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蚓激酶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徐雷 王宝祥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35-1139,I0007,共6页
目的探索蚓激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健康雄性成年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只、模型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观察组和模型组大鼠行大鼠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建模,对照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 目的探索蚓激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健康雄性成年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只、模型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观察组和模型组大鼠行大鼠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建模,对照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观察组每只大鼠给予6 ml/d蚓激酶溶液(约120 U蚓激酶)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6 ml/d,连续给药14 d。给药结束后,处死3组大鼠,留取脑组织。处死前使用改良的Longa五级4分法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使用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法染色,继而测定3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使用RT-PCR检测3组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3组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和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脑梗死体积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模型组IL-1β、TNF-α、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蚓激酶在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中发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来实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神经功能评分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马常升 马文领 +2 位作者 戴维国 葛莉 杨天祝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用自制的插线 ,从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 ,栓塞大脑中动脉。结果 :插线前端经自制装置的处理和插线直径与动物体重不同组合的选择 ,插线栓塞大脑中动脉的成功率...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用自制的插线 ,从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 ,栓塞大脑中动脉。结果 :插线前端经自制装置的处理和插线直径与动物体重不同组合的选择 ,插线栓塞大脑中动脉的成功率可达 81.3%~ 94 .5%。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总的成功率可达 70 %~ 8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 (手术时间 30分钟 ) ,结果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 再灌注模型
下载PDF
栓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何秋 刘美洁 +2 位作者 朴英善 魏秀云 王慕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实用的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用尼龙线栓塞大脑中动脉(MCA)制做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的成功率、神经经病学评分、丙二醛(MDA)含量、脑水肿及病理学变化。结果:M...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实用的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用尼龙线栓塞大脑中动脉(MCA)制做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的成功率、神经经病学评分、丙二醛(MDA)含量、脑水肿及病理学变化。结果:MCA闭塞24h后,大鼠出现脑水肿、脂质过氧化和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光镜下见额顶叶皮质及基底节区梗塞。早期再灌注可明显改善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脑水肿,而脂质过氧化及病理损害加重。改进实验方法后,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 栓线法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核因子-κB信号途径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建勋 韩笑 +1 位作者 马晓斌 王杨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观察双参通冠方 (SSTG)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 ,心肌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 kappaB ,NF-κB)信号途径及心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 3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 /放松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 目的观察双参通冠方 (SSTG)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 ,心肌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 kappaB ,NF-κB)信号途径及心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 3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 /放松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N-BT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p6 5表达 ;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含量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细胞通讯间隙连接蛋白Cx4 3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区重量、NF-κBp6 5表达、血清中TNF-α及ICAM-1含量明显升高 (P <0.0 5 ) ;心肌连接蛋白Cx4 3大量降解。SSTG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减轻 ;血清中TNF α、ICAM 1水平下调 (P <0 0 5 ) ;NF κBp6 5表达及Cx4 3降解抑制。 结论缺血再灌注时 ,心肌梗死严重 ,NF κB信号途径可被激活 ,Cx4 3降解严重。SSTG能抑制NF-κB的活化 ,抑制血清中TNF-α、ICAM-1的过量分泌和抑制Cx4 3的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通冠方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核因子-κB信号途径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不同体重KM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甄毅岚 王亚男 +4 位作者 李晟 董金龙 盛汝祥 史开宇 董六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9-44,I0005,共7页
目的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探讨影响该模型稳定性的因素。方法 KM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9 g,分别将雌雄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不同体重实验组(n=80)。其中实验组按小鼠体重分为以下8组:A组(♂,20~24 g)、... 目的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探讨影响该模型稳定性的因素。方法 KM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9 g,分别将雌雄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不同体重实验组(n=80)。其中实验组按小鼠体重分为以下8组:A组(♂,20~24 g)、B组(♂,25~29 g)、C组(♂,30~34 g)、D组(♂,35~39g),E组(♀,20~24 g)、F组(♀,25~29 g)、G组(♀,30~34 g)、H组(♀,35~39 g),每组10只。线栓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用单丝尼龙线(直径0.128~0.180 mm),液体石蜡处理浸泡后,从右侧颈总动脉进线,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再灌注时拔出线栓,并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的主要观察指标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结果同假手术相比,不同体重实验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神经行为功能异常,TTC染色脑组织显示出明显的梗塞灶。与C、D组相比,A、B两组行为学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显著性增加(P<0.01);与G、H组相比,E、F两组的行为学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也显著性增加(P<0.01,P<0.05)。雄性KM小鼠与雌性相比,成模率较高且死亡率相对较低。此外,A组与E组相比,其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P<0.01);B组与F组相比,小鼠行为学评分以及脑梗塞体积显著增加(P<0.01)。结论体重在25 g左右的雄性KM小鼠制备模型成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适合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 线栓法 体重
下载PDF
立体定向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文锋 王卫真 +5 位作者 高幼奇 杨赟 张洪连 刘诗英 何丹 吴晓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脑梗死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及应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粘附实验、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o...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脑梗死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及应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粘附实验、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和体质量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改善及体能恢复;免疫荧光法检测Brdu标记的BMSC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组织中Ki-67、Nogo-A、NSE、GFAP、SYN及VEGF的阳性细胞;Bielshowsky s-Luxol Fast Blue双染检测大脑内神经纤维的增生情况。结果 BMSCs低表达CD34、CD45和CD11b,中表达CD106,高表达CD90、CD29。BMSCs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的行为学功能(粘附实验和mNSS评分)显著好转(P<0.05);梗死侧脑组织SYN、Ki-67、GFAP和VEGF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Nogo-A显著降低(P<0.05),NSE未见显著变化(P>0.05);梗死侧神经纤维再生增强。结论立体定向途径移植BMSCs能促进脑梗塞受损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可能是通过增强内源性细胞增殖、突触重建、神经纤维修复和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等机制发挥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立体定向途径 移植
下载PDF
颈动脉负压分流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被引量:14
7
作者 花放 丁晓慧 +1 位作者 刘文瑞 方秀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 根据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原理建立新型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方法 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 ,同时经右颈外动脉持续抽吸颈总动脉内血液 ,造成大鼠全脑缺血 ,抽出的血液从左股静脉回输 ;停止抽吸血液 ,去除微动脉夹 ,开始再灌注... 目的 根据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原理建立新型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方法 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 ,同时经右颈外动脉持续抽吸颈总动脉内血液 ,造成大鼠全脑缺血 ,抽出的血液从左股静脉回输 ;停止抽吸血液 ,去除微动脉夹 ,开始再灌注。应用脑电图、光镜和电镜等评定脑缺血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大鼠脑电图、光镜和电镜检查均显示明显的缺血改变。结论 本模型具有全脑缺血效果可靠、再灌注充分、制备简便、成功率高并可经颈动脉注入药物等优点 ,适用于全脑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 大鼠 再灌注模型 颈动脉 血液 颈总动脉 光镜 药物 成功率 制作
下载PDF
兔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45
8
作者 李国营 田素民 +1 位作者 于连发 郭志坤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制备兔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最佳选择血管。方法  30例兔心脏乳胶灌注后解剖观察左冠状动脉及分支的走行。活体观察左冠状动脉分支的位置和形态 ,制备模型并验证模型效果。结果 典型左室支 2 2例 ,占73 3%。前降... 目的 探讨制备兔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最佳选择血管。方法  30例兔心脏乳胶灌注后解剖观察左冠状动脉及分支的走行。活体观察左冠状动脉分支的位置和形态 ,制备模型并验证模型效果。结果 典型左室支 2 2例 ,占73 3%。前降支呈现三种类型 :Ⅰ型 17例占 5 7% ,Ⅱ型 10例占 33% ,Ⅲ型 3例占 10 %。结论 在制备兔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时应以左冠状动脉的左旋支发出的左室支为模型制备的首选血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再灌注模型 制备 冠状动脉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曼淑梅 崔静 +1 位作者 王林 马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253-22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再灌注12h后给予VEGF腹腔注射,检测再灌注不同阶段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梗死区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和超氧化...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再灌注12h后给予VEGF腹腔注射,检测再灌注不同阶段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梗死区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的表达量,与未注射VEGF组比较。结果注射VEGF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36和48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MCAO组;MCAO组大鼠再灌注后nNOS基因表达开始增加,于24h达到高峰开始下降;SOD表达量则在48h内都在升高。注射VEGF组再灌注24、48h的nNOS和SOD的表达量与MCAO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VEGF具有增加再灌注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进而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小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良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艳 张洹 谭广销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6-780,共5页
目的:建立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选择昆明白、BABL/C、C57BL/6J小鼠,从颈总动脉插入线栓,可逆地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通过神经功能评分、TCC染色、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线栓阻塞右... 目的:建立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选择昆明白、BABL/C、C57BL/6J小鼠,从颈总动脉插入线栓,可逆地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通过神经功能评分、TCC染色、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线栓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1 h后再灌注24h,多数小鼠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异常;TTC染色可见苍白梗死区;HE染色和尼氏染色发现典型的缺血性表现。BABL/C小鼠大脑损伤最为明显,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脑组织百分比与昆明白、C57BL/6J小鼠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的线栓法易于操作,可以成功地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大脑中动脉阻塞 再灌注模型
下载PDF
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研究及体会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亚敏 徐虹 +2 位作者 孙华 陈素辉 王富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索用线栓法制作稳定、可重复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组1体重控制为230-249g;组2体重控制为250-269g,每组10只。以改良的Longa法使用特定型号栓线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索用线栓法制作稳定、可重复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组1体重控制为230-249g;组2体重控制为250-269g,每组10只。以改良的Longa法使用特定型号栓线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并评估两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再灌注24h时取脑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并比较两组大鼠的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和相对脑梗死体积。结果两组大鼠的死亡率均为10%,组1神经功能评分相对稳定,个体差异小,显著高于组2(P〈0.05);组2的脑相对梗死体积小于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8±6g(230~249g)的SD大鼠采用沙东2636—4A型号的栓线可得到稳定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大脑中动脉 大鼠
下载PDF
栓线法制作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及效果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冯新红 沈霞 +2 位作者 袁伟 崔桂云 葛巍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较理想的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 参照Longa和Koizumi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可逆性大鼠中动脉缺血 (MCAO)模型 ,对栓线的制备、手术操作进行改进 ,通过病理学观察栓线直径、插入深度以及大鼠体重对缺血模型有... 目的 建立一种较理想的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 参照Longa和Koizumi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可逆性大鼠中动脉缺血 (MCAO)模型 ,对栓线的制备、手术操作进行改进 ,通过病理学观察栓线直径、插入深度以及大鼠体重对缺血模型有效性的影响。结果 大鼠体重 2 50~ 2 80g ,插线头端浸蜡 ,直径 0 .2 6mm ,由颈内动脉插入大脑中动脉 ,插入深度 (18± 1)mm ,可获得较成功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结论 改进的模型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稳定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线法 制作 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改进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常压吸氧对MCAO再灌注模型鼠神经再生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正梅 汪洪杰 +1 位作者 李和林 朱文娟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常压吸氧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取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氧组及高氧组各20只。参照Longa改良线栓法制作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相关动脉,不予结扎;造模后低氧组及高氧组... 目的探讨常压吸氧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取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氧组及高氧组各20只。参照Longa改良线栓法制作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相关动脉,不予结扎;造模后低氧组及高氧组均吸氧1 h,氧浓度分别为30%、70%,清醒后四组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为第1天,之后低氧组及高氧组每天吸氧1 h,共7 d。观察四组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巢蛋白(Nestin)、低氧诱导因子(HIF-1)表达。结果低氧组、高氧组中风偏瘫症状明显减轻,Nes-t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HIF-1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吸氧可促进MCAO再灌注模型鼠缺血半影区神经再生,其机制可能与Nestin蛋白表达升高、HIF-1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 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 巢蛋白 低氧诱导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制作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点及体会 被引量:36
14
作者 何芳雁 韩春妮 +1 位作者 李艳 林青 《实验动物科学》 2013年第4期46-48,共3页
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具有无需开颅、缺血时间可控、梗塞部位较明确等优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我们对常用的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介绍我们对复制该模型的要点及... 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具有无需开颅、缺血时间可控、梗塞部位较明确等优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我们对常用的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介绍我们对复制该模型的要点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下载PDF
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及中药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丛 王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280-282,共3页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及中药的防治作用进行了研究。模型多采用可逆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为主造成小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或采用线栓法阻断局部血流造成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药成分及其复方...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及中药的防治作用进行了研究。模型多采用可逆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为主造成小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或采用线栓法阻断局部血流造成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药成分及其复方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Ca2+超载及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作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来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小鼠 中药药理 综述
下载PDF
大鼠离体肝再灌注模型(IPRL)的建立及其在肝移植器官保存液实验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东波 杜智 +2 位作者 Potts DJ Lodge JAP Ahmad N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为肝脏保存液的研究提供离体肝脏再灌注模型。方法 用大鼠肝移植供体手术方法获取供肝 ,离体再循环 2小时 ,同健康活体大鼠进行对比 ,观察胆汁分泌量、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水平。结果 健康活体大鼠肝和保存时间为 0小时的离体再... 目的 为肝脏保存液的研究提供离体肝脏再灌注模型。方法 用大鼠肝移植供体手术方法获取供肝 ,离体再循环 2小时 ,同健康活体大鼠进行对比 ,观察胆汁分泌量、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水平。结果 健康活体大鼠肝和保存时间为 0小时的离体再灌注肝的 2小时胆汁分泌量分别为 2 0 6 0± 74 8μl·(gliver) -1和 179 0± 11 4 μl·(gliver) -1,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鼠离体肝循环再灌注是研究评价肝脏保存液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离体 再灌注模型 肝移植 器官保存液 肝脏保存 鼠肝 结论 理想模型 获取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保国 马月 +2 位作者 孔红兵 贾泽坤 曹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44-49,共6页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0只。通督调神针灸组取百会穴艾灸,大椎穴刺络放血;常规针刺组选取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通心络药物组予以通心络胶囊,每日每次1.0g/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不予治疗;其余各组每日治疗1次,共28d。治疗第7、14、21、28天处死大鼠立即取脑,脑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区CD34、CD133阳性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VEGFR-2的表达。结果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量在第7天较高,随后逐渐降低;通督调神针灸法、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均可不同程度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P<0.05),且通督调神针灸法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水平高于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灸法能有效促进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通督调神针灸法 CD34 CD133 VEGFR-2
下载PDF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与评价 被引量:30
18
作者 吴远华 朱广旗 +6 位作者 胡蓉 仲秀艳 苏红梅 欧阳泠星 吴帮启 舒遵华 王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8期4-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对传统Zea Longa模型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分别进行改良模型制作和传统模型制作,检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氯化三...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对传统Zea Longa模型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分别进行改良模型制作和传统模型制作,检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计算大鼠脑梗死体积。2组分别比较模型成功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模型稳定性。结果改良后的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率为71.43%;神经功能缺失评分3~4级为65.00%;实验组脑梗死体积为(32.42±7.62)%。上述各指标与传统的ZeaLonga线栓法模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模型稳定性相近,实验组脑梗死体积为23.50%,对照组为16.30%。结论改良的大鼠MACO模型是一种稳定性好、可重复率高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改良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被引量:8
19
作者 武钊 黄伟青 +4 位作者 文锐玲 黄瑞娇 郭兰英 洪妙玲 刘佩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良,以增加铸模的成功率。方法 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对照组5只。实验组采用改良二血管加低血压法制模,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出存... 目的探讨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良,以增加铸模的成功率。方法 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对照组5只。实验组采用改良二血管加低血压法制模,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出存活例数和死亡例数之后开颅取大脑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统计出造模成功率。结果 16只大鼠中均无死亡现象,2只缺血效果不佳,造模成功率87.5%。经HE染色后可观察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脑组织出现大量神经元坏死,胞浆浓缩,核固缩现象。结论改良的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造模的死亡率,能够较好的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脑复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良好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血管阻断加低压法 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有创血压
下载PDF
SD大鼠急性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与改良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淑珍 郭永清 +6 位作者 郑李娜 任俊明 张阈 王浩 张玮玮 荆建敏 张宇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肝脏移植、肝脏大部分切除术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术中需要阻断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血流,造成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影响肝脏本身功能Ⅲ,对远隔脏器——心脏也会造成损伤。因此,建立一种稳定、简单经济的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移植、肝脏大部分切除术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术中需要阻断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血流,造成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影响肝脏本身功能Ⅲ,对远隔脏器——心脏也会造成损伤。因此,建立一种稳定、简单经济的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缺血再灌注模型 SD大鼠 肝缺血灌注损伤 改良 急性 大部分切除术 下腔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