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羊膜填塞与内界膜翻转填塞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比较
1
作者 王楚翘 周激波 +3 位作者 姚腾腾 王泽淇 高慧芹 汪朝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1...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15例16眼。所有患者均接受PPV,根据术中黄斑裂孔填塞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人羊膜填塞组7例7眼和内界膜填塞组8例9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测定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激光扫描检眼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情况并判定黄斑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人羊膜填塞组6眼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即复位,内界膜填塞组所有术眼均实现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初次手术后,人羊膜填塞组5眼黄斑裂孔闭合,内界膜填塞组8眼黄斑裂孔闭合,2个组间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4.420,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均优于术前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183,P>0.05)。人羊膜填塞组和内界膜填塞组分别有2眼和4眼出现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给予降眼压治疗1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及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均安全有效,且人羊膜填塞术在伴随复杂的眼底情况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视网膜解剖学复位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内界膜翻转填塞
下载PDF
内界膜翻转填塞与内界膜剥除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2
作者 孙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高度近视MHRD患者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玻璃体切除术,A组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B组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对比两组黄斑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恢复及眼压变...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高度近视MHRD患者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玻璃体切除术,A组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B组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对比两组黄斑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恢复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A组黄斑裂孔闭合率高于B组(χ^(2)=5.17,P=0.023);两组视网膜复位率、logMAR BCVA下降幅度及高眼压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度近视MHRD患者治疗中,采用玻璃体切除+内界膜翻转填塞手术、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均可有效促进视网膜复位以及视力恢复,但前者可有效提升黄斑裂孔闭合率,可预防视网膜再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翻转填塞 内界剥除 黄斑裂孔性视网脱离
下载PDF
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文魁 李文帅 徐培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10/2021-10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63例6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34例35眼,接...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10/2021-10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63例6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34例35眼,接受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和B组(29例29眼,接受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患者的裂孔闭合率、视网膜脱离复位率;术前,术后1wk,1、3、6mo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mo内,A组的裂孔闭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视网膜脱离复位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BC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术后1wk,1、3、6mo时,两组患者的BCV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并发症,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BCVA,提高裂孔闭合率,且不会影响患者眼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脱离 玻璃体切除(PPV) 内界膜翻转填塞 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付政 王瑞峰 +1 位作者 徐一帆 唐文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且在该期间内完成6个月术后随访的52例(52只患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且在该期间内完成6个月术后随访的52例(52只患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27例)与观察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25例),对比两组愈合效果、视力、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愈合效果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斑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2.00%、96.00%,均较对照组的66.67%,70.3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效果更显著,利于术后愈合,改善视力,并可提高黄斑裂孔闭合率与视网膜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视网脱离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翻转填塞
下载PDF
内界膜翻转填塞与内界膜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智华 谭薇 +1 位作者 张英 崔月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1-576,共6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ILM)翻转填塞或ILM剥除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中解剖学及视力恢复疗效。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bas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ILM)翻转填塞或ILM剥除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中解剖学及视力恢复疗效。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bas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Europe PMC、Nature数据库中检索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09。以术后6mo为随访时间节点,观察黄斑裂孔闭合、原发性视网膜复位及BCVA情况。采用Review 5.3及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包括8项研究266眼。ILM翻转填塞在黄斑裂孔闭合率方面优于ILM剥除(RR=2.05,95%CI 1.69~2.49,P<0.00001),在原发性视网膜复位率方面无差异(RR=1.04,95%CI 0.98~1.12,P=0.21),在术后6mo两组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分别为:RR=0.44,95%CI 0.33~0.55,P<0.00001;RR=0.29,95%CI 0.10~0.48,P=0.003),两组间BCVA改善程度的差异结果存在异质性,其结论可能不稳定,尚需更多可靠数据证明。结论:PPV联合ILM翻转填塞在治疗高度近视MHRD患者中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翻转填塞 内界剥除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脱离 META分析
下载PDF
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封闭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 被引量:6
6
作者 贾砚文 陈月芹 +1 位作者 薛春燕 蒋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0-882,共3页
目的观察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封闭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18眼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资料,黄斑裂孔最小孔径>400μm,均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翻转填塞+自体血封闭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 目的观察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封闭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18眼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资料,黄斑裂孔最小孔径>400μm,均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翻转填塞+自体血封闭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8眼中,17眼黄斑裂孔闭合,闭合率94.4%。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16眼,不变者2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1.15±0.42)log MAR,术后为(0.53±0.23)log 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1,P=0.000)。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封闭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是安全有效的,但仍需要大样本、长期观察对该术式进行更完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翻转填塞 自体血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汪晓磊 孟照洋 +1 位作者 赵露 王艳玲 《眼科》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6例(37眼)。方法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手术。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观察眼...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6例(37眼)。方法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手术。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观察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裂隙灯、间接检眼镜、眼轴长度(axial length, AL)、黄斑裂孔直径;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测量术前及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厚度,包括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 GCL)、内丛状层(inner plexiform layer, IPL)、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 INL)、外丛状层(outer plexiform layer, OPL)、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 ONL)、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术后BCVA与术前BCVA、AL、年龄、黄斑裂孔大小等的关系。主要指标裂孔闭合率,BCVA,视网膜厚度。结果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100%。术前、术后平均BCVA(LogMRA)分别为1.23±0.64和0.28±0.17(P<0.05)。SD-OCT测量术后黄斑区鼻侧和颞侧的RNFL、GCL、IPL、INL厚度明显变薄(P均<0.05);黄斑区鼻侧和颞侧OPL、ONL、RPE厚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BCVA与术前BCVA(r=0.641)、黄斑裂孔最小直径(r=0.662)、白内障手术(r=0.438)、黄斑区鼻侧RNFL厚度变化(r=0.349)、黄斑区鼻侧IPL厚度变化(r=0.383)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治疗黄斑裂孔能改善术后BCVA。术前BCVA、黄斑裂孔最小直径、白内障手术、黄斑区鼻侧RNFL厚度变化、黄斑区鼻侧IPL厚度变化是影响术后BCVA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 内界剥除 内界膜翻转填塞 疗效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楠 柯根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68-770,共3页
目的:评价自体血封闭应用于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注入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选取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28眼病例,分为A组: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注入术,B组:... 目的:评价自体血封闭应用于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注入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选取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28眼病例,分为A组: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注入术,B组:在内界膜翻转填塞基础上行自体血封闭黄斑裂孔;2组各14例,14眼。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及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A组病人手术后1、3和6个月得分均较手术前下降(P<0.05~P<0.01);B组病人术后1、3和6个月得分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得分亦有所下降(P<0.05)。至复查结束A组裂孔闭合率为92.6%,B组100.0%。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术后高眼压及视网膜脱离的现象。结论:2组病人术后视力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自体血封闭术后裂孔闭合率达100.0%,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翻转填塞 自体血封闭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迈之灵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吴含春 曹素平 +2 位作者 唐慧梅 韩兆莹 邓志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0022-0023,共2页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迈之灵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患者62例(63眼)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31例(32只眼)采取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并术后服...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迈之灵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患者62例(63眼)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31例(32只眼)采取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并术后服用迈之灵;B组31例(31只眼)采取同A组同样的手术方法,未服用迈之灵。随访6个月。结果:与术前比较,A组、B组视力逐渐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组视力均优于B组(P<0.05)。与术前比较,A组、B组CMT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薄于B组(P<0.05)。A组黄斑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医源性白内障、眼内出血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并术后服用迈之灵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翻转填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