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咖啡酸、阿魏酸 被引量:60
1
作者 王峰 刘敏 +3 位作者 杨连春 王京媛 吕敏 李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目的:研究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ndothelin1,ET1) 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内ET1iv 致小鼠急性死亡、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主动脉条收缩试验和ET 受体结合试验。结果:咖啡酸和阿魏酸(ip) 能剂量依赖性... 目的:研究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ndothelin1,ET1) 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内ET1iv 致小鼠急性死亡、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主动脉条收缩试验和ET 受体结合试验。结果:咖啡酸和阿魏酸(ip) 能剂量依赖性地显著延长ET1 致小鼠急性死亡时间,在离体器官可观察到咖啡酸与阿魏酸能拮抗ET1的缩血管效应;放射性受体配体结合实验表明,咖啡酸和阿魏酸可竞争性地抑制ET1 与其受体的结合。结论:咖啡酸和阿魏酸为新的非肽类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肽类药物 咖啡酸 阿魏酸 内皮素拮抗剂
下载PDF
内皮素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文明 李彬 +3 位作者 王凯 程根阳 窦艳娜 赵占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52-2557,共6页
背景糖尿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因素。尽管研究证实很多药物可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延缓肾病进展,但是其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内皮素拮抗剂作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新的尝试,逐渐受到关注。目的评... 背景糖尿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因素。尽管研究证实很多药物可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延缓肾病进展,但是其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内皮素拮抗剂作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新的尝试,逐渐受到关注。目的评估内皮素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会议记录和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获得内皮素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根据Cochrane手册提供的方法,由两人独立提取数据、进行数据评估,出现分歧时由第三人评估决定。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尿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最终纳入6篇RCT,共20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皮素拮抗剂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标准均数差(SMD)=-0.66,95%CI(-0.76,-0.56),P<0.00001〕,但是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风险比(RR)=1.49,95%CI(0.81,2.76),P=0.20〕。尽管内皮素拮抗剂和安慰剂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RR=1.06,95%CI(0.99,1.13),P=0.08〕,但是内皮素拮抗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RR=1.34,95%CI(1.12,1.61),P=0.001〕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RR=1.45,95%CI(1.07,1.97),P=0.02〕高于安慰剂。内皮素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收缩压〔均数差(MD)=-3.88,95%CI(-5.36,-2.40),P=0.0001〕、舒张压〔MD=-2.65,95%CI(-4.30,-1.01),P=0.002〕、血红蛋白水平〔MD=-0.69,95%CI(-0.87,-0.51),P=0.0001〕低于安慰剂。结论内皮素拮抗剂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但是需要大样本RCT证实内皮素拮抗剂的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内皮素拮抗剂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内皮素拮抗剂抑制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VEGF-C体外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林雁 尹芳 +5 位作者 袁莹 邹剑 刘锋 周鹏 刘世喜 张京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4,共4页
通过影响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探讨内皮素拮抗剂(BQ-123)与喉癌淋巴转移的机制,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体外培养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 通过影响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探讨内皮素拮抗剂(BQ-123)与喉癌淋巴转移的机制,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体外培养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VEGF—C的含量;利用M1-r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内皮素拮抗剂对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当浓度分别为20.0~150.0μg/mLBQ-123作用48h,对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浓度分别为50.O~150.0μg/mLBQ-123对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VEGF—c蛋白分泌量有明显抑制活性作用(P〈0.05).BQ-123可以有效抑制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中VEGF—C体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拮抗剂 人源性喉癌Hep-2细胞 VEGF-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MTT比色法
下载PDF
内皮素拮抗剂在慢性肾病患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中的治疗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6期791-793,共3页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内皮素拮抗剂 治疗效应 肾病患者 慢性 心血管事件 世界范围 发病率
下载PDF
内皮素与运动性支气管痉挛相关——内皮素拮抗剂对过度通气诱导豚鼠支气管痉挛的影响和脉冲振荡肺功能仪对运动性哮喘的临床评估
5
作者 何翔 梁永杰 +5 位作者 朱晖 汪蜀 郭忠良 陶梦非 尹琦 蔡映云 《世界感染杂志》 2007年第5期371-377,共7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过度通气诱导豚鼠支气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①将19只小鼠分成两组。(A)bosentan组:在过度通气前予bosentan;(B)对照组:在过度通气前给予生理盐水。在诱发前后分别测定肺阻力与肺顺应性,用含5%CO2、9...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过度通气诱导豚鼠支气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①将19只小鼠分成两组。(A)bosentan组:在过度通气前予bosentan;(B)对照组:在过度通气前给予生理盐水。在诱发前后分别测定肺阻力与肺顺应性,用含5%CO2、95%O2干燥混合气通过动物呼吸机提供机械通气。分别收集肺泡灌洗液。②14例哮喘病人和141例健康对照者,用脉冲振荡仪测定呼吸阻抗,而后进行运动激发试验并再次测定呼吸阻抗。最后,收集两组血清并测定ET-1浓度。结果 ①动物试验组,过度通气显著诱发对照组肺阻力增加,为3.28倍,肺顺应性下降,下降为49.9%,而bosentan组无明显变化。肺泡灌洗液bosentan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②临床试验组哮喘病人在运动后5~10min外周阻力大于中央阻力,诱发前后,R5-R20,Zrespir,resonance frequency(Fres)and X5均有显著变化(Table6、Fig3).R5-R20增高≥0.032kPa/L/s,71.4%哮喘病人X5的变化率≥41%,571%病.AVT-Zrespir图表现气流诱捕。哮喘组血浆内皮素-1浓度为(66.6±12.13)ng/mL,对照组为(40.7±5.6)ng/mL(P=0.022),哮喘组运动激发前后呼吸阻抗和血浆内皮素-1浓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实验证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过度通气诱发豚鼠支气管收缩。运动性周围支气管痉挛中ET1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内皮素拮抗剂 运动性哮喘 脉冲振荡
下载PDF
内皮素拮抗剂凝胶的研制
6
作者 申国庆 过家骅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2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研制一种植物来源的去斑成分——内皮素拮抗剂凝胶制剂治疗黄褐斑。方法:根据原料性质进行了凝胶组分筛选和质量控制。结果;临床观察初步证实该制剂治疗黄褐斑有效。
关键词 内皮素拮抗剂 凝胶 祛斑 制备方法 黄褐斑
下载PDF
内皮素拮抗剂对大鼠硝酸甘油耐药性的影响
7
作者 张建梅 陈永红 +2 位作者 王晓红 齐永芬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5-357,370,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osentan对大鼠硝酸甘油耐药的改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2 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 (C组 ,n =10 ) ,硝酸甘油组 (NTG组 ,n =6 ) ,Bosentan组 (n =6 ) ,硝酸甘油 +Bosentan组 (NTG +Bosentan组 ,n =6 )。观察...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osentan对大鼠硝酸甘油耐药的改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2 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 (C组 ,n =10 ) ,硝酸甘油组 (NTG组 ,n =6 ) ,Bosentan组 (n =6 ) ,硝酸甘油 +Bosentan组 (NTG +Bosentan组 ,n =6 )。观察各组大鼠对硝普钠 (SNP)的降压反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血浆和血管组织的内皮素 1(ET 1)含量。结果 :NTG组大鼠对SNP的降压反应最弱 ,NTG +Bosentan组大鼠对SNP的降压反应明显强于NTG组大鼠 ,NTG +Bosentan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不同浓度SNP的舒张反应较NTG组大鼠有明显的改善。NTG +Bosentan组大鼠血浆及血管组织ET 1含量与NTG组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均明显高于C组大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拮抗剂 大鼠 硝酸甘油 耐药性 放射免疫法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药物开发:内皮素与内皮素拮抗剂
8
《德国临床用药》 1998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内皮 内皮素拮抗剂 生理学 BOSENTAN
下载PDF
内皮素拮抗剂不能改善心衰造成的呼吸困难
9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65-1365,共1页
关键词 内皮素拮抗剂 心衰死亡 呼吸困难 肺毛细血管楔压 血管收缩剂 ETB受体 心衰患者 心脏指数 静脉给药 血浆浓度
下载PDF
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通过调控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减轻兔单肺通气时肺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亚楠 王正 +5 位作者 杨罡 陈冠宇 谭焱 郗二平 殷桂林 朱水波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44-648,661,共6页
目的 探讨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erine threonine protein kinase-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对减轻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12... 目的 探讨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erine threonine protein kinase-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对减轻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123预处理的兔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时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2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OLV组、OLV+BQ-123组和OLV+BQ-123+LY294002组,每组5只。对照组兔持续双肺通气2.5 h,OLV组、OLV+BQ-123组及OLV+BQ-123+LY294002组先行右侧OLV 2 h,再恢复双肺通气0.5 h。OLV+BQ-123组和OLV+BQ-123+LY294002组兔在OLV前10 min经股静脉注射BQ-123 50μg/kg,OLV+BQ-123+LY294002组在给予BQ-123前静脉输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 0.3 mg/kg,输注时间为5 min。实验结束后留取左侧肺组织,称重计算湿/干比(wet-to-dry,W/D),行病理学切片并评估肺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p-Akt)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LV组兔肺水肿状态、W/D、肺损伤病理评分增加,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P均<0.05);BQ-123预处理干预后,OLV+BQ-123组兔肺损伤程度、W/D下降、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P均<0.05),且较OLV+BQ-123+LY294002组兔肺损伤程度、W/D降低、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P均<0.05)。结论 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123通过调控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可减轻兔OLV时非通气侧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通路 内皮1受体拮抗剂 单肺通气 肺损伤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岩 虞婧婷(综述) 朱斌(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67-371,共5页
内皮素与肾脏疾病密切相关,激活内皮素受体A后促进血管收缩,引起肾脏炎症、纤维化和细胞增殖,导致肾损伤,通过拮抗内皮素受体可以保护肾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减少多种肾脏疾病的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本文就内... 内皮素与肾脏疾病密切相关,激活内皮素受体A后促进血管收缩,引起肾脏炎症、纤维化和细胞增殖,导致肾损伤,通过拮抗内皮素受体可以保护肾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减少多种肾脏疾病的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本文就内皮素拮抗剂治疗肾脏疾病的进展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拮抗剂 肾小球疾病 肾血管疾病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肺炎不良事件的信号挖掘
12
作者 张从金 钱青 +2 位作者 钱火连 许汝福 王强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8期1399-1407,共9页
目的挖掘和分析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发生肺炎相关不良事件(ADE)的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提取2015第1季度至2023第1季度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比例报告比、贝叶斯置... 目的挖掘和分析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发生肺炎相关不良事件(ADE)的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提取2015第1季度至2023第1季度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比例报告比、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和多项泊松收缩器进行挖掘。结果提取到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为主要怀疑对象的肺炎相关ADE报告7279份,其中安立生坦3705份,波生坦1028份,马昔腾坦2546份。挖掘到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相关的肺炎ADE有68个,其中安立生坦21个,波生坦25个,马昔腾坦22个。采用ADE信号判定标准,形成信号的ADE共有14种,系统器官分类与累及系统均为感染及侵染类疾病。ADE中以感染性肺炎占比最高(93.61%),造成的死亡结局也最多。结论真实世界中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会发生肺炎相关ADE。女性、高龄和高剂量是发生肺炎ADE的重要因素。这提示医疗人员在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生理状态和药物特点个体化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拮抗剂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报告比值比法 综合标准法 信号挖掘 药品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内皮素拮抗剂对中波紫外线诱导豚鼠色素沉着的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祥评 庄永灿 王红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拮抗剂对紫外线诱导豚鼠色素沉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豚鼠皮肤制作色素沉着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模型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内皮素拮抗剂组及熊果苷组(阳性对照)。分别于中波... 目的探讨内皮素拮抗剂对紫外线诱导豚鼠色素沉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豚鼠皮肤制作色素沉着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模型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内皮素拮抗剂组及熊果苷组(阳性对照)。分别于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前、15d后及30d后,用MexameterMX18检测豚鼠背部皮肤的黑素指数。连续治疗30d后比较黑素指数、表皮内黑素细胞数目和黑素含量等指标。结果UVB照射30d时,豚鼠背部9块UVB照射区域的黑素指数显著高于照射前(P〈0.0001)。外涂1‰内皮素拮抗剂的照射区域30d后的黑素指数值明显降低,和熊果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内皮素拮抗组黑素含量指数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3组间黑素含量指数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涂内皮素拮抗剂对UVB照射诱导豚鼠的色素沉着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沉着 治疗应用 豚鼠 内皮素拮抗剂
原文传递
基于美国FAERS和日本JADER数据库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不良事件信号分析
14
作者 吴凡 付林杰 +1 位作者 祝赫 徐梦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56-1063,1067,共9页
目的 分析马昔腾坦、安立生坦和波生坦不良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选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和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Japanese ... 目的 分析马昔腾坦、安立生坦和波生坦不良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选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和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Japanese adverse drug event report database,JADER)中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以马昔腾坦、安立生坦、波生坦为首要怀疑药品的所有不良事件报告,采用ROR法和IC法对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相关不良事件信号进行计算,筛选阳性信号进行对比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相关不良事件诱发时间差异性。结果 基于2个数据库共获得马昔腾坦不良事件报告35 150例、安立生坦75 177例、波生坦22707例。马昔腾坦、安立生坦的诱发贫血在JADER中报告数量最多,马昔腾坦、安立生坦、波生坦诱发液体潴留在FAERS中报告数量最多。波生坦肝功能异常相关信号强度显著高于马昔腾坦和安立生坦。马昔腾坦贫血相关不良事件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安立生坦和波生坦。安立生坦液体潴留相关信号强度显著高于马昔腾坦和波生坦。对未成年患者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发现,波生坦相较其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更容易诱发未成年患者肝功能检验异常,安立生坦更容易诱发未成年患者鼻咽不适。未成年患者使用马昔腾坦应重点关注贫血、血小板降低、肝功能指标异常、鼻衄、血压降低、低钾血症。马昔腾坦联合一氧化氮受体拮抗剂[173(IQR 40~544)]不良事件诱发时间最短,波生坦联合前列环素受体拮抗剂[632.5(IQR 222.75~1225.5)]不良事件诱发时间最长。结论 不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强度和不良事件诱发时间可能存在差异。对患者应开展个体化用药和监护,减少可能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拮抗剂 马昔腾坦 安立生坦 波生坦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数据挖掘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充血性心衰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尤恩 谢建华 林东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6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内皮素拮抗剂治疗心衰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借助循证医学检索途径和方法筛选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数据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选1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4137名患者,其中3个试验评价了心脏指数改善情况,... 目的初步评价内皮素拮抗剂治疗心衰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借助循证医学检索途径和方法筛选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数据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选1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4137名患者,其中3个试验评价了心脏指数改善情况,5个试验评价死亡和心衰恶化,4个试验评价其它副作用。心脏指数改善的总效应为:WMD(加权均数差)0.47,95%可信区间(CI)[0.36,0.57](P<0.00001)。Tezosentan<50mg/h、50mg/h和100mg/h三组比较具有相似的效果及副作用,而副作用有随剂量增加的趋势。作为主要终点指标死亡率和心衰恶化两组相似(RR=1.00,95%CI[0.89,1.13](P=0.89),而其它副作用事件发生率则存在明显差异(RR=1.28,95%CI[1.13,1.44](P<0.0001)。结论内皮素拮抗剂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脏指数,但长期效应尚未得到证实。治疗组患者副作用发生常见,并呈剂量依赖性。内皮素拮抗剂的长期效果还需要设计更完善、纳入例数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内皮素拮抗剂 治疗效果 副作用 mata分析
下载PDF
内皮素拮抗剂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影响
16
作者 孙英刚 黄宗海 +2 位作者 冯浩淼 林洪武 宋慧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405,共2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意义 ,探讨咖啡酸拮抗内皮素对创伤性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根据应用咖啡酸的不同分为A组 (不用药 )、B组(创伤前用药 )、C组 (复苏即刻用药 )及D组 (复苏 3h用药 ) ,检... 目的 研究内皮素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意义 ,探讨咖啡酸拮抗内皮素对创伤性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根据应用咖啡酸的不同分为A组 (不用药 )、B组(创伤前用药 )、C组 (复苏即刻用药 )及D组 (复苏 3h用药 ) ,检测复苏后 5h血浆内皮素及组织氧分压 ,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 应用咖啡酸各组于复苏 5h血浆内皮素浓度均较A组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复苏 5hB组的组织氧分压及平均存活时间较A组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性 ,而D组同A组相比可明显改善组织氧分压 ,延长平均存活时间。结论 内皮素在休克早期对于维持血压有重要意义 ,早期应用咖啡酸拮抗内皮素反而使模型平均存活时间下降 ,而于休克后期应用咖啡酸拮抗内皮素可明显改善组织氧分压 ,延长模型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拮抗剂 创伤性休克 大鼠 咖啡酸
原文传递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的生物活性及抑制ETA及ETB受体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戴德哉 吉民 +1 位作者 黄敏 刘立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2-557,共6页
目的从合成的77个新化合物中经过生物活性筛选后得到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方法采用功能性抑制大鼠去内皮胸主动脉收缩及心肌ETA、ETB亚型放射受体结合实验。结果CPU0213抑制ETA及ETB受体作用最强,ETA及ETB的pA2分别为(8.52±... 目的从合成的77个新化合物中经过生物活性筛选后得到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方法采用功能性抑制大鼠去内皮胸主动脉收缩及心肌ETA、ETB亚型放射受体结合实验。结果CPU0213抑制ETA及ETB受体作用最强,ETA及ETB的pA2分别为(8.52±0.26)及(7.28±0.04),放射受体分析的IC50,ETA及ETB分别为(2.57±1.41)及(95±34)nmol/L。结论CPU0213的对受体的作用强度及选择性优于Bosentan(与文献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拮抗剂 放射受体分析 心肌 血管平滑肌
下载PDF
左-甲状腺素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及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青 吉民 戴德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 :通过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对左 甲状腺素 (L thy)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的改变 ,探讨内皮素参与诱导心肌肥大和细胞外基质改变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除对照组外 ,大鼠每日给予L th... 目的 :通过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对左 甲状腺素 (L thy)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的改变 ,探讨内皮素参与诱导心肌肥大和细胞外基质改变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除对照组外 ,大鼠每日给予L thy (sc ,0 .4mg/kg)共 10d ,药物干预组在第 7天时给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po ,10 0mg/kg) ,连续 3d。动物处死后取大鼠心脏测定心肌组织中总胶原含量、MDA的含量及SOD活性。大鼠左心室的MMPs的活性由明胶酶谱法测定 ,Ⅰ型胶原基因 (proα2 (Ⅰ )collagen)的基因表达由半定量RT PCR方法确定。结果 :L thy心肌病组大鼠心肌中的总胶原含量减少 ,SOD活性下降 ,MDA含量增多 ,MMPs的活性被抑制。RT PCR结果显示L thy组的大鼠左心室proα2 (Ⅰ )collagen的基因表达下调。给予CPU 0 2 13干预后大鼠心肌总胶原含量及SOD活性上升 ,MDA含量减少 ,大鼠左心室中MMPs活性被抑制 ,左心室中proα2 (Ⅰ )collagen的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L thy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大是一种缺少纤维化的肥大 ,肥大心肌中自由基增多且脂质膜受损。内皮素 1(ET 1)参与介导心肌MMPs活性的调节 ,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能明显上调proα2(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甲状腺 心肌肥大 基质金属蛋白酶 内皮受体拮抗剂 明胶酶谱法 CPU-0213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损伤脊髓早期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新生 李佛保 潘滔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 :评价非选择性内皮素 (ET)受体拮抗剂PD14 5 0 6 5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 ,证实ET参与脊髓损伤 (SCI)后继发损伤的假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压迫法致伤大鼠脊髓 (5 0 g ,1min)。损伤前 10min鞘内注射PD14 5 0 6 5或生理盐水 ,... 目的 :评价非选择性内皮素 (ET)受体拮抗剂PD14 5 0 6 5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 ,证实ET参与脊髓损伤 (SCI)后继发损伤的假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压迫法致伤大鼠脊髓 (5 0 g ,1min)。损伤前 10min鞘内注射PD14 5 0 6 5或生理盐水 ,观察脊髓血流 (SCBF)、丙二醛 (MDA)、细胞内钙 ([Ca2 +] i)、伊文思兰 (EB)及水含量变化。结果 :伤区SCBF在伤后5min即有明显下降 ,为基线的 (75 .2 3± 9.2 1) % ,2h降为 (5 7.0 6± 7.35 ) % ;伤区邻近血流下降较慢 ,伤后 30min降为 (79.82± 7.98) %。伤区及邻近区伤后 4hSCBF都未恢复。伤段脊髓组织中MDA、[Ca2 +] i、EB和水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PD14 5 0 6 5明显改善了伤区SCBF ,消除了伤区邻近段SCBF的下降。PD14 5 0 6 5预处理组脊髓中MDA、[Ca2 +] i、EB和水含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5 )。结论 :PD14 5 0 6 5对损伤脊髓早期有明显保护作用 ,ET及其受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SCI后的继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内皮受体拮抗剂 治疗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疗效和耐受性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富翔 宋兵 +2 位作者 祁泉 李元敏 刘瑞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63-669,共7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安贝生坦、波生坦、西他生坦和马西替坦四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安贝生坦、波生坦、西他生坦和马西替坦四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1月31日,纳入比较四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指标为疗效和耐受性,次要结局指标为病死率和临床恶化率。研究筛选、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均由两人独立完成。分别使用Rev Man 5.2和GEMTC软件进行直接比较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包含13个随机对照试验,总计2191例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4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疗效均优于安慰剂,在耐受性方面,只有安贝生坦的效果优于安慰剂,其余药物与安慰剂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安贝生坦和波生坦的疗效优于安慰剂,西他生坦及马西替坦与安慰剂比较以及各种药物的互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级概率图显示:安贝生坦效果最佳,其次为波生坦、西他生坦,马西替坦疗效最差。在耐受性方面,安贝生坦与西他生坦优于安慰剂,其余药物与安慰剂的比较以及各类药物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级概率图显示:耐受性最好的药物为安贝生坦,其余依次为西他生坦、马西替坦,最差为波生坦。结论在治疗肺动脉高压的4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中,安贝生坦在疗效和耐受性方面均优于其他3种药物。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关注安贝生坦及其他药物在病死率和临床恶化率方面的效果,此外,应注重探讨不同药物剂量、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具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拮抗剂 肺动脉高压 安贝生坦 波生坦 西他生坦 马西替坦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