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相接地故障对换流器内部环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国庆 谭龙 +1 位作者 王振浩 陈洪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VDC,MMC-HVDC)由于各相上下桥臂电压之和彼此不一致,产生换流器内部环流。环流会造成换流器各相桥臂电流发生畸变,所以抑制环流尤为重要。通常的环流抑制方法是在系统正...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VDC,MMC-HVDC)由于各相上下桥臂电压之和彼此不一致,产生换流器内部环流。环流会造成换流器各相桥臂电流发生畸变,所以抑制环流尤为重要。通常的环流抑制方法是在系统正常的运行情况下对换流器内部环流进行抑制。首先分析了正常情况下的环流抑制方法,然后通过对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故障条件下不平衡电流对内部环流及直流电流的影响,设计了附加控制器对故障条件下环流抑制策略进行改进。通过PSCAD/EMTDC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改进措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内部环流 抑制方法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部环流频谱特性分析
2
作者 焦国帅 黄永瑞 毕闯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125,共4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技术。然而MMC三相桥臂间的内部环流会使本来正弦的桥臂电流发生畸变,从而导致MMC系统成本增加,损耗增大。为了分析三相桥臂环流的产生机理,建立了MMC电路的数学模型,从瞬时能量动态特...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技术。然而MMC三相桥臂间的内部环流会使本来正弦的桥臂电流发生畸变,从而导致MMC系统成本增加,损耗增大。为了分析三相桥臂环流的产生机理,建立了MMC电路的数学模型,从瞬时能量动态特性角度考虑给出了桥臂环流的计算方法,证明了内部环流的存在性,指出了其主要由直流分量与二倍频负序分量组成。从解析表达式入手探讨了内部环流二倍频分量的影响因素,搭建了MMC双端测试系统,分析了换流阀功率因数、电压调制比、桥臂电抗对MMC内部环流频谱特性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研制了换流阀组件样机,搭建了基于H桥的运行试验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证明了样机对内部环流的耐受能力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内部环流 二倍频 频谱特性
下载PDF
双绕组多速电动机内部环流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秀河 《中小型电机》 1995年第6期15-17,共3页
着重分析双绕组多速电动机内部环流的形成及抑制内部环流的方法。
关键词 多速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 内部环流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喷雾液滴内部流动及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博 聂万胜 +1 位作者 丰松江 庄逢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1,57,共5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喷雾液滴在表面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内部环流,影响液滴内部传热特性,进而影响喷雾蒸发燃烧过程。将一种基于光滑压力修正的非交错网格SIMPLE算法推广到一般曲线坐标系,并对液滴表面特殊边界条件进行数值处理,然后采用代数... 液体火箭发动机喷雾液滴在表面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内部环流,影响液滴内部传热特性,进而影响喷雾蒸发燃烧过程。将一种基于光滑压力修正的非交错网格SIMPLE算法推广到一般曲线坐标系,并对液滴表面特殊边界条件进行数值处理,然后采用代数法生成正交贴体结构网格,求解气相及液相轴对称不可压流动控制方程,得到运动液滴内部稳态流场及其温度演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运动液滴内部形成了稳定的内部环流;在初始传热阶段,液滴内部传热过程主要受热传导控制而形成对称的温度分布,但内部环流会随时间逐渐控制其传热过程,使内部温度不再服从对称分布,并在环流中心区出现局部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液滴 SIMPLE算法 内部环流 传热
下载PDF
基于瞬时量和环流的MMC桥臂间电压平衡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文博 朱喆 +1 位作者 许树楷 宋强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这里提出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基于瞬时值信息的环流参考值生成方法,按照所生成的环流参考值控制环流可快速消除桥臂间的电容电压不平衡,同时不会影响到换流器交流端口或直流端口的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 这里提出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基于瞬时值信息的环流参考值生成方法,按照所生成的环流参考值控制环流可快速消除桥臂间的电容电压不平衡,同时不会影响到换流器交流端口或直流端口的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解耦控制 内部环流 桥臂间电压平衡
下载PDF
不平衡状态下MMC双回路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臣 叶华 +1 位作者 韦凌霄 王春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24-1933,共10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内部环流将会增加换流器的功率损耗,降低桥臂容量利用率;同时加剧桥臂电流畸变,影响开关器件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抑制环流。该文通过详细的相单元瞬时能量理论推导,得到MMC内部环流和环...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内部环流将会增加换流器的功率损耗,降低桥臂容量利用率;同时加剧桥臂电流畸变,影响开关器件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抑制环流。该文通过详细的相单元瞬时能量理论推导,得到MMC内部环流和环流抑制控制器输出电压间的交互作用会造成环流四倍频分量增加的结论。在基于准比例谐振调节器的环流抑制策略基础上,添加环流辅助控制回路,提出了一种环流抑制能力增强型的双回路环流抑制策略。通过合理整定调节器参数可以改善环流抑制控制器的闭环零极点分布,增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环流抑制控制器在谐振频率附近处的环流抑制能力。在PSCAD/EMTDC中搭建三相MMC详细仿真模型,验证了双回路环流抑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内部环流 双回路环流抑制策略 参数整定
下载PDF
普通房式仓磷化氢仓内环流熏蒸杀虫技术研究
7
作者 程兰萍 李秀昌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3年第5期33-35,共3页
选择普通房式仓进行内部环流工艺设计,从中探索了内部环流管道的布局方式,选材,环流熏蒸杀虫效果,经济、社会效益情况及推广应用价值等。
关键词 粮食储存 普通房式仓 磷化氢 仓内环流熏蒸杀虫技术 内部环流管道 布局方式
下载PDF
基于桥臂电流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综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广柱 孙常鹏 +2 位作者 刘汝峰 王凤荣 李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8-464,共7页
通过分析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各部分之间的功率关系,提出一种MMC综合控制方案,包括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桥臂电容电压控制。该方案内环采用桥臂电流直接反馈控制,可实现交流侧电流、直流母线电流和内部... 通过分析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各部分之间的功率关系,提出一种MMC综合控制方案,包括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桥臂电容电压控制。该方案内环采用桥臂电流直接反馈控制,可实现交流侧电流、直流母线电流和内部环流的三重控制,不需要专门的环流控制器。该方案各桥臂电容电压控制基本相互独立,易于实现分布式控制。提出一种电流前馈控制方案,能有效减小电容电压的动态波动,提高动态响应速度。搭建了10 k VA三相MMC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具有优良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桥臂电流控制 电容电压控制 内部环流 有功电流前馈
原文传递
基于自抗扰控制原理的MMC-HVDC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炜 王朝亮 +4 位作者 赵成勇 郭春义 黄晓明 陆翌 裘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93,共7页
简述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基本原理,针对采用内环离散控制器后系统抗扰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原理,采用新型非线性函数设计了外环控制器;针对MMC的环流问题,设计了基于自抗扰... 简述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基本原理,针对采用内环离散控制器后系统抗扰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原理,采用新型非线性函数设计了外环控制器;针对MMC的环流问题,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直接环流抑制器;为了抑制故障条件下的负序电流,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负序电流抑制器。最后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21电平的MMC-HVDC系统模型,对所设计的混合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离散数学模型 自抗扰控制 内部环流 负序电流 电流控制 控制
下载PDF
不同来流温度下单液滴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宇炜 杨龙滨 +1 位作者 葛坤 李彦军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3,共7页
单液滴蒸发燃烧规律是研究喷雾蒸发与燃烧这一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基础.与传统折算薄膜理论相比,从基本控制方程出发,建立了高温对流环境中单液滴的瞬态蒸发与燃烧模型.模型中详细考虑了液相内部环流、气相边界层流动以及热物性的变化,... 单液滴蒸发燃烧规律是研究喷雾蒸发与燃烧这一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基础.与传统折算薄膜理论相比,从基本控制方程出发,建立了高温对流环境中单液滴的瞬态蒸发与燃烧模型.模型中详细考虑了液相内部环流、气相边界层流动以及热物性的变化,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来流温度对油滴蒸发燃烧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复现了实验中液滴火焰由尾部火焰向包覆火焰的发展过程,验证了直径平方定律的适用范围,并得到了来流温度对油滴蒸发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液滴 燃烧 流场温度 内部环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对流速度对燃料液滴火焰形态及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博 丰松江 聂万胜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202,共9页
考虑气相非稳态及液滴内部环流,建立运动液滴非稳态蒸发燃烧模型.模型采用动网格方法精确追踪液滴表面位置,采用守恒方程组更新液滴表面边界条件.根据单步全局化学反应机理,仿真研究正庚烷燃料液滴在不同对流速度下的火焰形态及燃烧.结... 考虑气相非稳态及液滴内部环流,建立运动液滴非稳态蒸发燃烧模型.模型采用动网格方法精确追踪液滴表面位置,采用守恒方程组更新液滴表面边界条件.根据单步全局化学反应机理,仿真研究正庚烷燃料液滴在不同对流速度下的火焰形态及燃烧.结果表明:运动液滴内部环流使液滴内部低温区向环流中心移动.当液滴运动速度大于某临界值后,火焰形态由包覆火焰转变为尾迹火焰.包覆火焰的富燃区范围、高温区范围及燃烧速率明显较尾迹火焰大;包覆火焰的液滴表面温度及表面蒸发流率分布也明显不同于尾迹火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液滴 内部环流 动网格 火焰形态 燃烧速率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n forced convection enhancement in an annulus using porous ribs and nanoparticle addition to base fluid 被引量:6
12
作者 Majid SIAVASHI Hamid Reza TALESH BAHRAMI +1 位作者 Ehsan AMINIAN Hamid SAFFA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089-1098,共10页
Miniaturizatio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has forced researchers to devise m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dissipating the generated heat in these devices.In this study,two methods,including porous media inserting and adding... Miniaturizatio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has forced researchers to devise m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dissipating the generated heat in these devices.In this study,two methods,including porous media inserting and adding nanoparticles to the base fluid,are used to improve heat transfer in an annulus heated on both walls.To study porous media insert,porous ribs are used on the outer and inner walls independently.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porous ribs are placed on the outer wall,although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s,the pressure drop increment is so considerable that performance number (the ratio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ressure increment,PN) is less than unity for all porous rib heights and porous media permeabilities that are studied.On the other hand,the PN of cases where porous ribs were placed on the inner wall depends on the Darcy number (Da).For example,for ribs with Da=0.1 and Da=0.0001,the maximum performance number,PN=4,occurs at the porous ribs height to hydraulic diameter ratios H/Dh=1 and H/Dh=0.25.Under these conditions,heat transfer is enhanced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It is found that adding 5% nanoparticles to the base fluid in the two aforementioned cases improves the Nusselt number and PN by 1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 porous media ANNULUS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ternal flow
下载PDF
Interaction between Struts and Swirl Flow in Gas Turbine Exhaust Diffusers 被引量:2
13
作者 Roman Z.PIETRASCH Joerg R.SEUME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14-320,共7页
The increasing use of gas turbines in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s together with the high amount of kinetic energy in modem gas turbine exhaust flows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design of gas turbine diffusers as the conn... The increasing use of gas turbines in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s together with the high amount of kinetic energy in modem gas turbine exhaust flows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design of gas turbine diffusers as the connecting part between the Brayton/Joule and the Rankine parts of the combined cycle. A scale model of a typical gas turbine exhaust diffuser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The test rig consists of a radial type, variable swirl generator which provides the exhaust flow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gas turbine operating conditions. Static pressure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along the outer diffuser walls and along the hub of the annular part and along the centerline of the conical diffuser. Velocity distributions at several axial positions in the annular and conical diffuser have been measured using a 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 (LDV). Pressure recovery coefficients and velocity profiles are depicted as a function of diffuser length for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swirl strength, tip flow and strut geometries. The diffuser without struts achieved a higher pressure recovery than the diffuser with struts at all swirl angle settings. The diffuser with cylindrical struts achieved a higher pressure recovery than the diffuser with profiled struts at all swirl angle seO.ings. Inlet flows with swirl angles over 18° affected the pressure recovery negatively for all strut configu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turbine exhaust diffuser SWIRL STRUTS pressure recovery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