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沈燕 黎红华 +3 位作者 徐志鹏 杨梅 易娟 吴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6-81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以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试验分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25例,无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以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试验分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25例,无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以胰岛素稳态(HOMA-IR)方法检测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ADMA、VE-Ca)的损伤程度。结果 (1)脑梗死组患者的HOMA-IR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组患者的HOMA-IR高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患者(P<0.01)。(2)脑梗死组患者的内皮功能损伤较对照组严重,血清ADMA、VE-Ca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较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严重,血清ADMA、VE-Ca浓度增高明显(P<0.01)。(3)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存在明显的相关性,ADMA随着HOMA-IR的升高而升高,R=0.901(P<0.01),VE-Ca亦随着HOMA-IR的升高而升高,R=0.932(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危险因素越多,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越严重,其机制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ADMA VE-Ca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标志物、检测方法和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作云 高凌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血管活性因子 标志物 检测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月洁 吴艳君 李建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发生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贵华 袁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333-334,共2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肾脏,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或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肾脏,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或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s)是一层连续覆盖整个血管腔的扁平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功能,在保持全身血管张力、降低内皮通透性、维持机体促凝血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及减少黏附分子表达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出现损伤,其合成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乱,引起功能障碍,可累及人体多个脏器,研究发现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改变、蛋白尿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是DN始动因素和病理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糖尿病肾病 内皮功能损伤 研究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及内皮功能损伤与慢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明 沈玉祥 +2 位作者 袁建军 翟亚萍 商保军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年第1期8-9,23,共3页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激活和内皮功能损伤 ,探讨其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有无检出血栓及有无栓塞并发症将 45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 :血栓阳性组 ( 9例 )和血栓阴性组 ( 3 6例 ) ,分别用...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激活和内皮功能损伤 ,探讨其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有无检出血栓及有无栓塞并发症将 45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 :血栓阳性组 ( 9例 )和血栓阴性组 ( 3 6例 ) ,分别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vWF、D -二聚体水平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MPV ,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vWF、MPV、D -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其中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D -二聚体水平在血栓阳性组和血栓阴性组中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且可溶性P -选择素与D -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 (rs=0 .3 2 0 ,P <0 .0 5 )。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存在有血小板激活及内皮功能损伤 ,且这些异常改变与其血栓形成及栓塞并发症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小板激活 内皮功能损伤 血栓栓塞
下载PDF
超声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6
作者 金修才 方平 +1 位作者 谭跃萍 王小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45-1045,共1页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超声检查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曹雪明 朱娜 李刘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8期901-903,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中医药防治 综述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活化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振华 马廷学 王永红(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5-368,共4页
子痫前期(PE)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多基因、多系统损害性疾病,若病情进展严重,可导致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子痫、HELL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全球孕产妇及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PE病情变化呈动态性进展,... 子痫前期(PE)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多基因、多系统损害性疾病,若病情进展严重,可导致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子痫、HELL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全球孕产妇及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PE病情变化呈动态性进展,且临床表现多样化,故治疗原则以解痉、降压、镇静等为主,适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目前其病因学研究尚存争议,多数研究表明妊娠期间免疫和激素反应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PE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其中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在PE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中性粒细胞活化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PE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中性粒细胞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诱导肾脏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林评兰 徐琳 +3 位作者 吴明 黄迪 叶朝阳 高建东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9期154-158,共5页
综述了高尿酸血症诱导肾脏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改善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尿酸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引起肾脏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以及影响内皮细胞分泌正常舒缩因子等导致肾脏内皮细胞功能损... 综述了高尿酸血症诱导肾脏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改善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尿酸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引起肾脏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以及影响内皮细胞分泌正常舒缩因子等导致肾脏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中医药围绕"化痰降浊、活血化瘀、补肾益气"的基本治则,通过调节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抗脂质过氧化及氧化应激,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可有效改善高尿酸血症肾脏内皮细胞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压症 慢性尿酸性肾损伤 肾脏内皮功能损伤 炎症 氧化应激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幼鼠模型中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维彬 刘戈力 +3 位作者 李亚璞 魏莹 高芳芳 鲍鹏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473-475,485,共4页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标记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代谢综合征幼鼠腹主动脉以及血清中的表达变化,了解有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方法:3周SD幼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高脂饮食组(FC组)及高脂...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标记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代谢综合征幼鼠腹主动脉以及血清中的表达变化,了解有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方法:3周SD幼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高脂饮食组(FC组)及高脂高盐饮食组(FSC组)3组,分别对体重、体长、腹围、血压、内脏脂肪重量、血脂、血糖、胰岛素等指标进行监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PAI-1、vWF的含量,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AI-1、vWF在血管壁的表达。结果:(1)光镜检查显示NC、FC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正常,血管壁结构完整,而FSC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少许脱落,肌层细胞排列紊乱;(2)PAI-1、vWF在FSC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壁的表达明显高于NC、FC组(P<0.05);(3)FSC组血清中PAI-1、vWF含量明显高于NC、FC组(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幼鼠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为临床上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早期关注心血管改变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景云佳 沈建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489-491,共3页
血管内皮损伤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现代医学主要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舒张血管,减少内皮素-1(ET-1)的合成达到治疗目的,主要药物是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 血管内皮损伤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现代医学主要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舒张血管,减少内皮素-1(ET-1)的合成达到治疗目的,主要药物是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中药主要通过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改善内皮功能。本文主要从现代医学及祖国医学对冠心病内皮功能损伤的治疗进行概述,总结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内皮功能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皮功能损伤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评估淀粉样蛋白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12
作者 朱成燕 刘昊晨 +1 位作者 何华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6-462,共7页
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评估β-淀粉样蛋白(Aβ)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探讨相关标记物对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将永生化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与2.5μmol/L Aβ共同孵育,在2,4,6,8,10,12,14,16,18,20,22,24 h分别... 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评估β-淀粉样蛋白(Aβ)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探讨相关标记物对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将永生化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与2.5μmol/L Aβ共同孵育,在2,4,6,8,10,12,14,16,18,20,22,24 h分别测定胞浆Ca^(2+)、线粒体膜电位(MMP)、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和细胞活力,借助时间序列模型探讨相关标记物对细胞损伤的影响和贡献程度。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给胞浆Ca^(2+)一个正冲击后,细胞活力被抑制并持续走低;给eNOS和MMP一个正冲击后,细胞活力上升,并在早期上升速度较快,晚期上升速率有所下降。方差解析表明胞浆Ca^(2+)水平在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占主要作用,且这种影响随着疾病进程的发展而下降。结合模型研究推断在损伤早期干预Ca^(2+)通道有可能改善Aβ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模型 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淀粉样蛋白 钙离子通道
下载PDF
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SOD、MDA、HO-1水平及其与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辑 杨斌 +2 位作者 王华 詹元英 王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432-443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红素加氧酶(HO)-1水平变化及其与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进行肾活检的183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诊断为IMN,分为IMN组(31例)与对照组(152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红素加氧酶(HO)-1水平变化及其与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进行肾活检的183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诊断为IMN,分为IMN组(31例)与对照组(15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SOD、MDA、HO-1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含量,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OD、MDA、HO-1水平与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结果183例老年患者IMN发生率16.40%;IMN组24 h尿蛋白(U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血管扩张功能(F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IMN组MDA、HO-1、ET、vW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DA、HO-1水平与FMD呈正相关(P<0.05),SOD水平与FMD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IMN患者存在内皮功能损伤,并且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氧化应激 内皮功能损伤
下载PDF
高分辨力超声观测急性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14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0-510,共1页
关键词 高分辨力超声 急性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动物实验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李爱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2期37-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3例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作为D组,43例冠心病患者为C组,43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为B组,43例健康体检者为A组,比较四...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3例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作为D组,43例冠心病患者为C组,43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为B组,43例健康体检者为A组,比较四组的冠脉造影、甲状腺功能、内皮功能、血脂指标检测结果。结果B、D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的一氧化氮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的促甲状腺素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水平,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促甲状腺素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一氧化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一氧化氮水平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促甲状腺素、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水平,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高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成负相关,与内皮素成正相关(P<0.01)。结论亚临床甲减可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出现内皮功能紊乱,而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亚临床甲减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内皮功能损伤 相关性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内皮功能损伤的超声评价
16
作者 林展翼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7年第1期40-3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内皮功能损伤 动脉粥样硬 反应性充血 内皮细胞 高血压病人 活动平板心电图 降压药物 一氧化氮 内皮舒张因子
下载PDF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建立及胰岛素抵抗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
17
作者 钟幸 胡玲玲 +1 位作者 马慧 包明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502-503,共2页
目的分析高浓度胰岛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急性时相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血管内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及筛选改善胰岛素抵抗(IR)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体外诱导培养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R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C-... 目的分析高浓度胰岛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急性时相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血管内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及筛选改善胰岛素抵抗(IR)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体外诱导培养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R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vWF 因子的表达,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 NO的浓度,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胰岛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当胰岛素浓度为10U/L 时,C-反应蛋白以及vWF 表达上升,而细胞活性下降,NO产生减少,胰岛素受体表达降低,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C-反应蛋白以及vWF 表达明显增加,而细胞活性、NO的产生以及胰岛素受体表达则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抵抗能够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炎性蛋白的表达平衡,进而降低了血管内皮生物学的活性,证明其在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病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内皮功能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王敏 周志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给与尼可...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给与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内皮功能损伤指标、冠状动脉微循环、炎症指标水平、心脏超声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炎症指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超声参数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功能和冠状动脉微循环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减轻内皮功能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缓解心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单硝酸异山梨酯 稳定型心绞痛 内皮功能损伤 炎症反应 冠状动脉微循环
下载PDF
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机制及无创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诗意 武晓泓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治疗难度大、病情进展快及死亡率高的特征。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诱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始动环节...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治疗难度大、病情进展快及死亡率高的特征。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诱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始动环节,其持续存在可以作为评估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及无创评估方式研究进展,以期在糖尿病患者中,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内皮功能损伤,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功能损伤 机制 评估方式
原文传递
超声观测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内皮功能损伤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阮骊韬 曹铁生 +3 位作者 段云友 庄磊 杨一林 孔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 通过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时 ,兔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以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ID)的改变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两组 ,每... 目的 通过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时 ,兔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以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ID)的改变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9只 ,分别灌服 5 .0g/kg体重的L 蛋氨酸 (M组 )和等量的自来水 (对照组 ) ,然后于 4、8、12、2 4h检测其血浆中的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 ,同时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其EDD、EID。结果 ①急性HHcy时 ,M组兔髂外动脉的ED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且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而EID无明显的改变 ;②急性HHcy时 ,M组兔血浆中一氧化氮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血浆内皮素却明显升高。 结论 急性HHcy可导致兔血浆一氧化氮明显降低而内皮素明显升高 ,同时兔EDD明显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浆 一氧化氮 内皮 超声检查 内皮功能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