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测多评法测定莲芝消炎胶囊中4种二萜内酯
1
作者 毕福钧 陆巧茵 林彤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莲芝消炎胶囊中新穿心莲内酯等4种二萜内酯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以穿...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莲芝消炎胶囊中新穿心莲内酯等4种二萜内酯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以穿心莲内酯为参照,计算其他3种二萜内酯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其含量。结果:4种二萜内酯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102.8%,RSD为1.1%~2.2%。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所得结果接近。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莲芝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芝消炎胶囊 穿心莲内酯 二萜内酯 校正因子 一测多评 外标法
下载PDF
HPLC双波长法测定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2
作者 石慧慧 刘建晖 +3 位作者 熊玥 周杨 汪云花 孙瑶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采用XBridge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25 nm(... 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采用XBridge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25 nm(穿心莲内酯)和254 nm(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浓度在12.7375μg·mL^(-1)~509.5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6);脱水穿心莲内酯浓度在3.4μg·mL^(-1)~13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穿心莲内酯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8%,RSD为1.0%;脱水穿心莲内酯回收率平均为99.9%,RSD为08%。该方法快捷、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2个有效成分的同步测定,为四味穿心莲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双波长法 四味穿心莲散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下载PDF
硝酸银硅胶色谱法制备蒙药土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
3
作者 毛婷 毛乐 +1 位作者 张屏 张勇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蒙药土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及异土木香内酯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硝酸银硅胶色谱法进行制备。结果得到两个色泽优良、克数较大的结晶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为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结论硝酸银硅胶色谱法对土木... 目的探讨蒙药土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及异土木香内酯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硝酸银硅胶色谱法进行制备。结果得到两个色泽优良、克数较大的结晶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为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结论硝酸银硅胶色谱法对土木香内酯及异土木香内酯能实现满意分离,且产量大、纯度高、操作简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制备方法,为土木香内酯及异土木香内酯的广泛应用提供精准可靠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银硅胶色谱法 土木香内酯 异土木香内酯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植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铭怡 王冉 +6 位作者 贾濠基 耿启明 郭士维 王福豪 刘黎明 董文豪 许文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8-1077,共10页
为探究施用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对不同干旱条件下植物与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本研究以黄花决明(Cassia glauca Lam.)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正常水分、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处理(田间持水量的75%±... 为探究施用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对不同干旱条件下植物与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本研究以黄花决明(Cassia glauca Lam.)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正常水分、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处理(田间持水量的75%±5%,55%±5%,35%±5%)及4种BR浓度处理(0,0.05,0.2和0.5 mg·L^(-1)),在干旱90天后测定株高、生物量和植物、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发现:干旱胁迫导致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降低;随着施用BR浓度的增加,株高、生物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0.2 mg·L^(-1)BR有利于植物养分含量提升,地上部提升效果更好;干旱区生态修复中黄花决明的生长对N元素的供应需求较大;施用BR有助于提高黄花决明株高和生物量,调节养分分配策略,缓解干旱对植物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可为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干旱胁迫 油菜素内酯 化学计量 养分特征 内稳性
下载PDF
叶面喷施胺鲜酯及其与油菜素内酯复配液对油用牡丹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李晓鹏 肖瑞雪 +6 位作者 张利霞 张亚冰 余世玺 陈轲 李仁杰 罗宁 侯小改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筛选出适合油用牡丹高产高效栽培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本试验以凤丹为材料,分别于盛花期(4月7日)、籽粒形成期(4月18日)、果荚与籽粒快速生长期(5月10日)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胺鲜酯(D1、D2和D3)及其与油菜素内酯复配液(BD1... 为筛选出适合油用牡丹高产高效栽培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本试验以凤丹为材料,分别于盛花期(4月7日)、籽粒形成期(4月18日)、果荚与籽粒快速生长期(5月10日)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胺鲜酯(D1、D2和D3)及其与油菜素内酯复配液(BD1、BD2和BD3),研究其对植株生理特性、籽粒产量指标(百粒重、单果籽粒重、单株籽粒重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牡丹叶片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关键参数均有明显提高:7月3日时,BD2处理叶片SOD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5.24%;5月19日和7月3日时,所有处理叶片MDA含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7月3日时,所有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BD2处理最高,较对照增加33.84%;6月10日时,所有处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BD3处理增幅最大,为98.11%;3个测定时期,除6月10日的BD3处理外其他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胺鲜酯质量浓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所有处理单株籽粒重及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BD3增幅均最大,分别为10.45%与10.44%。相关性分析表明,SOD活性与Chl a、Chl b、Car、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单果籽粒重、单株籽粒重和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之,12、16 mg/L胺鲜酯与0.05 mg/L油菜素内酯复配喷施油用牡丹植株的生理特性表现优异,并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凤丹 胺鲜酯 油菜素内酯 生理特性 籽粒产量
下载PDF
聚己内酯/MgO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贾琳 董晓 +2 位作者 王西贤 张海霞 覃小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共8页
为制备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纳米纤维膜,将MgO纳米颗粒加入至可降解聚己内酯(PCL)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CL/MgO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其微观形态、结晶结构、过滤性能和抗菌性能等。结果表明:PCL/MgO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比纯PCL略... 为制备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纳米纤维膜,将MgO纳米颗粒加入至可降解聚己内酯(PCL)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CL/MgO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其微观形态、结晶结构、过滤性能和抗菌性能等。结果表明:PCL/MgO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比纯PCL略有增加,且纤维膜中MgO依然保持着结晶状态;与纯PCL纤维膜相比,PCL/MgO复合纳米纤维膜的透气率增加,水接触角增大,透湿率减小;PCL/MgO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为97.57%~98.87%,紫外线防护系数均大于50,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优异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73.78%~98.5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53.61%~97.56%;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因为MgO纳米颗粒具有晶格缺陷,更易与带有负电荷的大肠杆菌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纳米颗粒 聚己内酯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抗菌性能 过滤性能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通过LINC00299/miR-590-3p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王进 霍颖浩 +1 位作者 樊登云 殷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调控LINC00299/微小RNA(miR)-590-3p途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Aβ_(1~42)处理SK-N-SH细胞复制AD细胞模型。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调控LINC00299/微小RNA(miR)-590-3p途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Aβ_(1~42)处理SK-N-SH细胞复制AD细胞模型。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INC00299和miR-590-3p表达。采用上述方法观察抑制LINC00299对A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INC00299和miR-590-3p靶向关系。结果Aβ_(1~42)处理后,SK-N-SH细胞活力、miR-590-3p表达量、SOD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率、LINC00299表达量、MDA含量、LDH释放量明显升高(P<0.05)。小白菊内酯处理后,Aβ_(1~42)诱导的SK-N-SH细胞活力、miR-590-3p表达量、SOD活性明显升高,凋亡率、LINC00299表达量、MDA含量、LDH释放量明显降低(P<0.05)。LINC00299过表达逆转了小白菊内酯对Aβ_(1~42)诱导的SK-N-SH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miR-590-3p与LINC00299序列直接结合。结论小白菊内酯可能通过调控LINC00299/miR-590-3p通路进而保护AD模型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白菊内酯 LINC00299 miR-590-3p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藁本内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8
作者 陈莎 吴健瑜 谭汉添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NCI-N87,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Ligustilide对NCI-N8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根据实验要求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藁本内酯低、中、高浓度...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NCI-N87,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Ligustilide对NCI-N8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根据实验要求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藁本内酯低、中、高浓度组(藁本内酯-L、M、H组),藁本内酯-H+DMOG(HIF-1α激活剂)组;采用EDU实验检测各组NCI-N87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NCI-N87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NCIN87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体外管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CI-N87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裂解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藁本内酯-L、M、H组NCI-N87细胞增殖能力、培养液中VEGFA水平、血管生成能力、细胞HIF-1α、VEGF、Ki6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以及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存在浓度依赖性(P<0.05);与藁本内酯-H组相比,藁本内酯-H+DMOG组可部分逆转藁本内酯-H组对NCI-N87细胞行为及以上蛋白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藁本内酯可通过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内酯 HIF-1α/VEGF信号通路 胃癌 增殖 凋亡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银杏内酯B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殷星 侯永超 +1 位作者 杨利姣 张萌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研究银杏内酯B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体外培养人食管癌OE19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低/中/高剂量试验组(分别加入6.25、12.50、25.00μmol/L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B组(12.50μmol/L银杏内酯B)、阳性药物... 为研究银杏内酯B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体外培养人食管癌OE19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低/中/高剂量试验组(分别加入6.25、12.50、25.00μmol/L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B组(12.50μmol/L银杏内酯B)、阳性药物组(4 mg/L顺铂)、抑制剂组[12.50μmol/L银杏内酯B+10.00μmol/L Janus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激活剂组(12.50μmol/L银杏内酯B+0.50μmol/L JAK2/STAT3通路激活剂Colivelin),干预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Hoechst 33258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细胞的活力、增殖率、凋亡率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试验组与阳性药物组的细胞活力降低(P<0.05),因此,本研究选择有显著差异且较低浓度的12.50μmol/L银杏内酯B作为银杏内酯B组进行后续试验。与对照组相比,银杏内酯B组和阳性药物组细胞的增殖率、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质、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凋亡率、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银杏内酯B组相比,抑制剂组各指标变化进一步增强(P<0.05),激活剂组则显著逆转了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银杏内酯B能够通过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OE19细胞的增殖,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本研究揭示了银杏内酯B新抗癌机制,为食管癌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银杏内酯B Janus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氧化铈负载聚己内酯创面敷料在神经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刘爽 郑玉婷 +2 位作者 陆井伟 尹萍 张明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铈负载聚己内酯创面敷料在神经外科开颅患者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术后护理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24例接受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患者作... 目的:探讨氧化铈负载聚己内酯创面敷料在神经外科开颅患者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术后护理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24例接受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伤口采用传统外科敷料进行覆盖,实验组患者使用氧化铈负载聚己内酯敷料进行覆盖,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无菌拭子培养阳性率、伤口愈合比值、伤口换药平均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的伤口无菌拭子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8、4.593、5.962,P<0.05)。术后当天、第2天、第4天、第6天,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3、2.552、2.544、5.555,P<0.05)。实验组患者伤口换药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5,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8,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开颅患者术后的伤口护理中应用氧化铈负载聚己内酯创面敷料,能够降低患者伤口无菌拭子培养阳性率、伤口愈合比值、伤口换药平均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负载聚己内酯创面敷料 开颅术后 伤口护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影响
11
作者 吴淑芳 吴江英 李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脑保护剂治疗,实验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目的探讨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脑保护剂治疗,实验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脑保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2(IL-2)、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指标对比,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指标指标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CRP、IL-1β、Hcy、IL-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100B、NSE、BDNF、NIHSS评分均有所好转,且实验组S100B、NSE、BDNF、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67%,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8.67%(P<0.05)。结论以银杏二萜内酯为主要成分,以神经节苷脂为干预手段,可同时改善神经功能,稳定血清学指标,安全性高,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神经节苷脂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血清指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理念与实践
12
作者 殷勇 陈健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2023年7月以来我国乃至全球迎来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高峰,给儿童健康、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指南推荐的首选用药,本次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中,以大环内酯类耐药为主。这对传统的诊疗模式... 2023年7月以来我国乃至全球迎来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高峰,给儿童健康、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指南推荐的首选用药,本次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中,以大环内酯类耐药为主。这对传统的诊疗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增多,需要临床医师思考并实践新的诊疗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大环内酯类耐药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通过调控miR-142-3p/HSP70通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13
作者 王进军 崔鹏来 +4 位作者 程欣 钱梦悦 曾祥隽 徐子金 王怡帆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内酯醇(TP)通过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CF-7细胞,将其分为6组:对照组、TP组、miR-142-3p inhibitor组、TP+inhibitor组、miR-142-3p mimic组和TP+mimic组,用... 目的:探究雷公藤内酯醇(TP)通过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CF-7细胞,将其分为6组:对照组、TP组、miR-142-3p inhibitor组、TP+inhibitor组、miR-142-3p mimic组和TP+mimic组,用转染试剂将相应的核酸或质粒转染MCF-7细胞。qPCR法、EdU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划痕实验、WB法分别检测转染后各组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 mRNA的表达,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和HSP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P或miR-142-3p过表达能显著促进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的表达,敲减miR-142-3p则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的表达,TP可逆转由敲减miR-142-3p对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表达的影响;TP、过表达miR-142-3p均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敲减miR-142-3p则均可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TP可逆转由敲减miR-142-3p对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均P<0.05)。结论:TP可通过调控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进而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雷公藤内酯 MCF-70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0.01%28-高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对寒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黄成亮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1期30-34,42,共6页
为明确0.01%28-高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对寒地水稻生长调节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药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分蘖期施用0.01%28-高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颗粒剂,能明显促进水稻分蘖,缩短始穗... 为明确0.01%28-高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对寒地水稻生长调节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药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分蘖期施用0.01%28-高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颗粒剂,能明显促进水稻分蘖,缩短始穗期至齐穗期天数,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对水稻生长安全。药剂施用量为22.5 kg/hm^(2)时,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是最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1%28-高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 寒地水稻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究
15
作者 单敏红 李洋 +2 位作者 李艳双 王莉 崔文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均进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 目的探究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均进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1周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高压氧治疗)和研究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与神经功能,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白蛋白(S-ALB)及两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脑脊液白蛋白(CSF-ALB)、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相比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高压氧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提高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 银杏内酯注射液 高压氧 血-脑脊液屏障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合成研究
16
作者 李长存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以二乙二醇为起始剂,金属羧酸盐CAT-1为催化剂,通过ε-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了聚己内酯二元醇,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达到反应温度(160℃)后的最初10 min,ε-己内酯转化率快速升高,从21.41%(0 min)... 以二乙二醇为起始剂,金属羧酸盐CAT-1为催化剂,通过ε-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了聚己内酯二元醇,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达到反应温度(160℃)后的最初10 min,ε-己内酯转化率快速升高,从21.41%(0 min)升高到98.74%(10 min),反应15 min时即可达到99.43%,反应时间从2 h到5 h,ε-己内酯转化率变化幅度较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酸值(KOH)从0.53 mg/g(1 h)降低到0.19 mg/g(5 h),氮气吹扫可有效降低产物中的酸性成分,产物M_n从1 790(1 h)升高1 990(5 h),而羟值(KOH)从62.69 mg/g(1 h)降低到56.38 mg/g(5 h),M_n与羟值的变化与酯交换反应有关。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ln([M]_(0)/[M]_(t))与t成线性关系,该聚合反应为一级反应,属于活性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 开环聚合 转化率 聚己内酯二元醇 酸值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心可舒胶囊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17
作者 吴洋生 蒋玲 +1 位作者 周云峰 黄招光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66-1569,共4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心可舒胶囊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 以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1.7μm×2.1 mm×100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心可舒胶囊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 以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1.7μm×2.1 mm×100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35℃,进样量2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模式,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数据采集,木香烃内酯的定量离子对为m/z 233→187,去氢木香内酯的定量离子对为m/z 231→185。结果 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分别在0.0430~2.1498μg/ml、0.0439~2.197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1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60%和95.56%,RSD分别为3.6%与2.3%。3批样品木香烃内酯的含量范围为5.267~5.574 mg/g,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范围为4.822~5.191 mg/g。结论 所建方法能有效测定心可舒胶囊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可为完善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可舒胶囊 木香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下载PDF
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对寒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黄成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促进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丙酰芸苔素内酯在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水稻品种富合4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喷施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对... 为促进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丙酰芸苔素内酯在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水稻品种富合4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喷施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株高、干重和剑叶SPAD值均有明显促进作用,穗数、穗粒数均高于清水对照。179.9~359.8 mL·hm^(-2)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处理可极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对水稻安全,分别较对照水稻增产1.9%~13.8%。其中施药量为179.9 mL·hm^(-2)时产量最高,增产率为13.8%,可使水稻见穗期至齐穗期天数缩短1 d,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且对水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 寒地水稻 产量
下载PDF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在肉鸡中应用的耐受性评价
19
作者 陈星 郑爱娟 +5 位作者 陈志敏 张广民 王泽栋 刘国华 常文环 蔡辉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5-896,共12页
本试验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靶动物耐受性评价试验指南(试行)》对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AHLase)在肉鸡中的应用进行耐受性评价。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 本试验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靶动物耐受性评价试验指南(试行)》对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AHLase)在肉鸡中的应用进行耐受性评价。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且分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AHLase-500)和5000 mg/kg(AHLase-5000)的AHLase。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AHLase-5000组公鸡1~21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以及1~42日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AHLase-5000组母鸡22~42日龄末重显著提高(P<0.05),而AHLase-500、AHLase-5000组1~42日龄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试验期内公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1~21日龄公鸡的料重比有高于母鸡的趋势(P=0.075)。性别对1~21日龄肉鸡末重表现出趋于显著的影响(P=0.079)。3)随着AHLase添加水平的增加,1~21日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平均日增重有提高的趋势(P=0.052),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肉鸡的末重显著提高(P<0.05)。4)AHLase添加水平和性别在1~21日龄平均日采食量、22~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以及1~42日龄料重比中均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在22~42日龄料重比(P=0.069)以及1~42日龄平均日增重(P=0.064)中表现出互作趋势。5)饲粮中添加AHLase对肉鸡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6)饲粮中添加AHLase对肉鸡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组织未观察到形态结构变化。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5000 mg/kg的AHLase改善了肉鸡生长性能,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内脏器官发育无显著影响,表明肉鸡对AHLase的耐受剂量在5000 mg/k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肉鸡 生长性能 器官指数 耐受性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晨 程大伟 +4 位作者 李兰 顾红 郭西智 李明 陈锦永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作为新型、高效的植物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可以缓解多种非生物胁迫。阐述了BR处理缓解盐胁迫的生物学功能,总结了拟南芥、农作物水稻以及多种园艺植物的BR信号通路,并通过介绍BR的耐盐机理...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作为新型、高效的植物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可以缓解多种非生物胁迫。阐述了BR处理缓解盐胁迫的生物学功能,总结了拟南芥、农作物水稻以及多种园艺植物的BR信号通路,并通过介绍BR的耐盐机理,进一步分析了植物遭受盐胁迫时的应答信号转导通路,旨在为加强BR在提高植物耐盐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植物激素 耐盐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