨
水尼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力
股
骨
内侧
皮质
骨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110例
被引量:
14
3
作者
孟勇
信效堂
姜鹏
兰海
于永林
机构
威海市立医院骨科
威海市立医院呼吸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9期7291-7294,共4页
文摘
背景: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转子间骨折最常用手术方式,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螺钉切出股骨头,导致手术失败。目的:回顾性分析导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7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对病历资料完整11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vans骨折分型,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采用尖顶距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的位置。选择年龄、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复位稳定性、内固定的植入位置作为分析变量,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3~24个月随访,16例患者内固定失败。内固定失败者平均年龄77.5岁(63~88岁),较骨折愈合组者年长8.5岁(P=0.03)。骨质疏松轻重程度以及尖顶距值大小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骨折稳定与否对内固定成败有显著性意义(P<0.05)。良好复位与功能复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1)。结果提示,年龄、骨折类型、骨骼质量、螺钉置入内固定的置入位置(尖顶距)以及内侧骨皮质复位质量是导致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功能复位并不增加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对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骨折不宜应用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对于采用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的一般患者应力求使尖顶距值<25mm,功能复位即可,但应力求使后内侧骨皮质良好复位。
关键词
骨
质疏松
转子间
骨
折
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
功能复位
内侧骨皮质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4
作者
王亚军
张满江
孙树东
李成秀
孙莉
赵凡
韩冰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学院
梅河口市医院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8期489-,共1页
文摘
1996-2001年以来采用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5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男28例,女37例;年龄28~80岁,平均62.2岁.按着Evans分型标准: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23例,Ⅳ型29例.
关键词
加压钢板
股
骨
上段
子间
并存症
患肢皮牵引
小转子
皮质
骨
螺钉
后
内侧骨皮质
松质
骨
螺钉
负重功能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内固定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信效堂
孟勇
姜鹏
陈聪
兰海
于永林
机构
威海市立医院骨科
威海市立医院呼吸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9期641-644,共4页
文摘
目的 对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10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9例,女性81例;年龄55~87岁,平均77.4岁.采用Evans骨折分型:Type Ⅰ-1型8例,Type Ⅰ-2 19例,Type Ⅰ-3 35例,Type Ⅰ-4型47例,Type Ⅱ 1例.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其中Ⅵ级4例,Ⅴ级31例,Ⅳ级52例,Ⅲ级23例.采用尖顶距(tip-apix distance, TAD)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的位置.选择年龄、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复位稳定性、内固定的植入位置作为分析变量,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3.0~24.0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14例患者内固定失败.内固定失败组平均年龄77.4岁(63~87岁),较骨折愈合组年长8.9岁(P=0.04).骨质疏松轻重程度以及TAD值大小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稳定与否以及后内侧骨皮质对合情况是否良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复位与功能复位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年龄、骨折类型、骨骼质量、内固定的植入位置(TAD)以及内侧骨皮质复位质量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功能复位并不增加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对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骨折不宜应用动力髋内固定.对于采用动力髋内固定的一般患者应力求使TAD值〈25,功能复位即可,但应力求使后内侧骨皮质良好复位.
关键词
老年性
骨
质疏松
粗隆间
骨
折
动力髋内固定
功能复位
内侧骨皮质
Keywords
Osteoporosi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Dynamic hip screw
Fixation
Cortical contact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内侧角骨皮质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欣
张英琪
张世民
杜守超
陈凯
王志远
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0-126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2323)~~
文摘
目的用股骨转子间骨折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前内侧角骨皮质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影像资料完整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65~98岁,平均79.8岁。根据2018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31-A2.2型46型,31-A2.3型29例。对CT数据进行分割建模、模拟复位等影像处理技术,测量其前内侧角处骨皮质的厚度,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并观察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形态。结果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为51.8~72.6°,平均62.4°;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为17.6^-47.3°,平均-15.8°;前内侧角处骨皮质厚度为3.6~6.1mm,平均4.4mm;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为14.3~21.2mm,平均16.8mm。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有3种形态:(1)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57例(76.0%);(2)与股骨颈轴线相垂直,7例(9.3%);(3)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包括反向成角),11例(14.7%)。结论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皮质形态和骨折线的走向,能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对手术选择皮质支撑复位的形式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股
骨
转子间
骨
折
前
内侧
角
骨
皮质
骨
折形态
复位支撑
内固定
Keyword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nteromedial corner cortex
morphology of fracture
cortex buttress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侧骨皮质重建+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
沈业彤
曹立新
徐凤琳
姜晓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08
1
原文传递
2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内侧皮质骨的应力公布
范熙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110例
孟勇
信效堂
姜鹏
兰海
于永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王亚军
张满江
孙树东
李成秀
孙莉
赵凡
韩冰
《中国骨伤》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内固定危险因素分析
信效堂
孟勇
姜鹏
陈聪
兰海
于永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内侧角骨皮质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王欣
张英琪
张世民
杜守超
陈凯
王志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