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毒素脂多糖(LP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TNF-α、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袁雪明 刘陆滨 赵志香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LP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PLFs细胞,将细胞分为LPS刺激0 mg/L(对照组)、1 mg/L(实验Ⅰ组)、10 mg/L(实验Ⅱ组),应用ELISA法检测IL-6、TNF-α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LPS刺激6 h时,...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LP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PLFs细胞,将细胞分为LPS刺激0 mg/L(对照组)、1 mg/L(实验Ⅰ组)、10 mg/L(实验Ⅱ组),应用ELISA法检测IL-6、TNF-α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LPS刺激6 h时,HPLFs中TNF-α、IL-6的表达量显示:Ⅰ、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12 h时,HPLFs中TNF-α、IL-6的表达量显示:Ⅰ、Ⅱ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HPLFs细胞中TNF-α、IL-6的表达随LPS刺激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且对照组、及Ⅰ组、Ⅱ组经LPS刺激12 h的TNF-α、IL-6表达均显著高于刺激6 h,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毒素脂多糖(LPS)能够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泌TNF-α、IL-6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脂多糖(lps)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TNF-Α IL-6
下载PDF
LPS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建立及用于壮瑶药解热活性成分筛选
2
作者 邓玲玉 朱华 +8 位作者 许立拔 谢凤凤 罗静 平静云 农丽珍 李茵兰 曾艳芳 陈雅玲 岑思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20-129,共10页
通过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内毒素(LPS),评价LPS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最佳剂量。造模后1 h,所有提取物、壮瑶药活性单体进行给药。使用智能热原仪测量LPS家兔的肛温变化,并计算肛温增长值、变化率和每个时间点解热积分及各供试品的解热总积分... 通过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内毒素(LPS),评价LPS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最佳剂量。造模后1 h,所有提取物、壮瑶药活性单体进行给药。使用智能热原仪测量LPS家兔的肛温变化,并计算肛温增长值、变化率和每个时间点解热积分及各供试品的解热总积分。结果表明,注射LPS 1 h后,所有家兔肛温均比基础肛温升高0.8~3.0℃,模型组家兔在造模后肛温维持高温状态,未见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7种壮瑶药的提取物均有1个或以上时间点肛温变化率显著降低,按解热总积分大小排序表现为蝙蝠草醇提物>旱田草水部位提取物>白子菜水提物>火炭母醇提物>旱田草石油醚部位提取物>拳卷地钱醇提物>兰香草水提物>旱田草正丁醇部位提取物>铁皮石斛榨汁。13种壮瑶药的活性单体均有1个或以上时间点肛温变化率显著降低,按解热总积分大小排序表现为山奈酚>川陈皮素>橙皮苷>异槲皮素>芹菜素>槲皮素>紫云英苷>没食子酸>醋酸洗必泰>鞣花酸>绿原酸>木犀草素>金合欢素。在本试验条件下,确定LPS复制家兔发热模型的最佳剂量为4.0μg/kg;7种壮瑶药提取物和13种壮瑶药活性单体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内毒素(lps) 壮瑶药 活性单体 解热作用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内毒素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帆 刘开俊 +1 位作者 曾叶 杨业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P)对细菌内毒素(LPS)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促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以探讨过度炎症反应中高细胞因子血症的调控药物和措施。方法分离纯化小鼠腹腔Mφ,用LPS激活,与TWP共同孵育;以间接MTT法和...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P)对细菌内毒素(LPS)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促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以探讨过度炎症反应中高细胞因子血症的调控药物和措施。方法分离纯化小鼠腹腔Mφ,用LPS激活,与TWP共同孵育;以间接MTT法和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TWP在浓度6.25~100μg/L,时间4~24小时范围内,对Mφ产生TNF-α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TWP在浓度6.25~50μg/L范围内,时间12小时,对Mφ产生IL-6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TWP可以抑制LPS激活Mφ分泌促炎症性细胞因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内毒素(lps)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内毒素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绵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春雨 凡春玲 +5 位作者 罗晓红 万东君 李晶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法绵羊全麻后,3μg/kg和6μg/kg LPS分别于30 min和60 mi...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法绵羊全麻后,3μg/kg和6μg/kg LPS分别于30 min和60 min内静脉泵入实验I组和实验II组。以不同时点测定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变化。结果 LPS静注后,实验I组和II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33.3%和50%;两实验组3 h内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不同时点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明显升高(P<0.05或P<0.01);白细胞(WBC)数目在2 h明显降低,之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两种剂量的LPS均能成功地建立绵羊MODS模型;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均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内毒素(lps)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广涛 焦润生 +2 位作者 高丽萍 赵敏 王秀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ndro)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穿心莲内酯对照组、内毒素组和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对内毒素组和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大鼠...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ndro)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穿心莲内酯对照组、内毒素组和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对内毒素组和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大鼠通过鼠尾静脉注射LPS(5mg/kg)。给予LPS后3h.6h及12h,对穿心莲内酯对照组和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穿心莲内酯(10mg/kg)。注射LPS后24h收集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白细胞介素-1p(IL-1p)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浓度;检测肺组织中的丙二醛(MDA)、核转录因子-κB(NF—κB)浓度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LPS组比较,穿心莲内酯治疗组TNF-α降低(P〈0.05),而IL-1B和ICAM-1明显降低(P〈0.01)。穿心莲内酯治疗组与LPS组比较,MPO活性降低(P〈0.05),而MDA和NF—KB明显降低(P〈0.01)。穿心莲内酯治疗组与LPS组比较,PaO,明显升高(P〈0.01),pH值升高(P〈0.05),PaCO:降低(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NF—KB激活对LPS诱导的ALI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ALI) 穿心莲内酯 核转录因子-κB(NF—κB) 内毒素(lps)
下载PDF
不同途径给予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茂宪 赵文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2-1105,I0012,共5页
目的探讨气管内滴注、腹腔注射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肺内、外源性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的异同。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体质量25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p组、ALIp组、Cexp组以及... 目的探讨气管内滴注、腹腔注射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肺内、外源性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的异同。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体质量25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p组、ALIp组、Cexp组以及ALIexp组。ALIp组、ALIexp组分别气管内滴注或腹腔注射LPS4me/kg,Cp组、Cexp组分别气管内滴注或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LPS后24h计算大鼠死亡率,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氧分压(PaO2);处死大鼠,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血清及BALF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cp组、Cexp组、ALIp组、ALIexp组大鼠死亡率分别为0、0、12.5%、43.75%;ALIp组与ALIexp组相比,其BALF中TNF-α、IL-6及IL-10水平明显升高;PaO2明显降低(P〈0.05);与ALIp相比,ALIexp组血清中TNF-α、IL-6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ALIp组(P〈0.05);肺W/D及BALF中蛋白含量两组变化不明显(P〉0.05);病理学观察示,ALIp组以肺实质炎性反应,肺泡塌陷为主,ALIexp组肺间质水肿明显。结论气管内滴注或腹腔注射LPS4me/kg均能引起ALI;肺内因素与肺外因素所致Au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ALI) 内毒素(lps) 大鼠
下载PDF
苯妥英钠对内毒素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达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方方 叶新 +2 位作者 陈栋 范云 李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396-399,共4页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PHT)对内毒素(LPS)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 PDLFs)增殖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 PDLFs,分别与100 mg/L LPS、不同浓度PHT(5、20 mg/L)以及100 mg/L LPS+不同浓度PHT共同培养24 h后,...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PHT)对内毒素(LPS)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 PDLFs)增殖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 PDLFs,分别与100 mg/L LPS、不同浓度PHT(5、20 mg/L)以及100 mg/L LPS+不同浓度PHT共同培养24 h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观察不同浓度PHT对LPS作用下h PDLFs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PHT对LPS作用下h PDLFs内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00 mg/L的LPS可明显抑制h PDLFs的增殖活性、刺激h PDLFs表达TNF-α(P<0.05);20 mg/L PHT可明显促进h PDLFs的增殖(P<0.05),并可明显抑制h PDLFs表达TNF-α(P<0.05);将20 mg/L PHT与100 mg/L LPS联合作用于h PDLFs时,可明显逆转LPS对h PDLFs增殖(P<0.05),明显拮抗LPS介导h PDLFs表达TNF-α(P<0.05)。结论:20 mg/L PHT对LPS作用下的h PDLFs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钠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 PDFS) 内毒素(lps)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下载PDF
内毒素致绵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的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3
8
作者 牛廷献 罗晓红 +3 位作者 万东君 史智勇 王红义 陆璐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静脉泵入小剂量内毒素(LPS)建立绵羊ARDS模型。72h后处死,取脏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制片,HE染色,以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静脉泵入小剂量内毒素(LPS)建立绵羊ARDS模型。72h后处死,取脏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制片,HE染色,以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以肺、肾最为严重,肝、脾和大肠次之,心脏较轻。并且以瘀血、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学改变。结论LPS诱导的ARDS可致多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肺是最易受损伤的首位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绵羊 内毒素(lps) 病理学改变
下载PDF
腹腔注射内毒素对老年大鼠记忆保持功能的损害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正 张焰 谈大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对成年和老年大鼠记忆保持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析因设计的方法,将成年和老年雄性SD大鼠各32只随机分为4组:成年大鼠/生理盐水组(C组)、成年大鼠/LPS组(L组)、老年大鼠/生理盐水组(A组)和老年大鼠/LPS组(A+L...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对成年和老年大鼠记忆保持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析因设计的方法,将成年和老年雄性SD大鼠各32只随机分为4组:成年大鼠/生理盐水组(C组)、成年大鼠/LPS组(L组)、老年大鼠/生理盐水组(A组)和老年大鼠/LPS组(A+L组),每组16只,然后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训练,经训练获得记忆后24h腹腔注射LPS250μg/kg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24h进行记忆保持功能测试,水迷宫测试以达到平台前的游泳距离和Y-迷宫测试以大鼠受到连续20次电击后进入安全区的正确反应次数作为观察指标,测试结束后立即取海马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年龄与LPS对大鼠到达平台前的游泳距离和受电刺激后正确反应次数的影响,各自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表明,A+L组较A组和L组大鼠到达平台前的游泳距离延长和受电刺激后正确反应次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组与C组和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LPS对海马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各自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间的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表明,L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表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表达高于A组和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注射LPS后老年大鼠记忆保持功能受损,而不影响成年大鼠的记忆保持功能,这与衰老加重LPS诱导的海马IL-1β蛋白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保持 内毒素(lps) 老年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海马
下载PDF
LPS对鹅等级卵泡基质层TLR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应诗家 戴子淳 +1 位作者 郭佳佳 施振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7-1156,共10页
【目的】研究鹅卵泡基质层TLR家族基因表达谱及其对LPS不同处理时间后的反应性。【方法】在大群散养条件下,实时观察鹅产蛋过程,分别在产蛋后8和2 h以及产前4、16和28 h注射LPS,并在产蛋后8h屠宰,即LPS作用0、6、12、24和36 h,每个时间... 【目的】研究鹅卵泡基质层TLR家族基因表达谱及其对LPS不同处理时间后的反应性。【方法】在大群散养条件下,实时观察鹅产蛋过程,分别在产蛋后8和2 h以及产前4、16和28 h注射LPS,并在产蛋后8h屠宰,即LPS作用0、6、12、24和36 h,每个时间点各5只鹅。屠宰时,取卵巢,观察卵泡外观形态,并分离F1-F5级卵泡基质层。试验鹅自由饮水、自由采食、自然光照。LPS处理0、24和36 h的单个F1-F5级卵泡基质层或卵泡用于基因表达分析,而其他LPS处理的每只鹅等级卵泡基质层RNA等质量混合后用于基因表达分析。采用普通PCR方法检测10种鸟类TLR家族基因的在鹅等级卵泡基质层的表达谱,其中以脾脏组织为阳性对照,以不加c DNA模板为阴性对照。根据RT-PCR的表达谱结果,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等级卵泡基质层TLRs表达水平以及不同LPS处理时间对基质层TLRs表达水平的影响。对不同等级卵泡和不同LPS处理时间对基质层TLRs表达的数据,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Duncan法多重比较;对变性卵泡与对照组基质层TLRs表达水平的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1)已公开的10种鸟类TLR家族基因,如TLRs 1A、1B、2A、2B、3、4、5、7、15和21基因均在等级卵泡基质层组织中表达。(2)随等级卵泡生长,TLRs 2A和15表达水平逐渐升高;F1级卵泡基质层TLR2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3、F4和F5级卵泡,TLR1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5级卵泡;其他TLR家族基因,如TLRs 1A、1B、2B、3、4、5、7和21在不同等级卵泡基质层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3)在LPS处理0、6和12 h时,等级卵泡外观形态无明显变化,但在LPS处理24 h时,3只鹅的等级卵泡呈深黄色胶冻状变性;在LPS处理36 h时,全部试验鹅等级卵泡呈深黄色胶冻状变性。(4)与对照组(LPS处理0 h)相比,TLRs 2A、4和5表达水平在LPS处理12和24 h时显著升高,TLR2B表达水平在LPS处理24 h时显著升高,TLRs 7和15表达水平在LPS处理6-24 h期间均显著升高,而TLRs 1A、1B、3和21表达水平在LPS处理6-24 h期间差异不显著。(5)与等级卵泡基质层相比,在LPS处理24和36 h的变性卵泡中,TLRs 1A、2A、2B、4、5、7和1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LR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在LPS处理36 h的变性卵泡中,TLRs 1B和2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已发现的10种鸟类TLR家族基因均在种鹅等级卵泡基质层表达,且随LPS作用时间延长,等级卵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但TLRs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鹅 等级卵泡 内毒素脂多糖(lps) TLRS
下载PDF
血必净对内毒素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智勇 罗晓红 +3 位作者 万东君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预防组(C组)和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动物全麻后,以6μg/kgLPS于30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预防组(C组)和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动物全麻后,以6μg/kgLPS于30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C组在静脉泵入LPS前1h、D组在泵入LPS后1h,以2ml/kg血必净(XUEBIJING)注射液静脉滴注,D组1次/d,连续3d。同时,A组静脉泵入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以不同时点测定各组的血气、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LPS静脉泵入后,C和D组绵羊体征表现较B组有所减轻;A、B、C和D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0%、60%、40%和50%:B、C和D三组3h内氧合指数与0h和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B、C和D三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的含量与0h和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WBC数目3~6h则明显下降(P〈0.01),12h时开始上升,24h后骤然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能改善LPS诱导的动物体征表现、降低死亡率,对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多脏器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XUEBIJING)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内毒素(lps) 防治
下载PDF
内毒素对脂磷壁酸促内皮细胞活化的增敏作用
12
作者 李寅 常文秀 +2 位作者 王勇强 高红梅 路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8-661,共4页
目的 观察内毒素(LPS)对脂磷壁酸(LTA)活化内皮细胞的增敏作用并对相关的受体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分别经LPS及LPS+TLR4抗体诱导后,以LTA进行刺激.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表面TLR2表达,ELISA法检... 目的 观察内毒素(LPS)对脂磷壁酸(LTA)活化内皮细胞的增敏作用并对相关的受体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分别经LPS及LPS+TLR4抗体诱导后,以LTA进行刺激.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表面TLR2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8、vWF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核内TLR2及IkBa mRNA表达水平.结果 50 ng/mL的LPS可诱导内皮细胞表面TLR2产生.LPS作用于内皮细胞4 h,细胞内TLR2 mRNA及IkBa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而作用8 h后,TLR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kBa mRNA表达水平仍无改变.经LPS诱导后再以LTA进行刺激,细胞分泌IL-8及vWF含量均较LTA刺激组明显升高.TLR4抗体不能抑制LPS诱导的TLR2 mRNA表达升高及LTA在刺激后细胞因子表达的增加。结论LPS对LTA活化内皮细胞具有增敏作用,TLR4抗体尚不能完全抑制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lps) 脂磷壁酸(LTA) 内皮细胞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Kruppel样因子4对内毒素所致IL-6基因表达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衍生 刘梅冬 +4 位作者 刘瑛 刘俊文 陈广文 张华莉 肖献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3-1318,共6页
探讨Kruppel样因子4(KLF4)对内毒素所致白介素(IL-6)的基因表达以及释放的影响,并对其调控机制做了初步研究.使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KLF4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采用KLF4过表达的RAW264.7巨噬细胞株或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抑制内源性KLF4... 探讨Kruppel样因子4(KLF4)对内毒素所致白介素(IL-6)的基因表达以及释放的影响,并对其调控机制做了初步研究.使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KLF4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采用KLF4过表达的RAW264.7巨噬细胞株或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抑制内源性KLF4的表达,用RT-PCR和ELISA检测内毒素(LPS)刺激后IL-6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RAW264.7细胞中KLF4过表达对IL-6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使用EMSA法检测细胞中KLF4与IL-6基因启动子区KLF4元件的结合.结果表明:LPS可以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KLF4的表达以及IL-6蛋白表达.KLF4过表达明显抑制IL-6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而KLF4缺失使这种作用消失.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结果显示,KLF4可以抑制LPS所致的IL-6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EMSA显示KLF4不能与IL-6启动子区的KLF4结合元件直接结合.结果表明,LPS可以促进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KLF4的表达和IL-6的释放.KLF4能抑制LPS诱导的IL-6表达和释放,其机制是抑制IL-6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但KLF4的抑制作用不是通过直接与IL-6基因的启动子区相结合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ppel样因子4(KLF4) 内毒素(lps) 白介素6(IL-6) 炎症
下载PDF
小鼠牙乳头细胞在LPS刺激下Notch信号表达动态分析
14
作者 马亮 王胜朝 +2 位作者 张亚庆 何文喜 韩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7-563,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在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过程中Notch信号相关分子表达变化,探讨Notch信号途径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髓损伤修复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配制含不同浓度大肠杆菌标准LPS的培养液并分别培养小鼠牙乳头细胞MDPC-23,MTT法检测LP... 目的:通过观察在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过程中Notch信号相关分子表达变化,探讨Notch信号途径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髓损伤修复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配制含不同浓度大肠杆菌标准LPS的培养液并分别培养小鼠牙乳头细胞MDPC-23,MTT法检测LP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LPS对细胞Notch1、Jagged1、Delta1、HES1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结果:细胞在10 ng/mL^1μg/mL范围内的LPS刺激下增殖明显,以100 ng/mL时效果最显著(P<0.01);而大于1μg/mL后LPS对细胞主要表现为毒性作用;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不加LPS培养0~5 d中,Notch1表达较稳定并呈轻微上升趋势,分别用10 ng/mL^1μg/mL的LPS作用下,Notch1的表达先升高,而后逐渐下降。Jagged1和Delta1在不加LPS培养0~5 d中均表现出下降趋势;Jagged1在加入100 ng/mL^1μg/mL LPS后,1~3 d时表达呈上升趋势,3~5 d时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而Delta1在加入10 ng/mL^1μg/mL的LPS刺激培养后基本都表现为0~3 d表达量逐渐下降,而3~5 d则逐渐上升。Hes1在不加LPS培养0~5 d中表达先轻微上升而后基本稳定;当加入10 ng/mL和100 ng/mL的LPS后,0~5 d表达呈逐渐升高;LPS为1μg/mL时,0~1 d表达逐渐升高,而在1~5 d则逐渐下降。结论:一定浓度LPS刺激可使成牙本质样细胞系MDPC-23中Notch信号分子表达升高,提示Notch信号通路在MDPC-23受到LPS刺激时维系细胞功能平衡、启动细胞应激反应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相关基因 小鼠牙乳头细胞MDPC-23 内毒素脂多糖(lps)
下载PDF
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内毒素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律东 林举达 +5 位作者 李明颖 林志雄 叶小清 杨志江 杨正 冼君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4期3000-3002,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内毒素(LPS)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意义,为隐性细菌性感染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始发原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住院的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79例患者的血液内毒素,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尿常... 目的分析血液内毒素(LPS)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意义,为隐性细菌性感染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始发原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住院的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79例患者的血液内毒素,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尿常规、头部MRI/CT的检查结果,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内毒素(LPS)平均为(0.045±0.069)EU/ml,其中〉0.01 EU/ml的占79.7%;白细胞计数(WBC)平均为(7.049±1.855)×10~9/L,≥10×10~9/L的百分率为5.0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平均为(52.118±10.722)%,≥70%的占6.33%,C-反应蛋白平均为(3.062±4.344)mg/L,抗链球菌溶血素O平均为(70.505±63.318)IU/ml,尿常规白细胞镜检阳性占14.03%,头部MRI/CT检查有炎症的占所有参与检查患者的39.34%。结论大部分患者血液内毒素水平均升高可能与其发病机制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两者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病因 毒血症 内毒素(lps)
下载PDF
连翘酯苷A对内毒素致炎鸡脾脏IL-17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广东 张强 +4 位作者 岳丽红 许龙 朱德全 刘海航 李艳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为了研究连翘酯苷A的抗炎效应,试验选取8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采用LPS诱导鸡炎症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FA低剂量组(30 mg/kg)和FA高剂量组(60 mg/kg),通过剖检并分离鸡脾脏,计算鸡脾脏器官指数,并通过qRT-PCR和ELISA方... 为了研究连翘酯苷A的抗炎效应,试验选取8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采用LPS诱导鸡炎症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FA低剂量组(30 mg/kg)和FA高剂量组(60 mg/kg),通过剖检并分离鸡脾脏,计算鸡脾脏器官指数,并通过q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脾脏中IL-17和IL-6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脾脏器官指数上升,脾脏中IL-17和IL-6的mRNA表达量升高;与LPS组相比,FA低剂量组和FA高剂量组脾脏器官指数下降,脾脏中IL-17和IL-6的mRNA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脾脏中IL-17和IL-6的蛋白含量升高;与LPS组相比,FA低剂量组和FA高剂量组脾脏中IL-17和IL-6的蛋白含量下降。可见连翘酯苷A可以通过抑制LPS诱导的鸡脾脏中IL-17和IL-6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的升高,使鸡脾脏器官指数下降,起到调控鸡脾脏免疫反应,通过影响IL-17和IL-6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发挥抗炎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苷A(FA) 内毒素(lps) 脾脏 IL-17 IL-6
原文传递
血必净与乌司他丁对急进高原MODS的治疗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东君 王春雨 +3 位作者 牛廷献 付学锋 张新宇 罗晓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对内毒素(LPS)致绵羊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5只绵羊从亚高原地区兰州(海拔1500 m)运输到高原地区桑科草原(海拔3200 m)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乌司... 目的 探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对内毒素(LPS)致绵羊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5只绵羊从亚高原地区兰州(海拔1500 m)运输到高原地区桑科草原(海拔3200 m)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血必净治疗组(D组).动物全麻后,以6 μg/kg LPS于30 min内静脉泵入建立H-MODS模型.在静脉泵入LPS后,C组、D组分别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 000 U/kg)、血必净(2 mL/kg)注射液,均每天2次,连续3 d.A组和B组静脉滴注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于0、6、12、24、48和72 h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结果 与B组比较,C组和D组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较小;治疗组AST、ALT、TBIL和Cr升高低于B组(P〈0.05);D组在个别时间点各项指标改善优于C组.B、C和D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71.4%、42.8%和28.6%.结论 乌司他丁和血必净均能降低 LPS诱导的H-MODS死亡率,对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多器官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者比较血必净治疗效果可能优于乌司他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 内毒素(lps) 乌司他丁(UTI) 血必净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NF-κB在小鼠感染性早产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筱祎 李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NF κB与感染性早产的关系 ,探索感染性早产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 45只孕 15d的小鼠分为LPS组、LPS +PDTC(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组、生理盐水组 3组 ,每组 15只 ,分别注药后观察它们的分娩时间 ,另外同样分组孕鼠 ... 目的 通过研究NF κB与感染性早产的关系 ,探索感染性早产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 45只孕 15d的小鼠分为LPS组、LPS +PDTC(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组、生理盐水组 3组 ,每组 15只 ,分别注药后观察它们的分娩时间 ,另外同样分组孕鼠 ,每组 5只 ,共 15只 ,在给予上述同样药物 16h后处死 ,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胎盘TNF α、IL 8水平。结果 LPS +PDTC组孕鼠的妊娠时间较LPS组明显延长 ,另 3组孕鼠检测TNF α、IL 8水平 ,发现在LPS +PDTC组中 ,其表达较LPS组明显降低。结论 NF κB活化可能是通过调控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 ,参与感染性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感染 内毒素(lps) 早产 PDTC
下载PDF
维生素D水平与脓毒症发生机制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家来 徐俊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3-396,共4页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室常见的危重症,总体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脓毒症发生机制的研究对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维生素D(VitD)与脓毒症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研究发现,VitD在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室常见的危重症,总体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脓毒症发生机制的研究对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维生素D(VitD)与脓毒症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研究发现,VitD在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机体对病原菌免疫防御反应等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期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Vit D) 脓毒症 25(OH)D 1 25(OH)2D 维生素D受体(VDR) 细菌内毒素(lp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下载PDF
猪全血法体外检测热原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横 秦媛媛 +1 位作者 贺庆 高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研究猪全血法体外检测热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猪全血,与不同浓度的各类热原[细菌内毒素(LPS)、脂磷壁酸(LTA)、酵母多糖]共同孵育20 h(37℃、5%CO2),以细胞因子(IL-1β、IL-6)为检测指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孵... 目的:研究猪全血法体外检测热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猪全血,与不同浓度的各类热原[细菌内毒素(LPS)、脂磷壁酸(LTA)、酵母多糖]共同孵育20 h(37℃、5%CO2),以细胞因子(IL-1β、IL-6)为检测指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孵育体系中相应细胞因子的含量,进行猪全血-IL-1β、IL-6法体外热原检测的方法研究。结果:猪全血经一定比例稀释后(猪全血:RPMI1640为1∶3),猪全血-IL-1β、IL-6法对LPS可检测到0.25 EU獉mL-1,对LTA可检测到0.5μg獉mL-1,对酵母多糖可检测到16.0μg獉mL-1;且在该孵育体系下,猪全血-IL-1β法对LPS的最低检测限为0.125 EU獉mL-1,线性范围为0.125~0.5 EU獉mL-1,r=0.9515;猪全血-IL-6法对LPS的最低检测为0.0625 EU獉mL-1,线性范围为0.0625~0.5 EU獉mL-1,r=0.9926。结论:初步研究认为,猪全血-IL-1β、IL-6法适用于检测热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猪全血法 热原检测 细菌内毒素(lps) 脂磷壁酸(LTA) 酵母多糖 细胞因子 酶联免疫法 方法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