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组织内皮素转换酶1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正平 朱健华 +2 位作者 邹瑞秀 孙云 姚登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转换酶1(endothelin-converting enzyme-1,ECE-1)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S可能的内皮发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AS组(n=8);AS组大鼠以高脂饮食方法建立AS模型,正常... 目的:观察内皮素转换酶1(endothelin-converting enzyme-1,ECE-1)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S可能的内皮发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AS组(n=8);AS组大鼠以高脂饮食方法建立AS模型,正常组大鼠正常饮食。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分别分析两组动脉组织中ECE-1蛋白及mRNA表达;提取动脉血管膜蛋白,以内皮素前体作为底物与一定量的组织膜蛋白进行酶解反应,放射免疫法测定酶解产物ET-1的含量,观察组织ECE-1的体外活性;放射免疫法比较两组大鼠血浆中ET-1的含量。结果:正常组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和中膜平滑肌细胞(SMC)中有ECE-1微弱表达(8.58±0.92),阳性染色常位于细胞膜和胞质内;AS组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内膜SMC中ECE-1表达显著增高(19.12±0.37,P<0.01)。AS组大鼠血管组织ECE-1 mRNA表达(2.04±0.18)明显高于正常组(0.83±0.01,P<0.01);AS组大鼠血管组织ECE-1体外活性高于正常组[(22.47±1.49)vs(18.89±1.55)pg/ml,P<0.05];AS组大鼠血浆ET-1值明显高于正常组(79.42vs32.25 pg/ml,P<0.01)。结论:大鼠血管组织ECE-1异常表达可能通过提高血浆ET-1含量促进A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转换酶1 动脉硬化 内皮1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内皮素转换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正平 朱健华 +3 位作者 邹瑞秀 丁志坚 蒋建光 姚登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干预ECE-1和ECE-1mRNA的表达,探讨ACEI与内皮素(ET)系统的相互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卡托普利干预组;以喂高脂饮食方法建立SD大鼠AS模型,...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干预ECE-1和ECE-1mRNA的表达,探讨ACEI与内皮素(ET)系统的相互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卡托普利干预组;以喂高脂饮食方法建立SD大鼠AS模型,使用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进行干预;在AS形成过程中,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各组动脉组织中ECE-1蛋白质表达与胞内定位;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各组ECE-1mRNA表达和卡托普利干预对ECE-1mRNA表达的影响;并提取动脉血管膜,分析组织ECE-1的活性和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动物组血中ET-1的含量。结果正常组大鼠的内皮细胞和中膜SMC中有ECE-1微弱表达(4.32±0.05),阳性染色常位于细胞膜和胞质内;AS组大鼠的内皮细胞和内膜SMC中ECE-1表达显著增高(10.56±0.28,P<0.01)。干预鼠主要在内皮细胞和中膜SMC中表达较弱(4.54±0.13),AS鼠显著高于对照鼠和干预鼠(P<0.01)。AS鼠ECE-1mRNA表达明显高于干预组与正常组(P<0.01),表达水平分别为2.04±0.18、0.83±0.01和0.88±0.02;AS鼠ECE-1酶活性高于正常鼠和干预鼠(P<0.05);AS鼠血ET-1均值为79.42 pg/mL明显高于正常鼠32.25 pg/mL和干预鼠36.83 pg/mL(P<0.01)。结论ACEI类药物能下降血ET-1水平,可能与抑制ET-1产生的关键酶ECE-1有关,其结果有助于解析ACEI防治AS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转换酶-1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1 卡托普利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淋巴细胞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内皮素转换酶、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文青 杜菊梅 +2 位作者 颜江 李彩霞 梁风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淋巴细胞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PARγ)、血清内皮素转换酶(ECE)及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sTLT-1)的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ACI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淋巴细胞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PARγ)、血清内皮素转换酶(ECE)及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sTLT-1)的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ACI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PPARγ、ECE与sTLT-1水平差异,以及研究组各亚组血清PPARγ、ECE与sTLT-1水平差异;分析血清PPARγ、ECE、sTLT-1的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状况的相关性,以及PPARγ、ECE、sTLT-1表达水平对ACI患者神经功能重度损伤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PPARγ水平低于对照组,ECE、sTL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血清PPARγ水平低于轻度组,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中重度组血清ECE、sTLT-1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ACI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PPARγ呈负相关,与ECE、sTLT-1呈正相关(P<0.01)。血清PPARγ为277.05 ng/L时,对ACI患者神经功能重度损伤预测价值最高,敏感性85.71%,特异性87.50%;其次为ECE,cut-off为74.27 pmol/L时,敏感性85.71%,特异性81.25%;sTLT-1含量为72.30 pg/ml时敏感性78.57%,特异性93.75%,约登指数为0.723。结论PPARγ、ECE与sTLT-1可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当患者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时PPARγ随之降低,ECE与sTLT-1水平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内皮素转换酶 淋巴细胞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 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
下载PDF
低温缺氧对新生鼠肺组织内皮素转换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萍 李小乐 陈玉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研究低温缺氧因素对内皮素转换酶-1(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1,ECE-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肺出血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日龄5-7 d的Wistar新生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缺氧组(H1)、低温组(H2)和低温缺氧组(H... 目的:研究低温缺氧因素对内皮素转换酶-1(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1,ECE-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肺出血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日龄5-7 d的Wistar新生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缺氧组(H1)、低温组(H2)和低温缺氧组(H3)。C组置室温空气中,H1组给予缺氧干预(FiO25%~6%)6 h,H2组置低温环境中[温度(10±1)℃]6 h,H3组置低温缺氧环境中6 h(干预条件同上)。各组开胸取肺,观察大体改变,并行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ECE-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C组肺外观无明显改变;H1、H2、H3各组肺大体均有改变,包括肺水肿、点状肺出血和局灶性肺出血;ECE-1mRNA在H1、H2、H3中表达均增强,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缺氧均可使新生鼠肺组织内ECE-1表达增强,ECE-1可能通过促进内皮素-1生成加速从而参与了低温缺氧所致肺出血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转换酶-1 低温 缺氧 新生
下载PDF
人气道上皮细胞内皮素转换酶-1反义RNA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文思成 徐军 +1 位作者 任筱兰 钟南山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转换酶 -1(ECE -1)反义RNA对人气道上皮细胞ECE -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ECE -1反义RNA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 (FuGENG 6)转染人气道上皮细胞株 (16HBE) ,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反义ECE -1RNA的细胞株 (anti -16HBE)。... 目的 研究内皮素转换酶 -1(ECE -1)反义RNA对人气道上皮细胞ECE -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ECE -1反义RNA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 (FuGENG 6)转染人气道上皮细胞株 (16HBE) ,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反义ECE -1RNA的细胞株 (anti -16HBE)。RT -PCR检测转染细胞ECE -1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ing检测细胞ECE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经酶切及DNA测序鉴定证明 ,0 7kb的ECE -1DNA片段反向连接到带有萤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的pEGPC1表达载体 ;荧光倒置显微镜显示大量细胞分泌荧光蛋白并能反复传代稳定表达 ;②anti -16HBE细胞ECEmRNA基因表达 (ECE/actinβ 0 0 12 5± 0 0 5 8)比 16HBE细胞 (ECE/actinβ 0 13 4 7± 0 0 67)明显低 (P <0 0 5 ) ;而Westerbloting亦显示anti -16HBE细胞ECE表达量比 16HBE细胞明显低。结论 ECE反义RNA表达载体可抑制人气道上皮细胞E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转换酶-1 支气管哮喘 气道上皮细胞 反义RNA
下载PDF
内皮素转换酶——内皮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正平 朱健华 姚登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素转换酶 血管活性多肽 内皮转化 细胞合成 血管内皮 血管病变 生理活动 生物合成 活性调节 自分泌 内分泌 旁分泌 关键 疾病 ET
下载PDF
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内皮素转换酶及相关因子 被引量:3
7
作者 桂新春 颜冰楠 刘宗汉 《医学综述》 2005年第6期506-508,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内皮素转换酶 内皮 一氧化氮合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小凹蛋白-1
下载PDF
产前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心肌内皮素-1、内皮素转换酶-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应红安 洪卫文 +1 位作者 章志坚 程恩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2期215-218,225,共5页
目的研究产前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心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内皮素转换酶-1(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1,ECE-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SD大鼠孕鼠,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个妊娠期缺氧组(早期缺氧组、中期缺氧组、... 目的研究产前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心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内皮素转换酶-1(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1,ECE-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SD大鼠孕鼠,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个妊娠期缺氧组(早期缺氧组、中期缺氧组、晚期缺氧组、全期缺氧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只。出生子代大鼠分别于1个月龄、3个月龄、6个月龄每组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取雌、雄子鼠各5只,选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代大鼠心肌ET-1、ECE-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6个月龄子鼠ET-1、ECE-1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妊娠中期缺氧雄性子代升高最为显著。结论产前慢性缺氧可引起子代大鼠心肌ET-1、ECE-1 mRNA表达升高,其中妊娠中期缺氧雄性子鼠受的影响最大,这可能与子代成年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内皮-1 内皮素转换酶-1 mRNA 心肌 妊娠 大鼠
下载PDF
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素转换酶-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桂新春 刘江华 +4 位作者 陈临溪 唐朝克 朱炳阳 彭翠英 刘宗汉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3期298-301,343,共5页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对内皮素转换酶 - 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分别培养在含 0mmol L (对照组 )、5 .5mmol L (处理组 1 )、1 1 .1mmol L (处理组 2 )、2 2mmol L (处理组 3)、33mmol ...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对内皮素转换酶 - 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分别培养在含 0mmol L (对照组 )、5 .5mmol L (处理组 1 )、1 1 .1mmol L (处理组 2 )、2 2mmol L (处理组 3)、33mmol L (处理组 4)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经葡萄糖培养 2 4h后 ,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浓度及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的浓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中内皮素转换酶 - 1bmRNA。结果 发现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 ,内皮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一氧化氮浓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加 ;丙二醛浓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加 ;内皮素转换酶 - 1bmRNA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可损伤内皮细胞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素转换酶 - 1bmRNA表达 ,此变化可能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致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内皮素转换酶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 血管
下载PDF
正常人及SD大鼠心脏和血管内皮素转换酶分布研究
10
作者 吴晓晖 朱健华 +3 位作者 盛红专 苏恩本 陈相健 张寄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 了解正常人和大鼠心血管系统内皮素转换酶(ECE)及其mRNA的分布和表达。方法 以3-磷酸谷胱甘肽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照,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ECE mR—NA表达,同时进行ECE活力测定。结果 正常人心脏各部位及动脉 ECE mRNA表达由... 目的 了解正常人和大鼠心血管系统内皮素转换酶(ECE)及其mRNA的分布和表达。方法 以3-磷酸谷胱甘肽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照,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ECE mR—NA表达,同时进行ECE活力测定。结果 正常人心脏各部位及动脉 ECE mRNA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右房≌左房>左室>右室≌室间隔>动脉,ECE的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左房≌右房>右室≌左室≌室间隔>动脉。大鼠的分布规律与人基本一致。结论 正常人和大鼠心脏各部分及动脉均存在ECE,ECE表达及活性以心房最高,动脉最低,心房高于心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内皮素转换酶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早期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重构内皮素转换酶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晓晖 朱健华 张寄南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转换酶(ECE)在早期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室重构中的变化,进一步研究DCM心室重构的发病机制。方法:两肾一夹术制备早期DCM大鼠模型后,通过RT-PCR-半定量法观察ECE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测定ECE活性以了解其蛋白质水平的... 目的:探讨内皮素转换酶(ECE)在早期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室重构中的变化,进一步研究DCM心室重构的发病机制。方法:两肾一夹术制备早期DCM大鼠模型后,通过RT-PCR-半定量法观察ECE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测定ECE活性以了解其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早期DCM大鼠模型左室ECE mRNA表达水平为:1.25±0.37,ECE活性水平为:(58.3±9.1)pmol/L,二者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DCM大鼠模型左室心肌ECE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提示ECE可能参与了心室重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内皮素转换酶 心室重构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内皮素转换酶基因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其意义
12
作者 狄晴 许利刚 +1 位作者 张颖冬 曹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内皮素转换酶(ECE)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发病72h内的ACI患者及28名正常对照者血ECEmRNA表达值(半定量RT-PCR法)及内皮素(ET)-1含量,并对两者的关系及其与入院时欧洲卒中评分(ESS)、既往...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内皮素转换酶(ECE)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发病72h内的ACI患者及28名正常对照者血ECEmRNA表达值(半定量RT-PCR法)及内皮素(ET)-1含量,并对两者的关系及其与入院时欧洲卒中评分(ESS)、既往史、年龄、血糖、血脂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ACI组和正常对照组血细胞ECEmRNA表达值分别为0.31±0.09、0.2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5);(2)ACI组血浆ET-1水平[(183.27±56.63)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6.47±34.24)pg/ml](t=2.23,P<0.05);(3)正常对照组ECEmRNA表达值与血浆ET-1含量呈负相关(r=-0.452,P<0.05),而ACI组两者无相关性(r=0.143,P>0.05);(4)分别将ACI组伴与不伴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史患者的血ECEmRNA表达值、血浆ET-1含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ACI组血ECEmRNA表达值、血浆ET-1含量与年龄、ESS、空腹血糖及血脂无相关性。结论ACI患者血ECEmRNA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ACI的发病机制;ET-1与ECE之间可能存在生理性下调和病理性上调;影响ECEmRNA表达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与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内皮素转换酶 脑梗死
下载PDF
BigET-1类似物的内皮素转换酶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刘伟 吴培红 范吴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BigET 1类似物对内皮素转换酶 (ECE)活性的影响、ECE对底物的作用机制 ,以寻找ECE的抑制物。方法克隆人ECE的cDNA ,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 ,然后把该表达载体导入CHO K1细胞内使其表达。将该ECE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多种BigET ... 目的探讨不同BigET 1类似物对内皮素转换酶 (ECE)活性的影响、ECE对底物的作用机制 ,以寻找ECE的抑制物。方法克隆人ECE的cDNA ,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 ,然后把该表达载体导入CHO K1细胞内使其表达。将该ECE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多种BigET 1类似物中 ,无BigET 1类似物的作为对照。ECE的活性则通过放免法直接测定ET 1的生成量而反映的。结果在多种BigET 1类似物中 [Phe2 1]BigET 1(18- 34)和 [Ala3 1]BigET 1(18- 34)以不同的形式抑制了ECE的活性 ,前者为竞争性抑制 ,其抑制常数Ki为 (2 0 .6± 3.8) μmol/L ;后者为非竞争性抑制 ,其抑制常数Ki为 (35 .6± 8.1) μmol/L。 结论ECE能够识别其底物BigET 1的活性部位和C末端的 2个区域 ,此 2个区域也以不同的形式被该酶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1 内皮素转换酶 类似物 抑制 活性部位 放免法 影响 表达载体 亚克隆 克隆人
下载PDF
内皮素转换酶及其抑制剂对肺循环的调控
14
作者 赵斌 杜军保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0-232,共3页
内皮素(ET)为一种缩血管活性肽。内皮素转换酶(ECE)是其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在调节体内ET生物学活性上起重要作用。ECE主要分布在牛、猪、大鼠、兔和人不同种属的血管内皮细胞中。Ikura等首次用基因克隆法发现在牛... 内皮素(ET)为一种缩血管活性肽。内皮素转换酶(ECE)是其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在调节体内ET生物学活性上起重要作用。ECE主要分布在牛、猪、大鼠、兔和人不同种属的血管内皮细胞中。Ikura等首次用基因克隆法发现在牛的肺组织中含有高表达的ECEmRNA。ECE抑制剂Phosphorami┐don参与抑制大ET的生物转化,缓解肺血管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内皮素转换酶 肺循环 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反义核酸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皮素转换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文思成 徐军 钟南山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9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α)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皮素转换酶-1(ECE-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体外反义内皮素转换酶-1寡聚核苷酸(ECE—1oDNS)是否可拮抗TNF-α诱导人气道平滑肌细胞ECE-1表达分泌.方法:高体培养人气过平滑...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α)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皮素转换酶-1(ECE-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体外反义内皮素转换酶-1寡聚核苷酸(ECE—1oDNS)是否可拮抗TNF-α诱导人气道平滑肌细胞ECE-1表达分泌.方法:高体培养人气过平滑肌细胞共导入由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携载的不同浓度反义ECEoDNS,用RTPCR观察其对前炎症因子TNF-α诱导人气道平滑肌细胞ECE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TNF-α可刺激ECE-1mRNA表达.ECE-1mRNA由0.1318±0.0318升至0.2277±0.0150(t=4.724,P<0.01);导入反义ECEoDNS后,ECE-1mRNA表达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34.74%±11.6%及29.24%±4.96%.结论:反义ECE-1oDNS能拮抗TNF-α诱导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的ECE—1mRNA表达,为从基因治疗角度探讨控制气道局反应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转换酶 TNFΑ 反义核酸 气道平滑肌 哮喘
下载PDF
正常SD大鼠心血管系统内皮素转换酶表达水平及意义
16
作者 吴晓晖 耿茜 +3 位作者 陈相健 杨笛 朱健华 张寄南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 SD大鼠心脏及血管 (动脉、静脉 )内皮素转换酶 (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ECE) m RNA的分布。方法 :半定量 RT- PCR法检测组织中的 ECE m RNA,同时以甘油醛 - 3-磷酸脱氢酶 (Glycer-aldelyde- 3- phosphate- dehydr... 目的 :探讨正常 SD大鼠心脏及血管 (动脉、静脉 )内皮素转换酶 (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ECE) m RNA的分布。方法 :半定量 RT- PCR法检测组织中的 ECE m RNA,同时以甘油醛 - 3-磷酸脱氢酶 (Glycer-aldelyde- 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作内参照。结果 :正常 SD大鼠心脏各部位及血管 (动脉、静脉 ) ECEm RNA的相对含量 (ECE/ GAPDH)分别为 :左房 1.17± 0 .2 1,右房 1.144± 0 .144 ,左室 0 .96 6± 0 .0 91,右室 0 .95 6±0 .0 95 ,室间隔 1.0 8± 0 .138,动脉 0 .742± 0 .174,静脉 1.5 38± 0 .2 37,静脉含量最高 ,动脉含量最低 ,而心脏各部位心房比心室含量高。结论 :正常 SD大鼠心脏各部位及血管均有 ECE m RNA的表达 ,与左室比较 ,静脉 ECE m RNA的表达 (P<0 .0 1) ,左房右房亦较高 ,动脉含量低 (P<0 .0 5 ) ,而左室、右室、室间隔间无量著差异 ,由高到低的趋势为 :静脉>左房≈右房 >室间隔≈左室≈右室 >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转换酶 心血管系统 逆转录聚合链反应
下载PDF
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雨田 徐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26,共7页
目的:气道给予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12-ACSs)包裹的反义内皮素转换酶(ECE)核酸表达质粒,观察对OVA致敏的小鼠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12-ACSs/反义ECE质粒复合体纳米粒的形成、形态及大小;应用凝胶阻滞、结合平衡... 目的:气道给予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12-ACSs)包裹的反义内皮素转换酶(ECE)核酸表达质粒,观察对OVA致敏的小鼠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12-ACSs/反义ECE质粒复合体纳米粒的形成、形态及大小;应用凝胶阻滞、结合平衡、DNA沉淀和DNA酶消化实验等检测12-ACSs对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的结合保护作用;通过MTT实验检测12-ACSs对细胞的毒性;通过离体培养细胞及活体动物转染实验观察12-ACSs能否携带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成功转染。结果:电镜观察显示纳米粒粒径在100~150nm之间。12-ACSs与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在质量比为1:1时,全部反义ECE质粒被结合。应用DNaseI消化后可见,12-ACSs可保护核酸免受破坏。MTT检测结果显示12-ACSs对16HBE细胞在低浓度下几乎没有毒性。12-ACSs包裹的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的纳米粒能成功转染离体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及活体动物。结论:12-ACSs能够成功包裹反义ECE质粒并且成功转染16HBE及小鼠,其有可能作为一种基因治疗的载体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壳聚糖 纳米粒 内皮素转换酶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皮素转换酶-1b C-338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琪 王连生 +1 位作者 汤纳平 王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0-860,共1页
近年来对内皮素-1(ET-1)研究表明,ET-1能提高血管平滑肌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在动脉硬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素转换酶-1b(ECE-1b)C-338A基因多态性的位点位于ECE-1基因启动子(翻译起始点上游338bp)已经明确,且A等位... 近年来对内皮素-1(ET-1)研究表明,ET-1能提高血管平滑肌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在动脉硬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素转换酶-1b(ECE-1b)C-338A基因多态性的位点位于ECE-1基因启动子(翻译起始点上游338bp)已经明确,且A等位基因比C等位基因有更强的转录活性^[2]。本研究旨在此基础上,探讨ECE—1b C-338A基因多态性与国人冠心病发病危险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血管平滑肌 冠心病 ECE-1 等位基因 基因启动子 发病危险性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与哮喘气道高反应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6913-6917,共5页
背景:有研究报道体外实验环境下,反义内皮素核酸纳米载体经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包裹之后可以表达目标核酸,产生RNA干扰效应,达到有效抑制变应原诱导炎症因子内皮素过度生成的效果。目的:观察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 背景:有研究报道体外实验环境下,反义内皮素核酸纳米载体经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包裹之后可以表达目标核酸,产生RNA干扰效应,达到有效抑制变应原诱导炎症因子内皮素过度生成的效果。目的:观察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壳聚糖纳米组、生理盐水组及质粒组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0,14 d)、雾化吸入卵清蛋白激发(24,25,26 d),诱导哮喘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致敏、激发。首次激发前24 h,对照组、壳聚糖纳米组、生理盐水组、质粒组分别经气道灌注生理盐水、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的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生理盐水及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末次激发后48 h,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28 d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肺组织病理学、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检测。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壳聚糖纳米组、生理盐水组、质粒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白细胞介素4水平、内皮素水平及气道反应性均升高(P<0.05),肺部炎症程度较重;壳聚糖纳米组上述指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质粒组(P<0.05),炎症程度轻于生理盐水组、质粒组。表明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可降低哮喘内皮素合成量,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 哮喘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12-烷基化 内皮素转换酶 小鼠 气道高反应性
下载PDF
内皮素转换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敦勇 唐朝枢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21,共4页
内皮素(ET)在其生物合成过程中,由其较大的前体分子──bigET经内皮素转换酶(ECE)作用水解去掉部分氨基酸而来。ECE在调节ET生物学活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内皮 内皮素转换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