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再入返回控制”项目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都延丽 刘燕斌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本文基于“航天器再入返回控制”课程的教学特点,开展了项目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工作。以航天器再入返回控制系统的设计为项目背景,组建了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特征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 本文基于“航天器再入返回控制”课程的教学特点,开展了项目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工作。以航天器再入返回控制系统的设计为项目背景,组建了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特征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政教育以及考核评价五方面的教学设计当中。通过多个子项目以及综合项目的教学与实践,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并增强学生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能力和项目设计与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再入返回控制 项目式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嫦娥五号任务再入返回段测控总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浩 董光亮 +6 位作者 裴照宇 李海涛 黄磊 任俊杰 葛平 陈少伍 樊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0-676,共7页
针对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再入返回段测控任务要求,梳理出轨返分离点测定轨预报、轨返分离前天地校时、初次再入及二次再入关键任务弧段的跟踪测控等主要技术难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了在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轨返分离)前... 针对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再入返回段测控任务要求,梳理出轨返分离点测定轨预报、轨返分离前天地校时、初次再入及二次再入关键任务弧段的跟踪测控等主要技术难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了在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轨返分离)前定轨并预报1 h至分离点,径向、切向和法向三个方向上的位置精度均优于1000 m,速度精度均优于0.5 m/s的测定轨预报要求以及1 ms的校时精度要求,构建了几乎连续覆盖的再入返回测量链,并通过获取的各类遥外测数据对返回器落点进行了预报,精度为1 km量级。任务实践充分表明,测控系统的方案稳妥可靠,有效确保了任务的圆满成功,并可为后续开展小行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等任务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 再入返回 测控 探月工程三期
下载PDF
GPS接收机在探月高速再入返回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猛 周波 刘迎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4-819,共6页
在我国探月工程3期高速再入返回飞行任务中,惯性导航单元(IMU)为主要的导航敏感器.针对惯性器件误差累积特性引起测量误差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再入返回场景、轻小型化、快速定位的GPS接收机,可与IMU数据融合实现轨道误差修正... 在我国探月工程3期高速再入返回飞行任务中,惯性导航单元(IMU)为主要的导航敏感器.针对惯性器件误差累积特性引起测量误差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再入返回场景、轻小型化、快速定位的GPS接收机,可与IMU数据融合实现轨道误差修正.飞行验证结果表明:GPS接收机在轨道高度4 911.3km处实现首次定位,飞行过程中有效定位时间达16min,两次穿越大气层中"黑障"区域.精度评估结果表明,GPS接收机位置均方根误差为3.67m:速度均方根误差为0.19m/s.该GPS接收机满足探月高速再入返回飞行任务要求,也可应用于中低轨道微小卫星和深空再入返回航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接收机 快速定位 高速再入返回 再入返回 轻小型化
下载PDF
月球探测再入返回试验后续飞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磊 唐歌实 +4 位作者 胡松杰 陈略 刘勇 谢剑锋 周建亮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7,共9页
对于中国月球探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的剩余推进剂,研究并设计了后续飞行方案。首先,基于月球探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结束后的轨道和卫星状况,分析了可行的探测目标,确定了以日地月空间和相应平动点作为探测目标的后续飞行方案。其次,... 对于中国月球探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的剩余推进剂,研究并设计了后续飞行方案。首先,基于月球探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结束后的轨道和卫星状况,分析了可行的探测目标,确定了以日地月空间和相应平动点作为探测目标的后续飞行方案。其次,针对后续飞行方案中的轨道设计与控制需求,研究了平动点轨道直接转移入轨方法和不同系统的平动点轨道转移方法。相对于目前常见的基于不变流形的平动点转移轨道设计方法,文章方法无需进行大量的流形计算,因而计算步骤简单,计算量大大降低,尤其便于实际飞行任务应用。最后,设计了后续飞行方案的飞行轨道和相应的控制方案,同时分析了控制操作的地面测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月球探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剩余推进剂,完全可以在日地月空间开展多项具有创新性和重要应用价值的飞行试验验证,为我国后续"夸父"和月球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积累宝贵的测控技术和经验,同时为后续深空探测的"多目标多任务"设计思路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返回试验 月球探测 飞行方案 轨道设计 平动点
下载PDF
典型再入返回器气动特性对比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詹慧玲 陈冰雁 +1 位作者 刘周 周伟江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6期11-20,共10页
返回器气动特性研究对宇宙飞船的研制起着先导和制约作用。文章对Apollo、CEV和类Soyuz这3种典型的轴对称钝头体再入返回器气动布局进行了气动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与Apollo、CEV相比,类Soyuz外形的升阻比偏小,无法满足以第二宇宙速度载... 返回器气动特性研究对宇宙飞船的研制起着先导和制约作用。文章对Apollo、CEV和类Soyuz这3种典型的轴对称钝头体再入返回器气动布局进行了气动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与Apollo、CEV相比,类Soyuz外形的升阻比偏小,无法满足以第二宇宙速度载人空间再入返回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几何参数(包括倒锥角和球冠半径)变化对类Soyuz外形返回器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中得到类Soyuz外形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一种以类Soyuz外形为基础的改进设计外形,并对该外形的升阻特性、稳定性和配平特性等相关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几何外形参数的调整优化来提高类Soyuz外形的升阻比,从而达到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的升阻比要求,这样的技术途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返回 气动布局 气动特性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采用多站接力跟踪策略的再入返回器定轨精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段建锋 谢剑锋 +3 位作者 张宇 陈明 段成林 王震宇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3,共6页
针对我国探月工程再入返回段分离前的精度要求,在无法实现对再入返回器的三向测量情况下,提出多站接力跟踪的测量策略,以解决测定轨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再入返回分离前的测控弧段,制定两站及三站接力跟踪的策略。利用ESA"桑巴&quo... 针对我国探月工程再入返回段分离前的精度要求,在无法实现对再入返回器的三向测量情况下,提出多站接力跟踪的测量策略,以解决测定轨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再入返回分离前的测控弧段,制定两站及三站接力跟踪的策略。利用ESA"桑巴"(SAMBA)卫星进行多站接力跟踪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三站接力跟踪策略的定轨预报精度优于两站接力跟踪策略,能够实现返回器安全可靠地再入返回,可为再入返回任务分离前跟踪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返回 多站接力跟踪 “桑巴”卫星 定轨试验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深空网干涉测量应用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略 唐歌实 +3 位作者 任天鹏 韩松涛 王美 曹建峰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407-413,共7页
鉴于我国深空测控网的深空干涉测量系统在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中首次正式执行任务,北京深空干涉测量中心组织佳木斯、喀什深空站对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进行了高精度干涉测量。针对深空站天线无法短时交替观测射电源,从而无法进行干... 鉴于我国深空测控网的深空干涉测量系统在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中首次正式执行任务,北京深空干涉测量中心组织佳木斯、喀什深空站对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进行了高精度干涉测量。针对深空站天线无法短时交替观测射电源,从而无法进行干涉测量系统差标校的问题,利用基于稀疏标校数据平滑内插、高精度钟差建模、环境参数时延补偿的数据综合处理策略,实现了干涉测量系统差高精度标校。利用飞行试验器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信标下行信号进行干涉测量获取时延观测量,用于飞行试验器联合定轨。联合定轨残差结果表明,深空网干涉测量时延测量精度在1ns水平,对应约100nrad测角精度,可以为飞行试验器精密定轨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返回 飞行试验 深空网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定轨残差 测量精度
下载PDF
地球大气再入返回器辐射加热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思员 苗文博 程晓丽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337,343,共6页
针对地球大气再入返回器的辐射加热计算方法开展了研究,采用NASA的高温空气辐射加热预测软件QRAD中用到的四光谱带模型,同时考虑了辐射散热效应及非平衡辐射加热。对于返回舱大底的辐射加热分布特性,采用了基于牛顿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 针对地球大气再入返回器的辐射加热计算方法开展了研究,采用NASA的高温空气辐射加热预测软件QRAD中用到的四光谱带模型,同时考虑了辐射散热效应及非平衡辐射加热。对于返回舱大底的辐射加热分布特性,采用了基于牛顿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发展的高超声速再入体辐射加热预测方法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返回 地球大气 辐射加热
下载PDF
深空探测跳跃式再入返回任务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春亮 张正峰 +1 位作者 盛瑞卿 杨孟飞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9-275,共7页
跳跃式再入返回是深空探测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具有关键技术多、设计约束多、地面验证难等特点。本文按照航天器系统工程的设计思想,针对探月三期“嫦娥五号”(Chang'E-5,CE-5)的再入返回任务,开展了约束条件、再入走廊、气动外形... 跳跃式再入返回是深空探测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具有关键技术多、设计约束多、地面验证难等特点。本文按照航天器系统工程的设计思想,针对探月三期“嫦娥五号”(Chang'E-5,CE-5)的再入返回任务,开展了约束条件、再入走廊、气动外形、再入返回弹道设计,明确了各项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嫦娥五号”返回器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再入返回飞行程序和关键任务环节设计进行了说明,经过返回器在轨实际飞行,表明了再入返回任务分析与设计思路正确,为后续的深空再入返回任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半弹道 再入返回 嫦娥五号 系统设计
下载PDF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航天器时统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晟毅 白崇延 +2 位作者 张伍 黄昊 李溟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9,共6页
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在第二宇宙速度下实现服务舱和返回器分离,返回器以半弹道跳跃方式准确地再入并着陆在预定回收区,为了保证返回器的导航精度,对返回航天器的时间精度有一定的要求。为此,文章提出适用于二级信息拓扑结构的多舱段航天... 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在第二宇宙速度下实现服务舱和返回器分离,返回器以半弹道跳跃方式准确地再入并着陆在预定回收区,为了保证返回器的导航精度,对返回航天器的时间精度有一定的要求。为此,文章提出适用于二级信息拓扑结构的多舱段航天器的器上时间维护系统(简称"时统")和相应的地面验证系统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地面验证试验,并结合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航天器真实在轨飞行数据分析,证明此时统设计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使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的器上时间精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航天器 器上时间维护系统 二级信息拓扑结构
下载PDF
“嫦娥五号”任务再入返回段测控布站区域确定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海涛 陈少伍 +2 位作者 李赞 樊敏 程承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289,共6页
针对再入返回任务地面测控总体分析设计中多天多条弹道地面测站布局优化及返回过程中应急情况下快速测控资源调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再入段返回器飞行弹道的测站区域分析方法。建立了测站、返回器的位置与测站工作仰角之间的关系模型... 针对再入返回任务地面测控总体分析设计中多天多条弹道地面测站布局优化及返回过程中应急情况下快速测控资源调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再入段返回器飞行弹道的测站区域分析方法。建立了测站、返回器的位置与测站工作仰角之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返回器可见的测站分布区域确定的具体方法。利用再入返回过程的理论设计弹道,计算了地面测站的分布区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快速获取对返回器可见的测站区域,已成功应用于“嫦娥五号”(Chang'E-5,CE-5)工程任务中,其可为再入深空返回总体设计、返回应急测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 再入返回 可见模型 应急测控 分布区域
下载PDF
再入返回飞行器舱内压力动态变化的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静 张莽 +1 位作者 周正阳 李小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62,共4页
对于采用封闭舱室布局的再入返回飞行器,短时间内飞行高度的变化会导致舱室结构承受较大的内外气压差。为了减小这种压差载荷,通常会在表面合适位置设计合理的通气孔,使舱内压力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提出的准一维等熵流法和非定常CF... 对于采用封闭舱室布局的再入返回飞行器,短时间内飞行高度的变化会导致舱室结构承受较大的内外气压差。为了减小这种压差载荷,通常会在表面合适位置设计合理的通气孔,使舱内压力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提出的准一维等熵流法和非定常CFD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飞行器表面气流高速流动与进排气过程强烈耦合的非定常流动难题,实现了飞行过程中舱内压力动态变化的精确预测,并结合某飞行试验对亚声速状态进行了验证,具有较强的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返回飞行器 舱内压力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大椭圆轨道高速再入返回的多脉冲轨道控制策略
13
作者 李革非 郝大功 +1 位作者 曹鹏飞 徐海涛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2-590,共9页
针对近地航天器实现高速再入返回的问题,研究了大椭圆轨道多脉冲轨道控制策略设计和求解方法。首先,通过关联约束合并确定了轨道控制瞄准的多目标参数为着陆点经度、纬度、再入角、回归轨道半长轴;提出了通过轨道控制调整轨道拱线方向,... 针对近地航天器实现高速再入返回的问题,研究了大椭圆轨道多脉冲轨道控制策略设计和求解方法。首先,通过关联约束合并确定了轨道控制瞄准的多目标参数为着陆点经度、纬度、再入角、回归轨道半长轴;提出了通过轨道控制调整轨道拱线方向,解决了高速再入返回要求大椭圆轨道近地点位于着陆点上空、返回轨迹纬度经过着陆点的问题;采用在近地点持续抬升远地点高度的多组轨道控制,既保证了返回轨迹经度经过着陆点,也保证了回归轨道周期满足要求。基于四脉冲控制思路进行了多脉冲延拓分解,建立了多脉冲规划参数与多目标瞄准参数的求解关系;设计了目标参数全部求解的整体规划模式和目标参数部分求解的降维规划模式,在不同轨道条件下实现高速再入返回轨道参数满足目标要求。可应用于航天器多脉冲、多目标轨道设计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椭圆轨道 高速再入返回 多脉冲轨道控制 控制策略规划
下载PDF
欧洲“过渡试验飞行器”再入返回技术综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昊功 陆亚东 +1 位作者 李齐 彭兢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欧洲"过渡试验飞行器"(IXV)是在欧洲未来运载器预备工程(FLPP)框架下研发的飞行试验器,主要用于演示验证升力体高超声速再入技术。2015年2月11日IXV成功回收,标志着欧洲在飞行器再入返回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文章介绍了IXV... 欧洲"过渡试验飞行器"(IXV)是在欧洲未来运载器预备工程(FLPP)框架下研发的飞行试验器,主要用于演示验证升力体高超声速再入技术。2015年2月11日IXV成功回收,标志着欧洲在飞行器再入返回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文章介绍了IXV的发展历程、飞行试验情况,以及主要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梳理了空气动力学、热防护系统(TPS)、制导导航与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可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试验飞行器” 再入返回 高超声速
下载PDF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器弹道重建与气动力参数辨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齐 魏昊功 +3 位作者 张正峰 陈春亮 彭兢 杨孟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43-1050,共8页
对嫦娥五号返回器再入飞行数据进行了弹道重建与气动力参数辨识。采用输出误差法辨识传感器误差及状态量初值,完成弹道重建。对重建弹道进行风修正,并获得修正后的攻角和侧滑角。基于修正后的弹道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法完成气动力参数辨... 对嫦娥五号返回器再入飞行数据进行了弹道重建与气动力参数辨识。采用输出误差法辨识传感器误差及状态量初值,完成弹道重建。对重建弹道进行风修正,并获得修正后的攻角和侧滑角。基于修正后的弹道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法完成气动力参数辨识。与外测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弹道重建结果精度较高。与地面设计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气动力数据辨识结果与设计值偏差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验证了地面设计数据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探测器 返回再入 再入弹道重建 气动参数辨识
下载PDF
中继卫星Ka频段支持飞船再入返回通信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于衡 罗斌 +1 位作者 郭文鸽 李森林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6期582-588,共7页
针对黑障导致测控通信中断这一飞船再入返回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根据再入等离子体鞘套影响无线电信号传输的机理和国外飞行试验数据,分析了通过提高通信频率和合理设计天线安装位置解决黑障效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利用我国... 针对黑障导致测控通信中断这一飞船再入返回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根据再入等离子体鞘套影响无线电信号传输的机理和国外飞行试验数据,分析了通过提高通信频率和合理设计天线安装位置解决黑障效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利用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工作频率高、数据传输率高和覆盖范围大特点,采用上述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甚至消除黑障对无线电信号造成的衰减,保障飞船返回的基本测控通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船 黑障 再入返回 中继卫星
下载PDF
再入返回离轨时机及制动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献忠 汤敏兰 +1 位作者 张丽敏 刘禹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8,共6页
水平定点着落再入返回飞行器对再入角、再入点至着落点的纵程和横程有较严格的要求,飞行器侧向机动能力决定最大横程误差和可返回时机。为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飞行轨迹,提出了一种离轨时机及制动策略计算方法。根据再入轨迹分析和着落点... 水平定点着落再入返回飞行器对再入角、再入点至着落点的纵程和横程有较严格的要求,飞行器侧向机动能力决定最大横程误差和可返回时机。为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飞行轨迹,提出了一种离轨时机及制动策略计算方法。根据再入轨迹分析和着落点经纬度,估计再入轨道最优升交点地理经度;利用横程误差计算返回圈升交点地理经度范围,并推算升交点地理经度优选离轨时机;通过地固系下再入角估计惯性系下速度倾角,由再入点经纬高和速度倾角推算离轨制动时刻及速度增量,由迭代修正生成离轨制动策略,并经算例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制动 离轨 再入轨迹 再入返回 纵程 横程 再入
原文传递
再入返回器极端热载荷预测方法
18
作者 张思宇 余莉 +1 位作者 曹旭 张章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2期25-32,共8页
为快速预测返回过程再入器的极端气动热载荷情况,文章以充气式再入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动力学运动方程及Kemp-riddell气动热工程公式,采用龙格-库塔方法开展了136组工况的返回过程数值计算,获得了充气式再入系统返回过程的轨迹弹道与驻点... 为快速预测返回过程再入器的极端气动热载荷情况,文章以充气式再入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动力学运动方程及Kemp-riddell气动热工程公式,采用龙格-库塔方法开展了136组工况的返回过程数值计算,获得了充气式再入系统返回过程的轨迹弹道与驻点热流密度变化情况,研究了驻点热流密度峰值和峰值出现高度与弹道系数、球头半径及再入角度的关系,发现驻点热流密度随弹道系数、再入角度的增加而增加、与球头半径的二次方成反比;但极端热载荷出现高度随弹道系数增加而降低,与球头半径和再入角度无关。文章提出了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返回再入时极端热载荷的工程经验公式,采用公式对飞船返回舱、返回式卫星的极端热载荷进行预测,所得结果和试验数据基本一致,表明该预测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通用性。文章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再入返回器的设计初期阶段,可快速预测返回器再入过程的极端气动热载荷,满足气动热估算需求,为再入器气动热防护方案的选择提供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减速 热载荷预测 气动热 热流密度 再入返回
下载PDF
VTHL运载器再入返回预设时间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世昊 关英姿 +1 位作者 浦甲伦 韦常柱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62,共14页
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存在外部干扰的垂直起飞水平着陆(VTHL)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返回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预设时间滑模控制方法,使姿态控制误差收敛时间上界与再入初始状态无关且可预先设定。首先基于反正切函数设计预设时... 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存在外部干扰的垂直起飞水平着陆(VTHL)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返回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预设时间滑模控制方法,使姿态控制误差收敛时间上界与再入初始状态无关且可预先设定。首先基于反正切函数设计预设时间非奇异滑模面,状态量在滑模面可在预设时间内收敛;其次预设时间滑模控制律,引入正弦补偿函数避免控制量出现奇异,以保证滑动模态在预设时间内到达;为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并减弱抖振,采用预设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最后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控制律可使姿态控制误差在预设时间内收敛;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飞水平着陆(VTHL)运载器 再入返回 预设时间控制 滑模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原文传递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任务着陆场系统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孙威 李晨阳 叶建设 《中国航天》 2024年第7期34-39,共6页
“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采样样品于北京时间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返回着陆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完成了我国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国家。其中,再入回收段是“嫦娥”六号任务的收官阶段... “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采样样品于北京时间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返回着陆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完成了我国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国家。其中,再入回收段是“嫦娥”六号任务的收官阶段,针对“嫦娥”六号任务再入回收段任务需求,提出了返回过程跟踪测量与实况记录策略,设计了返回器搜索回收及转运方案,实施了高效敏捷的月背样品回收。实践表明,基于该系统设计,任务实现了返回器再入返回和乘伞着陆全过程的跟踪测量与实况记录,返回器着陆后搜索直升机同步降落,按流程通过固定翼飞机安全快速转运到北京,敏捷高效地完成了搜索回收任务,为后续其他返回式航天器的回收任务积累了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六号 着陆场 返回 再入返回 搜索回收 转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