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环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运用
1
作者 金运敏 杨彦伟 刘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环泊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静脉麻醉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ERCP的60例患者,根据术中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环泊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静脉麻醉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ERCP的60例患者,根据术中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n=30)和环泊酚组(C组,n=30)。记录麻醉诱导前(T_(0))、诱导成功后即刻(T_(1))、进入十二指肠乳头时(T_(2))、苏醒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录术中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心率、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T_(1)、T_(2)点MAP、HR、SpO_(2)明显高于P组(P <0.05),两组T_(0)、T_(3)点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P组,苏醒时间短于P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小于P组(P <0.05)。C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心率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P组(P <0.05)。结论:BIS监测下环泊酚CL-TCI静脉麻醉用于ERCP的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闭环靶控输注 环泊酚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不同插管方法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困难胆管插管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良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插管方法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胆管插管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ERCP困难胆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丝组和针状... 目的 比较不同插管方法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胆管插管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ERCP困难胆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丝组和针状组,各25例。导丝组患者给予双导丝插管法进行插管,针状组患者给予针状刀乳头预切开法进行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状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导丝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经口进食时间均短于导丝组(均P<0.05)。插管后,两组患者HR、MAP水平均高于插管前,但针状组均低于导丝组(均P<0.05)。针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导丝组(P<0.05)。结论 针对ERCP困难胆管插管患者,针状刀乳头预切开法的插管效果优于双导丝插管法,可提高插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幅度较小,生命体征更稳定,还能减少插管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困难胆管插管 双导丝插管法 针状刀乳头预切开法
下载PDF
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人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3
作者 姚建红 宁义军 +2 位作者 景喜英 王辉 柴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427-2430,共4页
目的:探究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病人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消化内镜室拟行ERCP的15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病人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消化内镜室拟行ERCP的15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的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病人配合度、心率、血压、焦虑、抑郁、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配合度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的策略能够提高ERCP病人的配合度,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认知教育 积极情绪引导 配合度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结合综合放松训练对消化内科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负性情绪、配合度的影响
4
作者 胡鹏 盛娟 黄婷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结合综合放松训练对消化内科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负性情绪、配合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结合综合放松训练对消化内科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负性情绪、配合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缝隙护理结合综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配合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结合综合放松训练可疏导消化内科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手术配合度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无缝隙护理 综合放松训练 负性情绪 配合度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郭元 周永纲 王秦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行腹腔镜下胆囊...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时间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各60例。A组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3 d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B组在术后3 d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A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B组(P<0.05)。术后,A组的缓激肽(BK)、P物质(SP)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3 d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减轻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炎症反应和疼痛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吲哚美辛联合生长抑素或奥曲肽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唐敏 陶莉 +4 位作者 方倩倩 李玥 张道权 周玉保 章礼久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和生长抑素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的ERCP病例,调查其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病率及术前使用吲哚美辛栓和术后用生长抑素或奥曲肽的情况。所有病人分为包含吲哚美辛组...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和生长抑素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的ERCP病例,调查其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病率及术前使用吲哚美辛栓和术后用生长抑素或奥曲肽的情况。所有病人分为包含吲哚美辛组(共三个亚组分别为单药吲哚美辛组、吲哚美辛+高剂量奥曲肽组,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无吲哚美辛组。结果 699例病人纳入研究。PEP发病率为9.7%(68/699),重症胰腺炎发病率为0.85%(6/699)。包含吲哚美辛组比无吲哚美辛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病率明显降低(7.6%vs 13.8%,χ~2=6.882,P<0.01)。三个使用吲哚美辛亚组间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但是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获得了最低的PEP发病率为3.6%(吲哚美辛+高剂量奥曲肽组为8.8%,单用吲哚美辛为11.1%)。结论该研究提示吲哚美辛联合生长抑素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但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 药物预防
下载PDF
预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倪静 傅燕 +3 位作者 黄华 唐娟 赵文玉 段亚娇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2期1483-1487,共5页
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国内外提出了多种预测方法,包括生物标志物、影像学预测工具、风险评... 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国内外提出了多种预测方法,包括生物标志物、影像学预测工具、风险评分系统的应用和预测模型的开发等。这些预测方法的提出,可为医务人员早期识别PEP高危患者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PEP的早期预测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EP的预测指标及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生物标志物 风险预测模型 预防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实施优质护理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米娜 李洪艳 +3 位作者 禹艳 杨玉芳 覃梅 魏玲玲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459-4461,共3页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肝胆系统疾病的护理模式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患者,由于ERCP开展时间较短,对该项新技术的治疗手段、手术效...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肝胆系统疾病的护理模式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患者,由于ERCP开展时间较短,对该项新技术的治疗手段、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护理的不了解,导致产生对治疗的恐惧,对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的担心,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舒适护理模式 患者 优质护理 应用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术后并发症 医学模式转变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老年患者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敏利 吕莉慧 +2 位作者 金鑫鑫 许小兵 张晓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老年患者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149...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老年患者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14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ERCP技术,检测炎症指标、生化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1.9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7%,术后病死率为1.34%。WBC和CRP在术后均明显降低(P<0.05);IL-6在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肝功能及胆管酶指标在术后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ERCP治疗老年患者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基础疾病有关,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 高龄患者
下载PDF
急诊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燕霞 黄茜 马久红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相关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的止血措施,总结预防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该院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6例内...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相关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的止血措施,总结预防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该院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6例内镜下止血成功,成功率达96.30%。结论治疗性ERCP术后乳头出血重在预防,术后一旦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是最直观、简便且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十二指肠乳头 出血 急诊内镜
下载PDF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俊景 毕淑娟 +3 位作者 赵丹瑜 邢宏萍 裴宪琴 杨少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522-1523,共2页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以创伤小、痛苦少、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胆总管患者选择此微创技术取石治疗[1]。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经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其相关并发症越...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以创伤小、痛苦少、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胆总管患者选择此微创技术取石治疗[1]。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经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其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短期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其远期并发症则更是内外科医师一直以来共同关注的焦点,比如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胆管结石形成,胆管狭窄,甚至胆管癌等。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PBD)由于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乳头括约肌的功能,一度被认为是EST的替代技术,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在2010版ERCP诊治指南中指出EPBD可以作为替代EST的一种处理方式,尤其适合年轻患者、胆囊未切除患者、肝硬化或凝血功能差患者、憩室旁乳头患者、乳头有效切开困难以及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患者[2]。但是许多研究报道EPBD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较高,并有死亡,限制了该方法的临床应用[3]。并且EPBD多用于直径<10 mm的结石。2003年,Ersoz等率先报道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对于直径>15 mm的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2]。目前我中心采用EST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的经典方法,既克服了单纯EST大切开带来的出血风险,又避免了单纯球囊扩张带来术后胰腺炎的风险,成功高,并发症小,现将护理配合技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治疗 较大结石 护理配合 乳头括约肌扩张术 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管炎患者AMS水平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金海林 孙仁虎 +2 位作者 吴大鹏 袁广众 韩树堂 《西部医学》 2022年第9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伴胆管炎患者血清淀粉酶(AMS)水平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ABP伴胆管炎患者110例,对于ABP伴胆管炎患者24 h内进行急诊ERCP术,无法耐受... 目的探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伴胆管炎患者血清淀粉酶(AMS)水平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ABP伴胆管炎患者110例,对于ABP伴胆管炎患者24 h内进行急诊ERCP术,无法耐受或拒绝ERCP术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与ERCP组,保守治疗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ERCP组行ERCP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MS、血清脂肪酶(LPS)水平变化、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AMS、LPS水平均下降,且ERCP组患者治疗第5天AMS、LPS水平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下降,且ERCP组患者治疗第5天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且ERCP组患者治疗第5天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治疗后ERCP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初次自行排便时间及开始进食时间均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治疗后ERCP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ERCP术可降低患者AMS、LPS水平,减轻对肝功能损伤,降低炎症反应,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管 血清淀粉酶 肠功能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微微 王彬 李影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原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行内镜下逆行ERCP患者74例,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观察患者预后情况... 目的探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原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行内镜下逆行ERCP患者74例,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5例、消化道穿孔1例、消化道出血1例、胆道感染2例,有针对性地对其余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均安全度过并发症期。结论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减少ERCP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够有效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并发症预防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对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月皓 李卫 刘文值 《医学综述》 2017年第4期810-813,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对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ERCP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对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ERCP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行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后,再注射丙泊酚1.5 mg/kg诱导,后继续滴注丙泊酚3 mg/(kg·h);观察组68例,行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芬太尼+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后,微泵静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10 min),静脉滴注丙泊酚3 mg/(kg·h)麻醉诱导。观察记录所有患者在围治疗期的心功能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和麻醉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53%(67/68)比85.94%(55/64)](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8.6±2.3)min比(11.1±2.1)min](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T_0~T_3时间内逐渐降低,在T_4时间点开始有所升高,且其在麻醉诱导后T_1、T_2、T_3各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与T_0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值降低程度高于观察组,T_1、T_2、T_3各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SpO_2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88%(4/68)比21.88%(14/64)](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对行ERCP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小,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麻醉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晨 邢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45-46,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75例行ERCP老年患者进行围术...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75例行ERCP老年患者进行围术期的精心护理。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7例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并发低氧血症,2例并发ERCP术后出血,1例并发急性胆管炎,均及早发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减少ERCP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全身麻醉 护理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卢玲 沈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精心护理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ERCP检查 侵袭性操作 并发症 剖腹手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镇坚 王小忠 +1 位作者 许选 陈佩松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将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10例)和未出血组(140例),分析患者ERCP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将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10例)和未出血组(140例),分析患者ERCP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有急性胆管炎、凝血障碍、憩室内乳头及有抗血小板药用药史、术中大切开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合并有急性胆管炎、凝血障碍、憩室内乳头及有抗血小板药用药史、术中大切开的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风险高,应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迟发性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鹏 周会新 杨庆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行常规胆管造影,透视下发现胆管梗阻时,如发现胆管完全梗阻或已中断,即停止操作;如发现胆管狭窄,采用...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行常规胆管造影,透视下发现胆管梗阻时,如发现胆管完全梗阻或已中断,即停止操作;如发现胆管狭窄,采用扩张探条和柱状扩张气囊行狭窄段扩张,再放置塑料内置管。发现造影剂外溢时,如为肝外胆管漏,引流管置于肝内胆管,如为肝内胆管漏,则置于接近漏口的胆管中。发现胆管结石时,如条件许可则行括约肌切开取石。结果18例患者中13例成功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9例患者疗效满意,避免了再次手术,疗效满意率69.2%,其余9例患者,除1例病情恶化外均接受手术治疗。该组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结论对于手术造成的胆道损伤,ERCP不仅具有定性和定位的诊断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多数的胆漏患者和部分胆管狭窄患者可通过内镜治疗痊愈,避免了再次手术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胆道损伤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玉宇 张露洁 戴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5期2198-2201,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行ERCP诊疗患者92例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加用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模式进行干预...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行ERCP诊疗患者92例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加用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模式进行干预。记录患者入院时、术前、术中生理体征变化情况,并评估其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统计患者治疗或检查依从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与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均远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术中研究组血压与心率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95.65%比73.9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7%比15.22%)(均P<0.05)。结论应用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护理对ERCP诊疗患者进行干预,能较好缓解其负性情绪状态,维持机体生理指标稳定性,提高患者配合度,避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常规护理 强化认知护理 生理指标 心理健康 依从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胆胰疾病1378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帆 张渊智 +3 位作者 黄敏 程思根 高燕云 聂静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700-702,74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诊治胆胰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9月-2011年2月我科应用ERCP诊治的1 3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性ERCP由2003年的13例(13.6%)...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诊治胆胰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9月-2011年2月我科应用ERCP诊治的1 3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性ERCP由2003年的13例(13.6%)上升到2011年的236例(86.7%)。1 378例中,造影成功率93.32%;治疗性ERCP 693例次,占总ERCP例次的50.29%。并发出血占4.09%,术后胰腺炎占8.54%。结论 ERCP是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特别是对于无手术机会的恶性胆胰管梗阻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对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能避免再次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