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晓燕撷经典方剂治疗内科杂病经验浅谈
1
作者 回世洋 马晓燕 倪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郁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抑郁不宁、心胸满闷、胸部以及胁肋部胀痛,或有善哭易怒,亦或咽中如有炙脔等不适。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常因喜怒忧思,郁滞不舒,而导致肝疏泄功能失职,脾脏失其健运之功,心失其养,脏... 郁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抑郁不宁、心胸满闷、胸部以及胁肋部胀痛,或有善哭易怒,亦或咽中如有炙脔等不适。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常因喜怒忧思,郁滞不舒,而导致肝疏泄功能失职,脾脏失其健运之功,心失其养,脏腑、气血、阴阳功能紊乱;而消渴常因禀赋不足亦或是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以及形体消瘦,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马教授投身于对于郁证和消渴的证候及治疗的研究,熟读经典、精求古训,并且在长期的诊疗疾病过程中,对于使用经典方剂加减化裁辨治郁证和消渴等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撷马教授以经典方剂治疗郁证和消渴等内科杂病的经验作总结与探析。其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方剂 内科杂病 马晓燕 经验 中医
原文传递
C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金连顺 陈祎琦 +4 位作者 曾宪凯 张曈 唐丽娟 何伟炎 张忠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中应用。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中医五年制岭南班学生,根据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中所涉及8个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教学内容,将岑氏...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中应用。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中医五年制岭南班学生,根据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中所涉及8个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教学内容,将岑氏、邓氏、甄氏、补土4个流派教学内容采用CBL结合翻转课堂为主、中医临床实践技能为辅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观察组,梁氏脾胃、岭南林夏泉、扶阳与经方、肾病4个流派教学内容采用传统PPT教学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同时比较2组考核成绩及调查课后学生对此教学模式反馈信息。结果观察组卷面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多元化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结论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教学中采用C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开拓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辨能力,通过流派跟师抄方,弘扬地方医学特色,有助于提升中医本科教育阶段的人文素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翻转课堂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内科杂病诊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俞慎初教授从痰论治内科杂病经验述要
3
作者 刘德荣 陈玉鹏 +2 位作者 邓月娥 温建恩 罗邦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1期71-74,共4页
痰既为致病因素,也为病理产物,既可为有形之物,也可为无形之邪,贯穿在许多疾病始终,使疾病治疗变得具有挑战性,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从痰论治诸疾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治疗思路。俞慎初教授对临证治痰颇有独到见解,尤对内科多种病... 痰既为致病因素,也为病理产物,既可为有形之物,也可为无形之邪,贯穿在许多疾病始终,使疾病治疗变得具有挑战性,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从痰论治诸疾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治疗思路。俞慎初教授对临证治痰颇有独到见解,尤对内科多种病证,善于从痰论治,并运用温胆汤随症进行加减,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举失眠、眩晕、惊悸、中风、狂躁等病的治痰验案以证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杂病 学术经验 名老中医 俞慎初
下载PDF
俞慎初教授从肝论治内科杂病临床体会
4
作者 刘德荣 陈玉鹏 +2 位作者 邓月娥 温建恩 罗邦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9期49-51,共3页
人身气血运行贵在流畅,气血的调畅又赖肝的疏泄。肝喜调达,若其疏泄失常,则全身气机失调,易致诸病。俞慎初教授尤其注重肝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作用,善于从肝论治内科诸多杂病。文章作者传承俞教授善于从肝论治内科杂病的学术特点,配合疏... 人身气血运行贵在流畅,气血的调畅又赖肝的疏泄。肝喜调达,若其疏泄失常,则全身气机失调,易致诸病。俞慎初教授尤其注重肝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作用,善于从肝论治内科诸多杂病。文章作者传承俞教授善于从肝论治内科杂病的学术特点,配合疏肝理气法治疗胃痛、胸痹、水肿、咳嗽、腹痛等病,取得一定效果,现结合病案总结临床治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杂病 疏肝理气法 学术经验 名老中医 俞慎初
下载PDF
川渝名医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探析
5
作者 熊倩 李勇华 +3 位作者 沈梦玥 于鹏龙 李杏英 夏帆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0期69-73,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内科学杂病证治新义》探究川渝名医胡光慈的学术思想。方法:以《中医内科学杂病证治新义》为研究对象,分析成书背景及章节体系、统计书中的方剂来源和组成,从时代背景及方药选择的角度探析胡光慈的学术思想。结果:该书... 目的:基于《中医内科学杂病证治新义》探究川渝名医胡光慈的学术思想。方法:以《中医内科学杂病证治新义》为研究对象,分析成书背景及章节体系、统计书中的方剂来源和组成,从时代背景及方药选择的角度探析胡光慈的学术思想。结果:该书共收录195首方剂,其中自拟方22首,其余均为传世名方、古方共计173首。通过统计所有名方、古方的出处,发现胡光慈引用方剂最多的前2本古籍分别为《金匮要略》(引方26首)和《证治准绳》(引方19首)。通过对编者方在各系统疾病证治中出现的频次统计发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编者方出现频次最多,分别为8次和7次。结论:胡光慈守正创新践行中西医结合,善于遵古不泥古辨证组方和活用经方名方,不愧为一代名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胡光慈 川渝 天麻钩藤饮 守正创新
下载PDF
胡敏棣主任医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论治神经内科杂病经验
6
作者 张为强 胡敏棣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4期118-121,共4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107条,原方治疗太阳病误下之变证,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安神解郁功效。胡敏棣主任医师运用此方治疗神经内科疾病,诸如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眩晕,此三则疾病虽临床表现不同,但通过接诊...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107条,原方治疗太阳病误下之变证,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安神解郁功效。胡敏棣主任医师运用此方治疗神经内科疾病,诸如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眩晕,此三则疾病虽临床表现不同,但通过接诊多位相关疾病患者,从起病至痊愈,追踪观察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愈后过程,胡敏棣主任医师认为此三则疾病主要病因皆与情志改变有关,肝失疏泄而累及他脏致病,因此提出其观点:基于枢机不利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论治异病同治,诊治过程须遵循辨疾病为先、辨主证为要的病证结合理念,提倡合和养生治法。不拘泥西医疾病,有是证即用是方,为相关疾病提出了新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杂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胡敏棣
原文传递
张佩青教授升阳益胃汤治疗内科杂病临床经验
7
作者 吕博雅 张佩青 《光明中医》 2023年第5期846-848,共3页
升阳益胃汤方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生姜、大枣16味药物组成,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脾胃系及相关内科疾病。张佩青教授继承发扬前人精神,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 升阳益胃汤方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生姜、大枣16味药物组成,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脾胃系及相关内科疾病。张佩青教授继承发扬前人精神,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善于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各种以脾肾亏虚为主要病因病机的内科杂病。此文简要记录了张佩青教授临床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各种内科疾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脾胃 内科杂病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张佩青
下载PDF
国家级名老中医马智教授治疗内科杂病“化痰瘀、调气血”心法拾撷 被引量:7
8
作者 庞立健 吕晓东 +3 位作者 刘创 朱凌云 李小娟 马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5,共3页
师翁马智先生,幼承家学,深究典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用心临证,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到的学术见解,以呼吸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为主攻方向,尤其对间质性肺疾病、眩晕、癫痫、高血压病、顽固性失眠... 师翁马智先生,幼承家学,深究典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用心临证,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到的学术见解,以呼吸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为主攻方向,尤其对间质性肺疾病、眩晕、癫痫、高血压病、顽固性失眠、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胃炎等杂病有独到之处,总结出"化痰瘀、调气血"为治疗内科杂病的心法。他认为,内科杂病病理因素以痰瘀居多,未成痰瘀则多以气血论治,多抓住"痰""瘀""气""血"为内科杂病的重要辨证论治要素,其认为"气病百病生""无痰不作病""久疾无不瘀"(言瘀即言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智 化痰瘀 调气血 内科杂病
原文传递
三仁汤治疗内科杂病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平 于晓强 +1 位作者 史俊芳 高建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期98-100,共3页
三仁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一书,本方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吴氏把它作为治疗湿温的首剂,也是后世医家推崇的治疗湿温的代表方剂。祖国医学认为"湿为阴邪,留恋难散,故汗解不能、攻下无济。既不可辛散燥夺,又不可苦寒... 三仁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一书,本方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吴氏把它作为治疗湿温的首剂,也是后世医家推崇的治疗湿温的代表方剂。祖国医学认为"湿为阴邪,留恋难散,故汗解不能、攻下无济。既不可辛散燥夺,又不可苦寒直折。本方用杏仁苦温以开上焦,蔻仁芳香以宜中焦,苡仁淡渗以利下焦,稍佐辛燥之半夏、厚朴,清疏之滑石、通草、竹叶等利湿不伤阴,清热不损阳,使清升浊降,从三焦而解。临床实践表明,本方不仅治疗湿温初起,但凡病因病机属于湿者,皆可考虑应用本方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仁汤 综述 临床应用 内科杂病
下载PDF
金陵名医张简斋运用温病方治疗内科杂病经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华伟 易岚 +2 位作者 倪斌 王钢 邹燕勤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张简斋先生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金陵医家之一,他继承和发扬了吴鞠通、叶天士等温病大家的学术思想,善于运用温病方治疗内科杂病,常用三仁汤、沙参麦冬汤、宣痹汤和宣清导浊汤等化裁,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并且有所创... 张简斋先生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金陵医家之一,他继承和发扬了吴鞠通、叶天士等温病大家的学术思想,善于运用温病方治疗内科杂病,常用三仁汤、沙参麦冬汤、宣痹汤和宣清导浊汤等化裁,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并且有所创新。通过整理研究简斋先生运用温病方治疗内科杂病医案,以开拓内科杂病的临床辨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杂病 三仁汤 沙参麦冬汤 宣痹汤 宣清导浊汤 张简斋 南京 民国
下载PDF
犀角(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内科杂病的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娟 范金茹 +1 位作者 王行宽 陈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99-500,共2页
关键词 内科杂病 中医药疗法 犀角地黄汤 治疗
下载PDF
吕仁和教授运用四逆散治疗内科杂病经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海啸 李靖 +3 位作者 周国民 杨洁 王建勋 吕仁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630-1632,共3页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治疗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得宣达的四肢逆冷证。该方选药寓意深奥,吕仁和教授善用四逆散,广泛运用于人体各系统疾病,临床辨证化裁疗效颇彰,本文总结了吕仁和教授应用四逆散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四逆散 内科杂病
下载PDF
刘燕池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内科杂病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淑然 刘晓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6-1237,共2页
介绍刘燕池博导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抑郁证、神经衰弱、幻视、酒精肝、急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6个验案,予以分析、示用药特点。
关键词 内科杂病 黄连温胆汤 中医药疗法 经验 刘燕池
下载PDF
夏永良用经方治疗中医内科杂病验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月玲 夏永良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S01期19-21,共3页
夏永良,男,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先后师从著名中医专家李德新教授、宋康院长.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老师对经方的运用逐渐形成了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用... 夏永良,男,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先后师从著名中医专家李德新教授、宋康院长.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老师对经方的运用逐渐形成了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用其治疗各种中医内科杂病,临床每多效验.笔者有幸随其学习,获益良多,现将侍诊时所学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 内科杂病 主任中医师 中医专家 宋康 中医世家 夏永良 经方
下载PDF
张磊表里虚实辨治内科杂病八法探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494,共1页
我院名老中医张磊教授临证50余年,针对内伤杂病表里虚实性质施治,效如桴鼓。现论述如下,以飨读者。1表证类轻清法:本法主要用于因风热之邪伤于头部的疾患。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伤人之高巅。热亦为阳邪,其性炎... 我院名老中医张磊教授临证50余年,针对内伤杂病表里虚实性质施治,效如桴鼓。现论述如下,以飨读者。1表证类轻清法:本法主要用于因风热之邪伤于头部的疾患。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伤人之高巅。热亦为阳邪,其性炎上,亦易伤于人之高巅。《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受风气……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人头部疾患,轻清法即基于此而设。采用轻清上浮而又凉散的药物,对因风热(火)而致的头部诸多疾患皆可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里虚实 辨证论治 内科杂病 八法 张磊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科杂病治法探要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蓉 陈丽云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8期22-25,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科杂病治疗方法多样灵活,既对《内经》等经典有所继承与开拓,更独辟蹊径特色性疗法诸多,如贴敷法、熨蒸法、膏摩法、吹窍法、灌注法、食疗法等,特别是鲜汁疗法的运用,充分反映了此期的医疗水平。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内科杂病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魏子孝应用露蜂房治疗内科杂病验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珂 李庆娜 田艳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5期897-899,共3页
目的:露蜂房(以下简称"蜂房")是临床常用虫类药,其药用价值丰富,临床应用广泛。魏子孝教授在临证过程中抓主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标本先后,因人制宜,中西医结合活用蜂房,不仅强调蜂房的祛风、止痛、攻毒、消肿、补肾壮阳之功... 目的:露蜂房(以下简称"蜂房")是临床常用虫类药,其药用价值丰富,临床应用广泛。魏子孝教授在临证过程中抓主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标本先后,因人制宜,中西医结合活用蜂房,不仅强调蜂房的祛风、止痛、攻毒、消肿、补肾壮阳之功效,而且重视蜂房的抗炎、抗病毒、镇静、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通过内服、外敷或外洗方药等多途径用药,药力直达病所,缩短治疗周期,提高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子孝 露蜂房 名医经验 内科杂病
下载PDF
谢鸣运用脏腑辨证结合奇经理论治疗内科杂病医案举隅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敬升 刘碧原 谢鸣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属于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经错综分布,深入浅出,虽不直接络属脏腑,但通过与十二正经的广泛联系,具有溢蓄气血、维系营卫、统调阴阳、平衡脏腑等功能... 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属于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经错综分布,深入浅出,虽不直接络属脏腑,但通过与十二正经的广泛联系,具有溢蓄气血、维系营卫、统调阴阳、平衡脏腑等功能,在中医脏腑经络辨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谢鸣教授不仅熟谙脏腑辨治,对奇经辨治也颇有研究,著有《奇经辨治与方药运用》。其临证常从奇经切入,辨治疑难杂症,多获良效。本文兹就临床侍诊所见,选其脏腑辨证结合奇经理论辨治验案数则并作探析,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鸣 脏腑辨证 奇经 内科杂病
原文传递
内科杂病治疗八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磊 《河南中医》 2007年第2期32-34,共3页
杂病又名杂症,通常指外感病以外的内科疾病,具有寒热虚实夹杂之义,比较难治,若临证审证求因,活用以下八法,定有裨益:①轻清法;②涤浊法;③疏利法;④达郁法;⑤运通法;⑥灵动法;⑦燮理法;⑧固元法。
关键词 内科杂病 轻清法 涤浊法 疏利法 达郁法 运通法 灵动法 燮理法 固元法
下载PDF
从《石山医案》浅论汪机临床治疗内科杂病的诊疗特色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婷 袁爱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学习新安医家汪机《石山医案》所载医案全篇,总结其临床治疗内科杂病的辨证用药特色,祈为现代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视角。[方法]以《石山医案》案例为本,结合《神农本草经》、《内经》、《脾胃论》、《脉决刊误集》等相关论... [目的]学习新安医家汪机《石山医案》所载医案全篇,总结其临床治疗内科杂病的辨证用药特色,祈为现代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视角。[方法]以《石山医案》案例为本,结合《神农本草经》、《内经》、《脾胃论》、《脉决刊误集》等相关论述与汪机"营卫论"思想,剖析汪氏医案,仔细分析其病因病机,探究其临床治病辨证特色和用药经验。[结果]汪氏精钻诸家医学经典,取各家之长,并独成一脉。其临证辨治特点为:虚疟治脾,人参扶正祛邪;善于辨证,尤为重视脉诊;阴血亏虚,参芪益气养血;阴虚血热,滋肾水制妄火;阴血亏虚,亦可助阳生阴;药需对症,临床辨析明之等。[结论]《石山医案》为汪氏朝究暮绎、废寝忘食之作,蕴含汪氏多年行医治病经验,对现代临床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望后学者能勤读经典,深入挖掘相关医案,拓展中医辨病治病思维,更好服务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山医案 汪机 内科杂病 学术特色 新安医学 中医流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